资源简介 (共49张PPT)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词大意。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内涵,学会抓住意象品味诗歌情感。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把握本词中的意境以及李清照的婉约风格。文化传承与理解: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深刻体会诗人的愁情。班级“古典诗词”专栏要推荐阅读《声声慢》,请你写一段推荐文字,谈谈为何“最为婉妙”。明代杨慎评价她:“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任务情境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善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辑本。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生平经历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作为乱世词人,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时期 内容 代表作品 词风南渡前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多写自然风光 《如梦令》、《醉花阴》 清丽婉转南渡后 多悲叹身世,表现为思夫、思乡、思国 《声声慢》 凄婉哀怨创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染病逝世,辗转南方逃亡避难中又丢失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凄凉,词人尝尽颠沛流离的苦痛,写下这首《声声慢》。诵读经典,披情入境活动一:活动引领:请同学们诵读经典,把握词作的感情基调,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直接入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环境感受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环境冷清心境清冷凄苦无告沉痛凄厉诵读经典,披情入境诵读经典,披情入境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朗读作品,你认为词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词人情感?愁一读:用低沉舒缓的语调和语气吟读二读:突出词句中的重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的“冷冷”、“惨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最难”;“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的正时”中的“正”、“却是”、“旧时”;“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中的“独自“怎生”等,要重读。三读:读出惨淡的意境、凄清的氛围细品经典,体会愁情活动二: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小组探究132怎样入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七组叠字的运用,被历代评论家称为妙句。妙在何处?怎样入愁七组叠字能重新组合语序吗?七组叠字,可谓起势峻耸,它层层加浓渲染了愁妇的三个心理发展过程。第一层:“寻寻觅觅”,是愁妇内心空虚试图寻觅精神慰藉的表现。周邦彦有“闲寻旧踪迹”之句。那早年的蹴荡秋千、烹茶猜书的欢乐,那秉烛对读、研摩古玩、鉴赏奇字的甜蜜夜晚,这一切的一切,都跑到哪里去了呢?重温旧梦、追寻往昔的希冀失望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滋味怎样入愁七组叠字能重新组合语序吗?七组叠字,可谓起势峻耸,它层层加浓渲染了愁妇的三个心理发展过程。第二层:寻觅无所得,她便环顾四周,只觉得残秋沉寂,一片冷清,连同她内心发出的阵阵寒冷,浑身顿增难以排遣的凄凉和痛楚。第三层:死生悬隔,一切都成泡影了,面对一逝而不复返的人生,剩下的只有孤寂哀愁了。由浅入深,细腻入微,使全词笼罩在凄惨愁苦的氛围 。怎样入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作环境心情寻觅无果,若有所失处境冷清,心境清冷悲伤满怀,孤寂哀愁由浅入深怎样入愁开头七组叠词可否换成”寻觅、冷清、凄惨”?说说叠词有何作用?1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2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3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怎样入愁围绕“愁”,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急风淡酒细雨北雁黄花梧桐234请同学们试着给诗中每幅画面拟个名字,在品读意象中感受意境。1秋雁南飞图雨打梧桐图黄花憔悴图淡酒急风图淡酒急风图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渲染愁情风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何用“急”字?一个“急”字给人以迅猛、寒冷之感,风之急可见身之冷、心之凄,渲染愁情。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秋雁南飞图如何理解“却是旧时相识”?雁从北方飞到南方,作者从北方避难南方,便有似曾相识之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时的大雁带来的是甜蜜的回忆,相逢的希望,同是大雁飞过,这次想起的却是逝去的丈夫,以及陷入敌手难以再回的故国,大雁来年可飞回北方,诗人却只能漂泊南方。过雁象征离愁。音信之盼、离愁别恨、思乡念亲。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西厢记》黄花:孤独愁情的寄托黄花憔悴图“黄花”既是憔悴无人怜惜的菊花,也是作者自喻,比喻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有谁堪摘”:反问,强调无人可摘,怀人伤己,表达作者孤寂之情。雨打梧桐图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雨打梧桐图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叶知秋,梧桐是哀愁的象征;秋雨绵绵,落在叶上,打在心上,雨也是哀伤、愁思的象征。绵绵的细雨就像词人细细密密的愁思,无穷无尽。这几句渲染了满目凄凉、满耳苦雨声的凄苦的气氛。恰好和词人孤苦凄凉的心情融为一体。愁营造了冷清凄美的意境,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境。淡酒秋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愁情太重渲染愁情悼亡之悲、怀乡之思憔悴的容颜牵愁惹恨愁思(丝)的象征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一个“愁”的世界!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个女子,倚靠在窗前,等待着一个永远回不来的人。一个“守”字和“独自”一词,活画出一个发愣闷坐失意人的形象,突出词人度日如年的凄戚心情。“独自怎生得黑”,不知道怎样捱过一天(凄凉,空虚,悲愁,痛苦)......守窗的结果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连下叠字无迹,能手。“黑”字妙绝。——明 陆云龙《词菁》卷二乍暖还寒整日守窗盼故人归独自怎生得黑失魂落魄、孤寂落寞的孀居浓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国愁——亡国之恨家愁——沦落之苦情愁——孀居之悲此句妙在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为何而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愁作结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罢、罢、罢!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愁如何入愁怎样写愁为何而愁巧用叠词,奠定基调选用意象,借景抒情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流离之苦全诗主旨词人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抒发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全词围绕一个“愁”字,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反复描写、渲染,把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愁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推荐经典,感悟愁情活动三:活动引领:班级“古典诗词”专栏,推荐阅读《声声慢》,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推荐文字,谈谈《声声慢》为何最为婉妙。“最佳婉约词”推荐词断肠一曲愁千缕,字字含泪句句愁。小词大境界,凄美见真情。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她的《声声慢》以深沉婉约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她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落寞。读着它,仿佛我们也切切实实经受了这样的家国之痛,无怪乎著名散文家梁衡评价李清照为“乱世中的美神"。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正如杨慎的评价,“最为婉妙”。课堂结语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课堂结语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长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女词人李清照。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也要学会在困厄中超越,带着自信与乐观,微笑着面对生活。对比阅读,拓展愁情活动四:活动引领:对比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和《醉花阴》,填写下面的表格。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注】这首词作于词人婚后不久,丈夫外出游学之时。《醉花阴》 《声声慢》描写的意象 薄雾、浓云、永昼、瑞脑、金兽、重阳、玉枕、纱窗、东篱、黄昏、酒、暗香、帘、西风、黄花 淡酒、风、雁、黄花、窗儿、梧桐、 细雨、黄昏构成的意境 凄凉、空虚 凄清、冷落抒发的情感 孤寂冷清相思之愁 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流离之苦理解性默写①《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 , , 。”②《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 , , ”,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理解性默写③《声声慢》中“ , 、 ”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④《声声慢》中“ , ”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