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期末检测练习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小题,共36分)
1.“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以来,广大纳税人因此受益,赡养抚养负担减轻,人权保护的底色擦得更亮。在我国,最大的人权是( )
A.人身自由权 B.经济权利 C.政治权利 D.人民幸福生活
2.行驶在成昆铁路的5619次列车,家禽、果蔬、牛羊都是“旅客”。几十年如一日的慢火车,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钱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我国每天仍保留开行几十对公益性慢火车。由此可见( )
①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 ②慢火车决定老百姓能否过上美好生活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这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的开头部分。由此可见( )
①人民政协是国家机关,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②国家行政机关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③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④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下列表述符合财产处分权的是( )
A.学生小王将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 B.小皖母亲将家里的空闲房子出租获取租金
C.小李父亲每天开车接送小李上下学 D.学生小安将自己的课外书捐给山区学校的孩子
5.右侧漫画中的“霸座者”应该懂得( )
①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③公民可以放弃某些权利
④法治与自由不可分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行为符合该理念的有
( )
①班会分享见闻时,大家讲述各民族手足相亲的故事
②选手参加比赛时,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并超越自我
③学校组织会演时,设置中华一家亲歌曲大联唱环节
④同学们在创作时,将各民族文化元素渗透到作品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中国农民丰收节”,意在以节为媒,庆祝丰收,致敬农民、感恩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小吕是一位农民,他的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
A.在村办企业工作领取的工资 B.转让自家承包地经营权获得的土地流转收入
C.经营“农家乐”获得的收入 D.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
8.某社区依托“家常理短”议事平台,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发动居民参与共同治理,用心用情化解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这有利于社区居民( )
①积极参政议政,广泛凝聚共识 ②完善根本制度,提高治理效能
③增强民主意识,激发参与热情 ④参与民主生活,直接行使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在我国( )
A.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B.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D.人民处于当家作主地位
10.正义是人们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尚正义的传统。下列最能体现正义感的诗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1.张某利用网络平台发表侮辱、诋毁他人的言论。经审理,张某被判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该案例启示我们( )
①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②有边界才有秩序
③不能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发表言论 ④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专题片《国家监察》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开播,就收获观众的广泛关注,并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下至基层违法公职人员,上至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等多名违法落马省部级干部在专题片中出镜忏悔,大量案件细节首次在片中披露。这反映了 (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国家干部的制裁更为严格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反腐工作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4分)
【权利义务并行 责任担当同在】
13.(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起发生在南京的火灾事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电动自行车在高层小区的停放安全问题。为预防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2月26日,“济南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法律责任的通告,明确规定严禁在建筑内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连廊、楼梯间、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针对以上通告内容,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请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学习宣传宪法 践行宪法精神】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在法治宣传栏中设置了“宪法条文我解读”栏目。以下是学校法律社团的同学向栏目推送的宪法条文:
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你怎么理解宪法第五条的规定 (6分)
(2)根据宪法第一条的规定,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6分)
【追求自由平等 守护公平正义】
1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重要价值取向。某校八(1)班道德与法治兴趣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该学习小组针对“公平正义”相关问题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
调查人数 自己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能够予以维护 能够同破坏社会公 平的行为作斗争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非正义行为能够奋起抗争 能够做到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200人 90% 15% 88% 10%
(1)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分)
(2)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携手共建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6分)
【学法用法 崇尚法治】
1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网红主播在直播过程中不断宣传自己带货的商品——“泡澡浴粉”拥有“祛湿驱寒”“疏通经络”等功效。小李购买后,发现该产品根本没有上述功效,与商家协商退货,协商未果,小李在网上质疑该主播售卖虚假产品,该主播在直播间公开了小李的电话号码,该主
播的粉丝更是对小李打电话进行骚扰、辱骂、威胁,严重危害了小李的正常生活。
(1)事件中小李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请你为他后续维权出谋划策。(6分)
材料二:事件曝光后,有关部门经调查确认,认定该主播存在虚假宣传,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对其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0万元的处罚。
(2)该事件体现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 (6分)
(3)这一事件对我们中学生有何警示 (4分)
【发扬两会精神 关注国家发展】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4年3 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
议程 议案
全国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 雷军建议,将人 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 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
(1)材料所说的全国“两会”指的是什么 上述材料中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哪些代表职权 (4分)
材料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王超说,中国的人大代表选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中国的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民族都有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群众都占有相当比例。比如,262万多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在县级人大代表中所占的比重为52.53%,在乡级人大代表中所占比重为76.75%。
(2)十四届各级人大代表的构成,对于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何意义 (6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出行,有必要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治。小丽向同学抱怨,很多同学也有同感。一名同学说:“我们可以向人大代表建议,要求加强校园周边道路的管理,消除交通隐患。”
(3)请你设计一个“消除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方案(围绕存在问题、问题依据、危害、建议等方面),并提交给当地人大代表。(6分)
参考答案
1~5 DCDDD 6~10 CADDD 11~12 BC
13.甲同学观点错误,乙同学观点正确。理由:①权利义务相统一。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④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⑤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14.(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5.(1)同学们在自己受到不平等、不公平对待时,能积极维权;但在看到别人受到不平等、不公平对待时,却很少有人去主持公道伸张正义。(2)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③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16.(1)人格尊严权。①与该网红主播及其粉丝协商,解决纠纷。②请求调解组织解决纠纷。③向人民法院起诉该网红主播及其粉丝,讨回公道。(2)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3)①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我们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②法定义务须履行,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17.(1)①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②审议权、提案权。(2)①符合我国国情实际、体现国家性质。②这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③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代表性,能够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④国家保证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维护人民合法权益。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①提出问题:学校周边交通存在隐患。②问题依据:道路狭窄、车辆超速、乱停乱放、不主动避让学生、交通安全设施不全等。③危害:影响师生出行、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等。④建议:完善交通设施、安排交警维护秩序、广大司机文明出行、学校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等。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