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核心考点】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生态系统稳定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沪科版(2020)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核心考点】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生态系统稳定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沪科版(2020)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核心考点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生态系统稳定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 河南模拟)由于城市的发展、农业开荒等,野生生物的生境逐渐斑块化,生态廊道可以为各生境的生物之间相互迁徙提供方便,减少孤岛效应,如图所示。某城市决定利用废弃矿区、垃圾填埋场等建设几条生态廊道,将该市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和河流连接起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生物个体可通过生态廊道在不同斑块之间迁移。
A.生态廊道内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生态廊道为动物迁徙提供方便,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态廊道建设有助于提升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生态廊道建设会增加各斑块中同种生物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差异
2.(2025 福州模拟)闽江口湿地的红树林是许多鱼虾蟹贝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鸟类营巢繁殖、停歇越冬的场所,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空间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某些鸟类觅食生境和食物种类可能相同,但生态位存在差异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
3.(2025 南宁模拟)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众多。曾几何时,因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入侵,广西山口红树林面积锐减,后来从南亚引入速生乔木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控制了互花米草蔓延,山口红树林逐步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无瓣海桑高大速生,在与互花米草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逐步控制互花米草蔓延
B.红树林景色优美,鸟类众多,是观鸟者的圣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调查保护区人工引种的无瓣海桑种群密度的常用传统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D.鸟类繁殖季节,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求偶炫耀”是行为信息
4.(2025春 广州校级期中)调查显示,西双版纳是中国亚洲象数量较多的地区之一,这些亚洲象分布于几个互不连通的地区。我国对亚洲象的保护工作极为重视,启动了亚洲象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B.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亚洲象等野生动物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建设生态廊道有助于促进物种间的基因交流,提高生物多样性
5.(2025春 重庆期中)2024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洋淀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群多样性
B.小麦、牛奶为人类提供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用某药用植物园种的铁皮石斛入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秦皇岛海滨某种不知名的海洋生物不具有任何价值
6.(2025春 广州校级期中)2024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这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积极推进荒漠化防治的伟大成果。锁边工程采用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等方式,在固沙阻沙的同时惠民富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植被治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锁边工程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锁边工程能扩大生态足迹,增强生态承载力
D.锁边工程说明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7.(2025春 合肥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以上精神,结合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B.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能够更好地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
C.武夷山的生态作用和观赏性体现了武夷山生态系统的间接和直接价值
D.在破碎化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8.(2025春 新吴区校级期中)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的一篇论文介绍,中国最大淡水鱼长江白鲟被科学家证实已灭绝。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十年禁渔有利于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长江的物种多样性
B.长江白鲟灭绝与其长期遭受过度捕捞及人类拦河筑坝等导致种群规模减小、繁殖困难有关
C.人工养殖鱼类可避免出现遗传多样性退化,从而保护了野生渔业资源
D.禁渔可显著改善长江中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其数量长期呈J型曲线增长
9.(2025春 新吴区校级期中)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喂食、建巢
B.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
C.易地保护就是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保护
D.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10.(2025春 苏州期中)近年来,苏州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环境迎来了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在天福湿地公园栖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青头潜鸭的种群数量以便于有效保护
B.天福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C.“放生”各种动物可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D.可建立青头潜鸭自然保护区,将各地青头潜鸭迁入并加以保护
11.(2025春 杭州期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描绘了荷塘生动的景致,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诗句体现了荷塘生态的间接利用价值
B.藕、荷叶和花形成了种群的垂直结构
C.荷塘的恢复力稳定性较森林公园弱
D.引入蛙、龟等生物后将发生群落演替
12.(2025春 广州期中)中国丹顶鹤主要繁殖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越冬在苏北地区。1995~2015年苏北越冬栖息地中相关指标变化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栖息地类型 栖息地面积(km2) 斑块数(个) 斑块平均面积(km3)
年份 1995 2005 2015 1995 2005 2015 1995 2005 2015
沼泽地 1502 916 752 427 426 389 3.51 2.15 1.93
盐田 1155 1105 1026 98 214 287 11.79 5.17 3.57
A.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栖息空间等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属于间接价值
B.据表分析,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丹顶鹤越冬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
C.丹顶鹤的越冬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影响其活动、生存和繁殖
D.就地保护是促进丹顶鹤种群的发展最有效措施,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2025 正定县校级二模)华木莲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华木莲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情况对揭示其濒危机制、制定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玉京山华木莲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置样地,对其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研究,结果如表所示。
龄级 胸径范围/cm 株数/株 种内竞争指数 种间竞争指数 总竞争指数
Ⅰ 5<DBH≤10 61 582.94 966.25 1549.19
Ⅱ 10<DBH≤15 33 227.24 276.72 503.96
Ⅲ 15<DBH≤20 11 65.95 56.19 122.14
Ⅳ DBH>20 6 24.60 22.80 47.40
注:DBH表示华木莲胸径的大小;竞争指数用于衡量生物间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指数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华木莲属于     。华木莲与毛竹之间的竞争会影响各自的种群数量,若竞争加剧会使华木莲的环境容纳量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     。
(2)华木莲在群落中的     称为它的生态位。若华木莲的生态位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原因是     。
(3)据表可知,在Ⅰ龄级中,种间竞争指数远高于种内竞争指数,这可能是因为Ⅰ龄级的华木莲在与其他物种竞争资源时处于     (填“优势”或“劣势”)。随着龄级的增加,华木莲受到的总竞争压力的变化趋势是     。
(4)为保护华木莲种群,针对不同径级的个体可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小径级个体,应在群落内人为创造更多林窗、疏林等适生生境,这样做可以为华木莲提供更多的     (答出两点),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对于中、大径级个体,可对群落内的     树种进行适当择伐。
14.(2025 河南模拟)“海洋牧场”的建立首先需要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并进行水生生物放流(养),再与所吸引来的生物、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出多以海参、鲍鱼、海胆、梭子蟹等海珍的“海洋牧场”,通常会投放有机碎屑作为饵料,在这些“海洋牧场”中,流经上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如图为某“海洋牧场”能量流动模式图(数据代表能量值,部分数据未标注,单位kJ/m2 a)。该“海洋牧场”的能量流动渠道是     ,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保留两位小数)。
(2)某海洋牧场原以海参、鲍鱼、海胆为主要养殖产品,为提高经济利益,又开发了钓石斑鱼等肉食性鱼的休闲旅游项目。休闲旅游项目体现了海洋牧场具有     价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游客钓走肉食性鱼的意义是     。
15.(2025春 泉州期中)杉木人工纯林(纯林指仅含有单一树种的森林)是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人工林。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杉木人工纯林林下天然更新的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并计算生态位重叠指数(量化物种间生态位相似程度的指标),以探究杉木人工纯林林下草本植被的内在规律性,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的生态位是指其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下列属于调查草本植物生态位指标的是     。
A.叶绿体数量
B.种群密度
C.植株高度
D.出现频率
E.开花时间
(2)杉木人工纯林自然更新过程中,林下草本植物的优势种会发生变化,该过程称为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研究人员认为该杉木人工纯林可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理由是     。
(3)杉木人工纯林中,杉木是优质的建筑、造纸原料,林下草本植物可能含有新药成分,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但是,人工纯林极易暴发和蔓延害虫,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导致价值受损或削弱,请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提出一条杉木人工纯林的改造建议     。
期末核心考点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生态系统稳定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 河南模拟)由于城市的发展、农业开荒等,野生生物的生境逐渐斑块化,生态廊道可以为各生境的生物之间相互迁徙提供方便,减少孤岛效应,如图所示。某城市决定利用废弃矿区、垃圾填埋场等建设几条生态廊道,将该市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和河流连接起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生物个体可通过生态廊道在不同斑块之间迁移。
A.生态廊道内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生态廊道为动物迁徙提供方便,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态廊道建设有助于提升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生态廊道建设会增加各斑块中同种生物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差异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演替的类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
【专题】模式图;种群和群落;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解:A、垃圾填埋场中原存在一些生物,故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B、生态廊道为动物迁徙提供方便,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
C、生态廊道的建设相当于把各物种丰富度小的小生态系统整合成了物种丰富度更大的生态系统,有助于提升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
D、生态廊道建设有利于各斑块中同种生物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会减少它们的基因库差异,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5 福州模拟)闽江口湿地的红树林是许多鱼虾蟹贝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鸟类营巢繁殖、停歇越冬的场所,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空间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某些鸟类觅食生境和食物种类可能相同,但生态位存在差异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生态环境;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例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等;(2)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3)潜在价值,指还没发现的对人类或生态系统有何种作用的价值。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空间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
B、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B正确;
C、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某些鸟类觅食生境和食物种类可能相同,但生态位存在差异,C正确;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是保护闽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
3.(2025 南宁模拟)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众多。曾几何时,因人类活动和互花米草入侵,广西山口红树林面积锐减,后来从南亚引入速生乔木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控制了互花米草蔓延,山口红树林逐步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无瓣海桑高大速生,在与互花米草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逐步控制互花米草蔓延
B.红树林景色优美,鸟类众多,是观鸟者的圣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调查保护区人工引种的无瓣海桑种群密度的常用传统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D.鸟类繁殖季节,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求偶炫耀”是行为信息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信息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
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如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因素)
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解答】解:A、无瓣海桑高大速生,在与互花米草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可逐步控制互花米草蔓延,A正确;
B、红树林景色优美,鸟类众多,是观鸟者的圣地,能直接为人类带来观赏等益处,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
C、无瓣海桑是植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传统方法是样方法,而非标记重捕法,C错误;
D、鸟类繁殖季节,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是通过动物的行为来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价值、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以及生态系统信息类型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025春 广州校级期中)调查显示,西双版纳是中国亚洲象数量较多的地区之一,这些亚洲象分布于几个互不连通的地区。我国对亚洲象的保护工作极为重视,启动了亚洲象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B.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亚洲象等野生动物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建设生态廊道有助于促进物种间的基因交流,提高生物多样性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生态环境;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D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有:
1.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易地保护:将濒危物种迁入动物园或者植物园,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解答】解:A、人类活动如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可使原本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多个互不连通的小块区域,这会限制亚洲象的活动范围,影响其觅食、繁殖等行为,进而威胁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A正确;
B、亚洲象体型过大,且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调查其种群数量,B正确;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C正确;
D、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基因交流只能在同一物种内进行,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25春 重庆期中)2024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洋淀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种群多样性
B.小麦、牛奶为人类提供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用某药用植物园种的铁皮石斛入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秦皇岛海滨某种不知名的海洋生物不具有任何价值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
【专题】正推法;生态环境;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直接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实用意义。
【解答】解:A、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种群多样性,A错误;
B、小麦、牛奶为人类提供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
C、用某药用植物园种的铁皮石斛入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正确;
D、秦皇岛海滨某种不知名的海洋生物具有潜在价值,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适中。
6.(2025春 广州校级期中)2024年11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这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积极推进荒漠化防治的伟大成果。锁边工程采用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等方式,在固沙阻沙的同时惠民富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植被治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锁边工程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锁边工程能扩大生态足迹,增强生态承载力
D.锁边工程说明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
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如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因素)。
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解答】解:A、利用植被治沙实现了植被的防风固沙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正确;
B、锁边工程的设计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正确;
C、锁边工程的设计能改善生态环境,缩小生态足迹,增强生态承载力,C错误;
D、锁边工程通过人工干预,采用工程固沙和生物治沙等方式,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7.(2025春 合肥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据以上精神,结合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B.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能够更好地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
C.武夷山的生态作用和观赏性体现了武夷山生态系统的间接和直接价值
D.在破碎化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
【专题】正推法;生态环境;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解答】解:A、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会侵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A正确;
B、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属于易地保护,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错误;
C、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武夷山的生态作用;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如武夷山的观赏性,C正确;
D、生态廊道指适应生物迁移或栖息的通道,可将保护区之间或与之隔离的其他生境相连,在破碎化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8.(2025春 新吴区校级期中)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的一篇论文介绍,中国最大淡水鱼长江白鲟被科学家证实已灭绝。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十年禁渔有利于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长江的物种多样性
B.长江白鲟灭绝与其长期遭受过度捕捞及人类拦河筑坝等导致种群规模减小、繁殖困难有关
C.人工养殖鱼类可避免出现遗传多样性退化,从而保护了野生渔业资源
D.禁渔可显著改善长江中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其数量长期呈J型曲线增长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
【专题】正推法;生态环境;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1、J形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
2、生物多样性主要有: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保护长江的物种多样性,A错误;
B、长江白鲟灭绝与其长期遭受过度捕捞及人类拦河筑坝等导致种群规模减小、繁殖困难有关,十年禁渔不是全水域禁渔,对某些水生生物保护区可有计划地捕捞成鱼以促进幼鱼生长发育,B正确;
C、人工养殖鱼类的种群数量有限,繁殖方式相对单一,可能会出现遗传多样性退化。保护野生渔业资源,有利于维持鱼类基因的多样性,保护鱼类基因库,C错误;
D、禁渔可显著改善长江中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但由于环境资源是有限的,故濒危动物数量长期呈“S”形曲线增长,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种群数量变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三个层次,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9.(2025春 新吴区校级期中)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喂食、建巢
B.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
C.易地保护就是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保护
D.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专题】正推法;生态环境;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4)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解答】解:A、保护区应该尽量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喂食、建巢,会破坏鸟类的自然生存环境,干扰其正常的生活习性,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A错误;
B、可以将濒危野生物种迁移到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加以保护,B错误;
C、易地保护是将濒危野生物种迁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C错误;
D、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应用的能力。
10.(2025春 苏州期中)近年来,苏州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环境迎来了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在天福湿地公园栖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青头潜鸭的种群数量以便于有效保护
B.天福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
C.“放生”各种动物可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D.可建立青头潜鸭自然保护区,将各地青头潜鸭迁入并加以保护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演替的类型;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当前主要是降低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速度,这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废物的重复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
2、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解答】解:A、青头潜鸭是全球极度濒危物种,数量稀少,标记重捕法需要对其进行抓捕标记等操作,可能会对其造成伤害,不利于其保护,A错误;
B、天福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原有生态系统已经存在,只是遭到了一定破坏,在这种基础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
C、随意“放生”各种动物可能会引入外来物种,打破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而将各地青头潜鸭迁入并加以保护属于易地保护,对于青头潜鸭这种濒危物种应主要采取就地保护,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围绕苏州天福湿地公园中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的保护,综合考查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群落演替类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措施等生物学知识,将生态保护热点与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11.(2025春 杭州期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描绘了荷塘生动的景致,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诗句体现了荷塘生态的间接利用价值
B.藕、荷叶和花形成了种群的垂直结构
C.荷塘的恢复力稳定性较森林公园弱
D.引入蛙、龟等生物后将发生群落演替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的类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
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如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因素)
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2、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个方面。垂直结构表现为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表现为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也常呈镶嵌分布。
【解答】解: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A错误;
B、藕、荷叶和花是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C、荷塘生物种类数少于森林公园,荷塘的恢复力稳定性较森林公园强,C错误;
D、引入蛙、龟等生物后将,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会发生群落演替,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结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群落的演替等相关内容,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和判断能力,难度适中。
12.(2025春 广州期中)中国丹顶鹤主要繁殖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越冬在苏北地区。1995~2015年苏北越冬栖息地中相关指标变化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栖息地类型 栖息地面积(km2) 斑块数(个) 斑块平均面积(km3)
年份 1995 2005 2015 1995 2005 2015 1995 2005 2015
沼泽地 1502 916 752 427 426 389 3.51 2.15 1.93
盐田 1155 1105 1026 98 214 287 11.79 5.17 3.57
A.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栖息空间等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属于间接价值
B.据表分析,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丹顶鹤越冬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
C.丹顶鹤的越冬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影响其活动、生存和繁殖
D.就地保护是促进丹顶鹤种群的发展最有效措施,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层次:遗传(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
一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如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因素)。
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
【解答】解:A、丹顶鹤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属于直接价值,而不是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A错误;
B、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沼泽地和盐田的斑块平均面积都在减小,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丹顶鹤越冬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B正确;
C、丹顶鹤的越冬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会使其生存空间受限,影响其活动范围,进而影响其生存和繁殖,C正确;
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能够促进丹顶鹤种群的发展,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围绕中国丹顶鹤越冬栖息地相关数据展开,通过表格呈现不同年份沼泽地和盐田的栖息地面积、斑块数及斑块平均面积等信息,综合考查生物多样性价值、种群相关知识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物学核心概念。要清晰区分直接价值(如提供食物、科研素材等)、间接价值(生态系统调节功能)和潜在价值;学会从表格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如能看出沼泽地和盐田斑块平均面积减小趋势,以此判断生境破碎化情况。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2025 正定县校级二模)华木莲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华木莲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情况对揭示其濒危机制、制定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玉京山华木莲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置样地,对其种内和种间竞争进行研究,结果如表所示。
龄级 胸径范围/cm 株数/株 种内竞争指数 种间竞争指数 总竞争指数
Ⅰ 5<DBH≤10 61 582.94 966.25 1549.19
Ⅱ 10<DBH≤15 33 227.24 276.72 503.96
Ⅲ 15<DBH≤20 11 65.95 56.19 122.14
Ⅳ DBH>20 6 24.60 22.80 47.40
注:DBH表示华木莲胸径的大小;竞争指数用于衡量生物间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指数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华木莲属于  生产者  。华木莲与毛竹之间的竞争会影响各自的种群数量,若竞争加剧会使华木莲的环境容纳量  降低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  竞争加剧会导致华木莲获取的资源减少,生存空间受限,环境容纳量下降  。
(2)华木莲在群落中的  地位或作用  称为它的生态位。若华木莲的生态位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原因是  生态位变化可能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变群落结构  。
(3)据表可知,在Ⅰ龄级中,种间竞争指数远高于种内竞争指数,这可能是因为Ⅰ龄级的华木莲在与其他物种竞争资源时处于  劣势  (填“优势”或“劣势”)。随着龄级的增加,华木莲受到的总竞争压力的变化趋势是  逐渐减小  。
(4)为保护华木莲种群,针对不同径级的个体可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小径级个体,应在群落内人为创造更多林窗、疏林等适生生境,这样做可以为华木莲提供更多的  光照、空间(或水分、养分等)  (答出两点),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对于中、大径级个体,可对群落内的  竞争性强的(或与华木莲生态位重叠的)  树种进行适当择伐。
【考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
【专题】表格数据类简答题;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1)生产者 降低 竞争加剧会导致华木莲获取的资源减少,生存空间受限,环境容纳量下降
(2)地位或作用 生态位变化可能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变群落结构
(3)劣势 逐渐减小
(4)光照、空间(或水分、养分等) 竞争性强的(或与华木莲生态位重叠的)
【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解答】解:(1)华木莲是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竞争加剧会争夺有限的资源(如光照、水分、养分等),导致华木莲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减少,环境容纳量(K值)降低;
(2)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其资源利用方式、空间分布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生态位的变化会影响物种间的竞争、共生等关系,可能导致某些物种数量增加或减少,从而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
(3)Ⅰ龄级的华木莲(胸径5﹣10cm)种间竞争指数(966.25)远高于种内竞争指数(582.94),说明它在与其他物种竞争时处于劣势,可能因体型较小、竞争力较弱而受到更强的种间竞争压力;由表可知,随着龄级增加(Ⅰ→Ⅳ),总竞争指数从1549.19降至47.40,说明华木莲受到的竞争压力随个体生长逐渐减小。
(4)小径级个体竞争力弱,创造林窗和疏林可增加光照、空间和养分供应,促进其生长;对中、大径级个体,需减少竞争压力,因此可择伐与其竞争资源的树种(如生长快、侵占性强的物种)。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降低 竞争加剧会导致华木莲获取的资源减少,生存空间受限,环境容纳量下降
(2)地位或作用 生态位变化可能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变群落结构
(3)劣势 逐渐减小
(4)光照、空间(或水分、养分等) 竞争性强的(或与华木莲生态位重叠的)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要求学生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14.(2025 河南模拟)“海洋牧场”的建立首先需要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生境,并进行水生生物放流(养),再与所吸引来的生物、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作为渔业生产基础的水产资源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出多以海参、鲍鱼、海胆、梭子蟹等海珍的“海洋牧场”,通常会投放有机碎屑作为饵料,在这些“海洋牧场”中,流经上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如图为某“海洋牧场”能量流动模式图(数据代表能量值,部分数据未标注,单位kJ/m2 a)。该“海洋牧场”的能量流动渠道是  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10.76  %(保留两位小数)。
(2)某海洋牧场原以海参、鲍鱼、海胆为主要养殖产品,为提高经济利益,又开发了钓石斑鱼等肉食性鱼的休闲旅游项目。休闲旅游项目体现了海洋牧场具有  直接  价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游客钓走肉食性鱼的意义是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专题】模式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解能力.
【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10.76
(2)直接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以及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此外,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还具有许多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潜在价值。
【解答】解:(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但同时饵料中的有机物也含有能量。因此在这些“海洋牧场”中,流经上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据图分析,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620+5670=8290kJ/m2 a,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78+385+129=892kJ/m2 a,所以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892÷8290×100%≈10.76%。
(2)休闲旅游项目体现了“海洋牧场”具有直接价值。游客钓走肉食性鱼,缩短了食物链,使更多的能量流向了海参、鲍鱼、海胆等生物,所以其意义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故答案为: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食物链和食物网 10.76
(2)直接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点评】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5.(2025春 泉州期中)杉木人工纯林(纯林指仅含有单一树种的森林)是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人工林。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杉木人工纯林林下天然更新的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并计算生态位重叠指数(量化物种间生态位相似程度的指标),以探究杉木人工纯林林下草本植被的内在规律性,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的生态位是指其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下列属于调查草本植物生态位指标的是  BCDE  。
A.叶绿体数量
B.种群密度
C.植株高度
D.出现频率
E.开花时间
(2)杉木人工纯林自然更新过程中,林下草本植物的优势种会发生变化,该过程称为  群落演替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研究人员认为该杉木人工纯林可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理由是  种间竞争促进群落演替,而该杉木人工纯林中各草本植物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低,种间竞争较弱  。
(3)杉木人工纯林中,杉木是优质的建筑、造纸原料,林下草本植物可能含有新药成分,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直接和潜在  价值。但是,人工纯林极易暴发和蔓延害虫,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导致价值受损或削弱,请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提出一条杉木人工纯林的改造建议  在杉木人工纯林种植一些其他树木,改造为混交林  。
【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群落的季节性和生态位;群落演替的类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类型.
【专题】坐标曲线图;正推法;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1)BCDE
(2)群落演替 种间竞争促进群落演替,而该杉木人工纯林中各草本植物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低,种间竞争较弱
(3)直接和潜在 在杉木人工纯林种植一些其他树木,改造为混交林
【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解答】解:(1)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种群密度(体现该物种在群落中的数量地位)、植株高度(影响其在垂直空间的分布)、出现频率(反映其在群落中的常见程度,与空间分布有关)、开花时间(影响与其他物种在时间资源上的分配)都属于调查草本植物生态位的指标,叶绿体数量属于细胞器水平,不属于生态位的研究指标。
故选:BCDE。
(2)在样本人工纯林自然更新过程中,林下草本植物的优势种发生变化,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杉木人工纯林可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原因是:从生态位重叠指数来看,各草本植物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低,种间竞争较弱,各种群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所以该杉木人工纯林可能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3)杉木作为优秀的建筑、造纸原料,林下草本植物可能含有新药成分,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以及潜在价值。人工纯林容易暴发和蔓延害虫,是因为其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为了改造杉木人工纯林,可以适当增加植物种类,改造为混交林,提高物种丰富度,使营养结构更复杂,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从而减少害虫的暴发和蔓延。
故答案为:
(1)BCDE
(2)群落演替 种间竞争促进群落演替,而该杉木人工纯林中各草本植物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程度低,种间竞争较弱
(3)直接和潜在 在杉木人工纯林种植一些其他树木,改造为混交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群落的生态位、群落演替的类型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