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试卷
(莲池区)五年级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38分)
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8分)
端午节早上,mǎ tóu( )边停泊着彩绘的龙舟,参赛的小伙子mó quán cā zhǎng( ),蓄势待发。一鸣的哥哥是其中一名舵手。他人高马大,就像一棵tǐng tuō( )的树。随着一声枪响,八条龙舟如离弦的箭一般向前 bēn fù( )。一鸣看见舵手们 tuánjié( )一心, shú liàn( )地 cāo zòng( )着船舵,向终点逼近。观众们都在 nà hǎn( )助威,声音震耳欲聋。
2.找出下面加点字读音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1)A.哗然 B.哗啦 C.哗笑 D.哗变 ( )
(2)A.监督 B.探监 C.监听 D.严监生 ( )
(3)A.威吓 B.吓唬 C.惊吓 D.吓人 ( )
(4)A.提供 B.供应 C.供求 D.供耕织 ( )
3.选择题。 (10分)
(1)填入下面括号里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保( ) ( )扣 船( ) 打( ) ( )泪
A.拇 扭 仓 杖 涕 B.姆 纽 舱 仗 涕
C.拇 扭 舱 杖 剃 D.姆 纽 仓 仗 剃
(2)下面加点字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②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A.给……看 果实 刺破 站立 B.表示“水果 陷害 站立
C.给……看 水果 刺破 存在 D.表示 水果 陷害 存在
(3)“爸爸今年已经三十九岁了,马上步入 之年。爷爷经常慨叹自己已经六十五岁了,已过 之年。”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立 花甲 B.而立 古稀 C.不惑 而立 D.不惑 花甲
(4)不同的情景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下列情景不能让人感到“冷”的一项是( )。
A.微风沙沙吹过树梢。
B.行人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
C.小猫缩成一团瑟瑟发抖。
D.卖红薯的大叔一边跺脚一边不停地搓手。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今说法相对应:客官——顾客,郎中——中医医生。
B.“憎、桅、锻、申”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
C.《刷子李》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从侧面反映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D.幽默的语言迸发着机智的火花:杨氏之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回答尽显机智。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 (仿写比喻句)
暴风雨来临了,小草 ,像
(2)平平参加社团活动节时发出了下面的感慨,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吧!照样子写一写。
社团活动太有意思了,两节课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还没体验够呢!
(3)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照样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种事物)
(4)照样子,任选一种颜色写一写。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
(1)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这学期,我们认识了 的武松;还知道了《西游记》中著名的故事情节: 。
(2)生活中,我们要做善良的人,正如《孟子》中所说的“侧隐之心, ;生活中,不能做坏事,否则会像《左传》中说的那样“侧隐之心, ,
(3)看到中国的地图,我们会想到很多学过的诗句:看到边疆地区,我们会想起王昌龄在《从军行》中以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 ”来表达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看到江苏,我们能想起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所描绘的初夏农忙时乡村小儿“ ,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可爱的情景。
(4)《自相矛盾》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二、口语交际。(6分)
6.假如你是水上城市威尼斯的一名导游。今天你正在接待几个来自中国的小学生。根据下面的资料和提示写一段讲解词。
游览城市 游览时间 游览活动
威尼斯 早10:00-晚11:00 坐小艇、戏院看戏、欣赏夜景
你首先表示欢迎说:
接着你自我介绍道:
然后,根据游览内容说:
三、阅读。 (26分)
(一)牧场之国<节选>(10分)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①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②牛犊还未长大,却有了端庄的仪态。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7.读画“ ”的句子,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第①句话写出了牛群吃草时的神态和动作,“专注”和“思考”两词赋予了牛以人的情态。
B.第②句话说牛犊有了端庄的仪态,把老牛比作家长,赋予它们人的身份、性格。
C.从这两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草原安静、无趣的特点。
8.选文画“ ”句子中的“它们”指的是 ,说“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是因为 。(2分)
9.选文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动态 静态)描写,使人从中感受到了牧场 的特点。(2分)
10.选文三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用线连一连其作用,再完成填空。(4分)
(二)登顶(16分)
①海拔8848.86米,这是中国珠峰之顶,也是地球的最高处。
②海拔8430米,海祥和夏尔巴向导正短暂休息,刺骨的寒冷和险峻的山势并没有削减他们的一丝意志。登山训练基地的两条标语又浮现在海祥的脑海中! 中国人的山,要自己登上去。②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登顶珠峰是中国人向世界显示韧性和守卫国土意志的一种方式。此刻,只差400多米就能达成多年的夙愿,护目镜后,他们的眼神无比兴奋,也无比坚毅。
③上到 8450 米,他们发现一个登山的遇险者倒在雪中,她的右手已经冻得发黑,卧倒缩成一团,不停地颤抖。下降器被锁死了,整个人被固定在主绳上无法移动,生命体征微弱,但尚有意识。登珠峰,从来不是一个人上来,队友或许已放弃了她。 向导迟疑了一下:“继续登顶,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体能和装备只够登顶无法救她……相信她也懂,她不会怪我们的。”海祥也迟疑了一下,向导说得没错,两人继续登顶。
④生命随时可能终结在珠峰上——这是所有登山者早就做好的心理准备。这个遇险者也一样,刚遇海祥,她眼中闪现出求生的渴望,但转瞬她就将眼神移开,示意他们继续攀登,不要管她了。因为,所有攀登者都知道8000米以上堪称“生命禁区”受自然条件、身体机能等限制,基本无法实施救援,登山者在这个高度可以坦然从遇险者身边走过,不会有人苛责。
⑤在犹豫中他们又登了20米,海祥停了下来:“我要去救她!”“海祥,你要理智一点。 继续登顶、不是违背人性的选择,而是8000米以上的规则。”向导没有说错,这点,海祥深知。
⑥短暂沉默后,海祥斩钉截铁地说:“ 决定放弃登顶! 我要回去!”“什么.你真这样决定了吗 为了登顶,花了那么多钱,用了那么久的时间,吃了那么多的苦,马上就要登顶了,要在这个时候放弃吗 你现在清醒吗 救她的后果你想过吗 ”
⑦又一次短暂的沉默,海祥毋庸置疑地说:“山还在那里,可生命只有一次。”“救她,很可能失败……也许我们三个……都会……死在珠峰……我不是怕死……我只是觉得……这样做……不理智……你们……还背负着那么多人的期待……”向导不是第一次给登山队员带路,在这茫茫雪峰,他经历过多次生死的考验。“我知道,登珠峰的没有一个怕死的,可中国人骨子里就没有‘见死不救’这个词。我要回去!”向导沉默了。
⑧两个身影开始缓缓下撤,回到8450米。换氧气、喂热水、按摩手脚、心脏复苏……她的眼睛终于睁开了,眼中闪过一丝光,又陷入了昏迷。她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海祥吃力地托着她的头和肩,向导用尽全力托着她的双腿。呼吸变得更加急促,强烈的缺氧感袭遍全身每一个细胞,但是两人仍硬挺着,一手牢牢攥着主绳,另一只手死死抓着她,一点一点缓缓地往下挪。
⑨下撤到海拔8300米的休息点,他和向导真的已经托不动了,在那个海拨高度,拿瓶水都会觉得累,更何况托着一个不能动的人。 然而,幸运与这两个伟大的灵魂不期而遇。在这里休息了10分钟左右,海祥遇见了晚出发的队友们。他们都得救了,而登顶则是不可能的了。
⑩为了这次登顶,他们经历了无数艰难的训练,登顶是他们作为中国登山人最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停留在了8470这个数字上。
11.请用小标题或简洁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发生在不同海拔高度的主要事件。(3分)
8430米 8450米 8470米 8450米 8300米
即将登顶, 兴奋坚毅 体力不支, 遇见队友
12.第③自然段中,“相信她也懂,她不会怪我们的。”为什么向导说不救那个遇险者,她也不会怪他们 (3分)
13.有人认为“登顶珠峰浪费国家的人力和财力,没有太大意义”。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回应这些人不恰当的观点,说明海祥等人登顶的意义。(任写一处)(3分)
14.读画“ ”的句子,表达你的阅读感受,填一填。 (4分)
第⑦自然段:这句话通过 描写,让我们体会到海祥此时的内心活动: 。
第⑧自然段:这两句话通过 描写,表现了海祥和向导

15.有人认为海祥他们既未登顶,又登顶了,你怎么理解这个看似矛盾的观点 (3分)
四、习作。(30分)
右边的漫画画了什么内容 引人深思之处在哪里 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思考漫画的含义,写
一篇习作。要求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莲池区答案
一、1.码头 摩拳擦掌 挺脱 奔赴 团结 熟练 操纵 呐喊
2.(1)B (2)D (3)A (4)D
3.(1)B (2)C (3)D (4)A (5)B
4.(1)昂着头,挺着胸 无畏的战士
(2)示例:运动会太有趣了,半天的时间眨眼就没了,我还没看够呢!
(3)示例:比起城市里高耸林立的大厦,我还是更喜欢乡村那错落有致的平房,它们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
(4)示例:在红色的朝阳下,红色的枫叶,红色的花朵,连山间的小溪也泛着红色,而那远处的小亭子啊,仿佛是用红漆精心漆过的。
5.(1)豪爽勇猛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仁之端也 多行不义 必自毙 (3)不破楼兰终不还 儿童未解供耕织 (4)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互相抵触
二、6.示例:欢迎大家来到威尼斯!
我是你们的导游×××。
我们今天的活动是早10:00~晚11:00,先乘坐小艇欣赏两岸美景,然后到戏院看戏,最后欣赏威尼斯的夜景。
三、(一)7. C 8.骏马 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9.动态 静谧、沉寂
10.第一次——① 第二次——② 第三次——① 赞美
(二)11.发现遇险者,继续登顶 返回救援,缓慢下山
放弃登顶,实施救援
12.因为所有攀登者都知道 8000米以上堪称“生命禁区”,基本上无法实施救援,登山者在这个高度可以坦然从遇险者身边走过,不会有人苛责。
13.中国人的山,要自己登上去,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登顶珠峰是中国人向世界显示韧性和守卫国土意志的一种方式。
14.语言 我还有登山的机会,但人死了就不能复生了,人命关天,生命比登山更重要
动作 处境危险,更能体现出海祥和向导救人的坚决和勇敢
15.虽然海祥他们没有登上珠峰的峰顶,但他们见义勇为、生命至上的举动登上了生命的顶峰,所以不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