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核心考点 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5春 福州期中)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乙烯2.(2025 碑林区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使用苯、铁粉和液溴等药品按照如图步骤依次操作,制备溴苯并验证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下列各步骤中的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A.A B.B C.C D.D3.(2025春 广东期中)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试管内壁出现的油状液滴属于混合物C.反应结束后,试管中充满饱和NaCl溶液D.生成CH3Cl的化学方程式为4.(2025春 深圳期中)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试管中甲烷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有机产物只有CH3ClB.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充满饱和食盐水C.水槽中用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减少Cl2的溶解D.若1mol CH4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有机产物,则需消耗2mol Cl25.(2025春 即墨区期中)乙烯、聚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由乙烯的结构可推测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乙烯与聚乙烯的碳氢原子个数比相同,二者互为同系物D.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需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6.(2025 市中区校级模拟)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过程中将液溴替换为溴水可减少溴的挥发B.装置b中的试剂换为AgNO3溶液可检验反应过程中有HBr生成C.为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先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后打开开关K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稀碱溶液洗涤、再水洗、干燥、蒸馏,即可得到溴苯7.(2025 道里区校级三模)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CuSO4溶液洗气,防止干扰乙炔检验B.可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的目的是减缓反应速率D.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可以被氧化8.(2025春 宁波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鉴别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B.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结构C.乙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机理相同D.用氢气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9.(2025春 南岗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B.Cu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杂质C.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D.可用排水法法收集乙炔10.(2025春 南开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的试剂是浓溴水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炸药TNT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11.(2025春 武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谱、红外光谱都能够快速、精确地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B.核磁共振氢谱中,CH3COOH、CH3OH、HCHO都可给出两种信号C.存在顺反异构现象D.、和互为同系物12.(2025春 武安市校级期中)用甲、乙两个装置都可以制取溴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试剂为苯、溴水及铁粉B.反应后圆底烧瓶得褐色混合物,是因为溴苯有颜色C.乙装置的优点是可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D.甲装置左侧的长导管只起到导气的作用13.(2025春 泉州期中)将体积比1:4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产物中只有四氯化碳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B.瓶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C.若日光直射,可能发生爆炸D.生成物只有CCl4、HCl14.(2025春 道里区校级期中)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Cl2CH3Cl+HClB.CH4+2O2CO2+2H2OC.CH3CH=CH2+Br2→CH2BrCHBrCH3D.CH3CH3+2Cl2CH2ClCH2Cl+2HCl15.(2025春 南开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丙烯(CH2=CH—CH3)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B.丙烯分子中最多7原子共平面C.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BrCH3D.聚丙烯的结构可以表示为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5春 北京期中)乙烯、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实验室中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由乙醇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从结构上看是因为碳碳之间的 (填“σ键”或“π键”)断裂,与溴分子发生了 反应。(3)聚乙烯醇()用于耐汽油管道、医用材料等。①一定条件下,CH≡CH与H2O加成可以生成CH2=CH—OH,但该物质不稳定,很快转化为 。②合成聚乙烯醇:X的结构简式是 。(4)将乙烯和空气通入到PdCl2—CuCl2—HCl的水溶液中,在约100℃和0.4MPa,乙烯几乎全部转化为乙醛。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资料:Pd(钯),金属元素;PdCl2中钯元素呈+2价。①C2H4发生了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②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方法已应用于工业生产。17.(2025春 沂源县校级期中)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本原料。根据下述装置回答问题:(1)乙烯的电子式为 。(2)已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试管C中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原因是 。(4)丙烯(CH2=CH—CH3)与乙烯互为同系物,该分子中最多有 个原子共面,写出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①聚乙烯(PE)②光导纤维③聚四氟乙烯(PTFE)④聚丙烯(PP)⑤聚氯乙烯(PVC)⑥丙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18.(2025春 驻马店校级期中)苯及芳香族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人们对苯及芳香族化合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一种分子式为C6H6的含两个三键且无支链的链烃的结构简式: (写出一种即可)。(2)已知分子式为C6H6的有机物有多种,其中的两种为。①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Ⅱ能发生而Ⅰ不能发生的反应为 (填字母)。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②定量方面:与H2加成时Ⅰ需要3mol H2,而Ⅱ需要H2 mol。(3)C6H6还可能有一种立体结构,如,该结构的二氯代物有 种。(4)溴苯可以通过苯为原料制取,同属于卤代烃的溴乙烷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写出溴乙烷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5)苯及芳香族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Ⅰ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B.操作Ⅱ需要趁热的原因是防止NaCl冷却析出C.操作Ⅰ与操作Ⅲ缓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D.检验操作Ⅳ产物是否纯净可用硝酸酸化的AgNO319.(2023秋 黄浦区校级期末)Ⅰ.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烷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烷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烷烃中的碳原子均以共价单键的形式与碳原子或氢原子相连B.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3原子团C.分子式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D.通常情况下烷烃都是气态(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B.CCl4的电子式:C.异丁烷的结构简式:D.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3)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呈正四面体形C.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D.甲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与B.CH3—CH3与C.CH3CH2Cl与CH2ClCH2ClD.CH4与CH3CH2ClⅡ.有同学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5)写出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 。(6)大约30min后,可以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 液体,该现象说明生成了 。(填序号)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7)量筒内出现的白雾是 ,量筒内液面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0.(2024春 黄浦区校级期中)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不定项)。A.试管内液面上升,最终充满试管B.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深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D.试管内液体变为红色(2)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3)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 。(4)若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该烷烃的分子式为 。(5)有机物C2H6O、C2H5Cl、CH3CH=CH2、C4H10中,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 。(6)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 (填序号)。①CH3(CH2)3CH3②(CH3)3C③十一烷④(CH3)2CHICH2CH2CH3(7)在C8H18的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种数最少的是 (用结构简式表示),该物质的系统命名为 。期末核心考点 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5春 福州期中)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乙烯【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说明该气体具有催熟效力,而乙烯具有催熟效力。【解答】解:说明该气体具有催熟效力,而乙烯具有催熟效力,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文中的“气”是指乙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2.(2025 碑林区校级模拟)某实验小组使用苯、铁粉和液溴等药品按照如图步骤依次操作,制备溴苯并验证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下列各步骤中的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A.A B.B C.C D.D【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A.根据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的原理和装置,进行分析;B.根据溴苯的净化需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溴的原理,进行分析;C.根据溴苯与水不互溶,可以通过分液分离的原理,进行分析;D.根据溴化氢中可能混有挥发出的溴蒸气,进行分析。【解答】解:A.苯和液溴在铁粉(或溴化铁)催化下反应生成溴苯,故A正确;B.溴苯中含有溴,加入NaOH溶液可以和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溴化钠和次溴酸钠,振荡后分液可除去杂质,故B正确;C.溴苯的密度比水大,在分液操作中,溴苯在下层,通过分液可以分离出溴苯,故C正确;D.制得的溴化氢中可能混有挥发出的溴蒸气,溴蒸气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会干扰溴化氢的检验,所以该操作不能达到检验溴化氢的目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制备溴苯并验证反应生成的溴化氢的实验步骤。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3.(2025春 广东期中)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试管内壁出现的油状液滴属于混合物C.反应结束后,试管中充满饱和NaCl溶液D.生成CH3Cl的化学方程式为【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B.产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不溶于水且常温下为液态;C.产物CH3Cl常温常压下属于气体;D.生成CH3Cl发生一氯取代。【解答】解:A.氯气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故A正确;B.产物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不溶于水且常温下为液态,试管内壁出现的油状液滴为混合物,故B正确;C.产物CH3Cl常温常压下属于气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不能充满饱和NaCl溶液,故C错误;D.生成CH3Cl发生一氯取代,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侧重考查学生反应类型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4.(2025春 深圳期中)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试管中甲烷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后,有机产物只有CH3ClB.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充满饱和食盐水C.水槽中用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减少Cl2的溶解D.若1mol CH4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有机产物,则需消耗2mol Cl2【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取代反应为连锁反应;B.反应后试管内有CH3Cl气体;C.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降低;D.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每代替一个氢原子消耗一个氯气分子。【解答】解:A.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取代反应为连锁反应,实验结束后,有机产物为CH3ClCH2Cl2CHCl3和CCl4,故A错误:B.反应后试管内有CH3Cl气体,所以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会充满饱和食盐水,故B错误;C.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降低,水槽中用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减少Cl2的溶解,故C正确;D.若1mol该有机物与氯气完全反应,生成的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25mol+2×0.25mol+3×0.25mol+4×0.25mol=2.5mo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甲烷的取代反应,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比较简单,注意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为连锁反应。5.(2025春 即墨区期中)乙烯、聚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由乙烯的结构可推测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乙烯与聚乙烯的碳氢原子个数比相同,二者互为同系物D.除去乙烷中的乙烯,需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A.根据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进行分析;B.根据乙烯和丙烯的分子结构,乙烯是平面结构,丙烯含有甲基,甲基是四面体结构,进行分析;C.根据同系物的概念,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D.根据乙烯和乙烷的性质,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B.乙烯是平面结构,丙烯含有甲基,甲基是四面体结构,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C.乙烯与聚乙烯的碳氢原子个数比相同,但聚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不相似,二者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乙烯和聚乙烯的性质,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了解乙烯的化学性质、丙烯的结构特点、同系物的概念以及乙烯的除杂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2025 市中区校级模拟)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过程中将液溴替换为溴水可减少溴的挥发B.装置b中的试剂换为AgNO3溶液可检验反应过程中有HBr生成C.为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先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后打开开关K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稀碱溶液洗涤、再水洗、干燥、蒸馏,即可得到溴苯【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A.分析液溴替换为溴水对溴挥发的影响;B.分析装置b中试剂替换为AgNO3溶液对检验HBr生成的影响;C.分析实验操作顺序对减少反应物挥发的影响;D.分析反应后混合液的处理步骤对得到溴苯的影响。【解答】解:A.溴水和苯不反应,制备过程中不能将液溴替换为溴水,故A错误;B.A中挥发出溴单质,溴单质、溴化氢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Br沉淀,装置b中的试剂换为硝酸银溶液不能检验反应过程中有溴化氢生成,故B错误;C.若关闭开关K,苯和溴的混合液不能顺利流进烧瓶中,故C错误;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涤分液、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再水洗涤分液,除去溴,干燥、蒸馏除去苯,即可得到溴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溴苯的制备实验操作和产物的分离提纯。注意完成此题,需要掌握溴苯的制备原理、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以及产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7.(2025 道里区校级三模)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CuSO4溶液洗气,防止干扰乙炔检验B.可以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的目的是减缓反应速率D.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可以被氧化【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A.电石中常含有硫化钙等杂质,与水反应会生成 H2S 等杂质气体。H2S 能与 CuSO4溶液反应生成 CuS 沉淀,从而被除去,防止 H2S 对后续乙炔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等性质检验造成干扰;B.电石与水反应剧烈,且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易堵塞启普发生器的导管;C.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由于饱和食盐水中水的浓度相对较低,可减缓反应速率,便于控制反应;D.乙炔含有碳碳三键,具有还原性,酸性 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可以被氧化。【解答】解:A.电石中常含有硫化钙等杂质,与水反应会生成 H2S 等杂质气体。H2S 能与 CuSO4溶液反应生成 CuS 沉淀,从而被除去,防止 H2S 对后续乙炔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等性质检验造成干扰,故A正确;B.电石与水反应剧烈,且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易堵塞启普发生器的导管,所以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故B错误;C.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由于饱和食盐水中水的浓度相对较低,可减缓反应速率,便于控制反应,故C正确;D.乙炔含有碳碳三键,具有还原性,酸性 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可以被氧化,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根据实验验证乙炔和其性质,以及在实验中各个试剂的作用等。8.(2025春 宁波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鉴别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可用新制Cu(OH)2悬浊液B.一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结构C.乙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机理相同D.用氢气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A.新制Cu(OH)2悬浊液可以与乙醛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不管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结构,一氯代物都只有一种;C.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两者反应机理不同;D.氢气在常温下与乙烯不反应,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条件较高且氢气的量不易控制。【解答】解:A.乙醇、乙醛、乙酸三种溶液分别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的现象为:无现象、砖红色沉淀(需加热)、蓝色溶液,而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静置后分层,现象均不同,则可鉴别,故A正确;B.不管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还是平面结构,一氯代物都只有一种,故B错误;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使高锰酸钾褪色,二者反应机理不相同,故C错误;D.氢气在常温下与乙烯不反应,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条件较高且氢气的量不易控制;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通入溴水的洗气瓶,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鉴别方法,了解不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2025春 南岗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B.Cu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杂质C.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D.可用排水法法收集乙炔【专题】无机实验综合;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A.根据饱和食盐水在电石与水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B.根据硫酸铜溶液在实验中的作用,进行分析;C.根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性质和乙炔的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乙炔的溶解性和收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的目的是减缓反应速率,因为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使用饱和食盐水可以降低水的活性,故A错误;B.Cu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杂质,特别是硫化氢等杂质,故B正确;C.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因为乙炔可以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故C正确;D.乙炔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乙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及其性质验证,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掌握乙炔的制取方法和性质对于正确解答此类题目至关重要。10.(2025春 南开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的试剂是浓溴水B.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炸药TNTD.反应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苯与液溴反应,与浓溴水不反应;B.燃烧都是氧化反应,苯含碳量高;C.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D.1mol苯最多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A.反应①为苯和液溴发生的取代反应,与浓溴水不反应,反应需要铁作为催化剂,故A错误;B.反应②为苯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因为含碳量比较高,不完全燃烧,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故B正确;C.反应③为苯和硝酸的取代反应,产物为硝基苯,不是炸药TNT,故C错误;D.1mol苯最多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反应④为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消耗3mol氢气,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11.(2025春 武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谱、红外光谱都能够快速、精确地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B.核磁共振氢谱中,CH3COOH、CH3OH、HCHO都可给出两种信号C.存在顺反异构现象D.、和互为同系物【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A.根据红外光谱用于测定含有的共价键、官能团等进行分析;B.根据CH3COOH、CH3OH、HCHO都有2种等效H原子进行分析;C.根据分子中碳碳双键连接2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存在顺反异构,进行分析;D.根据进行分析。【解答】解:A.红外光谱是用红外光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上将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可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故A错误;B.CH3COOH、CH3OH、HCHO都有2种等效H原子,则都可给出两种信号,故B正确;C.分子中碳碳双键连接2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存在顺反异构,该物质碳碳双键连接相同基团,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故C错误;D.、属于酚,属于醇,二者性质不同,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顺反异构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2.(2025春 武安市校级期中)用甲、乙两个装置都可以制取溴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试剂为苯、溴水及铁粉B.反应后圆底烧瓶得褐色混合物,是因为溴苯有颜色C.乙装置的优点是可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D.甲装置左侧的长导管只起到导气的作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A.根据苯与液溴在Fe粉(FeBr3)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进行分析;B.根据溶液呈褐色是因为溴存在进行分析;C.根据试管中的AgNO3检验生成的HBr进行分析;D.根据长导管除导气作用外还有冷凝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A.苯与液溴在Fe粉(溴化铁)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故A错误;B.溴苯为无色液体,褐色是因为溴存在,故B错误;C.装置乙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苯和溴蒸气,试管中的硝酸银检验生成的溴化氢,从而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故C正确;D.甲装置左侧的长导管除导气作用外还有冷凝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苯的溴化反应实验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3.(2025春 泉州期中)将体积比1:4的甲烷与氯气混合于一集气瓶中,加盖后置于光亮处,下列有关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产物中只有四氯化碳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B.瓶中气体的黄绿色逐渐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形成C.若日光直射,可能发生爆炸D.生成物只有CCl4、HCl【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其空间构型;B.甲烷与氯气反应消耗氯气,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C.若日光直射,气体剧烈膨胀,可能发生爆炸;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解答】解:A.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四氯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含有4个共价单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故A正确;B.甲烷与氯气反应消耗氯气,所以颜色变浅,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油状液体,故B正确;C.若日光直射,气体剧烈膨胀,可能发生爆炸,故C正确;D.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烷与氯气的反应,熟悉取代反应条件及特点是解题关键,题目不难.14.(2025春 道里区校级期中)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Cl2CH3Cl+HClB.CH4+2O2CO2+2H2OC.CH3CH=CH2+Br2→CH2BrCHBrCH3D.CH3CH3+2Cl2CH2ClCH2Cl+2HCl【专题】有机反应;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根据定义分析解答。【解答】解:A.甲烷属于烷烃,是饱和烃,其特征反应是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即能发生取代反应,故方程式为CH4+Cl2→光照CH3Cl+HCl,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A错误;B.CH4+2O2→CO2+2H2O中C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CH3CH=CH2+Br2→CH2BrCHBrCH3,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C正确;D.CH3CH3+2Cl2→催化剂CH2ClCH2Cl+2HCl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成反应的判断,难度不大。15.(2025春 南开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丙烯(CH2=CH—CH3)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B.丙烯分子中最多7原子共平面C.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Br—CHBrCH3D.聚丙烯的结构可以表示为【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丙烯含有碳碳双键;B.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中两个C原子连接的原子共面,且单键可以旋转;C.丙烯中的碳碳双键和溴发生加成反应;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解答】解:A.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丙烯含有碳碳双键,故A正确;B.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中两个C原子连接的原子共面,且单键可以旋转,最多7原子共平面,故B正确;C.丙烯中的碳碳双键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为CH2Br—CHBr—CH3,故C正确;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考查学生有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5春 北京期中)乙烯、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实验室中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由乙醇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CH3CH2OHCH2=CH2↑+H2O 。(2)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从结构上看是因为碳碳之间的 π键 (填“σ键”或“π键”)断裂,与溴分子发生了 加成反应 反应。(3)聚乙烯醇()用于耐汽油管道、医用材料等。①一定条件下,CH≡CH与H2O加成可以生成CH2=CH—OH,但该物质不稳定,很快转化为 乙醛或CH3CHO 。②合成聚乙烯醇:X的结构简式是 CH2=CH—COOCH3 。(4)将乙烯和空气通入到PdCl2—CuCl2—HCl的水溶液中,在约100℃和0.4MPa,乙烯几乎全部转化为乙醛。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资料:Pd(钯),金属元素;PdCl2中钯元素呈+2价。①C2H4发生了 氧化反应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②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 4CuCl+4HCl+O2=4CuCl2+2H2O 。该方法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1)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17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脱去一分子水生成乙烯,这是实验室制取乙烯的经典方法,消去反应是指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2)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π键键能较小,不稳定,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时,π键断裂,溴分子中的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到两个碳原子上,生成1,2﹣二溴乙烷,这种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3)①CH2=CH—OH(乙烯醇)不稳定,会发生分子内重排,羟基上的氢原子转移到另一个碳原子上,形成更稳定的醛基,从而转化为乙醛(CH3CHO);②由反应流程可知,乙炔与乙酸发生加成反应,乙炔分子中碳碳三键打开一个键,乙酸的—OOCCH3基团加到其中一个碳原子上,形成CH2=CH—COOCH3(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发生加聚反应后,再通过水解等反应可得到聚乙烯醇;(4)①乙烯(CH2=CH2)转化为乙醛(CH3CHO),碳元素的化合价角度看,乙烯中碳元素平均化合价为﹣2价,乙醛中碳元素平均化合价为﹣1价,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C2H4发生了氧化反应;②从反应流程可知,反应ⅲ中反应物是CuCl、HCl和空气中的O2,生成物有CuCl2和H2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CuCl中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CuCl2中的+2价,O2中氧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17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脱去一分子水生成乙烯,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消去反应是指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故答案为:CH3CH2OHCH2=CH2↑+H2O;(2)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C),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π键键能较小,不稳定,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时,π键断裂,溴分子中的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到两个碳原子上,生成1,2﹣二溴乙烷,这种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即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答案为:π键;加成反应;(3)①CH2=CH—OH(乙烯醇)不稳定,会发生分子内重排,羟基上的氢原子转移到另一个碳原子上,形成更稳定的醛基,从而转化为乙醛(CH3CHO),故答案为:乙醛或CH3CHO;②由反应流程可知,乙炔(CH≡CH)与CH3COOH反应生成X,X发生聚合反应后水解得到聚乙烯醇,乙炔与乙酸发生加成反应,乙炔分子中碳碳三键打开一个键,乙酸的—OOCCH3基团加到其中一个碳原子上,形成CH2=CH—COOCH3(乙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发生加聚反应后,再通过水解等反应可得到聚乙烯醇,故答案为:CH2=CH—COOCH3;(4)①乙烯(CH2=CH2)转化为乙醛(CH3CHO),碳元素的化合价角度看,乙烯中碳元素平均化合价为﹣2价,乙醛中碳元素平均化合价为﹣1价,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C2H4发生了氧化反应,故答案为:氧化反应;②从反应流程可知,反应ⅲ中反应物是CuCl、HCl和空气中的O2,生成物有CuCl2和H2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CuCl中铜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CuCl2中的+2价,O2中氧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化学方程式为:4CuCl+4HCl+O2=4CuCl2+2H2O,故答案为:4CuCl+4HCl+O2=4CuCl2+2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及根据信息图写化学方程式等。17.(2025春 沂源县校级期中)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基本原料。根据下述装置回答问题:(1)乙烯的电子式为 。(2)已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CH2+Br2→CH2Br—CH2Br 。(3)试管C中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原因是 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4)丙烯(CH2=CH—CH3)与乙烯互为同系物,该分子中最多有 7 个原子共面,写出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 nCH2=CH—CH3[—CH2—CH(CH3)—]n 。(5)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D (填字母)。①聚乙烯(PE)②光导纤维③聚四氟乙烯(PTFE)④聚丙烯(PP)⑤聚氯乙烯(PVC)⑥丙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专题】有机反应;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1)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氢原子最外层有 1 个电子,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碳双键,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单键,根据电子式书写规则可得其电子式;(2)试管 A 中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碳原子上,生成 1,2﹣二溴乙烷;(3)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乙烯被氧化,从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4)乙烯是平面形结构,丙烯(CH2=CH—CH3)可看作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单键可以旋转,甲基上最多有 1 个氢原子可与乙烯基共平面,所以最多有 7 个原子共平面;丙烯分子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双键打开,彼此相连形成聚丙烯;(5)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化合物。①聚乙烯(PE)、③聚四氟乙烯(PTFE)、④聚丙烯(PP)、⑤聚氯乙烯(PVC)都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②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⑥丙烷是小分子有机物。【解答】解:(1)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碳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氢原子最外层有 1 个电子,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碳双键,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单键,根据电子式书写规则可得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试管 A 中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碳原子上,生成 1,2﹣二溴乙烷,其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3)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还原性,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烯被氧化,从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答案为: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4)乙烯是平面形结构,丙烯(CH2=CH—CH3)可看作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单键可以旋转,甲基上最多有 1 个氢原子可与乙烯基共平面,所以最多有 7 个原子共平面;丙烯分子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双键打开,彼此相连形成聚丙烯,其反应方程式为:nCH2=CH—CH3[—CH2—CH(CH3)—]n,故答案为:7;nCH2=CH—CH3[—CH2—CH(CH3)—]n;(5)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 10000 以上)的有机化合物。①聚乙烯(PE)、③聚四氟乙烯(PTFE)、④聚丙烯(PP)、⑤聚氯乙烯(PVC)都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②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⑥丙烷是小分子有机物;所以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①③④⑤,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乙烯的电子式和结构式,乙烯的还原性,丙烯的加聚反应,以及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等。18.(2025春 驻马店校级期中)苯及芳香族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人们对苯及芳香族化合物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一种分子式为C6H6的含两个三键且无支链的链烃的结构简式: HC≡C—C≡C—CH2CH3(或HC≡C—CH2—C≡C—CH3或HC≡C—CH2—CH2—C≡CH或H3C—C≡C—C≡C—CH3) (写出一种即可)。(2)已知分子式为C6H6的有机物有多种,其中的两种为。①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Ⅱ能发生而Ⅰ不能发生的反应为 ab (填字母)。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②定量方面:与H2加成时Ⅰ需要3mol H2,而Ⅱ需要H2 2 mol。(3)C6H6还可能有一种立体结构,如,该结构的二氯代物有 3 种。(4)溴苯可以通过苯为原料制取,同属于卤代烃的溴乙烷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写出溴乙烷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5)苯及芳香族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C 。A.操作Ⅰ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B.操作Ⅱ需要趁热的原因是防止NaCl冷却析出C.操作Ⅰ与操作Ⅲ缓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D.检验操作Ⅳ产物是否纯净可用硝酸酸化的AgNO3【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粗苯甲酸中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由流程可知,加水溶解时需保证苯甲酸完全溶解,趁热过滤可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过滤除去泥沙,滤液含苯甲酸、NaCl,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冷却结晶可析出苯甲酸,过滤、洗涤得到苯甲酸。【解答】解:(1)分子式为C6H6的含两个三键且无支链的链烃的结构简式为:HC≡C—C≡C—CH2CH3(或HC≡C—CH2—C≡C—CH3或HC≡C—CH2—CH2—C≡CH或H3C—C≡C—C≡C—CH3),故答案为:HC≡C—C≡C—CH2CH3(或HC≡C—CH2—C≡C—CH3或HC≡C—CH2—CH2—C≡CH或H3C—C≡C—C≡C—CH3);(2)①由于Ⅱ中存在碳碳双键,故Ⅱ可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也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Ⅰ中存在特殊的键不能发生上述反应,故答案为:ab;②由于苯环上加氢后形成环己烷(C6H12),故需3mol H2,而Ⅱ分子中有两个碳碳双键,故需2mol H2,故答案为:2;(3)采用“定1移1”的方法,据对称性即可写出,即二氯代物有3种,故答案为:3;(4)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和Na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5)A.加水溶解时需保证苯甲酸完全溶解,则操作Ⅰ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故A正确;B.苯甲酸在水的溶解度较小,则操作II需要趁热的原因是防止苯甲酸冷却析出,而不是防止NaCl冷却析出,故B错误;C.操作Ⅰ为溶解,玻璃棒作用是通过搅拌加速溶解,操作III为冷却结晶,玻璃棒作用是通过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则两者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故C错误;D.检验操作IV产物是否纯净可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可用硝酸酸化的AgNO3,故D正确;故答案为: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苯的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9.(2023秋 黄浦区校级期末)Ⅰ.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烷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烷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D A.烷烃中的碳原子均以共价单键的形式与碳原子或氢原子相连B.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3原子团C.分子式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D.通常情况下烷烃都是气态(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B.CCl4的电子式:C.异丁烷的结构简式:D.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3)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常温常压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呈正四面体形C.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D.甲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下列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B A.与B.CH3—CH3与C.CH3CH2Cl与CH2ClCH2ClD.CH4与CH3CH2ClⅡ.有同学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5)写出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 。(6)大约30min后,可以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 油状 液体,该现象说明生成了 ②③④ 。(填序号)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7)量筒内出现的白雾是 盐酸的小液滴 ,量筒内液面 上升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1)A.烷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B.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C.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D.当烷烃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2)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B.CCl4的电子式为;C.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D.为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3)A.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甲烷分子中C原子是sp3杂化;C.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淡蓝色;D.甲烷性质稳定;(4)A.和均为二氯甲烷;B.CH3—CH3与相差3个CH2原子团;C.CH3CH2Cl为一氯取代物,CH2ClCH2Cl为二氯取代物;D.CH4为烃,CH3CH2Cl为卤代烃;(5)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6)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是油状的液体,一氯甲烷是气体;(7)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是油状的液体,一氯甲烷是气体,生成的氯化氢极易溶于水,遇水蒸气形成白雾。【解答】解:(1)A.烷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碳碳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B.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B错误;C.分子组成符合CnH2n+2的烃一定是烷烃,故C正确;D.当烷烃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在常温下呈气态,碳原子在5到16时是液体,故D错误;故答案为:BD;(2)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故A错误;B.CCl4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故C正确;D.为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故D错误;故答案为:C;(3)A.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故C正确;烷烃里分子组成最简单的是含有1个碳原子的甲烷,故A正确;B.甲烷分子中C原子是sp3杂化,其分子结构是正四面体型,故B正确;C.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故C正确;D.甲烷性质稳定,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答案为:D;(4)A.和均为二氯甲烷,是同一种物质,故A错误;B.CH3—CH3与相差3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C.CH3CH2Cl为一氯取代物,CH2ClCH2Cl为二氯取代物,两者为不同的物质,故C错误;D.CH4为烃,CH3CH2Cl为卤代烃,是不同类物质,故D错误;故答案为:B;(5)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6)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是油状的液体,一氯甲烷是气体,故答案为:油状;②③④;(7)甲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极易溶于水,遇水蒸气形成白雾,容器中的压强较低,液面上升,故答案为:盐酸的小液滴;上升。【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考查学生有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20.(2024春 黄浦区校级期中)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和氯气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CD (不定项)。A.试管内液面上升,最终充满试管B.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深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D.试管内液体变为红色(2)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 Cl2溶于水,易与水发生反应,饱和食盐水中 Cl﹣浓度增大,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抑制Cl2和水的反应 。(3)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 CH4+Cl2CH3Cl+HCl 。(4)若某链状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该烷烃的分子式为 C5H12 。(5)有机物C2H6O、C2H5Cl、CH3CH=CH2、C4H10中,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 C4H10 。(6)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 ③>④>①>② (填序号)。①CH3(CH2)3CH3②(CH3)3C③十一烷④(CH3)2CHICH2CH2CH3(7)在C8H18的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种数最少的是 (CH3)3CC(CH3)3 (用结构简式表示),该物质的系统命名为 2,2,3,3﹣四甲基丁烷 。【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1)A.反应生成HCl极易溶于水,气体减少,气压减小,液面上升,但生成的有机产物中一氯甲烷是气态的,另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B.甲烷与黄绿色的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氯气消耗;C.反应中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均为油状液体,密度大于水;D.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2)Cl2溶于水,易与水发生反应,饱和食盐水中 Cl﹣浓度增大,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3)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4)链状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则12n+2n+2=72,解得n=5;(5)甲烷是饱和链状烷烃,分子通式为CnH2n+2,结构相似、分子相差n个“CH2”的有机物才叫同系物;(6)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熔沸点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这些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大小是由范德华力决定,范德华力又由相对分子质量决定,故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7)在C8H18的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种数最少的也就是等效氢种数最少的,结构简式为(CH3)3CC(CH3)3,只有一种等效氢,主链上4个碳原子,从左边编号,2号位和3号位各有2个甲基。【解答】解:(1)A.反应生成HCl极易溶于水,气体减少,气压减小,液面上升,但生成的有机产物中一氯甲烷是气态的,另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故液面不会充满试管,故A错误;B.甲烷与黄绿色的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氯气消耗,所以试管内颜色变浅,故B错误;C.反应中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均为油状液体,密度大于水,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故C正确;D.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产生少量白雾,故D正确;故答案为:CD;(2)Cl2溶于水,易与水发生反应,饱和食盐水中 Cl﹣浓度增大,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抑制Cl2和水的反应,故答案为:Cl2溶于水,易与水发生反应,饱和食盐水中 Cl﹣浓度增大,降低Cl2在水中的溶解度,抑制Cl2和水的反应;(3)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故答案为:CH4+Cl2CH3Cl+HCl;(4)链状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则12n+2n+2=72,解得n=5,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故答案为:C5H12;(5)甲烷是饱和链状烷烃,分子通式为CnH2n+2,结构相似、分子相差n个“CH2”的有机物才叫同系物,则C4H10和甲烷是同系物,故答案为:C4H10;(6)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熔沸点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这些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大小是由范德华力决定,范德华力又由相对分子质量决定,故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故顺序如下:③>④>①>②,故答案为:③>④>①>②;(7)在C8H18的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种数最少的也就是等效氢种数最少的,结构简式为(CH3)3CC(CH3)3,只有一种等效氢,主链上4个碳原子,从左边编号,2号位和3号位各有2个甲基,系统名称为:2,2,3,3﹣四甲基丁烷,故答案为:(CH3)3CC(CH3)3;2,2,3,3﹣四甲基丁烷。【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