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B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度上海中学高一第二学期5月阶段测试卷(B卷)
政治 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标有“多选”的试题正确选项有2~3个,但不允许全选,未特别标注的选择性类试题,均只有1个正确选项
2. 试卷共3页,请作答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予评分
一、生命只有一次(共30分)
山东小伙姜昭鹏因救人错过考试持续引发关注。“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是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接受采访时,姜昭鹏如是说。最新消息,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最新回应: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
1.(单选题)山东考生姜某因救助晕倒同学错过语文春考,后经批准获得补考资格。这一事件直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
A. 文明 B. 和谐 C. 友善 D. 公正
2.(单选题)教育部门为姜某特批补考,从法律角度看体现了( )
A.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行政裁量权的合理运用 D.司法程序的必要性
3.(多选题)该事件引发社会对"规则与温度"的讨论。下列说法符合辩证法的是( )
A.规则的刚性需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B.维护规则必须排斥一切例外
C.特殊情况的处理必然破坏公平 D.公平的实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阅读材料:《山东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对实施见义勇为的人员,应当依法给予表彰、奖励和保障。"
4.结合材料,分析为姜某安排补考如何体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理理念?(6分)
5.针对"补考是否破坏高考公平性"的争议,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8分)
6.我校拟开展"从救人事件看青年责任"主题活动,请设计一个实践方案并说明其政治意义。(6分)
二、上海乐高乐园(共37分)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金山区)将于今年夏季建成开放,是中国首个乐高主题乐园。该项目由英国默林娱乐集团、华人文化集团与上海金山城投集团合资运营,总投资超36亿元,计划创造超万个就业岗位,并配套建设乐高主题酒店和商业街区。乐园将融入金山农民画、枫泾古镇等本土文化元素,打造“文旅+科创”融合示范区。
7.(单选题)乐高乐园采用中外合资模式运营,体现我国( )
A.缩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B.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C.取消外商投资限制 D.建立单一公有制经济体系
8.(单选题)乐高乐园融入金山农民画元素,其经济意义在于( )
A.降低企业进口关税成本 B.培育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C.完成传统产业去产能目标 D.保障文化产品的公益属性
9.(多选题)该项目建设对上海金山区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
A.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取代传统农业主导地位 D.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10.(多选题)政府在乐高乐园项目中的履职表现为( )
A.科学规划区域产业布局 B.提供基础设施配套支持
C.监管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D.直接参与乐园日常经营
11.乐高乐园计划打造“碳中和”示范区:采用光伏发电、建筑垃圾再生技术;推出新能源游览车;要求餐饮供应商使用可降解包装。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举措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6分)
12.针对“外资主题乐园是否冲击本土文化产业”的争议,运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自信”知识阐述你的观点。(8分)
13.乐高乐园宣布2025年启动“无限创造营”计划:
①联合高校开设积木科创课程
②举办“中国文化主题积木设计大赛”
③向留守儿童免费开放体验日
请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角度,为该计划补充两项措施并说明依据。(9分)
三、多元共治: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共33分)
上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上海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超大型城市治理之中,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持续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目前全市共建成5700多个人大代表“家、站、点”,设立了1100多个基层建议征集工作站、联系点,布设了500多个建议征集红色邮筒等。
2022年1月1日起,《上海市数据条例》施行,作为国内首部省级人大制定的数据条例,把数据纳入法治的轨道,探索“数治”新范式,与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同频共振。2021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浦东新区探索“小快灵”立法实践,坚持急用先行、成熟优先,提升立法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14.(单选题)上海市政协为促进上海城市治理现代化,打造人民城市建设上海样本,组织广泛调研、协商形成共识,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市政协( )
A.优化执法管理 B.行使政府职能 C.独立行使检察权 D.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15.(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上海城市社区居委会是我国( )
A.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B.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基层政权组织机构
16.(多选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上海市数据条例》,重点规定了公共数据的治理、开放和共享,重点规范了非公共数据的采集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重点规定”“重点规范”体现了( )
A.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
C.解决问题需要重视抓住主要矛盾 D.坚持“重点论”,牵好“牛鼻子”
17.(单选题)上海坚持办好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2024年5月“老年综合津贴”实施“免申即享”。此外,津贴领取渠道也有所拓宽,除了原有的敬老卡,此次还新增了社保卡,老年人可以选择任一渠道领取津贴。“老年综合津贴”属于( )
A.社会保险 B.社会互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8.结合材料,论述发扬人民民主和推进法治建设对提升上海城市治理效能的必要性。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上海发扬人民民主和推进法治建设对提升上海城市治理效能的作用,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准确、连贯、完整;
(3)可概括引用本主题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生命只有一次(共30分)
1. C (3分)
2. C (3分)
3. AD (4分)
4. 法治层面:教育部门依规行使行政裁量权,在制度框架内提供救济途径,保障公民发展权(3分)
德治层面:通过制度性肯定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引导社会崇德向善,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3分)。
5. 程序公平:补考经合法程序批准,规则透明(2分);
实质公平:救助行为符合社会公益,制度应体现对善行的保护(2分);
制度价值:公平包含补偿正义,例外情形彰显制度温度(2分)。
结论:在程序正义前提下实现个案公正,是更高层次的公平(2分)。
6. 方案:组织"规则与温度"辩论赛 (2分)
意义:①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深化对公平正义的理解(2分)
②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责任践行(2分)
③共性价值:引导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分)。
方案2分+意义4分,合理即可
二. 上海乐高乐园(共37分)
7. C (3分)
8. B (3分)
9. ABD (4分)
10. ABC (4分)
11. ① 绿色发展:新能源与环保技术降低碳排放(2分);
② 创新发展:科技赋能资源循环利用(2分);
③ 共享发展:生态效益惠及社会公众(2分)。
12. 辩证看待:
挑战:可能挤压中小文旅企业生存空间(2分)
机遇:
倒逼本土文化创新(如IP开发)(2分)
促进中外文化互鉴(如金山农民画国际化传播)(2分)
对策: 把握机遇与挑战,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2分)
13. 措施1:与国企合作开发红色文旅积木套装
依据:国有经济主导文化安全,传承红色基因(1+2=3分)
措施2:设立中小企业创意产品孵化基金
依据: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激发市场创新活力(1+2=3分)
共性价值: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优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3分)。
三. 多元共治: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共34分)
14. D (3分)
15. C (3分)
16. ACD (4分)
17. C (3分)
18. 参考范文: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需要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需要法治保障,上海在城市治理中充分发扬民主、推进法治建设,促进上海城市治理效能的提升。
上海在城市治理中充分发扬民主是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投身上海城市治理,促进提升上海城市治理效能的客观要求。上海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超大型城市治理之中,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建成相当数量的人大代表“家、站、点”,基层建议征集工作站、联系点等,不断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发挥人大制度、人民政协、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的作用,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彰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以更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城市治理,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新格局,构建起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促进提升上海城市治理效能。
上海在城市治理中推进法治建设是为提升上海城市治理效能提供法治保障的客观要求。上海在城市治理中推进法治建设,《上海市数据条例》出台,把数据纳入法治的轨道,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探索上海城市治理“数治”新范式;浦东新区探索“小快灵”立法实践,(因地制宜,)提升立法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坚持良法之治,以发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作用,发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的作用,提高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城市治理能力提供法治保障,促进提升上海城市治理效能。(2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