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江苏小升初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易错题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以下诗词名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B.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C.江雨霏霏江草齐,依旧烟笼十里堤。D.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2.以下对古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诗人持身清白的高贵品质。C.“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表现诗人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D.“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3.小艺想选择一句名言提醒自己努力学习,下列最适合的一项是(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C.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4.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总是乐观又豁达,_____受到挫折_____能很快振作,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中去。_____很多时候都要面对有很多技术难点的科研项目,_____桂海潮从不退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评价他“干劲特别足,心理素质也特别好,没怎么见他发过愁”。A.不仅 而且 虽然 但是B.即使 也 因为 所以C.不但 而且 因为 所以D.即使 也 虽然 但是5.下列古诗按春夏秋冬季节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A.③④①② B.④①②③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6.下列诗句表达思念之情的一项是(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7.下列词语中“良”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除暴安良 B.用心良苦 C.沉思良久 D.获益良多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北京的春节》中老舍先生用“京味儿”语言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B.《匆匆》中朱自清以细腻的文笔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感伤却并不颓废,虽苦闷却并不消沉。C.《腊八粥》中沈从文通过八儿的视角将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D.《那个星期天》中史铁生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小男孩从满怀期待到心怀怨恨的心理变化过程。9.生活中,很多场合可以引用名言名句,下列场合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班会课上,李老师引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鼓励同学们努力进步。B.毕业典礼上,小明引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表达依依惜别之情。C.爸爸对帮他指点迷津的叔叔表达感激之情时引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D.成成在参加以“志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时引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0.以下毛主席诗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士指看南粤,风景这边独好。B.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C.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D.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二.填空题(共4小题)1.根据拼音写词语。piān pì xī shuài huáng kǒng zhà lán tāng chí 2.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小学要毕业了,同学之间诉说着离别之情,就如王维用“劝君更尽一杯酒, ”诉说不舍,王观用“ ,千万和春住”表达祝福。回想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明白了要珍惜时间,不然将来会后悔,正如《长歌行》所说“ , ”;我们深深感受到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关爱,就如杜甫的“ , ”。3.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1)春天在哪里?黄庭坚说:百啭无人能解, ;王观说春天的山水: , 。(2)良药味苦,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正如古语所云:“ , 。”(3)玲玲平时怵于下功夫学习,一心想着像妈妈那样轻松干个自营超市。一天,没有妈妈在超市做主,玲玲才知道了掌管一个大买卖是多么的不容易。她恍然悟道:“ , 。”4.名句积累。(1)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2)大漠沙如雪, 。(李贺《马诗》)(3)粉骨碎身浑不怕, 。(于谦《 》)(4)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6)若有人知春去处, 。(黄庭坚《清平乐》)(7) ,忠言逆耳利于行。(8)书到用时方恨少, 。三.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1.在毕业典礼上,小艺作为学生代表将宣读自己写的《致六年级同学的一封信》。在准备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按照要求帮她解决。致六年级同学的一封信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①六年的小学时光,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我心中缓缓展开。每一个瞬间都仿佛被定格,闪烁着xìng fú 而耀眼的光芒。如今,站在这毕业的门槛上,我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②从刚入学时的yòu zhì 孩童,成长为即将毕业的少年,我们共同经历了无数难忘的时刻。课堂上,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讲,汲(xī jí)取知识的养分;操场上,我们挥洒汗水,尽情奔跑; 。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挫(cuō cuò)折,都化作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成为我们宝贵的记忆,让我们难以割舍。③回首过去,我们学会了坚持与努力,学会了团结与友爱,更学会了如何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一次次校园读书节,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精神世界愈发丰盈;一次次远足,让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lǐng yù 越来越开阔;一次次科学实验,使我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激发,见微知著,勇于探索。这些宝贵的成长,必将化为我们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chí shi)。④憧憬(jǐn jǐng)未来,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去迎接更加yán jùn 的挑战。相信经过这六年的 _____,我们已积累了充足的 _____,获得了 _____,去面对未来的风雨。⑤在临别的这一刻,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让我们带着这份祝福和期待,勇敢地迈向新的人生阶段!小艺2024年6月25日(1)小艺遇到4个词语不会写,用拼音标出,请你帮她写出正确的词语。(2)宣读时,小艺有4个字音拿不准,请帮她选择正确读音。汲取 (xī jí) 挫折 (cuō cuò) 钥匙 (chí shi) 憧憬 (jǐn jǐng)(3)第③自然段“见微知著”中“著”的意思是 。A.著名B.著作C.显出D.显著(4)把下列词语填入第④自然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熟和自信 知识和经验 锤炼与磨砺B.锤炼与磨砺 成熟和自信 知识和经验C.锤炼与磨砺 知识和经验 成熟和自信D.知识和经验 锤炼与磨砺 成熟和自信(5)回顾这学期的课外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物,请将下列人物和情节连线。鲁滨逊 疯狂的茶会汤姆 索亚 与野人战斗爱丽丝 和老鹰一起飞翔尼尔斯 掘地寻宝,空手而归(6)排比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请你为第②自然段横线处续写一句。(7)读了小艺的这封信,你一定会有所触动,请你给她写几句赠言,表达你的感受。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1.阅读文言故事,完成下列各题。孟母三迁邹①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②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③,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戏为贾人④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⑤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为揖让进退⑥之事。”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选自《列女传》,有删改)【注释】①邹:邹国。②舍:房屋。③墓间之事:下葬、哭丧一类的游戏。④贾人:商人。⑤徙(xǐ):搬家。⑥揖(yī)让进退:学习礼仪,知道谦让。(1)下列加点字与“复徙舍学宫之旁”一句中“复”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终身不复鼓琴(出自《伯牙鼓琴》)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出自《守株待兔》)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自《黄鹤楼》)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游山西村》)(2)与文中画“____”句子意思一致的选项是 A.此处不是我的,所以不能居住。B.此处非常适合我,就住在这里。C.这里不该是我带孩子住的地方。D.这里非常适合我和孩子的居住。(3)对这篇文言文内容的概括,以下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错能改B.择邻而居C.事不过三D.知子莫如母(4)你从《孟母三迁》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五.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母亲的夹竹桃①住在乡下的母亲,尤其喜欢养花。我家的小院,四季花开不断。②那年春天,邻居送给母亲一株夹竹桃,只有一拃(zhǎ)多高,纤细瘦弱。我说这花肯定栽不活,太弱小了。母亲说不见得,夹竹桃没那么娇气,要不也不会从春开到秋的。③母亲找了一个小号的花盆,仔细把夹竹桃栽好,放在院子里的背阴处。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母亲都要去看一看那棵夹竹桃。母亲说白天要下地干活儿,但是晚上有空,一定要看看夹竹桃,夹竹桃知道有人关心它,会很高兴,就会努力缓过来的。小小的我,惊异于一棵夹竹桃也需要人的呵护。母亲看着我充满疑惑的神情,摸摸我的头,笑笑说:“这世间的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也会对你好的。”④夹竹桃在母亲的目光里,抽芽绽绿,夏天到来的时候,就长成了饱满的一盆。秋天来临,我对母亲说:“这夹竹桃今年不会开花了吧?”⑤母亲说:“那要看夹竹桃攒够了力量没有。”⑥“没有力量就不会开花吗?”母亲总是让我好奇。⑦“嗯,就像小孩子,没有长大之前,是不会做出漂亮的事的。”⑧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一年直到冬天,夹竹桃都没有长出花苞。⑨第二年春天,母亲把夹竹桃栽植到一个大盆里,说:“不用多久,夹竹桃就会开花。”我瞪大眼睛,却一点儿也没看到夹竹桃花苞的影子。⑩开学后,我很少关注夹竹桃,只有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在晚上去看看夹竹桃,说夹竹桃叶子长得很茂盛,说夹竹桃鼓出花苞了。 那一天放学归来,我一进门就看到夹竹桃上面好像燃了火,走近一看,原来是夹竹桃开花了!我惊喜地呼喊着母亲,母亲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是花,总是要开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平时那么关注夹竹桃,而在它开花的时候却表现得这样冷漠。母亲说,夹竹桃今年会花开不断的,一直到秋天,它都会开。我观望着夹竹桃,它那火红的花瓣,像一团火,仿佛在展示自己为了开花、不惧风雨的决心。 果然,夹竹桃从春天一直开到了秋天,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静悄悄地展露着独特的风姿。迎春花败了,它还开着;菊花黄了,它还开着……因为它的存在,院子仿佛一直都在春天里。(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为了让夹竹桃能存活,把它放在院子背阴处。B.母亲为了让夹竹桃更好生长,前后换了两次花盆。C.母亲的夹竹桃生命力旺盛,一年四季都花开不断。D.母亲栽的夹竹桃花色火红,热烈奔放,风姿独特。(2)根据夹竹桃的生长过程,“我”的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在相应的方框内写一写。(3)下列对第 自然段画线句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每天都观察夹竹桃,所以十分清楚夹竹桃开花的情况。B.母亲看惯小院四季花开不断,所以夹竹桃开花她也不惊喜。C.我平常很少关注夹竹桃,母亲委婉地对此表示遗憾和不满。D.母亲爱花也用心栽花,因此熟知夹竹桃开花的时间和规律。(4)读读第⑦自然段画线句子,联系生活写一写你对“漂亮的事”的理解。(5)文章结尾写道:“因为它的存在,院子仿佛一直都在春天里。”结合全文写一写作者这样说的原因。2.实用文阅读。【材料一】 据统计,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高于2021年的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高于2021年的3.30本。此外,全国城镇居民对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使用满意度持续提升。其中,对公共图书馆的使用满意度最高为78.2%,对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或城市书房的满意度为72.5%,对报刊栏的使用满意度为60.6%。【材料二】 调查发现,传统纸质媒介中,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23.13分钟,比2021年增加了2.08分钟。而在数字化媒介中,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5.23分钟,比2021年增长了4.11分钟,这说明成年国民读书时间和网络阅读时间同步保持增长,手机阅读等“轻阅读”占用阅读时间越来越长,“深阅读”有待加强。【材料三】 纸质图书阅读历史悠久,数字化阅读方兴未艾。此次调查显示,2022年,45.5%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与2021年的45.6%基本持平。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8%,纸质图书阅读仍是“第一阵营”。调查还发现,目前,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听书”和“视频讲书”正成为新的阅读选择,35.5%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在人工智能已经普及的数字化时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你可以流着汗在奔跑中经历西湖,也可以躺在床上刷刷手机去经历西湖。我还是倾向于自己跑过去。阅读就是跟着作者跑步的过程,跑着跑着就产生了自己的创造力,从苏东坡的西湖,跑向自己的西湖。【材料四】 2022年全民阅读调查显示,0~17周岁的未成年人阅读能力平稳提升,阅读率和阅读量均较往年有所增长。2022年,这一人群的图书阅读率为84.2%,比2021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14本,比上年增加了0.21本。专家表示,要用阅读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1)如果给四则材料加上标题,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材料一:成年人读书地点统计B.材料二:成年人人均读书时间分析C.材料三:“纸质图书阅读”“数字化阅读”情况分析D.材料四:未成年人读书情况调查(2)读相对应的材料,以下说法跟文本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材料一:全国城镇居民对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使用满意度持续提升。B.材料二:我国成年国民读书时间和网络阅读时间同步保持增长。C.材料三:目前,“听书”和“视频讲书”正成为新的阅读选择。D.材料四:2022年,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14本。(3)“阅读就是跟着作者跑步的过程,跑着跑着就产生了自己的创造力,从苏东坡的西湖,跑向自己的西湖。”以下诗句是苏东坡描绘西湖景色的一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B.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4)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你觉得以下同学的做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轩轩同学喜欢用手机阅读,他觉得“听书”“视频讲书”最容易让人产生愉快心情。B.青青同学不喜欢读童话故事,她觉得读这些故事不如去看跟故事相关的电视剧或电影。C.圆圆同学觉得读书的意义就是为了写好作文,她什么书都读,常常读到深夜还不休息。D.浩浩同学在阅读之前总喜欢制订阅读计划,读书后经常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5)请你为全民阅读活动设计一条宣传用语。3.实用性阅读与探究。中国航天一组材料 材料一:神舟十六号探宇 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由此开启了全面建成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六号将在空间站驻留约5个月,计划于今年11月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十六号乘组将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并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在轨期间,神舟十六号将迎来两次对接和撤离返回,即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对接和撤离以及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 神舟十六号乘组将开展电推进气瓶安装、舱外相机抬升等平台照料工作;完成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元器件与组件舱外通用试验装置等舱外应用设施的安装;按计划开展多领域大规模在轨实(试)验,有望在新奇量子现象研究、高精度空间时频系统、广义相对论验证以及生命起源研究等方面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材料二:航天服 宇航航天员们要想在太空上生存就必须依靠航天服。为了保障航天员们的生命安全,航天服一般必须具备五个功能:维持宇航员体温;保持压力平衡;阻挡强而有害的辐射;处理宇航员的排泄物;提供氧及抽去二氧化碳。如果简单按照用途来划分的话,航天服可以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 其中,舱内航天服是航天员在航天器内使用的航天服,航天员在航天器发射、返回和在轨道运行期间发生密闭舱失压等事故时也必须穿上舱内航天服。舱内航天服通常由压力服、头盔、手套、靴子、通风和供氧软管及一些附件组成。 舱外航天服除了具有舱内航天服所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在服装内增加了液冷系统(液冷服),以保持人体的热平衡。并配有背包式生命保障系统,整套系统有两千多个零部件,结构十分复杂,价格比黄金还贵重。无论是舱内航天服还是舱外航天服的制作通常都要十几层才能基本满足太空行走的基本要求,这也是航天服从外面看起来宽大臃肿的一个原因。 材料三:不同“工种”的中国航天员 已是第四次执行飞天任务的景海鹏,此次作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指令长,又将开启自己的太空之旅,成为中国第一位 4 次飞天的航天员。 首次亮相的朱杨柱和桂海潮同样备受关注。他们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于2020年9月完成选拔。 两年多以来,朱杨柱从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成长为一名飞天战士。面对即将到来的繁忙任务,他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将要完成空间站组合体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任务,开展载荷照料和技术试验,确保中国空间站能够高效、稳定、安全、长久的运行。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天飞行器技术系的桂海潮教授,是首位非军人出身的航天员。作为北航引进的“卓越百人、青年人才”之一,他的履历丰富,如今又成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在此次任务中,桂海潮主要负责载荷的管理、维护维修,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设备操作、实验条件控制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两名第三批航天员虽然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但他们年富力强,专业技术基础扎实深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说,景海鹏作为指令长,身心素质优秀,技术过硬,飞行经验丰富。3类不同类型的航天员在飞行任务中分工明确,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并且优势互补,更高效地完成此次飞行任务。(1)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A.举例子 列数字B.列数字 作比较C.列数字 下定义D.举例子 下定义(2)下列选项对神舟十六号此行任务及意义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由此开启了全面建成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B.神舟十六号乘组将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C.乘组将开展电推进气瓶安装、舱外相机抬升等平台照料工作,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D.神舟十六号已经在新奇量子现象研究、高精度空间时频系统、广义相对论验证以及生命起源研究等方面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3)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航天服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宇航航天员们要想在太空上生存可以依靠航天服,也可以不穿航天服。B.航天服必须具备的五个功能:维持宇航员体温;保持压力平衡;阻挡强而有害的辐射;处理宇航员的排泄物;提供氧及抽去二氧化碳。C.如果简单按照用途来划分的话,航天服可以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舱内航天服除了具有舱外航天服所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D.舱外航天服的制作通常要十几层才能基本满足太空行走的基本要求,这也是航天服从外面看起来宽大臃肿的一个原因,舱内航天服则简单得多。(4)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宇航员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景海鹏是本次飞行任务的指令长,身心素质优秀,技术过硬,飞行经验丰富,成为中国第一位4次飞天的航天员。B.朱杨柱从大学老师成长为一名飞天战士。他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将要完成空间站组合体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任务等。C.桂海潮教授是非军人出身的航天员,主要负责开展载荷照料和技术试验,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设备操作。D.3类不同类型的航天员在飞行任务中分工明确,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并且优势互补,更高效地完成此次飞行任务。(5)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宇航员的艰辛努力,依据材料三中三种不同类型的宇航员分工,如果你有机会和他们或其中一个人进行视频通话,你会说些什么呢?六.习作(共1小题)1.表达与交流。“畅想未来”当然是“我们毕业啦”主题活动的压轴戏。想象三十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我们将面临很多挑战:全球变暖、能源短缺、垃圾成灾、核污染、病毒危机、网络黑客……你会攻克哪个方面的难题?联系实际,展开想象,以“三十年后的我”为话题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答案】C【解答】A.正确,“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出自宋代朱熹的《劝学诗》,全诗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B.正确,: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出自毛泽东的《忆秦娥 娄山关》,意思是: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整旗鼓向前。C.有误,唐代韦庄的《台城》全诗为: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D.正确,“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思是: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故选:C。2.【答案】C【解答】A.“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句诗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早春是最美好的时节,远胜过满城烟柳的晚春,确实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出自郑燮的《竹石》,通过描写竹子在风雨中的坚韧不拔,表达了诗人坚守自我、不畏艰难的品质。C.“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描绘了诗人想象中沿黄河直上银河,到达牛郎织女家的情景,表现的是诗人的浪漫情怀和对仙境的向往,而不是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D.“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浣溪沙》,意思是门前的流水都能向西流,不要因为年老就消极悲观,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项C对诗句的理解有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并非表现诗人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而是表现诗人的浪漫情怀和对仙境的向往。故选:C。3.【答案】C【解答】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思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应该发生变化,如此才会让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得以不断发展。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根据题干要求应选C。故选:C。4.【答案】D【解答】“受到挫”与“能很快振作”意思上表示转折。根据语义应选“即使……也……”“面对有很多技术难点的科研项目”与“从不退缩”意思上表示转折。根据语义应选“虽然……但是……”。故选:D。5.【答案】B【解答】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描述的是夏季。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描述的是秋季。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描述的是冬季。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描述的是春季。根据诗意,故排列为:④①②③。故选:B。6.【答案】A【解答】A.诗句通过明月和秋思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符合题目要求;B.诗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红杏出墙的景象,并未表达思念之情;C.诗句描述了春城飞花和寒食节的景象,并未涉及思念情感;D.诗句赞美了春天的美好,并未表达思念之情。故选:A。7.【答案】A【解答】A.除暴安良:铲除强暴势力,安抚善良的人民。故“良”指好。B.用心良苦:很费心思地反复思考。故“良”指很。C.沉思良久:沉思了很长时间的意思。故“良”指很。D.获益良多:获得了相当多的好处。故“良”指很。故选:A。8.【答案】D【解答】A、B、C正确。D.有误。《那个星期天》中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的心情。“心怀怨恨”说法错误。故选:D。9.【答案】B【解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脚力如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这与“依依惜别之情”不符。故选:B。10.【答案】A【解答】A.有误,“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 会昌》。B、C、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共4小题)1.【答案】偏僻 蟋蟀 惶恐栅栏 汤匙【解答】故答案为:偏僻 蟋蟀 惶恐栅栏 汤匙2.【答案】西出阳关无故人 若到江南赶上春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解答】分别出自分别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汉乐府的《长歌行》,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故答案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若到江南赶上春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3.【答案】(1)因风飞过蔷薇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2)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3)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解答】(1)“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诗句的意思是: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诗句的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作者以人的眼睛来比拟山水,把山水写的有情有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出自《史记 留侯世家》,意思是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大多都是带有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可以帮助人们改正缺点。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出自南宋词人陆游写的一副劝勉联,告诉我们所学知识只有到用上的时候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了,事情如果不是亲身去经历就不知道有多难。故答案为:(1)因风飞过蔷薇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2)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3)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4.【答案】(1)盈盈一水间;(2)燕山月似钩;(3)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4)劝君更尽一杯酒;(5)春风又绿江南岸;(6)唤取归来同住;(7)良药苦口利于病;(8)事非经过不知难。【解答】(1)出自《迢迢牵牛星》。(2)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3)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4)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5)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6)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现在常用来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劝诫人们要多读书,多实践。故答案为:(1)盈盈一水间;(2)燕山月似钩;(3)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4)劝君更尽一杯酒;(5)春风又绿江南岸;(6)唤取归来同住;(7)良药苦口利于病;(8)事非经过不知难。三.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1.【答案】(1)幸福 幼稚 领域 严峻;(2)jí cuò shi jǐng;(3)D;(4)C;(5)鲁滨逊——与野人战斗汤姆 索亚——掘地寻宝,空手而归爱丽丝——疯狂的茶会尼尔斯——和老鹰一起飞翔;(6)校门口的大路上,我们谈笑风生,目送对方。(7)亲爱的小艺同学:在这惜别之际,愿我们肩负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祝:前程似锦你的同学:××24年6月24日【解答】(1)结合所给拼音及句子语境,写出正确的汉字、词语即可。(2)“汲取”的“汲”的读音为:jí;“挫折”的“挫”的读音为:cuò;“钥匙”的“匙”的读音为:cuò;“憧憬”的“憬”的读音为:jǐng。(3)词语“见微知著”的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微:隐约;著::明显。故“著”的正确解释应为D。(4)词语“锤炼与磨砺”释义:社会斗争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此为经历,故与“经过六年的”组成词组。“积累了”只能是“知识和经验”,即:积累了充足的知识和经验。“成熟和自信”是我们可以“获得的”,故组成词组:获得了成熟和自信。故选C。(5)世界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可谓历经了种种磨难。鲁滨逊曾救了野人星期五。鲁滨逊与野人战斗相连。《汤姆 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汤姆 索亚的冒险经历,并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由短文内容可知,哈克一直盯着那个有印第安人乔祖的第二号房间,一天晚上,汤姆大着胆子进了第二号房间,刚一进门差点就踩在了印第安人乔祖的手臂上,这个家伙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了,躺在地上正睡着觉,汤姆和哈克狂奔而逃……故汤姆 索亚与掘地寻宝,空手而归相连。《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数学家卡罗尔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这部童话以神奇的幻想,风趣的语言,昂然的诗情,突破了西欧传统儿童文学道德说教的刻板公式,此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走遍了全世界。通过阅读可知,疯狂的茶会上有爱丽丝、三月兔、帽匠、睡鼠。没有柴郡猫。故爱丽丝与疯狂的茶会相连。尼尔斯是瑞典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夫的童话《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主人公。故事中,尼尔斯因为对小狐仙不礼貌而被变成一个小人儿,他骑着一只鹅开始了一段冒险旅程,期间他遇到了各种动物和挑战,最终学会了尊重和关爱他人。故尼尔斯与老鹰一起飞翔相连。(6)排比的修辞手法的使用,句中“……上,我们……”三次连续使用,可使句子构成排比句,据此结合语句“课堂上,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讲,汲取知识的养分;操场上,我们挥洒汗水,尽情奔跑”进行句子的补充即可。(7)结合《致六年级同学的一封信》写一份给同学的毕业赠言,注意格式正确,写清祝福或赠言的内容。故答案为:(1)幸福 幼稚 领域 严峻;(2)jí cuò shi jǐng;(3)D;(4)C;(5)鲁滨逊——与野人战斗汤姆 索亚——掘地寻宝,空手而归爱丽丝——疯狂的茶会尼尔斯——和老鹰一起飞翔;(6)校门口的大路上,我们谈笑风生,目送对方。(7)亲爱的小艺同学:在这惜别之际,愿我们肩负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祝:前程似锦你的同学:××24年6月24日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1.【答案】(1)D;(2)C;(3)B;(4)《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常重要。孟母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惜多次搬迁。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应该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避免不良环境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比如选择一个好的学校、结交有益的朋友等,这些都会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在“复徙舍学宫之旁”中的意思是“再次、重新”。A.终身不复鼓琴——“复”意为“再、重新”。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复”意为“再、重新”。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复”意为“再、重新”。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复”意为“重复、复杂”,与前三个不同。故选:D。(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画线句子的意思,即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决定离开,搬到市场旁边。故选:C。(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总结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即孟母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多次搬迁,最终选择在学校旁边定居。A.文章并未涉及“知错能改”的内容。B.“择邻而居”符合文章主题,强调选择合适的居住环境。C.“事不过三”虽然涉及到孟母三次搬迁,但并不是文章的核心内容。D.“知子莫如母”虽然体现了孟母对孩子的了解,但并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故选:B。(4)本题考查扩展延伸。回顾《孟母三迁》的故事,提取核心启示,即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常重要。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应用这一启示:家长应尽力为孩子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选择好的学校和结交有益的朋友,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作用。避免不良环境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具体阐述这些启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选择居住区域、学校、社交圈等,强调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故答案为:(1)D;(2)C;(3)B;(4)《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常重要。孟母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惜多次搬迁。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应该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避免不良环境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比如选择一个好的学校、结交有益的朋友等,这些都会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五.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1.【答案】(1)C;(2)好奇 很少关注 惊喜。(3)D;(4)夹竹桃攒够了力量才能开出漂亮的花朵,小孩还没有长大,积蓄的力量还不够,所以还不能干出更成熟、更精彩的事情。(5)夹竹桃花期长、开得多、开得艳,不惧风雨和清冷,让整个院子里充满生机,充满希望。【解答】(1)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错误。根据“夹竹桃从春天一直开到了秋天,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可知夹竹桃不是一年四季都开花,故题干的表述是错误的。故选:C。(2)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夹竹桃在母亲的目光里,抽芽绽绿,夏天到来的时候,就长成了饱满的一盆。秋天来临,我对母亲说:‘这夹竹桃今年不会开花了吧?’”“‘没有力量就不会开花吗?’母亲总是让我好奇”分析可知:夹竹桃抽芽绽绿时,“我”很好奇。根据“开学后,我很少关注夹竹桃,只有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在晚上去看看夹竹桃,说夹竹桃叶子长得很茂盛,说夹竹桃鼓出花苞了”分析可知:“我”很少关注夹竹桃,它却鼓出花苞了。根据“那一天放学归来,我一进门就看到夹竹桃上面好像燃了火,走近一看,原来是夹竹桃开花了!我惊喜地呼喊着母亲”分析概括为:夹竹桃开花了“我”很惊喜。(3)考查文章句子的理解与赏析。A、B、C错误。D.正确。母亲爱花也用心栽花,熟知夹竹桃开花的时间和规律。母亲早就看到“夹竹桃鼓出花苞了”,预料到它快开花了,所以对于夹竹桃开花并不感到惊奇,而且夹竹桃的花期很长,之后可以一直看到它开花,所以母亲的“冷漠”实则是因为了解夹竹桃。故选:D。(4)考查句子的理解。“嗯,就像小孩子,没有长大之前,是不会做出漂亮的事的”这句话将“夹竹桃”比作小孩,意在阐述夹竹桃攒够了力量才能开出漂亮的花朵,小孩还没有长大,积蓄的力量还不够,所以还不能干出更成熟、更精彩的事情。(5)考查句子的理解和赏析。根据“夹竹桃从春天一直开到了秋天,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静悄悄地展露着独特的风姿。迎春花败了,它还开着;菊花黄了,它还开着…”分析可知:夹竹桃花期长、开得多、开得艳,不惧风雨和清冷,让整个院子里充满生机,充满希望。故答案为:(1)C;(2)好奇 很少关注 惊喜。(3)D;(4)夹竹桃攒够了力量才能开出漂亮的花朵,小孩还没有长大,积蓄的力量还不够,所以还不能干出更成熟、更精彩的事情。(5)夹竹桃花期长、开得多、开得艳,不惧风雨和清冷,让整个院子里充满生机,充满希望。2.【答案】(1)A;(2)D;(3)B;(4)D;(5)读书,畅达世界;开卷,完善你我。【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A.有误,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数据以及对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使用满意度情况;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A、B、C正确;D.有误,材料四分析主体为未成年人,而非成年人。故选:D。(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A.出自苏轼《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蕲水在湖北而非杭州;B.出自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地点西湖;C.出自杜牧《江南春》;D.出自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故选:B。(4)本题考查阅读拓展。阅读前制订计划,读完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书的内容的理解,浩浩同学做法最恰当。故选:D。(5)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为全民阅读活动设计一条宣传用语即可。故答案为:(1)A;(2)D;(3)B;(4)D;(5)读书,畅达世界;开卷,完善你我。3.【答案】(1)B;(2)D;(3)B;(4)C;(5)宇航员叔叔,你好!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祝你们能够顺利完成飞行任务。【解答】(1)考查了说明方法。根据“两千多个零部件”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根据“价格比黄金还贵重”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选B。(2)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由此开启了全面建成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可知选项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神舟十六号乘组将完成与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轮换,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对接。”可知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神舟十六号乘组将开展电推进气瓶安装、舱外相机抬升等平台照料工作;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气闸舱出舱,进行舱外载荷安装及空间站维护维修等任务。”可知选项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有望在新奇量子现象研究、高精度空间时频系统、广义相对论验证以及生命起源研究等方面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可知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宇航航天员们要想在太空上生存就必须依靠航天服。”可知选项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根据“航天服一般必须具备五个功能:维持宇航员体温;保持压力平衡;阻挡强而有害的辐射;处理宇航员的排泄物;提供氧及抽去二氧化碳。”可知选项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根据“如果简单按照用途来划分的话,航天服可以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除了具有舱内航天服所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可知选项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根据“无论是舱内航天服还是舱外航天服的制作通常都要十几层才能基本满足太空行走的基本要求,这也是航天服从外面看起来宽大臃肿的一个原因。”可知选项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4)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已是第四次执行飞天任务的景海鹏,此次作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指令长,又将开启自己的太空之旅,成为中国第一位 4 次飞天的航天员。”可知选项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朱杨柱从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成长为一名飞天战士。面对即将到来的繁忙任务,他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将要完成空间站组合体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任务”可知选项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天飞行器技术系的桂海潮教授,是首位非军人出身的航天员。桂海潮主要负责载荷的管理、维护维修,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设备操作、实验条件控制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可知选项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根据“3类不同类型的航天员在飞行任务中分工明确,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并且优势互补,更高效地完成此次飞行任务。”可知选项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考查了拓展写话。根据航天英雄的事迹进行回答。例如,宇航员叔叔,你好!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祝你们能够顺利完成飞行任务。故答案为:(1)B;(2)D;(3)B;(4)C;(5)宇航员叔叔,你好!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祝你们能够顺利完成飞行任务。六.习作(共1小题)1.【答案】三十年后的我三十年后的我,已经成为了一名享誉全球的环保科学家。面对全球变暖、能源短缺和垃圾成灾等严峻问题,我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作为一名环保科学家,我深知全球变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威胁。因此,我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高效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可以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转换效率高达90%。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能源短缺的问题,还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遏制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与此同时,我还关注垃圾处理问题。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法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会造成二次污染。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生物降解技术,可以将有机垃圾迅速分解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而对于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我们发明了一种高效的回收利用设备,可以将其重新加工为建筑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核污染和病毒危机也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威胁,我们开发了一种多功能净化系统,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这套系统不仅适用于核电站事故后的应急处理,还可以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网络黑客问题上,我也有所作为。我们设计了一种智能防护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防御网络攻击,保护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和政府等领域,确保了信息安全。三十年后的我,虽然肩负重任,但我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保护地球,造福人类。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未来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