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试题)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下面最大的角是(  )。
A. B. C.
2.如图,点M表示的数可能是(  )。
A.175000 B.190700 C.210740 D.220770
3.如图,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以厘米为单位的质数,三个涂色图形的周长之和是36cm,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  )cm2。
A.65 B.18 C.77 D.36
4.下面大长方形的面积都是2m2,用阴影部分表示,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5.妈妈的手机账户余额为-9.54元,表示(  )。
A.手机话费还有9.54元
B.手机话费欠费9.54元
C.本次通话费用是9.54元
6.“明天下雨的可能性为9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明天一定下雨。
B.明天96%的地区下雨,4%的地区不下雨。
C.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大。
7.明明将一根纸条剪成了两段,原来这根纸条长(  )厘米。
A.10 B.8 C.7 D.5
二、判断题
8.0.4:2和 : 可以组成比例。
9.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边越长,角越大。
10.一个梯形最多有一个直角,但它有无数条高。(  )
11.用三条长度为1cm、2cm、3cm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
12.求比值就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
13.1530080004的数字“1”表示1个百亿。(  )
14.四(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2 米,四(2)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1米,四(2)班的同学一定比四(1)班的同学矮。(  )
15.若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高的,则这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
三、填空题
16.4.5的1.2倍是   ;9.65米比4.57米多   米。
17.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
18.如果23□刚好能同时被2和3整除,□能填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
19.有两个相邻的单数,设较小的数为m,则较大的数为   。如果这两个数的和是76, 那么 这 两 个 单 数 分 别 是   和   。
20.在括号里填上“>”“<”或“=”。
2米23厘米   2.023米 2吨24千克   2.024吨
21.在计算机中,电子文件的大小通常用KB、MB、GB表示。张老师正在上传一份860 MB的文件,如图所示。已经传输了43%,用时1分26秒。这份文件已经传输了   MB。照这样的速度,传输完这份文件一共需要   秒。
22.两个数相除,商是80,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那么商是   。
2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6厘米,当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时,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长、宽取整厘米数)
四、口算与估算
24.直接写出得数。
×4= 1.6× = 0.252= + ÷ +
÷ = ÷ = 1.25×( × )= (14+ )÷7=
五、脱式计算
25.脱式计算
576÷3÷4 7×5×12
(270-180)×7 2400÷(3+2)
六、竖式计算
26.竖式计算。
15.6+3.87= 9.6-1.64= 6.7×2.4=
七、解方程
27.解方程。
(1)38-2x=12
(2)(x-4)÷7.5=20
(3)5.8x-3.3x=20
八、操作题
28.动手操作。
九、解决问题
29.说一说(你的铅笔大约有多长?课桌、椅子有多宽?你的铅笔盒大约有多厚?)
30.一块梯形苗圃,上底是26米,下底是34米,高是18米。如果全部用来种枫树苗,那么种枫树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一根圆柱形的水泥柱,高为10m,底面半径为5m。如果每立方米水泥柱重600千克,那么这根水泥柱重多少千克
32.在比例尺为1:3000000的交通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高速公路长12cm。现有一辆汽车以每时60km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经过几时能够到达
33.一个长方体(如图),如果高增加4cm,就变成了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各增加了多少?
34.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一位同学去洗手,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10分钟浪费多少升水?
35.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砖按下图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图案。
(1)第1个图案有白色地砖6块,第2个图案有白色地砖10块,第5个图案有白色地砖多少块?
(2)照这样的规律,第m个图案有白色地砖多少块?
(3)按此规律,若有42块白色地砖,那么这个图案有多少块黑色地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项:是锐角;
B项:是直角;
C项:是钝角,这几个角中钝角最大。
故答案:C。
【分析】钝角>直角>锐角。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中间刻度表示的数是200000,比200000小,并且最接近200000的是1907000,所以点M表示的数可能是190700。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干可知,每相邻两个刻度相差50000,所以中间刻度表示的数是200000,点M在200000的左边接近200000,据此解答。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36÷2=18(cm)
18=1+17=2+16=3+15=4+14=5+13=6+12=7+11=8+10,其中长和宽都是质数的有5和13,7和11;
5×13=65(平方厘米),7×11=77(平方厘米)
77>65,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77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将三个涂色图形非长方形边的部分利用平移与长方形组合后发现,三个涂色图形的周长之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因此,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再从1开始将长与宽的和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则这两个数就分别是长方形的长与宽,根据题意长与宽都是质数,因此只需要找到都是质数的一组即为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分别计算找到的每一组长与宽的面积,最后比较即可判断。
4.【答案】A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妈妈的手机账户余额为-9.54元,表示手机话费欠费9.54元
故答案为:B。
【分析】手机账户余额为正数,表示剩余话费,为负数,表示欠费,据此解答即可。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选项A:“明天一定下雨。”这是错误的,因为96%的降雨概率并不意味着降雨是必然的,而只是说明降雨的可能性非常大。
选项B:“明天96%的地区下雨,4%的地区不下雨。”这是错误的,96%的降雨概率表示的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非区域性的分布。即使概率很高,也不能保证在某地区一定会下雨。
选项C:“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大。”这是正确的,96%的降雨概率意味着降雨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对概率含义的正确理解。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对概率含义的理解与应用,特别在天气预报语境中。概率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等于必然发生,也不等于在特定区域发生的比例。因此,需要正确区分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必然性、区域性的关系。在分析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区分概率与必然性、区域性的概念。概率仅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使概率极高,也不能视为必然事件,也不表示在特定区域发生的概率
7.【答案】C
【解析】【解答】4-1=3(厘米),
6-2=4(厘米),
3+4=7(厘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测量与计算,量物体长度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可以两端相减来得到物体长度,据此分别求出两根纸条的长度,然后相加即可。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0.4:2=0.4÷2=0.2;
: =÷=×5=;
两个比的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一个梯形最多有两个直角,但它有无数条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直角梯形中有两个直角,据此解答。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1+2=3,3-2=1,所以用三条长度为1cm、2cm、3cm的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 求比值就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值=比的前项÷比的后项。
13.【答案】错误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平均身高不能代表每个人的身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两个班的平均身高不能代表每个人的真实身高,无法对比。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假设圆柱的高是h,底面直径是h。
πd=π×h=h,则底面周长和高相等,这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这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16.【答案】5.4;5.08
【解析】【解答】解:4.5×1.2=5.4
9.65-4.57=5.08(米)。
故答案为:5.4;5.08。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
17.【答案】1:4000000
【解析】【解答】解:200千米=20000000厘米
5:20000000
=1:4000000
故答案为:1:4000000。
【分析】分析已知可知: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200千米。在比例尺计算过程中一般情况单位统一成厘米,所以先根据:1千米=100000厘米,大单位转化成小单位乘进率,统一单位;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18.【答案】4;30
19.【答案】m+2;37;39
【解析】【解答】相邻的两个单数相差2,较小的单数为m,则较大的单数为:m+2
m+m+2=76
2m+2-2=76-2
2m=74
2m÷2=74÷2
m=37
把 m=37代入m+2中,m+2=37+2=39
两个单数分别为:37和39
故答案为:m+2、37、39
【分析】相邻的两个单数相差2,用较小的单数加2即为较大的单数,根据两个数的和=76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求出较小单数m的值,再加2求出较大单数的值。
20.【答案】>;=
21.【答案】369.8;200
【解析】【解答】解:860×43%=369.8(MB)
1分26秒=86秒
86÷43%=200(秒)
故答案为:369.8;200。
【分析】把这份文件的MB数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份文件的大小乘43%就是这份文件上传的MB数;把1分26秒化成86秒,把上传完整份文件,一共用的秒数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86秒除以43%就是上传完整份文件,一共需要的秒数。
22.【答案】800
【解析】【解答】被除数÷除数=商=80,将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10倍,为800。
【分析】根据整数的除法及应用、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即扩大10倍。
23.【答案】12;11;132
【解析】【解答】解:46÷2=23(厘米),12+11=23,所以当长是12厘米,宽是11厘米时,长方形面积最大,面积最大是:12×11=132(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2;11;132。
【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最接近,这样的长方形面积就最大。因此把长方形周长除以2求出长与宽的和,然后确定最接近的长与宽,并求出长方形的最大面积即可。
24.【答案】 ×4= 1.6× =1 0.252=0.0625 + ÷ + = 2
÷ = ÷ = 1.25×( × )= (14+ )÷7=2
【解析】【分析】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分数,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据此解答;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据此解答;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与自己相乘,据此解答。
25.【答案】解:576÷3÷4
=192÷4
= 48
7×5×12
=35×12
= 420
(270 - 180)×7
=90×7
=630
2400÷(3 + 2)
=2400÷5
=480
【解析】【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6.【答案】解:15.6+3.87=19.47
9.6-1.64=7.96
6.7×2.4=16.08
【解析】【分析】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计算小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小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当10继续减。
27.【答案】(1) 38-2x=12
解:2x=38-12
2x=26
x=26÷2
x=13
(2)(x-4)÷7.5=20
解:(x-4)=7.5×20
x-4=150
x=150+4
x=154
(3)5.8x-3.3x=20
解:2.5x=20
x=20÷2.5
x=8
【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综合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8.【答案】
【解析】【分析】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图形,判断出观察到的图形有几个小正方形以及每个小正方形的位置,然后画出看到的图形即可。
29.【答案】我的铅笔大约14cm,课桌宽60cm,椅子宽40cm,铅笔盒厚5cm.
30.【答案】解:(26+34)×18÷2
=60×18÷2
=540(平方米)
答:种枫树苗的面积是540平方米。
【解析】【分析】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根据梯形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即可。
31.【答案】解:3.14×52×10
=3.14×25×10
=785(立方米),
785×600=471000(千克);
答:这根水泥柱重471000千克。
【解析】【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再乘600即可。
32.【答案】解:12÷
=12×3000000
=36000000(厘米)
=360000(米)
=360(千米)
360÷60=6(小时)
答:经过6时能够到达。
【解析】【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厘米去掉5个0化为千米;实际距离÷汽车的速度=汽车行驶的时间。
33.【答案】解:10×4×4=160(平方厘米)
10×10×4=400(立方厘米)
答:表面积增加了160平方厘米,体积增加了400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 如果长方体高增加4厘米,就变成了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增加的只是高是4厘米,4个完全相同的侧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求解即可;同样增加的体积也是高为4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列式解答。
34.【答案】解:2÷2=1(厘米)
10分钟=600秒,
3.14×12×8×600
=3.14×8×600
=25.12×600
=15072(立方厘米)
=15.072(升)
答:10分钟浪费15.072升水。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水管内水流过的形状是一个圆柱,圆柱的体积V=πr2h,先求出水每秒流过的体积,然后乘时间,即可求出一共浪费的水的体积,据此列式解答。
35.【答案】(1)解:4×5+2=22(块)
答:第5个图案有白色地砖22块.
(2)答:(4m+2)块
(3)解:4m+2=42
4m=40
m=10
答:若有42块白色地砖,那么这个图案有10块黑色地砖。
【解析】【分析】(1)已知第1个图案有白色地砖6块,第2个图案有白色地砖10块,6=4×1+2,10=4×2+2,即每个图案白色地砖的块数是图案数乘以4再加上2,所以第5个图案有白色地砖有4×5+2=22(块);
(2)由(1)可知:第m个图案有白色地砖 (4m+2)块 ;
(3)观察图形可知:黑色地砖的块数与图案数相等,所以可以建立等式4m+2=42,解出m的值就是黑色地砖的块数。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