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2简谐运动的描述 同步作业(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2简谐运动的描述 同步作业(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2简谐运动的描述 同步作业(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位于平衡位置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振幅是矢量,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最大位移处
C.简谐运动的振幅越大,则其运动的周期一定越长
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频率与振幅无关,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
2.手持软绳的一端O点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沿绳水平传播的简谐波,P、Q为绳上的两点。时O点由平衡位置出发开始振动,时刻Q点刚要开始振动,此时绳上间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Q点之后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的起振方向向上 B.P点在向右运动
C.时刻O点运动方向向上 D.时刻P点刚好完成1次全振动
3.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中一质量为m的小球绕原点O沿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从小球经过的位置开始计时,该小球每分钟转300圈。一束平行光沿x轴正方向照射小球,在处放置一垂直于x轴的足够大屏幕,可以看到小球的影子在屏幕上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小球坐标是(,0)
B.从开始计时,内小球影子所通过的路程为25R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为
D.小球的影子在y轴方向上的运动满足方程
4.关于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迫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
B.阻尼振动的振幅和频率逐渐减小
C.做简谐运动的同一水平弹簧振子,若振幅加倍,则周期加倍
D.做简谐运动的同一水平弹簧振子,若振幅加倍,则通过平衡位置的速度变为原来的四倍
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位于x=0处的波源在t=0时刻起振,时第2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此时平衡位置位于处的质点N刚要起振,M、N间波形如图所示(其他未画出)。已知M、N之间的各质点在至内通过路程的最大值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B.质点M的平衡位置位于
C.该波的波速为0.5m/s D.波源振幅为cm
6.关于简谐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简谐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周期越大,说明物体做简谐运动频率越高
C.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D.位移的方向总跟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相反
7.物体A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是,物体B做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是。比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是矢量,A的振幅是6 m,B的振幅是10 m
B.周期是标量,周期相等,都为100 s
C.A振动的频率等于B振动的频率
D.A的相位始终滞后B的相位
8.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的振幅为
B.振子的运动轨迹为余弦曲线
C.在末振子的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
D.在末振子的加速度达到最大
二、多选题
9.一质点振动所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位于坐标原点O的波源自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如图所示。观察发现,当时,长绳上各点都已经开始振动。当时,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P刚好处在平衡位置,且质点P与波源之间只有一个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时间内,O点经过的路程为5.2cm
B.时,波源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
C.该波的波速可能为2m/s
D.P点第4次运动到波峰位置的时刻可能为1s
10.P、Q两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Q的振幅之比是
B.P、Q的振动周期之比是
C.P、Q在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
D.时刻,P、Q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1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该波的波速为
C.质点P起振后,9s内经过的路程可能为55cm
D.时刻质点P的纵坐标为
三、计算题
12.【例题】如图,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小球经过B点时开始计时,经过0.5 s首次到达C点。
(1)画出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图像。
(2)求5 s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及5 s末小球的位移。
13.一半径为10 cm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时恰好有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如图甲示.现将小球向水下按压5 cm后放手,忽略空气阻力,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可视为简谐运动,测得其振动周期为0.4 s,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振幅,分析小球的运动.
(1)写出小球位移的函数表达式;
(2)求小球12 s内所经历的路程和位移.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处于平衡位置,物体的回复力一定为零,但合力不一定为零,也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单摆,故A错误;
B.振幅是标量,故B错误;
CD.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其周期和频率是一定的,与振幅无关,所以振幅增大,周期和频率保持不变,其周期和频率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因为时刻Q点刚要开始振动,此时Q的状态与O点刚起振时相同,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从O到Q,根据同侧法可知,Q点的起振方向向上,即O点运动方向向上,故A正确;B.P点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不会随波迁移,故B错误;C.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从O到Q,根据同侧法可知,则时刻P点运动方向向下,故C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P点与Q点间隔半个波长,因此时刻P点振动了,还未完成1次全振动,故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D.由题意可知
所以
根据小球的运动规律匀速圆周运动可知所以影子做简谐运动,且振动方程为
故D错误;
A.由于,则
由于小球经过的位置开始计时,经过整数周期小球位置不变,再过四分之一个周期,小球坐标为,故A错误;
B.由
则从开始计时,内小球影子所通过的路程为
故B正确;
C.由向心力公式
故C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
5.答案:D
解析:A.时平衡位置位于处的质点刚要起振,起振的方向沿y轴正向,可知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选项A错误;B.经过2.5s时波源第2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可知波向x轴正向传播可知结合波形图可知,质点M的平衡位置位于,选项B错误;C.因可得周期则该波的波速为选项C错误;D.已知M、N之间的咯质点在至内通过路程的最大值为10cm,因因质点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则在平衡位置前后时间内的路程最大,即可得波源振幅为选项D正确。故选D。
6.答案:C
解析:A.简谐运动受到的回复力是变力,加速度变化,所以简谐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A错误;B.周期、频率是表征物体做简谐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周期越大,说明物体做简谐运动越慢,B错误;C.当位移减小时,回复力减小,则加速度减小,物体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增大,C正确;D.根据可知加速度和位移方向相反,但速度与位移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A.振幅是标量,的振幅分别为3m、5m,故A错误;B.周期是标量,的周期均为,故B错误;C.因为,故,故C正确;D.A的相位始终超前B的相位,故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A.振子的振幅为,选项A错误;B.图像不是振子的运动轨迹,选项B错误;C.由图像可知,在末振子的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选项C错误;D.在末振子位移负向最大,则回复力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选项D正确。故选D。
9.答案:AC
解析:A.根据波源的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波源自时开始振动,而,则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下振动的路程为,故A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0时刻,波源向下运动,由于,则波源振动经过6个周期和半个周期,可知,1.3s时刻,波源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故B错误;C.结合上述,当时,波源处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P刚好处在平衡位置,且质点P与波源之间只有一个波峰,则P点可能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有或,解得或,则波速有,,故C正确;D.若,P点起振方向向下,第4次运动到波峰位置的时刻为,若,P点起振方向向下,第4次运动到波峰位置的时刻为,故D错误。故选AC。
10.答案:ABC
解析:A.由振动图像可知P的振幅为,Q的振幅为,则P、Q的振幅之比是2:1,故A正确;B.由振动图像可知P的周期为1.2s,Q的周期为0.6s,则P、Q的周期之比是2:1,故B正确;C.在内P完成一个周期的振动,则路程为40cm,Q完成两个周期的振动,则路程也为40cm,故路程之比是1:1,故C正确;D.P和Q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方程为,,则时刻,的位移分别为,,则P、Q的位移大小之比是,故D错误。故选ABC。
11.答案:ABD
解析:A.从质点P的振动图像可知当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正确;B.由图甲可知波长为,由图乙可知周期为,则波速为故B正确;C.由图乙可知周期为,由于则质点P起振后,9s内经过的路程为故C错误;D.从乙图可得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将代入可得故D正确。故选ABD。
12.答案:见解析
解析:分析 根据简谐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画出简谐运动的图像。
要得到简谐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就需要首先确定计时的起点,进而确定初相位。根据振幅、周期及初相位写出位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画出图像。
我们也可以采用描点法来画出位移-时间图像。根据题意,可以确定计时起点的位移、通过平衡位置及最大位移处的时刻,在图上描出这些特殊坐标点,根据正弦图像规律画出图像。
根据简谐运动的周期性,经过一个周期,小球回到起始位置,通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据此,可以求出5 s内小球通过的路程及5 s末小球的位移。
(1)以O点作为坐标原点,沿OB建立坐标轴,如题图所示。以小球从B点开始运动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用正弦函数来表示小球的位移-时间关系,则函数的初相位为。
由于小球从最右端的B点运动到最左端的C点所用时间为0.5 s,所以振动的周期;由于B点和C点之间的距离为0.2 m,所以,振动的振幅。
根据,可得小球的位移-时间关系为
据此,可以画出小球在第一个周期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2)由于振动的周期,所以在时间内,小球一共做了次全振动。小球在一次全振动中通过的路程为,所以小球运动的路程为;经过5次全振动后,小球正好回到B点,所以小球的位移为0.1 m。
13.答案:(1)
(2)6 m;0
解析:(1),代入得,
设小球位移的函数表达式为,
由题图乙可知,时刻,则有,
解得或,
结合题图乙可知舍去,
则.
(2)12 s相当于30个周期,则位移为0,一个周期内小球的路程是4A,则总路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