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防范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基本信息 班会主题:拒绝校园欺凌,守护美好童年适用年级:三年级预计时长:两课时班会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阐述校园欺凌的定义、常见形式及危害,熟知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和求助途径。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活动,显著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时能迅速、正确地应对。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坚决反对之情,增强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营造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班级氛围。二、班会准备 教师准备广泛收集与校园欺凌相关的真实案例,精心整理成生动有趣的故事,以便在班会中深入浅出地讲解。制作一套丰富多样的教学卡片,包括校园欺凌行为卡片、应对方法卡片、危害卡片等,用于课堂互动环节。准备充足的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方便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设计详细的小组讨论引导问题和评价标准,确保小组讨论有序、高效进行。提前准备好用于宣誓的誓词和签名用的横幅、记号笔。学生准备自主回忆并记录在学校生活中看到或经历过的与校园欺凌有关的小片段,为班会讨论提供素材。预习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和沟通技巧相关知识,便于在班会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班会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自己的心得体会。三、班会流程(一)趣味导入 故事引入老师满脸笑容,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美丽的森林学校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一天,小猴子皮皮仗着自己力气大,总是抢走小兔子跳跳最心爱的胡萝卜,还嘲笑跳跳跑得慢。小兔子跳跳每次都委屈地哭了,可又不敢反抗。” 讲完故事后,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小猴子皮皮的做法对吗?小兔子跳跳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初步引出校园欺凌的话题。游戏互动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行为卡片,上面写着各种在校园里可能出现的行为,如 “故意绊倒同学”“一起分享文具”“嘲笑同学的穿着”“帮助同学搬东西” 等。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抽取卡片,抽到卡片后,小组成员要一起讨论该行为是友好行为还是不友好行为,并说明理由。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对校园中的不同行为有更直观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关注和思考,自然地引入本次班会的主题 —— 防范校园欺凌。(二)知识讲解 校园欺凌的定义老师拿着一张写有 “校园欺凌” 定义的卡片,认真地向学生讲解:“同学们,校园欺凌就是在校园里,有同学故意欺负、伤害其他同学。这种欺负可能是用身体去打、推、撞别人,也可能是用不好听的话去骂、嘲笑别人,还可能是通过不让其他同学一起玩等方式,让被欺负的同学心里很难过、很害怕,身体也可能受伤。”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结合刚才故事中 “小猴子抢走小兔子胡萝卜”“嘲笑小兔子跑得慢” 的情节,再次强调这些行为都属于校园欺凌。常见的校园欺凌形式老师拿出不同类型的校园欺凌行为卡片,逐一展示给学生并详细说明。身体欺凌:老师做出推搡、踢打的动作,形象地解释说:“像这样用身体的力量去攻击同学,比如在操场上故意撞别人,课间打闹时用力推同学,让同学摔倒受伤,这些都属于身体欺凌。”语言欺凌:老师模仿嘲笑的语气说:“‘你真笨,这道题都不会做’‘你长得好丑’,用这样带有侮辱性、嘲笑性的话语去伤害同学,就是语言欺凌。还有给同学起很难听的外号,让同学觉得很没面子,也属于语言欺凌哦。”社交欺凌:老师举例说:“假如有几个同学商量好了,故意不和某个同学一起玩游戏,在班级活动中孤立他,让这个同学感觉自己被大家抛弃了,这就是社交欺凌。”财物欺凌:老师解释道:“有些同学可能会抢走其他同学的文具、零花钱,或者强行让同学把自己的东西送给他,这就是财物欺凌。比如,有同学抢走了你的漂亮铅笔,还不还给你。”在讲解过程中,老师不断提问学生,让学生判断一些具体行为属于哪种校园欺凌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老师通过讲述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对受害者的危害:老师表情凝重地说:“同学们,曾经有一个小朋友,因为长期被其他同学嘲笑他的口音,慢慢地变得不敢说话,上课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厉害,而且每天都很害怕去学校,变得非常自卑。这就是校园欺凌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不仅影响学习,还会让他们的心里留下阴影,变得不自信。”对欺凌者的危害:老师接着说:“再说说那些欺负人的同学,他们以为这样很威风,但是因为经常欺负别人,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们玩,老师也会批评他们。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会受到学校的处分,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比如,有个大哥哥因为经常在学校打架欺负同学,学校给他记了大过,这对他以后考学校、找工作都会有不好的影响。”对旁观者的危害: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当我们看到有同学被欺负,但是我们没有去帮忙,只是在旁边看着,我们的心里是不是也会觉得不舒服呢?而且,如果大家都对校园欺凌不管不顾,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就不会再有快乐和温暖,我们自己也可能随时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通过这些案例和讲解,让学生全面认识到校园欺凌对各方都有严重的危害。(三)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案例展示老师生动地讲述两个案例:案例一:在某学校的课间,小明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里玩耍。小强看到小明有一支非常漂亮的钢笔,就走过去直接抢走了,小明让他还回来,小强不仅不还,还推了小明一把,把小明推倒在地。其他同学看到了,有的不敢说话,有的跑去告诉了老师。案例二:小红和小丽是同班同学,小红学习成绩很好,小丽却总是在背后和其他同学说小红的坏话,说小红是 “书呆子”,还联合其他同学在课间活动时故意不叫小红一起玩,小红感到很孤单,每天都不开心。小组讨论老师将学生分成 4 - 5 人一组,提出以下讨论问题:在这两个案例中,分别发生了哪些校园欺凌行为?属于哪种类型?如果你是案例中的受害者,你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旁观者,你会采取什么行动?怎样才能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学生们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老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倾听各小组的讨论,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小组分享与总结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代表们详细阐述小组对案例的分析和观点,如 “在案例一中,小强抢走小明的钢笔属于财物欺凌,推小明属于身体欺凌”“如果我是小明,我会很生气、很害怕,我会先大声让小强把钢笔还我,如果他不还,我会赶紧跑去告诉老师”“如果我是旁观者,我会马上跑去告诉老师,不能让小强欺负小明”“为了避免校园欺凌,我们要友好相处,互相帮助,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说别人坏话” 等。老师对每个小组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正确观点,同时对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和纠正,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应对方法的理解。(四)情景模拟与应对方法学习 情景模拟老师设置三个情景,邀请学生上台进行角色扮演:情景一:在学校操场,几个同学在跳绳,小辉走过去故意把跳绳弄断,还嘲笑跳绳的同学笨。情景二:课间休息时,小美在座位上认真看书,同桌小刚不停地用手戳小美的后背,还拿走小美的书不给她。情景三:放学路上,几个高年级同学拦住小宇,向他索要零花钱,小宇不给,他们就围住小宇不让他走。学生们在台上认真表演,台下的同学仔细观看。表演结束后,老师邀请观看的学生说一说在这些情景中,分别发生了什么校园欺凌行为。应对方法学习针对每个情景,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正确的应对方法,并进行总结:情景一应对方法:跳绳的同学可以大声对小辉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在好好跳绳,你不可以捣乱,赶紧把跳绳修好还给我们!” 如果小辉不听,就马上跑去告诉老师。情景二应对方法:小美要坚定地对小刚说:“别闹了,我在看书,你这样影响我学习,马上把书还给我!” 如果小刚继续纠缠,小美可以向周围的同学求助,或者直接去告诉老师。情景三应对方法:小宇要保持冷静,不要激怒高年级同学,可以说:“我今天没带零花钱,而且你们这样要钱是不对的,如果你们再不让我走,我就会告诉老师和警察叔叔!” 同时,尽量拖延时间,寻找机会跑到人多的地方或者向路人求助。老师强调,在面对校园欺凌时,一定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及时向大人求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应对方法,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把应对方法编成简单易记的口诀,如 “面对欺凌别害怕,大声说‘不’要表达,赶紧跑去告老师,安全第一要记牢”,让学生反复朗读。(五)总结与行动倡议 知识回顾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校园欺凌的知识。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它有身体欺凌、语言欺凌、社交欺凌、财物欺凌这些常见形式,也了解了校园欺凌会给受害者、欺凌者和旁观者都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还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学会了很多应对校园欺凌的好办法。” 老师提问学生一些关键知识点,如 “什么是语言欺凌?”“遇到校园欺凌时可以向谁求助?” 等,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行动倡议老师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同学们,校园应该是我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我们绝不能让校园欺凌破坏我们的美好校园生活。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拒绝校园欺凌。当看到有同学被欺负时,我们要勇敢地站出来,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当我们自己遇到校园欺凌时,不要害怕,要保护好自己,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校园充满阳光和欢笑!”宣誓与签名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誓词,带领学生庄严宣誓:“我宣誓,我坚决反对校园欺凌,不做欺凌者,不做旁观者。我会尊重每一位同学,关爱他人,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如果看到校园欺凌行为,我会勇敢地站出来制止,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校园!” 宣誓完毕,老师展开签名横幅,让学生依次在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拒绝校园欺凌的坚定决心。(六)课后拓展(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课后完成) 绘制手抄报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以 “拒绝校园欺凌” 为主题,绘制一份手抄报。要求手抄报内容丰富,包括校园欺凌的定义、形式、危害、应对方法等,以及自己对拒绝校园欺凌的想法和倡议。通过绘制手抄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制定班级防欺凌公约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制定一份班级防欺凌公约。公约内容要具体、可操作,例如 “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不使用侮辱性语言”“不随意抢夺他人财物”“看到校园欺凌行为要及时报告老师” 等。每个小组将制定好的公约内容写在一张纸上,交给老师。老师汇总各小组的公约内容,整理成一份完整的班级防欺凌公约,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让全体学生共同遵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四、班会评价 学生表现评价在班会过程中,老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小组讨论表现、情景模拟表演等方面。对于积极参与讨论、勇敢发表自己观点、在情景模拟中应对方法得当的学生,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发放小贴纸、表扬信等;对于参与度不高、表现比较内向的学生,老师在课后主动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参与,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分享、情景模拟应对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校园欺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对能力的提升情况。同时,通过查看学生绘制的手抄报、制定的班级防欺凌公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评价结果,老师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帮助学生防范校园欺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