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去外婆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 去外婆家 教案

资源简介

5 去外婆家
1.认识“婆、候”等15个生字,会写“宝、玩”等8个字和“宝贝、回来”等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4.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类似的经历,感受亲情的温暖。1.能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2.和同学交流自己类似的经历,感受亲情的温暖。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婆、候”等15个生字,会写“宝、玩”等8个字和“宝贝、回来”等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去外婆家的乐趣。板块一 回顾导入,生活激趣回顾一年级下册学过的童谣《摇摇船》,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受“乐趣”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根据拼音把字音读准。2.(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采用随文识字、图片识字、动作演示识字、加减法识字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生字的读音和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有趣经历。4.重点读第1自然段,理解“乐趣”是什么意思。(使人感受快乐的趣味)板块三 再读课文,练写字词1.学生再读课文,教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1)指名读准字音,组词。小组讨论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师范写并重点指导“玩、香”两个字。①玩:左边王字旁末笔横变提,右边“元”的撇画舒展,穿插到王字旁下面。②香:上面的禾字旁写宽,竖笔收短,下边的“日”写小些。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3.(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学生练写词语。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能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2.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类似的经历,感受亲情的温暖。板块一 交流“乐趣”,复习导入1.讨论交流:文中“我”的外婆家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2.感受外婆家带给“我”的乐趣。(1)自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总——分——总”结构)(2)朗读第2自然段,探究外婆家有哪些乐趣。(预设:“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3)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写了哪些宝贝。板块二 精读“宝贝”,品味“乐趣”1.学习第3自然段,品味“好吃的”。(山楂、柿子、毛栗子)2.学习第4自然段,品味“好玩的”。(1)“好玩的”指的是什么?(小山雀)(2)回到文中,看看“趣”在何处。(小山雀:蹦来跳去、不会逃、唱小曲)3.学习第5自然段,寻找“好看的”,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1)外婆家有什么好看的?(杜鹃花、野花)(2)从舅妈采野花戴在头上或别在衣服上这一细节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板块三 回顾总结,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强调亲情的温暖和乡村生活的美好。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外婆家或其他亲戚家的类似经历,与同学交流分享。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和乐趣。4.布置作业:画一幅自己记忆中外婆家的画,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在课文中识记生字,并且相机指导学生易写错或写得不规范的字,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保证学生的主体性。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外婆家带给“我”的乐趣,我采用分段精读的方法,将重难点拆分,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帮助他们更高效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从“乐趣”中体会亲情的温暖,并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类似的经历,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生活细微处感受亲情的温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