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资源简介

6 数星星的孩子
1.认识“珍、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会写“珍、珠”等9个字以及“晚上、珍珠”等8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体会角色的心情。3.能弄懂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4.能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说说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1.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体会角色的心情。2.能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说说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珍、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能弄懂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板块一 课前游戏,导入新课1.游戏激趣:比赛说带“星”字的词语,看谁说得多。(预设:星星、星光、明星、球星等)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孩子数星星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认读并组词,相机指导。(1)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图片识字(珍珠、仰头、变脸、勺子);汉字加减法识字(撒、靠、颗、距、祖、汉、研);字谜识字(王白坐在石头上——碧)。(2)识字难点:“衡”的笔画较多,字形复杂,教师拆解详讲,加强学生记忆。3.接读课文(请5位同学读,每人一段)。师生共同评价朗读状况(从语气、流畅度等方面)板块三 再读课文,练写字词1.学习第1~3自然段。(1)齐读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场景。(2)找一位同学扮演奶奶,读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奶奶的话,读出和蔼的语气。)(3)找一位同学扮演孩子,读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孩子的话,读出肯定、自信的语气。)2.学习第4~5自然段。(1)找出爷爷对孩子说的话。(指名读爷爷的话)(2)理解爷爷说的话,从星空图中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出示星空图,请一名同学找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3)分析爷爷的话对孩子的影响,找出相关句子。(出示“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是绕着北极星转动的。”)(4)随文指导认读多音字“转”:zhuàn(转动)(转圈) zhuǎn(转身)(转达)(5)设置采访情境,通过提问加深对人物的理解。①张衡,你听了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②你又是怎么做的?(我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③你不觉得累吗?(预设:累,但是我更想知道答案。)④你最后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北斗七星果然是绕着北极星转动的。)(6)采访后,归纳这个孩子的特点。(善于观察、乐于探究)3.小结全文: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会写“珍、珠”等9个字以及“晚上、珍珠”等8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体会角色的心情。3.能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说说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原因。板块一 复习导入,检查生字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指名用生字组词。板块二 精读课文,品析人物1.再读1~3自然段。(1)理解奶奶说的话,探究重点字词“又”。(说明张衡十分热爱天文,经常数星星,有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2)明确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的不同看法。(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张衡认为能数得清。)(3)逐句分析张衡说“能数得清”的理由,体会人物特点。①“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观察星星的决心大,不怕困难,不怕麻烦。)②“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说明张衡通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发现星星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③“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说明张衡不是在简单地数星星,而是在研究星星的运行规律与空间分布。)(4)请你结合前3个自然段的内容,说说你眼中的张衡是个怎样的人。(张衡小时候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星星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说明他是个好奇心强、耐心细致、刻苦努力的人。)2.再读第4~5自然段。细读爷爷的话,分析其中的含义。(爷爷前后说了6句话,包括三点:一是肯定了张衡观察得很仔细;二是说星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都有名字;三是以北斗七星举例作进一步说明,使张衡又获得了新的天文知识。)3.(出示课后习题第一题的3个句子)指导朗读,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体会角色的心情。①教师范读第一句话,要用肯定、自信的语气读,重读“不是乱动”。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重读这里,并体会语气。教师指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读另外两句。4.评价人物。想想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说一说。(预设:因为他善于观察和思考,并刻苦钻研天文。生活中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也要学习张衡这种勤思考、肯钻研的品质。)5.拓展延伸。(1)教师讲一讲张衡的其他成就,如发明地动仪,加深学生对张衡的了解。(2)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并引导他们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板块三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归类写字:引导学生发现“珍、珠、奶、很、张、汉”是左右结构,“您、爷、变”是上下结构。重点提示“珍、珠”二字都是王字旁,王字旁的末笔横变提,“很”右半部分不要写成“良”。2.听写词语:晚上、珍珠、奶奶、中间、爷爷、起来、我们、转动。3.布置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浩瀚的星空,找一找北斗七星、北极星,然后用笔把它们画下来,并讲一讲自己的观察感受。在教学时,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为主线”的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如理解爷爷的话对张衡的影响时,没有“纸上谈兵”,而是通过采访提问,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深刻理解句子意思。这样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情境体验代替了教师的直接灌输。同时,我还采用教师领读、学生表演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了张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