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资源简介

语文园地三
1.认识“弹、钢”等11个生字,会写“图、泥”等4个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2.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园、圆”等4组同音字,了解同音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3.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4.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5.朗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6.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养成专心听,边听边记住主要信息的好习惯。7.阅读《闻鸡起舞》,感受古人勤奋学习的精神。1.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2.朗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3.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弹、钢”等11个生字,会写“图、泥”等4个字,发现词组“动词+名词”的结构特点。2.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园、圆”等4组同音字,了解同音字同音不同义的特点。3.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板块一 识字加油站1. 情境设置。(1)同学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们想邀请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玩语文闯关游戏,请大家踊跃参加!(2)第一关——识字加油站。、要正确读出这些活动的名称才能通关哟!2.(出示“识字加油站”的九个短语)指名读,重点指导易错读音。“钢”是后鼻音;“琴”是前鼻音;“捏、泥”的声母是“n”;“环、滑”的声母是“h”,不是“f”。3.小组合作认读去掉拼音的短语:同桌合作读短语,互相纠正错误读音。(出示未注音的短语)4.游戏巩固:指名将各项活动的图片贴在对应的词语上方。5.讨论交流:这几个短语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由“动词+名词”构成的)6.拓展练说:你还知道哪些同样结构的词语呢?学生交流,看谁说得多。(预设:拉小提琴、做菜等)7.指导书写:“图”字是全包围结构,外面是全封闭的“囗”,注意第二笔横折钩的钩不要漏写;“泥、铁、环”三个字均是左右结构,右部的长撇都要拉长,穿插到左部的下面。板块二 辨析同音字1.情境设置:第二关——辨析同音字。(课件出示“字词句运用”第一题中的4组同音字)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每组字的特点。(预设:都是同音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3.区分同音字“园、圆”:(1)借助图片,理解字义。(2)编儿歌识字:公园门票要十元,小小花坛圆又圆。4.学生自学,区分同音字“只、支”“进、近”和“坐、座”,注意区分“只、支”作为量词时的用法。5.闯关游戏比赛:选择正确的字填空。(花园、圆桌;一支笔、一只鸭;远近、进出;座位、坐车。)板块三 根据语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情境设置:第三关——标点符号挑战台。2.回顾学过的标点符号:句号用于陈述句或语气和缓的句子末尾。问号用于表示疑问的句子的末尾。感叹号用于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表示惊讶、感叹等。一句话没说完,句子之间的停顿用逗号。3.(课件出示“字词句运用”第二题)学生读一读,体会句子之间的停顿和每句话的语气。(1)引导学生试着给句子加上标点,然后小组交流。(2)反馈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师生共同评价,并有感情地齐读加好标点的句子。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2.朗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3.阅读《闻鸡起舞》,感受古人勤奋学习的精神。板块一 制作积累卡1.情境设置:第四关——制作积累卡。(课件出示“字词句运用”第三题)2.读一读词语和句子:同桌互读,纠音,遇到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查字典。3.小组合作,交流积累卡,教师相机总结学习方法:注重内容,讲究分类,贵在坚持。4.布置作业:制作自己的专属积累卡。板块二 日积月累1.情境设置:第五关——背诵《小儿垂钓》。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重读“遥招手”,最后一句轻读。)3.借助课本中的插图,读懂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借助插图理解重点字词。(课件出示——蓬头:头发乱得像蓬草,形容小孩儿的样子可爱。稚子: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借问:打听问路。)(2)学生交流这首诗中的“小儿”在干什么。(钓鱼)(3)说一说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爱、淘气、天真)4.多种形式背古诗《小儿垂钓》: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背板块三 我爱阅读1.情境设置:第六关——读懂故事《闻鸡起舞》。2.学生自由朗读故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故事。(1)画出体现祖逖和刘琨有志向、勤学习的语句。(2)交流语句,指导朗读。4.教师范读《闻鸡起舞》这个故事,学生思考:祖逖和刘琨是怎样的人?(有志向、勤学习)5.体会情感:同桌交流讨论,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要学习祖逖和刘琨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精神。)6.拓展阅读:课外阅读《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第3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2.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板块一 创设情境,了解内容1.导入:第七关——做手工。(课件出示学生制作好的各种手工作品的图片)2.交流:同学们是怎样制作手工作品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做手工的快乐。板块二 视频示范,明确要求1.教师以“制作不倒翁”为例,引导学生明确听的要求:注意听,记住主要信息。2.教师讲解制作过程。(课件出示“制作不倒翁的步骤”)3.学生交流获得的主要信息,教师指导,提出交际要求。(按顺序说清楚、记重点、问明白)4.重点指导按照顺序说,并学习使用表示顺序的词语。(1)刚才老师介绍不倒翁的制作过程时,你发现了什么?(用上了“首先、再、然后、最后”等词语。)(2)教师小结:说制作过程的时候,要按照顺序有条理地说,可以用上“首先、再、接着、然后、最后”或者“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顺序的词,把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说清楚。(3)小组内交流,学生轮流介绍自己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听的同学评价是否按照顺序把制作过程说清楚了。板块三 全班展示,展现风采1.随机抽选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做的手工作品。(课件出示“做手工”口语交际评价表)2.其他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信息。发言结束后,小评委评价,教师点评。3.教师总结:介绍手工作品时,按照顺序介绍清楚很重要;认真听是记清楚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大情境,模拟闯关游戏来串联所有知识点,让学生在乐中学,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制作积累卡时,引导学生归纳制作积累卡的方法。教学古诗《小儿垂钓》时,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猜一猜诗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指导口语交际时,引导学生运用表示顺序的关键词来串联交际内容。教师不是孤立、片面地就题论题,提供正确答案,而是根据学习内容,教给学生阅读和积累的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