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本单元编排了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两篇略读课文——《犟龟》《小狗学叫》。《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随文呈现了七处预测批注,为学生预测作了示范;《犟龟》提供了故事的一部分内容,隐去了故事后面的情节;《小狗学叫》则讲述了一条小狗的奇特经历,隐去了故事的结局。《犟龟》《小狗学叫》留给学生更多预测的空间。三篇课文写法相似,都运用了反复手法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为预测提供了相对清晰的依据。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教学要点字词识写 ◎认识40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20个字,会写20个词语。◎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识字。语言积累 ◎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阅读理解 ◎能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知道预测有不同的角度,预测的内容跟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能将自己的预测与实际内容进行比较,修正自己的想法。能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阅读策略。口头表达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内容。◎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表现出交流的兴趣。书面表达 ◎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并能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8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目标1.认识“眯、哦”等8个生字,会写“屋、板”等11个字,会写“门板、准备”等12个词语。2.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3.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教学重难点1.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能够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2.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课时目标1.认识“眯、哦”等8个生字,会写“屋、板”等11个字,会写“门板、准备”等12个词语。2.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教学过程板块一 读题质疑,初感预测1.聚焦“老屋”一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交流感受。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开展预测。(课件出示对题目的旁批)学生齐读旁批,了解预测依据,教师提示学生在看到题目时,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预测。3.(课件出示单元篇章页)了解单元主题,明白什么是预测,开启“预测小达人”之旅。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预测:“小小的声音”是谁发出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词语)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语。(2)(课件出示会写字)重点指导易错字的书写,如“饱”字左窄右宽,“晒”字的右部“西”不要多写一横。(3)学生自读课文,验证对第2、3自然段的预测。板块三 梳理情节,掌握内容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预设:课文讲的是老屋和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之间发生的故事。2.引导学生提炼三个情节的小标题,感受故事情节的递进,并思考这三个情节能否调换顺序。第2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课时目标1.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2.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教学过程板块一 字词检查,复习导入1.复习会认字和会写字,听写词语。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教师出示老屋的图片,学生结合上节课所掌握的故事内容,交流对老屋的印象。(老屋帮助了小猫、老母鸡、小蜘蛛,给我留下了有求必应、乐于助人、善良的印象。)板块二 边读边学,发现预测依据1.关注旁批,发现预测依据。(1)聚焦第一个情节(第2~5自然段),发现借助插图预测的方法。①指名读第3自然段,小组内部交流各自的预测。②指名读文中的预测(课件出示第二个旁批),说说这位小读者预测的依据是什么。(借助插图)(2)聚焦第二个情节(第6~9自然段),学习结合生活经验预测的方法。①读第6~9自然段,找到描写老母鸡提出请求的语句。请三名学生上台表演老屋、小猫、老母鸡对话的情景,其他学生听一听小猫和老母鸡的请求,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②老屋听了老母鸡的请求,会怎么做呢?说说自己的预测和依据。(课件出示第三个旁批)小读者为什么猜测老屋可能会不耐烦呢?(结合生活经验)他的预测和课文内容一样吗?③学生对比预测内容与故事的实际内容的异同,初步感受老屋乐于助人的形象。(3)对比第一、二个情节,比较两个情节的相同点,发现课文结构的秘密——情节的反复。(4)指名读第10自然段和第四个旁批,总结预测的依据——根据前面的情节进行预测。(5)现学现用,预测接下来的情节。同桌之间交流自己预测的情节,说说自己这样预测的原因。(6)小结预测方法:结合阅读经验、课文插图、生活经验、前面的情节等进行预测。2.运用方法,继续预测。(1)读第11~13自然段和第五个旁批,预测老屋的回答,并说说预测依据。(2)分角色朗读小蜘蛛和老屋的对话,预测故事的结局。(3)读第16~17自然段,验证自己的预测。指名读第六、七个旁批,总结预测依据。(4)小组合作学习:回顾全文,交流阅读中自己产生的预测,学习老屋的品质。板块三 拓展运用,体验乐趣1.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预测兴趣:三年级将开展“预测小达人”的评选活动,你敢参加吗?2.教师读故事,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预测。(1)(课件出示题目——木偶奇遇记)提问:读了题目,你对这个故事的内容有什么样的预测呢?(2)教师一边读故事,学生一边预测,并说说自己的依据。3.课堂留白,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木偶奇遇记》,验证自己的预测,评估自己的预测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将“边读边预测”作为本课的教学核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旁批和故事文本,发现课本中提供的预测方法、预测依据、预测的方向等,同时边读边预测,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学生还对比了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实际内容,懂得预测的内容和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在拓展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的预测策略阅读文本《木偶奇遇记》,通过“预测—验证—修正”的实践过程,深化对预测策略的理解,逐步养成主动思考、积极阅读的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