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 田家四季歌【教学目标】 1.认识“季、蝴”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会写“季、肥”等9个字,会写“四季、春风”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初步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课时目标】1.通过多种方法认识“季、蝴、蝶、麦、肥、农、勤、归、戴”9个生字,会写“季、肥、农、事”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教学过程】板块一 认识四季,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导入课题。2.齐读课题。指导学习“季”字。 (1)记忆字形:熟字加一加,如“禾”加“子”;形近字比一比,如区分“季”与“李”。(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禾”要写得扁、小,“子”三笔写成,横要长。 3.再来读读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想告诉我们什么?(预设:这首儿歌介绍的是农家一年四季的场景。) 板块二 初读儿歌,认读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圈画生字。同桌互读,检查读音。 2.教师指名读,学生开火车读,一人读一小节。 板块三 随文识字,学好语言 1.读第1小节:这就是春季美丽的田家景色,快看看都提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样的景物。(预设:春风、花、草、蝴蝶、麦苗、桑叶。) 2.认读生字:在这春意盎然的景色中,有5个字是我们要认识的字: 3.学习生字。 (1)指导学习“蝴蝶”: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左边的虫字旁表示昆虫,右边的“胡”表示读音…… (2)指导学习“麦”字:(出示麦子图和“麦”字的甲骨文)“麦”字的甲骨文字形很像长在田里的麦穗。 (3)指导学习“肥”字:①理解字义:“桑叶儿正肥”的“肥”指的是什么?(大、新鲜、茂盛)②指导书写:“月”+“巴”=“肥”。③练习组词,拓展运用:“肥”字能组什么词呢?(预设:肥肉、肥胖、减肥、肥沃、肥美、化肥、施肥) 4.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教师指名读,重点指导朗读“多嫩”“正肥”。 5.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看到这样的美景,让人不由得想起某些诗词来,你想到了哪些诗词?(课件出示诗词范例) 6.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概括田家春天的场景,你会用哪个词?(随机板书:美或生机勃勃)7.想象着美好的春景,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 板块四 辨析汉字,拓展练说 1.学习第2小节:夏季的田家有着哪些独特的景象?指名回答。 2.整体感知:夏天里的田家有什么特点?(“农事忙”,人们都忙着做农事) 3.指导书写“农”字。 (1)生活中常见的招牌“农业银行”等;想象记忆;与“衣”对比记忆。 (2)指导书写,示范提示:第一笔和第二笔居横中线上侧,撇捺要平衡伸展。 4.指导书写“事”字:横笔较多,各部分要写紧凑。中间“口”要稍窄略扁。 5.联系上下文,体会“农事忙”。 (1)了解“农事”:农事指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2)找“农事”:这一小节中写了哪些农事呢?(视频播放采桑、养蚕、插秧)(3)小结过渡:农民伯伯每天早上出去干活的时候,天还没亮,晚上回来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真是“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用组词法指导识记“勤、归”:勤劳、辛勤、勤快,归来、回归。 6.借助插图理解“戴月光”的意思。(1)引导理解“戴”:月光洒在农民伯伯的身上,就像披戴着月光一样。有一个词语叫“披星戴月”。 (2)“戴”这个动作我们经常做。平时我们把东西戴在头上、脸上、脖子上,都用这个“戴”字,想想我们戴过什么。(预设:戴红领巾、戴帽子、戴围巾、戴项链、戴手表、戴面具……)7.区分“戴”和“带”:随身装上某个东西,用“带”。(出示句子选字填空) 8.除了采桑插秧,农民伯伯还有哪些农事要做呢?借助拼音读一读,看看农民伯伯还要干哪些活。课件出示 种 田 地 草 麦 打 谷9.读读这一小节,感受农民伯伯的辛苦。 板块五 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指导朗读第1、2小节:生字放回文中还能不能读好? 2.以填空形式出示第1、2小节,指名读。尝试背诵第1、2小节。第2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课时目标】1.会认“谷、虽、辛、苦、制”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会写“谷、金、辛、苦、初”5个字,会写“四季、春风”等8个词语。 2.体会儿歌韵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板块一 情景识字,学知练能1.导入第3小节:农民伯伯在夏天这么忙碌,到了秋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我们读读第3小节。 (1)正音:多音字“场”在这里读“chánɡ”,指平坦的空地,一般是用来打谷、晒粮食的地方。(课件出示图片)(2)讲解:“稻上场”指的是把稻谷放在平坦的空地上晾晒。(3)(课件出示图片)拓展词语:场院、打场。 2.过渡:在第3小节中有个句子写得很形象,你们发现了吗?(谷像黄金粒粒香) (1)认读“谷”,拓展词语。(2)巧用字谜指导书写“谷”:八人齐张口,要把粮食吃。(3)提问:为什么把“谷”比作黄金呢?(4)指导书写“金”:“全”+“丷”(倒八)=“金”。(5)(课件出示云朵、雪花、雨滴等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比喻练习说话。 3.指导学习生字“虽、辛、苦”,体会情感。 (1)过渡:农民伯伯之前“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如今丰收了,他们“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2)指导学习“虽”字:强调“虽”是平舌音和声调的标注位置。拼读字音,理解字义:“虽”就是“虽然”。 (3)理解“辛苦”:除了农民伯伯,你还觉得哪些人很辛苦? (4)指导书写“辛、苦”:“辛”前两横间距稍大。“苦”中间的第五笔竖较短,稍倾斜。4.引导理解“喜洋洋”,拓展其他表示喜悦心情的ABB式的词语:乐呵呵、笑哈哈、美滋滋…… 5.面对这丰收的好光景,此时你又想到了哪些诗词?(预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激发情感朗读:请同学们带着丰收的喜悦之情朗读课文。 板块二 学习语言,体会情感 1.指名读第4小节:冬季的田家又有着哪些独特的景象?(雪、棉衣、笑盈盈) 2.“大家笑盈盈”,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高兴呢?请大家完整地朗读4个小节。(预设:辛苦了一年,大家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手上的农活,开开心心过大年了。今年的收成很好,辛苦没有白白付出。大雪覆盖田地,预示明年又是个丰收年。大家都穿上了又漂亮又暖和的新棉衣。) 3.组词法引导识记“制”:制作、制造、制衣厂…… 4.指导书写“初”:注意左边的“衤”不要写成“礻”。板块三 多种方式,熟读成诵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季节的田家场景。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的场景?请你读给同桌听。 2.师生合作,一边拍手打节拍一边读儿歌。看一看,思考:每一小节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每一小节的字数相同。儿歌的字数整齐一致,读起来有节奏感。) 3.引导学生体会韵味:圈出每一行最后一个字,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韵脚相似)4.指导观察要点,说说田家四季不同的特点。 课件出示春天——麦苗嫩、桑叶肥 夏天——采桑、养蚕、插秧秋天——稻上场 冬天——制棉衣5.自由练习背诵。借助提示,尝试熟读成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开火车分节背诵。 板块四 自由表达,语言积累 1.(课件出示四季的图片)在四个季节里,有哪些景物悄悄发生了变化?请接着说一说:“春季里,__________。” 要点:尽量用“什么东西怎么样”的句式,如“柳絮飞”“江水暖”“鸟儿唱”“虫儿舞”……2.用这样的方法,自由地去换一换文中你想换的地方,一首新儿歌就产生了。快来试试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首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点,通过图文结合、字理识字等方法帮助学生认字,借助组词巩固识字成果,强化语言训练。再通过朗读儿歌等方式进一步巩固识字、识词的成果,将看图、识字、识词、诵读有机串联。其次,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了解田家四季的主要农事活动,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