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三上 23 司马光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三上 23 司马光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23 司马光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揭示课题
看到这两首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村 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司马光(1019—1086),复姓司马,名光,字君实,世称涑(sù)水先生。北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看到这篇课文,你觉得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字数少、句子短、较难理解等。
这篇课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一种书面语。
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司 跌 没 皆 弃

diē
jiē

初读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同桌之间试说大意。
理解大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通过组词的方法理解句子。
戏:游戏。 庭:庭院。
登:登上。 跌:跌倒。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面对这么危险的情况,大家是怎么做的?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弃去
大家是怎么做的?
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读一读,并用动作演示。
持石击瓮
同样是小孩子,他们的做法却截然不同。你认为司马光具有怎样的品格?
沉着冷静
小结:正因为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聪明机智,落水的小孩才能得救。
第一笔是点,不是横
指导书写
书写笔顺是撇、撇、捺
第2课时
根据翻译,复述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背诵课文
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孩子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在读懂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要求:
·做到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可以适当添加自己想象的情节。
讲述故事
课后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可以用文言,也可以用现在的语言,讲的时候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自读课外阅读材料《王戎不取道旁李》,能正确停顿,读通句子,并试说文章大意。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拓展阅读
人物 相似之处
王戎
司马光 聪慧,善于观察
司马光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经过
______________
众:皆弃去
______________
光:持石击瓮
结果:________
儿得活
沉着 冷静
聪明 机智
对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