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20 古诗三首第1课时第2课时第1课时新课导入你知道是谁将诗这种文学艺术推向顶峰的吗?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擅长的体裁是绝句。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诗?《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夜宿山寺》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山水,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情怀。25岁那年,李白初出巴蜀,前往洞庭湖游览,接着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去欣赏天门山,有感而发,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望天门山[唐]李白李白“望”到了什么?“天门山”是怎样的山?往远处看望天门山[唐] 李 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kāilái押ai韵读通诗句默读古诗,找一找每句诗分别写了什么景物,用笔圈出来。望天门山[唐] 李 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 青山天门山楚江流经楚地的长江部分想象画面碧水长江水望天门山[唐] 李 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三句诗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天门山、楚江,你眼中的天门山是怎样的山?你眼中的楚江又是怎样的江?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想象画面这是“断”字的小篆,左边像一把刀把两束丝完全剪断,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子。依据这个“断”字,你能想象到天门山是怎样被分开的吗?天门山被江水的气势给冲断了,被像刀子、像斧子的波涛给冲断了。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江水的这种气势?波涛汹涌、风号浪吼。天门中断楚江开长江把天门山给分开的“大手”是什么?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给劈开了,现在把这两个字放到诗句中读一读,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天门山被奔腾不息的长江给冲断了;长江波涛汹涌,把天门山给冲断了。山一个“断”,一个“开”,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李白还看到了楚江的什么气势?碧水东流至此回a.到原来的地方。b.回旋,回转。诗句中的“回”字是哪一种意思?说说你的理由。长江水奔到天门山,两岸高山把江面挤窄。江水猛撞山壁,水花翻滚,发出巨响。无法前进,江水只好回旋绕山,改变流向。看,天门山能让江水转向!说说读第2句诗时你脑海里的画面。诗人乘船离天门山越来越近了,他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的青山是怎么“出”的?孤帆是怎么“来”的?当你坐车或骑车行驶在路上的时候,路前方的景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感悟诗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对比此诗和下面诗中的“孤帆”,说说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这节课,我们通过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抓关键字词想画面;品词入境,感悟诗情的方法,感受到了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翠峰,汹涌的江水回旋奔流的画面,也感受到了诗人李白愉悦的心情和对壮丽河山的喜爱之情。望天门山[唐] 李 白天门_____楚江____,碧水_______________ 。______青山________,孤帆_______日边____。中断开东流至此回两岸相对出一片来积累背诵书写格式第一行居中写古诗题目;第二行居中写朝代和诗人的名字;四句诗分行居中写,标点符号占一格。默写古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碧水东流青山孤帆楚江开至此回相对出日边来山险水涌以动写静板书设计第2课时1.背诵《望天门山》。2.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画面;品词入境,感悟诗情。复习导入迁移学法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等。迁移学法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画面;品词入境,感悟诗情。运用上节课学到的古诗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这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 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写了什么?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潋 滟liànyàn与水有关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金色的阳光洒在西湖上,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空 蒙kōngméng________的雨洒在西湖上,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纱似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诗人是如何赞美西施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只是赞美西施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朗读下面两首写西湖的诗,读完后说一说:你感受到了西湖怎样的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浓抹淡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 轼水光_____________,山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比西子, ___________总相宜。潋滟晴方好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淡妆浓抹背诵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晴方好雨亦奇比西子总相宜借景抒情比喻贴切晴雨皆美浓淡相宜板书设计鹿柴[唐] 王维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主要作品有《相思》《鸟鸣涧》《山居秋暝》等。作者简介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画面;品词入境,感悟诗情。运用上节课学到的古诗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这首古诗。鹿柴[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zhài把握好停顿,读出节奏美、韵律美。在今陕西蓝田,王维曾在这里隐居。柴,同“寨”,栅栏。只,只是。傍晚的阳光。鹿柴[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自由读诗,说说整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幽静、深远哪句诗给你这种感觉?你通过这句诗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鹿柴[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第一句直接写出山的空旷;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用人的声音衬托出山林的寂静;第三句写出深山的幽深;第四句从视觉的角度,写夕阳余晖照射在青苔上,更显幽暗。指导书写学习了这几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鹿柴不见人人语响返景照青苔以动衬静宁静美好空寂幽暗板书设计听觉视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 古诗三首.pptx 亦.mp4 孤.mp4 宜.mp4 岸.mp4 抹.mp4 断.mp4 望.mp4 楚.mp4 欲.mp4 至.mp4 返.mp4 饮.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