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4.8 我们受特殊保护 课件(共1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4.8 我们受特殊保护 课件(共16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8.我们受特殊保护
同学们,18周岁在你们心里意味着什么?请用一个词语形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按照法律这样的界定,我们属于哪一类人。
未成年人
我们是未成年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未成年的含义与特殊性,知道不同年龄节点在法律上的意义,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予以的特殊保护。
2、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逐步提升法治意识。
3、培养遵守规则的习惯,树立勇担责任的意识。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1/5。
阅读教材72页第一段,思考:
在我国是如何定义未成年人的?
一、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阅读教材72页“知识窗”的内容。
(1)互动交流:说一说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思考:为什么不同国家对于未成年人在年龄上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
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未满成年年龄的就属于未成年人。例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成年年龄是18周岁,日本、瑞士的成年年龄是20周岁,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成年年龄则是21周岁。
(2)思考:为什么不同国家对于未成年人在年龄上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因为国家情况不同,所以对成年年龄的标志就不同,也说明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是有所不同的。
阅读教材72页“活动园”在家长会上 就“未成年人的的特殊之处”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你认同他们的看法吗?试着说一说,与未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殊之处?
二、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2)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你)还有哪些特殊之处?
1.未成年人好奇心强,逆反心理强,自控能力弱,容易冲动。
2.身体心理发育不成熟,敏感、喜欢模仿、爱冒险。
3.缺乏明确是非观念,容易被错误的行为诱导
4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犯。
阅读教材73页“知识窗”思考:除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外,还有哪些年龄节点?
年龄 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 法律依据
6-7岁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
8岁 无民事行为能力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分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二十条
12 (1)允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 (2)因违法行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14 因违法行为而可能承担行政责任的最低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
16 (1)符合条件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2)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父母单独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
18 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三条
三、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
四、未成年的责任与担当
因军军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家里做不做家务一事。军军的妈妈王阿姨和邻居刘律师进行交流,让我们看看他们说的什么吧。
王阿姨说:军军今年11周岁,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我怕做家务耽误他学习,况且军军年龄还小,这些家务也做不好,所以一点家务活我也不让他做,等到成年之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
刘律师说:虽然11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洗碗、倒垃圾,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结合情景思考:你们更认同谁的说法?
结合情景说一说:未成年人该不该做家务?说一说理由?
通过视频思考: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做家务?
做家务不仅能锻炼未成年人的自立自理能力,还能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责任意识。
通过做家务培养自己做一个有担当,有爱心,有责任的人,成就更好的自己。
十八周岁
未成年人
成年人
总结
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年龄的法律意义
未成年人也应有责任担当
我们是未成年人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