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方差的计算公式中,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 )A.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C.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数据的方差和平均数2.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试销期间女鞋卖出情况如下表:尺码(cm) 22 23 24 25数量(双) 3 5 10 15 8 3 2对于这个鞋店的店长来说,关心的是哪种尺码的鞋最畅销,则下列统计量对鞋店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3.一次数学测试,某小组6名同学的成绩统计如下(有两个数据被遮盖):组员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平均成绩 中位数得分 79 77 ▲ 81 84 83 81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据依次是( )A.81,81.5 B.82,81 C.82,82 D.82,81.54.在一次定点投篮训练中,五位同学投中的个数分别为3,4,4,6,8,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5 B.中位数是6 C.众数是4 D.方差是3.25.今年4月,全国山地越野车大赛在我市某区举行,其中8名选手某项得分如表:得分 80 85 87 90人数 1 3 2 2则这8名选手得分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85,85 B.87,85 C.85,86 D.85,876.一组数据2,3,5,7,8的平均数是( )A.2 B.3 C.4 D.57.某商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四种品牌的饮料共100瓶,各品牌饮料的销售量如下表:品牌 甲 乙 丙 丁销售量/瓶 12 32 13 43则该商店进货数量最多的饮料品牌应是( )A.甲 B.乙C.丙 D.丁8.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数学课外活动中,随机抽查该校10名同学参加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体育成绩,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中位数为38分B.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为38分C.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众数为39分D.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方差为29.小红记录了连续5天最低气温,并整理如下表: 由于不小心被墨迹污染了一个数据,请你算一算这个数据是( )A.21 B.18.2 C.19 D.2010.九年级(1)、(2)两班人数相同,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分相同,但(1)班的成绩比(2)班整齐,若(1),(2)班的方差分别为S21,S22,则( )A.S21>S22 B.S21S211.体育学科越来越得到重视,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100分,其中健康知识考试成绩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占,体育技能考试成绩占,小明的这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0,90,95,则小明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 )A.90 B.92 C.93 D.9512.已知一组从小到大的数据:0,4,x,10的中位数是5,则x等于( )A.5 B.6 C.7 D.8二、填空题13.九年级某班共50人,全班平均身高为162cm,其中30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4cm,则女生的平均身高为 .1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校为了解4月份八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读书的册数,数据整理如下:册数 0 1 2 3 4人数 9 3 20 15 3由此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4月份人均读书 册.15.已知一组数据2,2,8,x,7,4的平均数为5,则x的值是 .16.学校校园歌手大奖赛共有12位选手入围,按成绩取前6位进入决赛.如果王晓鸥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成绩,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用数据分析的观点看,她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这12位同学的 .17.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为 .三、解答题18.甲、乙两校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两校参赛人数相等.比赛结束后,发现学生成绩分别为7分、8分、9分、10分(满分为10分).依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其中图①中“10分”所在扇形圆心角为).甲校成绩统计表分数 7分 8分 9分 10分人数 11 0 8(1)在图1中,求“7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并将2的统计图补充完整;(2)经计算,乙校的平均分是8.3分,中位数是8分,请求出甲校的平均分、中位数;并从平均分和中位数的角度分析哪个学校成绩较好;(3)如果该教育局要组织8人的代表队参加市级团体赛,为便于管理,决定从这两所学校中的一所挑选参赛选手,请你分析,应选哪所学校?19.甲乙两名战士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分别是:甲:8,6,7,8,6,5,9,10,4,7 乙:6,7,7,6,7,8,7,9,8,5(1)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2)根据计算结果,评价一下两名战士的射击情况.20.个体户王某经营一家饭馆,下面是饭馆所有工作人员在某个月份的工资;王某3000元,厨师甲450元,厨师乙400元,杂工320元,招待甲350元,招待乙320元,会计410元.计算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计算出的平均工资能否反映帮工人员这个月收入的一般水平?去掉王某的工资后,再计算平均工资;后一个平均工资能代表一般帮工人员的收入吗?根据以上计算,从统计的观点看,你对的结果有什么看法?21.课外活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乒乓球单循环赛,比赛分六场进行,每场采用“7局4胜制”.表是他们比赛后的成绩统计表,表中①与②表示同一场比赛的比分(①是指甲以0:4负于丁,②是指丁以4:0胜于甲),其余场次记法相同.甲 乙 丙 丁甲 ①乙丙丁 ②(1)问这次比赛谁是冠军,说明理由;(2)求这六场比赛每场进行的总局数的中位数和众数.22.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疫情防控策略,巩固全民免疫屏障,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输入传播,我县有序启动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工作.为了了解某校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情况,对该校七、八年级(七、八年级各班学生数相等)各班接种人数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后,给出以下信息:信息一:七年级10个班级各班级接种人数:47,52,44,42,47,46,52,47,43,54.信息二:八年级10个班级各班级接种人数条形统计图:信息三:七、八年级各班接种人数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以及接种达到或超过50人的班数占本年级所有班数的百分比情况,如表所示:年级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接种达到或超过50人的班级所占全年级的班级百分比情况七年级 47.4 a 47 30%八年级 48.8 47 b c%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直接写出表中a,b,c的值:a=______;b=______;c=______.(2)______(填“七年级”或“八年级”)的接种情况更好;理由是(只填一个):______.23.某社区开展了一次爱心捐款活动,为了解捐款情况,社区随机调查了部分群众的捐款金额,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被调查的众有 人,扇形统计图中m= .(2)本次抽取的群众捐款的众数是 元,中位数是 元,并补全条形统计图(无需注明计算过程);(3)若该社区有名群众,根据以上信息,试估计本次活动捐款总金额.24.(2017·通辽)某校举办了一次成语知识竞赛,满分10分,学生得分均为整数,成绩达到6分及6分以上为合格,达到9分或10分为优秀,这次竞赛中,甲、乙两组学生成绩分布的折线统计图和成绩统计分析表如下所示.(1)求出下列成绩统计分析表中a,b的值:(2)小英同学说:“这次竞赛我得了7分,在我们小组中排名属中游略偏上!”观察上面表格判断,小英是甲、乙哪个组的学生;(3)甲组同学说他们组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高于乙组,所以他们组的成绩好于乙组.但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说法,认为他们组的成绩要好于甲组.请你写出两条支持乙组同学观点的理由.《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B C D D C D B题号 11 12答案 C B1.C【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判断出数字10和20表示的意义各是什么即可.【详解】在方差的计算公式中,数字10表示数据的个数,数字20表示数据的平均数.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方差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2.B【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可能不止一个,对这个鞋店的经理来说,他最关注的是数据的众数.【详解】对这个鞋店的经理来说,他最关注的是哪一型号的卖得最多,即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统计量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3.D【分析】先根据平均数计算出“▲”的值;再将已知数据按照从小到达进行排列,确定中位数“■”.【详解】由题知▲将6个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7,79,81,82,83,84∴中位数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平均数求数据,及求中位数的计算,熟练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4.B【分析】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众数,方差,熟练掌握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的定义判断各选项正误即可.【详解】A.平均数,此选项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3,4,4,6,8中位数是4,此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3,4,4,6,8众数是4,此选项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此选项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详解】试题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众数是85;把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可得中位数=(85+87)÷2=86;故选C.考点:1.众数;2.中位数.6.D【详解】数据2,3,5,7,8的平均数==5,故选D.7.D【分析】根据众数的意义和定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则进货要进销售量最多的品牌.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而误选其它选项.【详解】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丁出现的次数最多,即所售出丁品牌饮料的数量最多,故进货数量最多的饮料品牌应是丁,故选:D.8.C【详解】解:10名学生的体育成绩中39分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为39;第5和第6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值为中位数,中位数为:=39;平均数==38.4方差=[(36﹣38.4)2+2×(37﹣38.4)2+(38﹣38.4)2+4×(39﹣38.4)2+2×(40﹣38.4)2]=1.64;∴选项A,B、D错误;故选C.9.D【分析】本题考查平均数,设星期五气温为,根据平均气温即可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星期五气温为,由题意得,解得,即星期五的气温为.故选:D10.B【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进行判断,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从而得到结论.【详解】解:∵(1)班(2)班的成绩平均分相同,但(1)班的成绩比(2)班整齐,∴(1)班的方差比(2)班的成绩方差小即S12<S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11.C【分析】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小明这学期的体育成绩,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小明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 (分),故选:C.12.B【详解】试题分析:∵一组从小到大的数据:0,4,x,10的中位数是5,∴(4+x)÷2=5,解得x=6.故选B.13.159cm【分析】运用总身高=总人数×平均身高,求得全班男生的总身高,从而得到全班女生的总身高,再求出女生的平均身高即可.【详解】解:∵全班共50人,全班平均身高为162cm,∴全班同学的总身高为(cm),∵其中30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4cm,∴全班男同学的总身高为(cm),∴全班女同学的总身高为(cm),全班女同学的人数为(人),∴全班女同学的平均身高为(cm).故答案为:159cm.【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定义,运用已知条件先求出全班同学总身高和男生总身高,是解题的关键.14.2【分析】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50名学生读书的总册数,然后除以50即可求出平均数.【详解】解: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4月份人均读书(0×9+1×3+2×20+3×15+4×3)÷50=2(册),由此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4月份人均读书2册.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总体平均数与样本平均数近似相等.15.7【分析】根据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先列出算式,再进行求解即可.【详解】∵一组数据2,2,8,x,7,4的平均数为5,∴,解得x=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算术平均数的概念是解题关键.16.中位数.【分析】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6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与全部成绩的中位数的大小即可.【详解】由于总共有12个人,且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要判断是否进入前6名,只要把自己的成绩与中位数进行大小比较.故应知道中位数的多少.故答案为中位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17.6【分析】首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方程组求得a、b的值,然后求中位数即可.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6.【详解】解:∵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6,∴,解得,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4,5,6,8,8,8,一共7个数,中间的数是6,所以中位数是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的定义.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8.(1),图见解析(2)甲的平均数为8.3分,中位数为7分;乙的平均数为8.3分,中位数为8分;乙校成绩较好;(3)甲校【分析】(1)求出“7分”占的百分比,乘以360即可得到结果,根据“7分”的人数除以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确定出“8分”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2)分别求出甲乙两校的平均分、中位数,比较即可得到结果;(3)利用两校满分人数,比较即可得到结果.【详解】(1)解:根据题意得:“7分”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人),则得“8分”的人数为(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2)解:甲校:平均分为(分),中位数为7分;乙校:平均分为:(分),中位数为8分,平均数相同,乙校中位数较大,故乙校成绩较好;(3)解:因为甲校有8人满分,而乙校有5人满分,应该选择甲校.【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中位数,平均数,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19.(1),;,;(2)平均水平相同,乙射击较稳定【分析】(1)先求出甲和乙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和标准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依据甲乙两人平均成绩一样,乙射击成绩的方差小于甲,即可得出乙的成绩更加稳定.【详解】解(1)∵ =×(8+6+7+8+6+5+9+10+4+7)=7,∴=×[(8 7)2+(6 7)2+(7 7)2+(8 7)2+(6-7)2+(5 7)2+(9 7)2+(10 7)2+(4 7)2+(7 7)2],=×(1+1+0+1+1+4+4+9+9+0),=3,∴;∵=×(6+7+7+6+7+8+7+9+8+5)=7,∴=×[(6 7)2+(7 7)2+(7 7)2+(6 7)2+(7-7)2+(8 7)2+(7 7)2+(9 7)2+(8 7)2+(5 7)2],=×(1+0+0+1+0+1+0+4+1+4),=,∴;(2)∵= ,<,∴甲乙两人平均成绩一样,乙射击成绩的方差小于甲,即可得出乙的成绩更加稳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与意义: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20.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是750元;不能反映工作人员这个月的月收入的一般水平;去掉王某的工资后,他们的平均工资是375元;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的收入;个别特殊值对平均数具有很大的影响.【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1)得出的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即可;(3)去掉王某的工资,再根据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4)根据(3)得出的数据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即可;(5)通过对(2)和(4)得出的数据,再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即可.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元,答: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是750元;因为工作人员的工资都低于平均水平,所以不能反映工作人员这个月的月收入的一般水平.根据题意得:元,答:去掉王某的工资后,他们的平均工资是375元;由于该平均数接近于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收入,故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员的收入;从本题的计算中可以看出,个别特殊值对平均数具有很大的影响.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熟记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求出的数据再结合实际进行分析.21.(1)丙是冠军,理由见解析;(2)中位数是5,众数是4.【分析】本题考查了看图分析能力和对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的理解,要求从题目所给表中得到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把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通过对表格的分析,分别记录甲、乙、丙、丁胜利场次的数目,从得到的场次信息来确定谁胜的场次最多为冠军,(2)记录每次比赛所进行的局数得到一组数据,从这组数据中通过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得中位数和众数.【详解】(1)解:甲胜1场,乙胜0场,丙胜3场,丁胜2场,所以丙是冠军;(2)解:每场进行的总局数是4、6、6、4、7、4;对局数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列即4、4、4、6、6、7由此可知:中位数是5.众数是4.22.(1)47,48.5,40;(2)八年级,八年级接种人数的平均数大于七年级的平均数.【分析】(1)根据众数、中位数及百分比的概念求解即可解得;(2)根据平均数比较即可;【详解】(1)七年级接种人数的众数a=47,八年级接种人数的中位数:,所占全年级的班级百分比情况∶ ,c=40.故答案为:47,48.5,40;(2)八年级的接种情况更好,理由:八年级接种人数的平均数大于七年级的平均数,八年级的接种情况更好.故答案为:八年级,八年级接种人数的平均数大于七年级的平均数.【点睛】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1),;(2),;(3)元.【分析】(1)根据捐款5元在条形图除以扇形图中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总人数,然后用捐款元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m的值;(2)求出捐款元的人数,根据各项数据对比,最多的一项是众数,结合总人数和条形图确定中位数;(3)求出样本平均值乘以总人数即可.【详解】(1)解:总人数为:(人)捐款元所占的百分比为:故答案为:,;(2)捐款元的人数为:(人)则捐款元的有人,捐款元的有人,捐款元的有人,捐款元的有人,捐款元的有人,故众数为:元,由于总人数为人,故中位数元故答案为:,,补全条形图如下:(3)本次抽取的群众捐款的平均数为:(元)名群众捐款的总金额大约为:(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众数和中位数,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24.(1)a=6,b=7.2;(2)甲组;(3)见解析【分析】(1)由折线图中数据,根据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2)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求解可得;(3)可从平均数和方差两方面阐述即可.【详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3、6、6、6、6、6、7、9、9、10,∴其中位数a=6,乙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b==7.2;(2)∵甲组的中位数为6,乙组的中位数为7.5,而小英的成绩位于全班中上游,∴小英属于甲组学生;(3)①乙组的平均分高于甲组,即乙组的总体平均水平高;②乙组的方差比甲组小,即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的成绩稳定.考点:1、方差;2、折线统计图;3、算术平均数;4、中位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