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云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历史上,人们常将个人或家庭的荣耀与整个家族的命运________________,有“光耀门楣”之说。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门楣上承载的远不止土木之重。先辈们把仁善之德、教化之意,凝练成隽永深刻的文字,高悬(xián)于门楣之上以作家风家训。通过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匡扶家国正义,保持内心正念。古老的匾额及与之相关的楹联、家谱等文化符号,烙印下代代相传的家风,成为子孙后代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________________于精神上的独特印记。
门楣之上,笔笔皆是深情,句句都有家国,章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精神境界与追求。福建屏南陈氏家族自古就有“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的家规祖训,古老家风传承数百年。革命烽火中,屏南县有108人加入新四军六团,一次次把红旗插在阵地最高处,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铸(zhù)就了屏南“红旗不倒县”的________________。“清澈(chè)的爱,只为中国”,是烈士陈祥榕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更是屏南陈氏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尊崇(chóng)英雄、争做英雄,如今屏南县每年都有近千人报名从军,立志保家卫国。
门内,是文章礼乐、家族绵延;门外,是山河壮丽、家国万里。门楣之上,那些千百年时光镂刻下的横竖撇捺,把仁德善念、家国大义高悬,让家风家训、民风正气________________,古韵悠长、历久弥新。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悬(xián) B.铸(zhù) C.澈(chè) D.崇(chóng)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流淌 B.章显 C.可歌可泣 D.历久弥新
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辅相成 镌刻 美德 传世
B.相辅相成 雕刻 美誉 传播
C.紧密相连 雕刻 美德 传播
D.紧密相连 镌刻 美誉 传世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保持内心正念,匡扶家国正义。
B.这些文字,时时警示后人要匡扶家国正义,保持内心正念。
C.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保持内心正念,匡扶家国正义。
D.通过这些文字,时时警示后人要匡扶家国正义,保持内心正念。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八段锦等传统健身项目渐成青年“新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似古琴新弹,古老文化奏出青春旋律。
①传统健身在年轻群体中流行,折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也是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对话
③一张一弛中,体悟动静结合的养身智慧
④这是传统运动与现代生活的相逢
⑤一吐一纳间,洞见以柔克刚的哲学思辨
A.①③④⑤② B.④②③⑤① C.④①②③⑤ D.①⑤④②③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中秋之夜,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远方亲友发一条信息,表达美好祝愿和思念之情。
(2)“以小见大”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写法,比如杜牧《赤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
(3)回望初中三年,我们感叹时间如流水一去不返,正如《<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学校开展“生活中的语文”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新中国铁路火车票发展变迁
材料二:
随着中国铁路步入电子客票时代,中国铁路昆明集团的老铁路人孙昆育,一方面为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骄傲,一方面也有些感伤,“我收藏火车票30多年,以后无票可藏了。一张火车票就是一段回忆。看着火车票,我能想起去过这么多地方、服务过这么多旅客,这挺值得纪念的”。
7.看完材料后,云云和南南展开了讨论。根据材料一、二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3分)
云云:①________,因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南:我不这么认为。纸质火车票仍有存在的必要,因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人生的旅程中,奋斗、探索、团结都不可或缺。假如你持有下面这张火车票,为了到达目的地,你会最先选择乘坐下图中的哪趟列车?请说明理由。(2分)
(二)名著阅读(5分)
9.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常”的释义,请从中选取一个,联系阅读体验谈谈你对《经典常谈》的理解。(2分)
10.学校文学社征集以“热爱”为主题的演讲稿,你会选择下面哪一个组合作为素材?结合作者及作品内容说明理由。(3分)
艾青——《艾青诗选》 法布尔——《昆虫记》
三、阅读(11~23题,共34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
【甲】望岳 【乙】渡荆门送别
杜甫 李白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对甲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句中无“望”字,但全诗围绕“望”展开,结尾处的“览”为虚写,展现想象之景。
B.“齐鲁青未了”中的“未了”为“不尽”之意,表明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生动地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D.“决眦入归鸟”运用夸张手法写归林的鸟张大眼睛凝望泰山,正面写出泰山的雄伟壮丽。
12.这两首诗都是诗人青年时期的作品,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
【乙】
赵广,合淝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③中陷贼④,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节选自《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李伯时:宋代名画家。②小史:书童。③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④贼:这里指金兵。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死亦我所恶 恶:________________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___
(3)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 辞:________________ (4)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遣:_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
15.甲文画波浪线句子“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中,有人“不用”“不为”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16.你认为乙文中的赵广是否符合甲文中“贤者”的标准?请说明理由。(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9题。(8分)
请查收,太空漫游指南
管璇悦
你畅想过未来的星际生活吗?
从地球出发,打个太空“专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星际旅行:从太空港中转到月球,在3D打印的“广寒宫”前打卡,或者去火星的“祝融咖啡馆”尝一杯星尘咖啡……
这些场景,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的大步发展,将人类推入“大航天时代”。我们不妨带上这份“太空漫游指南”,开启一场跨越星海的神秘旅程。
第一站 太空“专车”说走就走?
目前人类进入太空的主要工具仍是运载火箭。太空“专车”能否随时“发车”,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是核心。这个系统的研发究竟有多难?以火箭重复使用为例,传统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现在想要在完成发射任务后,全部或部分安全返回地球并再次飞天,既要落得准、接得稳,又要用不坏、修得快。
在重复使用、新型动力等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我国取得了显著进展,完成了可重复使用火箭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同时,作为可重复使用火箭“心脏”的发动机技术取得硬核突破。
第二站 在“月宫”建房子?
解决了“通勤”难题,再看看我们在太空的“落脚点”:中国空间站“天宫”建成两年多来,迎来多批航天员驻留。
远眺星空,未来的“落脚点”何止这一个。中国探月工程团队提出了“用月球的土,建月球的房”的方案:创新研发出太阳能聚光熔融制砖技术,将月球表面覆盖的月壤转化为高强度建材。如果实现,将成功破解地外建造的能源与材料双重难题,实现“零地球补给”建造。专家介绍,我国已研制出世界上首台月壤打砖机,“嫦娥八号”将验证在月球就地取材“建房子”。此外,天问三号计划在火星“挖土”,天问四号计划探测木星……一项项极具挑战性的航天任务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刷新着“牧宇耕星”的进度表。
第三站 人类还能去更远的天际吗?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单?还能去更远的天际吗?电磁波是星际通信的绝佳“信使”,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宇宙中不可见的无线电波“观测”天穹。
在贵州深山,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正聆听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涟漪。2020年,“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启动对地外文明的多维度搜索:主动发射信号,传递星际名片;发射空间探测器,捕捉生命迹象;寻找地外行星,探秘文明痕迹。
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46亿年前,地球诞生。在动辄以亿年计的时间轴前,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无比短暂,却又无比重要。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4月26日,有删改)
17.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2分)
提问 解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可能。要实现这个愿望,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是关键,目前我国在重复使用、新型动力等关键技术方面有了显著进展。
我们能实现“牧宇耕星”的浪漫构想吗? 可能实现。我们在太空已经有了“天宫”站这个落脚点,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月球、火星、木星都将成为我们展现实力的场所。
我们有可能捕捉到地外文明信号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语言生动有趣,请以文中画线句子为例进行分析。(3分)
在贵州深山,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正聆听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涟漪。
19.中国探月工程团队提出“用月球的土,建月球的房”的方案,为什么不直接从地球运送建筑材料呢?结合选文及知识卡片分析原因。(3分)
知识卡片一: ①月球表面重力约为地球表面的1/6 ②月面昼夜温差可达290摄氏度 ③月球每年发生约1000次深部月震 ④月表环境辐射是地球表面的200倍 知识卡片二: 基于目前的技术,火箭单次发射成本普遍在“亿元级”。即便火箭发射回收技术成熟以后,单次发射成本可降至“千万元级”,这仍旧是一个“烧钱”的行业。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2分)
皮黄①一响
宋明珠
①父亲在舞台上拉京胡,灯光聚在他身上。我看见他的琴弓进退,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心事、发出一声沉吟。松香的灰尘在灯光里飞舞,又寂寂地落下。一曲终了,一个故事、一段人生就结束了。随着大幕拉上,父亲收起琴,转身,走下舞台和我站在一起。那个时候我经常陪他演出,静静地站在侧台,观察一个故事如何在父亲拉起琴弓的时候展开,收回手腕的时候结束,如何在皮黄交替中娓娓道来。
②我看着父亲收琴入匣,看着苍白的松香灰覆满琴身,好像是一身风霜,伴着他走来,路在他的脚下一寸一寸地慢慢生长。那是一条碧绿的湖边小路,路上经过一座小桥,过了桥,有一座朱红漆门的院子。院门开的时候,父亲潸然泪下。
③父亲反复要我背诵那座小院的位置:桓台县起凤镇华沟村。那是我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就必须背诵的地点,那里的一切风物我早已在父亲的反复叮嘱中烂熟于胸。比如:齐桓公带着人马踩出来的马踏湖,住着五位先贤的五贤祠,比人还高的芦苇,湖里的鱼虾、黄鳝和藕,院子里的枣树和桃树……这些,都挤挤挨挨地塞在父亲的琴盒子里,每当黄昏,父亲照例拉起弓,我仿佛听见这些风物在琴弦上吱吱呀呀地响。挂念变成松香的灰尘,一层一层积在琴身上。待父亲刚收弓,我便伸手去摸松香新落处,滚烫。
④同样热的还有眼泪。父亲说,再不回去看看就要上学了,不一定能抽出时间,我才回到那个背诵了无数遍的地点。
⑤没几天,我就发现桓台可太好了,华沟也太好了,可以到处疯跑。我辈分大得很,一出门有人喊我小奶奶,有人喊我小姑。一开始不习惯,但好处是,集上有什么我就能吃到什么,酥脆的周村烧饼、厚厚的锅饼。有的时候随便路过谁家,往院子里一探头,人家看见我便笑着说,小奶奶来了,递给我葡萄、枣子、无花果,有的时候还有刚炸好的藕盒子、豆腐匣子。惹得比我年纪还大的外甥女追着我喊,小姨,别跑……
⑥父亲是远近闻名的拉胡琴的好手。只要他回到老家,村里的戏台就热闹起来。只有过年时才打开的戏箱子,这时也会开一次。化妆箱子、服装、月琴、板胡……一一在后台排开。我带着一众晚辈站在台下,嘴里随便嚼着点什么,目不转睛地看台上光景流转,台上唱得高兴,不拘京剧、吕剧,好像父亲他们总也不累,总也不老。
⑦以后很多次,在舞台上,在家里,在很多地方听到父亲的京胡,总觉得只有在桓台,他拉得才是最响亮的。声音穿过青青的苇帐,留在马踏湖的飘渺的雾中。
⑧假期很快过去,离开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外甥女带着我去五贤祠磕了头。
⑨再回桓台总是匆匆。考上大学了,回去;考上研究生了,回去;工作了,回去……每次回去,父亲他们照例是要凑在一起唱戏的。皮黄一响,戏台上的出将入相又连起来一段光景的起点和终点。
⑩我从台下走到后台。一口服装箱子,几个凳子,仅此而已。服装和化妆待在后台没事做,见我走来,热情地招呼我扮上试试。化妆扔掉手里的瓜子,拉过我勒头、吊眉、油彩打底……画眼睛的时候,她皱起眉,眯着眼,叹了口气,说:“这老眼,花的呀。”服装倚着墙,嚼着瓜子笑。台下看的,台上唱的,也都已老眼昏花。
台上响起一段小过门儿,我听见琴弓由父亲的手腕引着进退自如。我跟着舒开水袖,父亲的琴声托着我飞得很高,飞到马踏湖上,看有人划着小船,在青青的苇帐中穿行……芦苇有两人高,遮着视线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故事。我隐隐看见一个小男孩在专心地蒙琴筒,想要做他的第一把京胡。
可是,等到皮黄一响,他就老了。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5月19日,有删改)
【注释】①皮黄:戏曲声腔,西皮和二黄的合称。
20.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华沟也太好了”?请简要概括。(3分)
2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③段加点词的含义。(2分)
待父亲刚收弓,我便伸手去摸松香新落处,滚烫。
22.第⑥段“好像父亲他们总也不累,总也不老”与第 段“可是,等到皮黄一响,他就老了”两句,前后表述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3.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艺术在传承上面临巨大挑战。联系选文和链接材料,探究如何才能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3分)
材料一:
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很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
——摘自《社戏》
材料二:
唢呐博士刘雯雯在维也纳大厅用一曲《百鸟朝凤》燃爆全场。曾经,不少人认为唢呐很“土气”,可近年来,唢呐正以破竹之势闯入年轻人的世界,掀起一阵热潮。唢呐“跨界”也越来越多:年轻人把唢呐与摇滚结合、与戏剧结合、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四、写作(40分)
24.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题目一: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会提问题往往比找到答案更重要。一个好问题能启发我们思考,帮助我们突破思维的瓶颈、拨开心灵的迷雾……
请以“这是一个好问题”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值得________________的时刻
要求:
(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1.A
2.B
3.D
4.C
5.B
6.(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7纸质火车票没必要存在了 电子客票更便捷,已全面推广(材料一)。
因为它承载着个人回忆(如老铁路人收藏火车票30年,材料二),是情感的载体。
8.示例:选择“奋斗号”。因为初中毕业到美好未来的旅程需要不懈奋斗,奋斗是实现目标的基石,就像材料中屏南青年从军保家卫国,靠奋斗书写人生。
9.示例:选“常②:平常:普通”。 《经典常谈》用通俗语言介绍经典,让读者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常”介绍,如朱自清以日常视角解读《诗经》 《论语》,让经典贴近生活。
10.示例:选“法布尔---《昆虫记》”。法布尔对昆虫观察数十年,用热爱打破“昆虫学枯燥”的偏见,如他趴在地上观察蚂蚁一整天,将科学与文学结合,体现对自然的极致热爱,适合“热爱”主题。
11.D
12.甲诗《绿岳》: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青年杜甫渴望查临绝顶、施展抱负的豪情壮志。
乙诗《渡荆门送别》: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发李白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初出蜀地的喜悦与探索精神。
13.(1)厌恶(2)祸患, 灾难(3)推辞(4)离开
14.(1)(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2)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让他画掳掠来的妇女。
15. 因为人们所追求的(“义”)比生命更重要,所厌恶的(“不义”)比死亡更可怕,所以即便能求生或避祸,也会因坚守道义而拒绝。
16.是。赵广面对金兵威胁,宁断拇指也不画虏妇,体现“舍生取义”的精神,符合甲文“贤者能勿丧耳”的标准,坚守道义,不贪生避祸。
17.提问:我们能随时乘坐太空“专车”说走就走吗
有可能。电磁波是星际通信的“信使”, “中国天眼”已启动对地外文明的搜索,未来可能捕捉到信号。
18.运用拟人手法,将“中国天眼”比作“聆听”宇宙的人, “电磁涟漪”形象比喻无线电波,生动展现射电望远镜探索宇宙的过程,增强文章趣味性和可读性。
19.-①月球环境特殊:重力小(1/6地球)、温差大(290℃)、月震频繁、辐射强,地球材料可能无法适应。
②成本高昂:火箭发射成本高,即便回收技术成熟, “就地取材”可节省运输费用,实现“零地球补给”。
20.①可自由疯跑,感受乡村童趣;②辈分高,受乡人热情款待,能吃到各种美食;③充满乡土人情,氛围温暖。
21. 表面指松香灰的温度,深层指父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炽热,以及“我”触摸琴身时感受到的情感共鸣。
22.不矛盾。
⑥段“总也不累,总也不老”是因为父亲在故乡唱戏时,沉浸于传统艺术和乡土情怀,精神焕发,展现对京剧的热爱.
段“他就老了”是现实中父亲的年龄增长,但皮黄一响,他的精神仍与艺术相连,两句从“精神状态”和“生理年龄”不同角度表达,突出传统艺术对父亲的意义。
23.①融入现代元素:如唢呐与摇滚结合(材料二),让传统艺术贴近年轻人;
②结合情感共鸣:像文中父亲通过京胡寄托乡愁,使艺术有文化内涵:
③创新表现形式:避免单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