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人教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 人教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测试卷
数 学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个数由五十个亿、六百二十三个万和四百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2.根据500÷25=20,18×4=72,72-20=52,这三个算式组成的综合算式是( )。
3.比3.8多6.4的数是( ),比100少30.7的数是( )。
4.小汽车和三轮车共10辆,共有轮子37个。小汽车有( )辆,三轮车有( )辆。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2.7=6.14 12×( )=168 348÷( )=15……3
6.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以求出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六边形的内角和是( )。
7.下图每格边长是1cm。这幅小鱼图的面积是( )cm2。
8.下表是运动会上甲、乙、丙跳远比赛的成绩。已知乙是第2名,那么乙至少跳了( )米,这时三位同学跳远的平均距离是( )米。
二、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10分)
9.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
A.21000.8 B.190.07 C.805.06
10.下列各组小棒中,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A.6厘米、6厘米、6厘米 B.3厘米、3厘米、6厘米 C.5厘米、4厘米、10厘米
11.观察下图,从左面和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是( )。
A. B. C.
12.马小虎在计算100-(70+□÷10)时,把括号里的运算顺序弄错了,他先算了70+□的和,最后的结果是90,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 )
A.73 B.30 C.27
13.下图是由两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2 B.4 C.8
三、判断题。(每小题 2分,共10分)
14.我们站在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状物体的3个面。………………( )
15.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 )
16.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
17.要把0.25扩大到它的100倍,就是在0.25的后面添上2个0。 ………( )
18.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他们的形状相同。……………………( )
四、计算题。(共25分)
19.直接写出得数。
1.4+4.5= 9.3-1.2= 0.404×100= 0.6÷100=
5.62×100= 3.9-1.26= 2.6+3.04= 1-0.99=
20.用递等式计算。

2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100÷15= ※10-1.89= 8.53+16.7=
五、操作题。(每小题 5分,共10分)
22.观察左边的立体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形状。
23.在如图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
(1)先根据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①的另一半,再画出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形②指定底边上的高。
六、解答题。(每小题 6分,共30分)
24.欣欣服装厂1台缝纫机5小时可加工服装40件,用8台这样的缝纫机加工640件服装,需要加工几小时完成?
25.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她手机微信余额里有70元,买葡萄用了24.24元,买西瓜用了33.76元,她手机微信余额还剩多少钱?
26.公园里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草坪,它的周长是186米,一条腰长是57米,这块草坪的底边长是多少米?
27.实验小学四年级20名老师带领318名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学校打算去平安客运公司租客车,怎样租车最划算?租金是多少?
28.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实地察看修复治理后的海岸线生态环境。阳光海岸绿道全长28公里,将13个景区和8个沿海民俗村串珠成链,是休闲游玩的绝佳场所。
(1)6月份,一个37人的外地旅游团要租自行车在阳光海岸绿道游玩,现有双人自行车(可供2人骑行)和三人自行车(可供3人骑行)可供选择,这个旅游团怎样租车最省钱?共多少钱?
(2)该旅游团在阳光海岸绿道游玩结束后,一起去世帆赛基地乘坐游艇出海,37人全部需要买票,共用去1680元,成人和孩子各有多少人?
答案解析:
1.5006230400 500623.04万 50
【分析】分析题目,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的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数由五十个亿、六百二十三个万和四百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5006230400;
5006230400=500623.04万
5006230400≈50亿
一个数由五十个亿、六百二十三个万和四百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50062304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500623.04万,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50亿。
2.18×4-500÷25=52
【分析】仔细观察算式500÷25=20,18×4=72,72-20=52可知,第一个算式的结果在第三个算式中做减数,第二个算式的结果在第三个算式中做被减数,据此列出综合算式为:18×4-500÷25。在算式18×4-500÷25中,要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这个运算顺序满足题意,无需再加小括号。
【详解】18×4-500÷25
=72-500÷25
=72-20
=52
根据500÷25=20,18×4=72,72-20=52,这三个算式组成的综合算式是18×4-500÷25=52。
3. 10.2 69.3
【分析】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求比3.8多6.4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100少30.7的数是多少,直接用100减去30.7即可解答。
【详解】3.8+6.4=10.2,100-30.7=69.3
故比3.8多6.4的数是10.2,比100少30.7的数是69.3。
4. 7 3
【分析】假设全是小汽车,那么有轮子:10×4=40(个),再计算出多算的轮子数:40-37=3(个);因为把三轮车看作了小汽车,每辆车多算了轮子数:4-3=1(个),然后用除法计算出三轮车数量为:3÷1=3(辆),最后用减法计算出小汽车的辆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假设全是小汽车,那么三轮车有:
(10×4-37)÷(4-3)
=(40-37)÷1
=3÷1
=3(辆)
小汽车:10-3=7(辆)
所以小汽车有7辆,三轮车有3辆。
5. 3.44 14 23
【分析】根据题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因为6.14-2.7=3.44,所以3.44+2.7=6.14。
因为168÷12=14,所以12×14=168。
因为(348 3)÷15=345÷15=23,所以348÷23=15……3。
6. 360°/360度 720°/720度
【分析】根据图意,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了2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平行四边形内角和就是两个180°。六边形被分成了4个三角形,所以六边形的内角和是4个180°。据此解答。
【详解】180°×2=360°
180°×4=720°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7.16
【分析】根据平移把上面半圆向下平移至下面半圆处,再把右边三角形向左平移至左边三角形处,组成一个正方形,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这个正方形边长是4cm。
【详解】由分析可知:图形面积为4×4=16(cm2)
这幅小鱼图的面积是16cm2。
8. 2.72 3
【分析】已知乙是第2名,甲的成绩是2.63米,丙的成绩是3.65米。乙的成绩要大于甲的2.63米且小于丙的3.65米,乙的成绩是2. 2米,要满足大于2.63米,所以2. 2的十分位上是7~9,据此解答。
当乙至少跳2.72米时,根据平均数公式: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三位同学跳远的总距离再除以总份数是3求出平均距离。
【详解】由分析可知,2.63<2. 2<3.65, 里的数最小填7,所以乙至少跳了2.72米。
2.63+2.72+3.65
=5.35+3.65
=9(米)
9÷3=3(米)
已知乙是第2名,那么乙至少跳了2.72米,这时三位同学跳远的平均距离是3米。
9.C
【分析】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再读出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各个数字即可,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0。
【详解】A.21000.8读作二万一千点八,不符合题意。
B.190.07读作一百九十点零七,不符合题意。
C.805.06读作八百零五点零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A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A.6+6>6,6-6<6,所以6厘米、6厘米和6厘米的3根小棒可以摆成三角形;
B.3+3=6,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3厘米、3厘米和6厘米的3根小棒不可以摆成三角形;
C.5+4<10,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5厘米、4厘米和10厘米的3根小棒不可以摆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A
11.A
【分析】先从左面和前面观察几何体,确定层数,再确定每一层中能看到小正方形的个数及位置,据此解答。
【详解】A.观察图可得,从前面看有2层,底层有2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且居右对齐;从左面看有2层,底层有2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且居右对齐.所以从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符合题意;
B.观察图可得,从前面看有2层,底层有3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且居左对齐;从左面看有2层,底层有3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且居中对齐.所以从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C.观察图可得,从前面看有2层,底层有2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且居左对齐;从左面看有2层,底层有3个小正方形,上层有1个小正方形且居左对齐.所以从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C
【分析】由题意得,马小虎在计算100-(70+□÷10)时,把括号里的运算顺序弄错了,他先算了70+□的和,最后的结果是90,即100-[(70+□)÷10]=90,据此先算出□的值。然后再将这个值代入,直接计算100-(70+□÷10)的结果即可。
【详解】100-[(70+□)÷10]=90,100-90=10,那么(70+□)÷10=10。10×10=100,所以70+□=100。100-70=30,所以70+30=100,□的值是30。
100-(70+30÷10)
=100-(70+3)
=100-73
=27
即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27。
故答案为:C
13.B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把第二个正方形中的阴影部分平移到第一个正方形的空白部分,阴影部分刚好拼成一个正方形;因此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求出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平方分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B
14.√
【分析】从正方体的一面观察,只能看到1个面;从正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那条线(棱)观察,只能看到正方体的2个面;从正方体三个面相交的那个点(顶点)观察,只能看到正方体的3个面。即站在任意位置观察同一正方体最少能看到正方体的1个面,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的3个面。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我们站在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正方体状物体的3个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算式5+4×3中,没有括号,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据此解答。
【详解】要把0.25扩大到它的100倍,只需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而不是在0.25的后面添上2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三角形的底和高都相等,三角形的高的位置不同形状就不同,举例解答即可。
【详解】
底和高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他们的形状相同,如:;
底和高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他们的形状不相同。如:。
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他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5.9;8.1;40.4;0.006
562;2.64;5.64;0.01
【详解】略
20.80.12;45;50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1)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34.78+47.35-2.01
=82.13-2.01
=80.12
235-(456+304)÷4
=235-760÷4
=235-190
=45
600÷[(160-76)÷7]
=600÷[84÷7]
=600÷12
=50
21.140;8.11;25.23
【分析】(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小数减法计算时,先将小数点对齐,实现相同数位对齐,再按整数减法法则从最低位减起,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若小数部分末尾有 0,一般去掉。要注意小数点必须对齐,整数部分不够减时补 0 占位。根据差+减数=被减数的关系进行验算即可。
(3)小数加法计算时,先把小数点对齐,让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法则从最低位加起,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要注意小数点必须对齐,整数部分相加有进位时要正确处理,同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若有 0,一般可去掉。
【详解】2100÷15=140 ※10-1.89=8.11 8.53+16.7=25.23
验算:
22.见详解
【分析】由题意得,从前面看这个立体图形时,可以看见三排正方形。最上面一排和第二排都只有一个正方形(靠右),第三排可以看见三个正方形;从上面看这个立体图形时,可以看见两排正方形。最上面一排有三个正方形,第二排只有一个正方形(居中);从左面看这个立体图形时,可以看见三排正方形。最上面一排和第二排都只有一个正方形(靠左),第三排可以看见两个正方形。据此作图。
【详解】
23.图见详解
【分析】(1)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
平移: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即把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7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据此解答即可。
(2)从三角形任一顶点向它的对边或者对边的延长线作垂线,从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据此作图。
【详解】(1)(2)如图:
24.10小时
【分析】已知1台缝纫机5小时可加工服装40件,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计算出1台缝纫机1小时加工服装的件数,再乘8,计算出8台缝纫机1小时加工服装的件数,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用总件数除以8台缝纫机1小时加工的件数,得到需要的时间。
【详解】40÷5=8(件)
8×8=64(件)
640÷64=10(小时)
答:需要加工10小时完成。
25.12元
【分析】根据题意,用妈妈手机微信余额里的70元减去买葡萄和西瓜总共用去的钱,即可求解。
【详解】70-(24.24+33.76)
=70-58
=12(元)
答:她手机微信余额还剩12元钱。
26.72米
【分析】等腰三角形特征:两条腰长相等,三角形周长是三条边长之和,用186米减去2个57米即可求出底边长。
【详解】186-57×2
=186-114
=72(米)
答:这块草坪的底边长是72米。
27.租8辆大客车和1辆小客车最划算;7000元
【分析】由题意得,大客车可以坐40人,每辆大客车需要800元,那么每人需要:800÷40=20(元)。小客车可以坐25人,每辆小客车需600元,那么每人需要:600÷25=24(元)。对比可知,大客车更便宜。在没有空位的情况下,应该多租大客车。直接用总人数除以40算出需要租大客车的数量,然后合理安排剩余的人尽量使得车上没有空位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800÷40=20(元)
600÷25=24(元)
20<24,所以大客车更便宜。在没有空位的情况下,应该多租大客车。
318+20=338(人)
338÷40=8(辆)……18(人)
租8辆大客车后,还剩18人,这18人可以租1辆小客车。
如果让1辆大客车上的乘客去坐小客车:
40+18=58(人)
58÷25=2(辆)……8(人)
2+1=3(辆),即需要租7辆大客车和3辆小客车且小客车还有很多空位。
租8辆大客车和1辆小客车:800×8+600=6400+600=7000(元)
租7辆大客车和3辆小客车:800×7+600×3=5600+1800=7400(元)
7000<7400
答:租8辆大客车和1辆小客车最划算,租金需要7000元。
28.(1)租11辆三人自行车,租2辆双人自行车最省钱;共300元
(2)19人;18人
【分析】(1)用双人自行车的租金除以2,求出双人自行车的人均单价,同样用三人自行车的租金除以3,求出三人自行车的人均单价。通过比较后尽量选人均单价低的自行车,尽可能少留位置。用总人数除以3,求出需要租用的三人自行车,结合余数判断租用双人自行车的辆数,并求出所需要的钱数。
(2)首先假设37人都是成人,总费用是2220元,总费用比实际的多了540元;一个成人比一个儿童多花30元,也就是每多30元就对应一个儿童,所以多的540元是因为有18个儿童被当成了成人,据此解答。
【详解】(1)双人自行车的人均租金:(元)
三人自行车的人均租金:(元)
9>8,三人自行车的人均租金少,所以尽可能租用三人自行车,不能有空座,如果还有剩余的人数,再租用双人自行车;
(辆)……1(人)可租用12辆三人自行车,1辆双人自行车;
租12辆三人自行车,1辆双人自行车的费用是:
(元)
余下1人租一辆双人自行车剩座多,可考虑少租一辆三人自行车,也就是租11辆三人自行车,剩下的人坐双人自行车;
坐双人自行的人:
(人)
(辆)可租用11辆三人自行车,2辆双人自行车;
租用11辆三人自行车,2辆双人自行车的费用:
(元)
答:租11辆三人自行车,租2辆双人自行车最省钱,共300元。
(2)第一步:假设37人都是成人,计算出总费用;
(元)
第二步:计算出总费用比实际的多了多少;
(元)
第三步:计算出儿童的人数;
(人)
第四步:计算出成人的人数;
(人)
答:成人有19人,儿童有18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