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试题 2024-2025学年下期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模拟试题 2024-2025学年下期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试题 2024-2025学年下期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1.出发前,要做好准备哟。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带上照相机,把美好都bǎo cún( )下来吧。那缓缓liú tǎng( )的河水,huó pō( )的小鸭子,随风wǔ dǎo( )的柳枝,嫩绿的草叶上tòu míng( )的小露珠,树林里可爱的小mó gu( )……
带上指南针,迷路的时候可以biàn rèn( )方向。带上你的好奇心,去探索pǔ tōng( )事物背后的秘密。还得准备好你的勇气和zhì huì( )哟,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xīn rán( )出发吧!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瞭望(liáo) 腹部(fù) 切菜(qiē)
B.伶俐(lín) 泄气(xiè) 模样(mú)
C.储藏(chǔ) 咳嗽(sòu) 匀称(chèng)
D.贷款(dài) 脊背(jǐ) 遵循(zūn)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厉害 肥皂泡 B.形壮 巧克力
C.花瓣 轻悠悠 D.修建 支付宝
4.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藏着大智慧,句子中使用不正确的成语是( )
A.一个没有经历风雨,见世面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一样。
B.对人要真诚,千万不能杞人忧天。
C.他说的话自相矛盾,一定是在说谎。
D.这篇文章很出色,再去改动,有就画蛇添足了。
三、填空题
5.谈天说地论古今。走到小凉亭,两人围绕“雅”字展开了热烈讨论。
长小清:古代寓言文字简短却含义深刻,可谓“雅文”。瞧,《守株待兔》短短的三十多个字,告诉了我们: 。
济小南:我还知道一些“雅句”呢!请听:“雅人四好—— ”这是古代文人的四大爱好;“ ,耳听为虚”是说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论语》中“ , ”是讲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
长小清:每逢传统佳节,我会用传统文化为大家增添“雅兴”。春节时,我吟诵“爆竹声中一岁除, ”;重阳节时,我吟诵“ ,每逢佳节倍思亲”;端午节,我建议大家 (至少写出一种习俗)。
济小南:诗词之中充满“雅趣”。你看,春日里大明湖里的鸭子成群嬉戏,我就想到“竹外桃花三两枝, ”;看到燕子飞来飞去,我就想到“ ,沙暖睡鸳鸯”,多有趣啊!
四、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6月10日,学校将在凤鸣湖公园举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快来参与吧!
(1)班主任需要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发布一则通知,请各位同学在6月10日上午8点在校门口集合,一起出发参加活动。
(2)活动中有一些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趣味赛,请你参与。
①趣味雅称: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
②传统节日:填写表格。
节日 习俗 诗句 作者
春节 放鞭炮、喝屠苏酒 _____________, 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
__________ 插茱萸 _____________,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清明节 __________ 清明时节雨纷纷, ________________ 杜牧
五、句子训练
7.“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体会加点部分的表达方式,补全句子)
“京华园今天好多游客啊!”我 地说。
8.爸爸说:“等你放假了,我就带你去万仙山景区玩。”(改为转述句)
六、现代文阅读
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
我们奇妙的世界(节选)
①你看天空的珍藏——
②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③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④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⑤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⑥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⑦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9.课文片段主要写了 。
10.课文片段按照 顺序,写了天空的珍藏有 、 、 、 、 。
11.仿照第⑤自然段划线的句子,选择一种普通事物,写出它的美来。
“双减”的学习生活变化
【材料一】“双减”下来家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调查中,41.8%的家庭表示作业负担量减轻了。37.3%的家庭教育支出有所降低。校外学科培训减少36.5%。家长辅导的压力减轻36.1%。学生完成兴趣拓展的时间增加了34.2%。亲子之间欢乐的时光增多30.7%。
【材料二】调查中,83.3%的家长对孩子现在的学习生活感到满意。进一步分析显示,城市级别越高,家长的满意度越高,具体来看,一线城市的学生家长(88.7%)满意度最高,城镇或县城学生家长(72.3%)满意度相对最低。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家长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初中学生家长满意的比例相对最低,为78.1%。
【材料三】余霈感觉:目前孩子学校课后服务,没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一些老师占用时间讲题、讲卷子的行为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因为参加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孩子回家的时间比以前晚了。但是作业没在学校完成,回家还得写。占用了自我延伸、复习预习的时间,家长孩子都累。”
12.根据材料一,“双减”下家里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
A.教育支出降低 B.亲子欢乐时光增多
C.作业负担减轻 D.兴趣拓展时间增加
13.根据材料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
(1)城市级别越高,家长的满意度不一定越高。( )
(2)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家长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家长满意的比例相对最低。( )
14.根据材料三,结合生活实际,请你试着给学校“课后服务”提两条建议,投入校长信箱。
麻雀的信
①一天,阿姨告诉叔叔:“麻雀在邮箱上搭窝了!”
②这是个旧邮箱,挂在大门口。傍晚,叔叔从公司下班回来,真的看到了麻雀窝。叔叔笑着说:“人出来进去的,竟在这儿搭上窝了,一定是无家可归了。”
③叔叔看了看那邮箱,可麻雀早就飞出去了,只有五六棵草留在那里。
④“要是被附近的小孩发现可就糟了。这可怎么办呢?”
⑤阿姨说:“那好办。把孩子们叫来开个会,叫他们不要摆弄这个窝。”
⑥第二天,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时候,阿姨就把他们叫住了。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放心吧,阿姨,我们明白了。我们一定爱护麻雀。”
⑦从那天起,孩子们承担起了保护麻雀的任务,用各种方式爱护麻雀。他们有的带来了面包渣,有的拿来了从土中找来的虫子,一个劲儿地往窝里扔,而且还在窝前轮流站岗放哨,防止有人捣乱破坏。
⑧可是,两三天过去了,不知什么原因却不见麻雀回来。麻雀到哪里去了呢?孩子们心灰意冷了。
⑨又过了几天,仍不见有麻雀回来。可是却见到有一张明信片用别针别在邮箱上,信是这样写的:
⑩为了让一年级的小孩也能看懂,这封信全是用拼音写的。孩子们轮流来看,谁看谁笑。只有那个幼儿园的小孩没笑,因为他相信那可能真是麻雀写的信。可是,大一些的孩子们说:“这个明信片准是_______________写的。”不过,大家都很后悔,觉得要是能在窝前保持安静就好了,说不定麻雀就不会离去了。
15.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无家可归:
(2)异口同声:
16.第七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_”画出来。围绕这句话,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多选)
A.建温暖的家 B.带可口的食物 C.轮流站岗 D.写明信片
17.文中没有写出明信片是谁写的,你觉得是谁写的呢?写写你的看法。
18.如果麻雀在你家附近安了家,你会怎么保护它?
七、书面表达
19.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印象深刻的人,他们有的机智超群,有的幽默搞笑,有的乐于助人,有的诚实守信……请写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人,抓住人物特点。自拟题目,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3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答案 D B B
1. 保存 流淌 活泼 舞蹈 透明 蘑菇 辨认 普通 智慧 欣然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淌”“舞”“蘑”“辨”“慧”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A.瞭望(liáo)——liào;
B.伶俐(lín)——líng;
C.匀称(chèng)——chèn;故选D。
3.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B.形壮——形状;
故选B。
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B.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多表示对事态的恶性发展无能为力而深切忧虑。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形容不必要的担忧,而“真诚”与“担忧”无关。此处成语使用不当。
故选B。
5. 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是不对的 琴棋书画 眼见为实 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 春风送暖入屠苏 独在异乡为异客 吃粽子、划龙舟 春江水暖鸭先知 泥融飞燕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古诗、寓言故事的积累及默写。
《守株待兔》这寓言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一天他在田里干活时,看见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到了树桩,折断脖子,死了。从此这个农夫便不再种地,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再也没有等到兔子,他的田地也荒芜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不要存在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妄图坐享其成是不可取的,要积极主动的去努力,不要一味的幻想好运降临。而且不要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雅人四好”是指琴棋书画。琴是古琴,棋,专指围棋,书指书法,画是说国画,是古时候风雅人士修养身心的艺术爱好。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意指劝导人改过。
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相关的习俗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
书写时注意“暖”“眼”“屠”“苏”“异”“鸭”“泥”“融”的正确写法。
6.(1)
(2)①笔墨纸砚 望闻问切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
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
扫墓祭祖 路上行人欲断魂
【详解】本题考查通知及文化常识。
(1)该题考查通知的拟写。
注意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本题目是以班委会的名义,发布一则通知向全体同学发出一则通知,内容为:6月10日上午8点,请各位同学在校门口集合一起出发参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
文房四宝:指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所用的工具,即笔、墨、纸、砚。这是古代文人书房必备的四件宝贝,是传统文化中书写工具的经典组合,传承着汉字书写与文化创作的载体记忆。
中医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为望、闻、问、切。“望”是观察患者神色形态;“闻”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问”是询问症状、病史等;“切”主要是摸脉象。
春节:王安石《元日》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绘春节放爆竹、饮屠苏酒的习俗,所以诗句处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是农历新年,放鞭炮驱邪、喝屠苏酒祈福,是传承千年的年俗。书写时注意“爆、竹、除”的正确书写。
插茱萸对应的节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插茱萸、赏菊等习俗,寓意避灾祈福 ,所以节日处填重阳节,诗句前半句填遥知兄弟登高处。书写时注意“遥、登、高、处”的正确书写。
清明节: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习俗有扫墓、踏青等(表格习俗处可填扫墓、踏青),诗句后半句填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兼具祭祀缅怀与踏青赏春的双重内涵,体现中国人对生死、自然的文化认知 。书写时注意“欲、断、魂”的正确书写。
7.惊讶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和补充句子。
“高兴地叫起来”中,“高兴地”体现了人物的心情,“叫起来”是说话时的动作状态,这种表达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当时激动、开心的心情。
“京华园今天好多游客啊!”描述的是看到京华园游客众多的情景。从常理推测,面对这样的景象,“我”可能会有惊讶、兴奋、感慨等情绪。
示例:“京华园今天好多游客啊!”我兴奋地说。
8.爸爸说,等我放假了,他就带我去万仙山景区玩。
【详解】本题考查引述句改转述句。
方法:首先把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引号。其次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把第二人称“您”改成具体的人物。改完之后读一读,保证语意通顺。
本题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你”改为“我”,“我”改为“他”。
即:爸爸说,等我放假了,他就带我去万仙山景区玩。
9.天空在不同时间展现的各种奇妙景象。 10. 时间 太阳 云彩 雨点 落日余晖 群星 11.示例: 秋风吹过,树叶纷纷飘落,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导语】这篇描写自然之美的散文以诗意的笔触展现了天空的瑰丽画卷。作者采用时间顺序,从清晨到日暮,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太阳、云彩、雨点、水洼、晚霞、星光等自然现象人格化。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手法(如“太阳像大火球”“水洼像镜子”),使平凡的自然景观焕发出神奇魅力。楷体字体的使用更添一份古典韵味,而“奇妙的故事”“变幻着颜色”等表述则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奥秘的探索精神,引导读者发现平凡世界中的非凡之美。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通过分析文本可以发现,文章通过多个自然段描绘了天空在不同时间段的景象变化。从清晨太阳升起时的色彩变化(第②段),到云彩飞行呈现奇妙形状(第③段),再到乌云密布下雨(第④段),雨后水洼映射人脸(第⑤段),落日余晖变幻色彩(第⑥段),最后到黑夜群星闪烁(第⑦段)。这些描写都是围绕“天空的珍藏”这个主题展开的,展现了天空从早到晚的美丽景象和神奇变化。因此,在概括主要内容时需要抓住这个核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文章描写了天空在一天中的景色变化。
10.本题考查写作顺序和内容理解。
结合第②段“清晨”,第⑥段“一天结束了”,第⑦段“黑夜降临了”可知,课文片段按照时间描写了不同时段的天空景象,每个自然段都对应一种天空的珍藏。有清晨的太阳升起、变幻的云彩、雨点、雨后的水洼、落日的余晖、夜空的繁星。这些景象依次呈现了从早到晚天空的变化,描绘了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景观。
11.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需要先分析划线句子的特点,这是一个比喻句,将水洼比作镜子,通过具体事物展现自然之美,仿写时也要选择普通事物,用比喻手法写出它的美。
如:秋风吹过,金黄的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为大地铺上一层温暖的地毯。
12.C 13. × × 14.①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学校可以引入更多种类的兴趣课程和社团活动,如艺术、体育、科技、手工制作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②优化课后服务时间管理与作业辅导方式:合理规划课后服务时间,将作业辅导时间与自主活动时间科学分配。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围绕“双减”政策的影响展开,通过三则材料多角度呈现了政策实施后的变化与反馈。材料一用数据量化了家庭层面的积极变化(如作业减负、亲子互动增加);材料二通过城乡差异和学段差异,揭示了家长满意度的不均衡性;材料三则补充了个体视角的负面体验,反映课后服务的优化空间。整体结构清晰,既有宏观数据支撑,又有个案补充,较好地呈现了政策落地的复杂性。建议可增加学生视角的反馈,使内容更立体。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材料一“41.8%的家庭表示作业负担量减轻了。37.3%的家庭教育支出有所降低。校外学科培训减少36.5%。家长辅导的压力减轻36.1%。学生完成兴趣拓展的时间增加了34.2%。亲子之间欢乐的时光增多30.7%。”可知,“作业负担减轻”对应的比例最高,即变化最大。
故选C。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结合材料二“城市级别越高,家长的满意度越高,具体来看,一线城市的学生家长(88.7%)满意度最高,城镇或县城学生家长(72.3%)满意度相对最低”可知,说明城市级别越高,家长满意度是越高的,故此项判断为错误。
(2)结合材料二“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家长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初中学生家长满意的比例相对最低,为78.1%”可知,是初中学生家长的满意比例相对最低,“家长满意的比例相对最低”表述模糊、不严谨,与原文精准表达有差异,故此项判断为错误。
14.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三和生活实际给学校“课后服务”提两条建议。材料三指出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存在没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需求、一些老师占用时间讲题和讲卷子加重孩子负担、作业没完成回家还得写占用自我延伸和复习预习时间等问题。
示例:①可以开展分层课后服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层次,设置不同难度和内容的课后辅导课程,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②合理安排课后服务时间,减少老师讲题和讲卷子的时间,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避免占用学生自我延伸和复习预习的时间。
15. 没有家可回。文中指麻雀没有地方可去了,在邮箱上搭了窝。 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文中指孩子们都说会爱护麻雀。 16.从那天起,孩子们承担起了保护麻雀的任务,用各种方式爱护麻雀。BC 17.我觉得是叔叔、阿姨写的。因为麻雀不会写信,从明信片上说出了孩子们对麻雀的爱护可以看出,明信片是叔叔、阿姨写的。叔叔、阿姨担心麻雀飞走了,小朋友们会伤心,所以写了明信片。 18.首先我会给麻雀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家,立一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去打扰它,然后给麻雀准备食物,偶尔去看看麻雀。
【导语】这篇短文以麻雀筑巢为线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童趣的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文章语言平实却富有感染力,楷体字的使用更添生活气息。从发现鸟巢到孩子们自发的保护行动,再到麻雀离去的遗憾,情节自然流畅,既有生活气息又蕴含教育意义。特别是结尾的“麻雀来信”设计巧妙,既保留了童真幻想,又引发读者思考人类行为对动物的影响。文中对儿童心理的刻画真实生动,展现了纯真善良的童心世界。
15.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含义。
(1)结合文中第②段“人出来进去的,竟在这儿搭上窝了,一定是无家可归了”,可知这里指麻雀没有可以栖息的巢穴,所以选择在人来人往的邮箱上搭窝。无家可归:没有家可以回去,指人因遭受灾难等失去家庭,无处投靠。
(2)从文中第⑥段“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放心吧,阿姨,我们明白了。我们一定爱护麻雀。’”可以看出,孩子们都表达了要爱护麻雀的想法,且说法一致,所以用“异口同声”来形容。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完全一致。
16.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和短文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文中第⑦段“从那天起,孩子们承担起了保护麻雀的任务,用各种方式爱护麻雀。”可以直接看出,该句是该自然段的中心句,后续内容均围绕孩子们如何用各种方式爱护麻雀展开。
围绕这句话,作者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写的:从文中第⑦段“他们有的带来了面包渣,有的拿来了从土中找来的虫子,一个劲儿地往窝里扔”可以看出,孩子们给麻雀带来了食物。应选“带可口的食物”,故选B。
从文中第⑦段“而且还在窝前轮流站岗放哨,防止有人捣乱破坏”可以看出,孩子们轮流在麻雀窝前站岗,保护麻雀。应选“轮流站岗”,故选C。
17.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从第⑤段“阿姨说:‘那好办。把孩子们叫来开个会,叫他们不要摆弄这个窝’”可知,叔叔阿姨一直关注保护麻雀这件事,心系孩子和麻雀的相处。
看第⑩段“为了让一年级的小孩也能看懂,这封信全是用拼音写的”,叔叔阿姨作为长辈,了解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认知水平,用拼音写能让孩子读懂,是他们会做的事。
再结合第⑨段“信是这样写的:‘叔叔,阿姨,小朋友们:我是麻雀…… 我还是喜欢比较安静、自由的环境,所以我搬家了。祝你们快乐! 麻雀’”,信里既回应了孩子的爱护(“你们提供的香甜食品我收到了,谢谢!大家对我如此关心,我非常高兴”),又委婉指出问题(“麻烦大家在我窝前看守,我心中感到十分不安”),这符合叔叔阿姨引导孩子正确爱护动物、担心孩子因麻雀离开伤心,所以用这种方式给孩子“交代”的心理。
还有第⑧段“两三天过去了,不知什么原因却不见麻雀回来。孩子们心灰意冷了”,叔叔阿姨看到孩子失落,出于关心,以麻雀名义写信,能安抚孩子情绪,这也和他们关爱孩子的角色契合,所以从这些段落句子能分析出明信片大概率是叔叔阿姨写的。
因此这张明信片是叔叔、阿姨写的。
18.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首先明确保护麻雀的核心要点,如提供安全环境、保障食物供给、避免人为干扰等。然后结合实际生活场景,思考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从搭建合适巢穴、定期投喂食物、告知他人保护麻雀、减少噪音等方面入手,有条理地阐述保护方法。
示例:若麻雀在我家附近安家,我会先在隐蔽处为它们搭建一个简易鸟窝,让它们住得舒适。每天定时投放小米、面包屑等食物。同时,告诉家人和邻居不要去惊扰它们。路过麻雀巢穴时轻声慢步,避免制造噪音,给它们一个安稳的居住环境。
19.例文:
我的小书虫朋友
一张圆圆的脸,一双大大的眼睛,一看就是小书虫。她家的书架上堆满了书,而且她几乎所有空闲的时间都会看书,她就是我的朋友。  
我记得上一个星期六,我们俩一起去图书馆借书,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她早就想看里面的书了,她拿了好几本书,走向柜台借书,刚借完书她就兴高采烈地说:“还好我手快,如果慢了点,刚新出来的《格林童话》就没了。”我说:“有这么夸张吗?”我不理解看着她,而她呢,早就津津有味地开始看书了。  
我这个朋友不仅爱读书,还经常偷看书呢。因为补习班的作业不多不少,所以补习班的老师发的书我几乎都没有时间看几本,可她就不一样了,她常常看书看到深夜,还经常给我分享的她的秘籍呢,她说,每天晚上写完作业,然后吃完饭,她妈妈早就催她睡觉,当她妈妈一进她的房间,她就把书放枕头下面,把灯关掉,装睡,等妈妈走了后她就继续看,搞得她妈妈都要检查好几次。  
我这个朋友可真爱读书,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小书虫了,所以我觉得“最爱阅读”的奖章应该给她,她受之无愧!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次是一个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二、立意。
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鲜明特点 聚焦一个具有独特品质的人物(如机智/幽默/善良/诚信等),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其精神风貌,表达真挚情感。
三、写作思路。
开头: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
中间: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
结尾: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