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遂宁八年级第二次素质监测
考试范围:三到六单元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2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辈(háng) 蓦然( mò ) 漩涡( xuàn ) 戛然而止(gá)
B .两栖( qī ) 追溯( shù ) 沼泽(zǎo) 风雪载途( zài ) C .龟裂(jūn) 蛮横(hèng) 瞭望( liǎo) 怒不可遏(yì) D .拙劣( zhuō ) 寒噤(jìn) 眼眶(kuàng) 拾级而上( shè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徒 喧嚷 帷幕 人情事故
B .污蔑 决择 告戒 不知所措 C .演绎 缭绕 棱角 不修边幅 D .狡辨 阻碍 陨石 相辅相承
3 .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名人打扮不修边幅 ,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
B .一夜春雨后,大街两旁络绎不绝地开出五彩斑斓的花朵,美不胜收。
C .汶川大地震尽管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但那惨景依然历历在 目 ,令人心悸。
D .古代官吏出巡,往往侍卫仪仗前呼后拥 ,一呼百诺,好不威风。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
力学习,发奋有为。
B .屈原在《离骚》中吟唱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 .四月的人民公园,芍药、郁金香、牡丹、与海棠花次第开放,真是群芳争艳。
D .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儒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智能共享图书柜,不仅是借阅和归还图书的工具,更是现代生活方式的体现。
B .随着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航天器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之旅。 C .学校开展的多种安全教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D “撞击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6 .下面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戏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其中,小旦指扮演年轻女子,小丑指扮演 滑稽人物。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 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C .写游记需要清楚交代游踪,必须将游览过程详细地叙述出来,以便于读者更清晰地 了解,同时增强文章可读性。
D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 等。
7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很多网友发出疑问,我的“阿勒泰”在哪里?
②不论是长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匆匆而过的游客,无不为涪江美景倾倒。
③遂宁因水而兴,与涪江相承,长堤漫步、水榭凭栏。
④我的“阿勒泰”在四川这座名为遂宁的城市。
⑤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让屏幕前的人们对北疆产生了浓烈的好奇与向往。
A . ①④③②⑤ B . ①④②③⑤ C . ⑤①④②③ D . ⑤①④③②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 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
B .《庄子》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 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C .《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表现庄子哲学思 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D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先秦儒 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儒家经典之 一。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
9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诗文中空缺的内容。
( 1 )怒而飞, 。《北冥有鱼》
( 2 )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3 ) 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4 )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 5 )《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和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 。
三、名著阅读(6分)
10 .阅读《经典常谈》节选,回答问题。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宇,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 一个人高兴的时 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 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 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 或彼此竞胜。
(选自《经典常谈 <诗经>第四》)
(1)(4分)《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① 撰写的一部介绍② 的著作。选文提到 的朱子指③ ,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④ 。
(2)(2分)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在上面这段选文中表达的意思。
四、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1 .(3分) 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 情油然而生。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 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 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12 .(3分) 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五、文言文阅读( 18分)
阅读《马说》《千里之马》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 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 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千里之马》)
13 .(2分)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才美不外见
② 反 以报君
14 .(3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B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C .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D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5 .(6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16 .(3分) 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 一文,作者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 托了 思想感情。
17 .(4分) 《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 之处。
六、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4分)
神奇的激光雕刻 刘玉柱
①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再一次惊艳了世界!开幕式震撼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激光 雕刻的“ 冰雪五环 ”更是将整个开幕式推向了高潮,舞台中央缓缓升起的冰立方由 24道激 光雕刻出“ 冰雪五环 ”高悬于空,在光与影的交织下,格外耀眼。
②“ 激光雕刻 ”一词,在生活中并不少见。那么,到底什么是激光?激光雕刻利用的是 什么原理呢?
③“ 激光 ”似乎成为当下最时髦的科技名词之一。事实上,激光本来不叫“ 激光 ” ,而 是“ 镭射 ” ,英文意思是“ 辐射的受激发射光放大 ”。“ LASER”是其英文缩写,音译为“ 镭 射 ” ,1964年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建议改称“ 激光 ”。
④一般光源如太阳光、白炽灯等,其发光机制为“ 自发辐射 ” ,它们发出的光是由一系 列频率、相位和偏振不同的光组合形成的。这些发光体的电子跃迁情况不相同,步调也不一 致。而对于激光光源,它的发光机制为“ 受激辐射 ”。在激光器中,我们先给大量的原子提 供能量,让它们的电子处在激发态,然后用特定频率的光子去激发这些原子,就可以释放出 大量跟入射光子频率、相位完全相同的光子。这些“ 一模一样 ”的光子叠加之后,就形成了 高能量的激光。
⑤那么,激光相比于普通光源,又有哪些优点呢?第一 ,激光拥有良好的方向性。与普
通光源“ 发散 ”的光线不同,激光更像是一条细细的直线,激光定位、导向、测距等就利用 了其方向性好的特点。第二,激光的单色性好。计量工作的标准光源、激光通信等都离不开 激光良好的单色性。第三,激光的亮度高。它的能量高度集中,能在极小区域内产生极高的 温度,激光切割、激光雕刻等都是利用了它高亮度的特性。A
⑥激光雕刻为什么又快又准?激光雕刻的方式与普通雕刻大同小异,只是激光雕刻是将 激光当作一把“ 雕刻刀 ”。在雕刻时,激光会直接照在加工件上,使材料的温度瞬间增加至 极高。这样的高温会使得激光照射点处极小范围内的材料瞬间熔化甚至汽化,这样便能在加 工件上“ 雕刻 ”下痕迹。
⑦激光凭借亮度高和方向性好的优点,确保了激光“ 雕刻刀 ”又快又准。B 例如,在 工艺品上刻下奥运五环的图样,仅仅只需要几秒。同时,方向性好的优点使得雕刻所用的激 光束极其纤细,聚焦后在加工件表面只会留下极小的刻痕,配上高精度的机械引导装置,任 何细微复杂的图案都能够被精准雕刻。
⑧事实上,激光雕刻的应用领域多达上百个,竹木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 品等都可以利用激光进行雕刻。常见的工艺品加工、广告牌刻字、皮革雕花等也都离不开激 光雕刻技术。
⑨激光雕刻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把又快又准的“ 雕刻刀 ”也 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美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为科学发展和中国“ 智造 ”点赞!
18 .(3分)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运用 2022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冰雪五环”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激光雕刻” ,激 发读者阅读兴趣。
B .太阳光为一般光源,发光机制为“自发辐射”。其发光体的电子跃迁情况不相同,步 调也不一致。
C .激光雕刻与普通雕刻方式大同小异,只是因为激光这把“雕刻刀”亮度高和方向性好, 使得激光雕刻能又快又准。
D .因为激光雕刻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所以许多传统的工艺品加工、皮革雕花等也 将完全被激光雕刻所代替。
19 .(4分) 根据第④段划线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激光是怎样形成的。 (在激光器中) → → → → 形成激光。
20 .(3分) 你认为下面这句话应放在文中 A 处还是 B 处?请说明理由。
激光雕刻时,亮度高的优点使得强大的激光能量可以瞬间在样品表面留下刻痕,因此激光头 八年级第 10 页,共 11 页
的移动可以非常迅速。
21 .(4分) 你还能点赞两个当代中国“智造”的实例吗?并说说点赞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6分)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高荣伟)
①87 岁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 ,被誉为 “ 中国核潜艇之 父”。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 等。
② 黄旭华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人,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 能够从医。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据黄老回忆:“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 家乡,往内陆转移。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1945 年,黄旭华考取了交大的造船系。
③ 投入核潜艇研究,则是20 世纪 50 年代了。1958 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研制 核潜艇,很快获批。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那时,对 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新婚不久的了荒凉的小岛上。
④ 此后 30 多年,他的父母和八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直到 20 世纪 80 年 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则从 63 岁盼到 93 岁才
见到他一面。
⑤ 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 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开始的。当时,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 见过。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最先进的水滴线型。为确定可行性,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 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⑥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黄旭华要联络全国 24 个省市的 2000 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 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
⑦ 经过黄旭华与团队的艰苦科研,1964 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1970 年 试航,1974 年交付海军,1981 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中国成为继美、苏(今 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 5 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⑧1988 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这是举世公认的危险试验,有的 参试人员向亲人嘱托了后事。已经 62 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⑨ 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后, 核潜艇开始下潜。 100 米、200 米、250 米、300 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 咔咔咔”
的声响。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平安上来后,他诗兴大发,现 场作诗曰:“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⑩ 当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黄老家中,一向默默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妻子放声大哭 ……
22 .(2分) 阅读文章,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黄旭华的人生经历。
立志上天入海→ → → 取得巨大科研成果 23.(4分) 在进行核潜艇研究的过程中,黄旭华遇到了哪些困难?
24 .(6分)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 1 )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 2 )已经 62 岁的黄旭华决定亲 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25 .(4分)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邓稼先的共同特点是什 么? 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七、作文(60分)
26 .作文。
皎洁的月,凉爽的风,明艳的花,沿途的风景总让人留恋,让人期待,于是满心欢喜 奔向前方;背包上路,跋山涉水,看过许多人,听过许多故事,就这样,慢慢学会了长大 …… 请以“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见闻,抒发真情实感。 ②叙述有中心,有条理,详略得当。
③有生动细腻的描写,写人要写出特点。 ④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八年级第二次素质监测参考答案
1 .D
2 .C
3 .B
4 .D
5 .A
6 .C
7 .D
8 .D
(
9
. 其翼
/
若垂天之云 俄顷风定
云墨色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选贤与能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
10 .(1) 中学生 我国传统文化经典 朱熹 《中庸》
(2)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人们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11 .B 12 .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 悲伤,基调低沉,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这种 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13 . ①通“现”,表现 ② “返” ,返回
14 .C
15 . ①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②死马尚且用了五百 金购买,更何况活马呢?
16 .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17 .《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 ;而《千里 之马》中的千里马因为君王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18 .D 19 . 给大量的原子提供能量 用特定频率的光子去激发原子 原子释放 频率、相位完全相同的光子 “ 一模一样”的光子叠加 20 .放在 B 处。因为这句话主 要内容是说激光亮度高使激光头的移动速度快,与后面的例子“雕刻奥运五环”只需要几秒是 一致的。A 处前面的语句主要是在说激光极高的温度,衔接不太紧密。 21 .参考示例:
① “中国牌”地铁。在巴西里约热内卢,114 辆 1A 线地铁列车,12 辆 EMU 电动车组,全部 由中国北车长客研制。②中国安检“神器”遍布全球。杭州 G20 峰会、里约奥运会、米兰世 博会都可以看到中国“透视眼”的身影。③中国智能手机引爆“一带一路”市场。目前,中国手
机产品已经出口到三十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2 . 考取交大造船系 投入核潜艇研究 23 . ①研究极为保密,要远离家人, 30 多年无法与家人正常联系。
②对核潜艇的研究从玩具模型开始,大家都没见过核潜艇模样,研究基础几乎为零。
③选择难度很大但最先进的水滴线型,确定其可行性困难,需要大量研究和实验。
④工程复杂,要联络全国 24 个省市的 2000 多家科研单位,协调难度大。
⑤当时没有计算机,只能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计算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24 .( 1 ) “才”字强调时间晚,突出了黄旭华因核潜艇研究工作的保密性,长时间不能与家 人联系,体现了他为科研事业默默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这项工作的 高度保密性和艰难程度。
( 2 ) “亲自”表明黄旭华在面对危险的深潜试验时,以身作则,带头参与。体现了他对工作 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对核潜艇事业的坚定信念和高度责任感,也表现出他对试 验成功的决心。 25 .他们都热爱祖国,为了国家的科研事业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面对艰难的科研任务,都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为国家的科技进步 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民族英雄。
26 .例文: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那天下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空仿佛一个善变的孩子,刚刚的明朗脸色忽然阴沉 下来。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就迫不及待地落下,调皮地砸在人们身上。树在雨中舒展着手臂, 似乎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行人的狼狈。我急忙从书包里取出雨伞打开,匆匆前行。前方路边 一群人聚在一起,时不时的传来几句议论。出了什么事?
我不由得走过去,看到一个年轻的男子狼狈的趴在地上,旁边还有辆倒下的自行车, 后车轮仍在转动。青年的胳膊上有着明显的擦伤,身上的白 T 恤也染上了血渍。在离车不 远处,地上坐着一位老人,不知是受风雨的影响还是刚受到了惊吓,老人脸色有些苍白,灰 白的头发在风雨中凌乱。
“小伙子,你没事吧,好像有点严重啊!”“这是怎么了啊?”“不知道,估计是碰瓷的。”“就 是,年纪这么大了,还出来碰瓷,真是为老不尊!”“小伙子,你要摊上事喽!”人们杂七杂八 的议论着,但谁也没有要上前扶一把的意思。我面对这情景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
这时,小伙子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向老人走去,蹲下来把老人扶了起来。他勉强的 笑着说:“奶奶,实在对不起啊,下雨了,我光想着骑快点,没看到您。您没事吧,有哪里受
八年级第 10 页,共 11 页
伤了吗?”我的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画面:指责、索赔 …… 会是这样吗?我不由得替小伙子担 心。
老人露出了和蔼的笑容:“我没事,没摔着,就坐地上了。都怪我刚才没看路,害得你 为了躲我摔倒了。小伙子,我看你摔的不轻啊,用不用去医院啊? ”“ 啊!我没事,小擦伤不 要紧。奶奶您去哪啊?这下雨路滑,我送您吧!”小伙子边说边扶起自行车,并捡起老人的雨 伞递给她。
这出人意料的对话令在场的所有人沉默了,刚才议论的几个人露出尴尬的神情。“不用 了,小伙子,你快回家吧。”老人说着就迈开步,脸上随即出现一丝痛苦的神色。“老奶奶,你 哪里不舒服?快别走了。”小伙子急忙扶住老人,一脸紧张地问。“没事没事,唉,就是老了, 腿脚变得娇气了。”“不行,老奶奶,我得送您。”老人看了看小伙子,“也好,你驮着我,我给 你打伞——你看你浑身都浇湿了。”男孩一手扶住自行车,一手扶着老人在后座上坐稳了,然 后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老人为男孩打着伞。我目送着他们,两个人一路有说有笑地走远了。
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盛夏的绿阴中轻轻地飘向前方。往远处看 去,雨幕遮住了视线,树啊,房子啊,行人啊,车辆啊 …… 都看不清了。而男孩和老人的背 影却是那么清晰,成了这个雨季最美的风景。
一时间,觉得这天美,雨美,路美,还有这路上的风景。也许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