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首届诺贝尔奖领发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记者刘仲华、商璐)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成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吻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屠呦呦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高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高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得益于3位科学家的贡献,千百万人得到了对症治疗的药物,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屠吻呦是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科学家。她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吻发现的青高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阿维菌素,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今年的获奖者们均研究出了治疗“一些最具伤害性的寄生虫病的革命性疗法”,这两项获奖成果为每年数百万感染相关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方式”,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减少患者病痛方面的成果无法估量。(选自2015年10月6日《人民日报》)世界上第一名记者登上太空时事社拜科努尔宇宙发射场1990年12月2日电东京广播公司原外信部副部长秋山丰宽(48岁)和苏联的雏克托·阿法纳西耶夫舱长(41岁)及穆萨·马纳罗夫机械师(39岁)三人乘坐的“联盟TM-11”号宇宙飞船,在2日下午1时13分(日本时间2日下午5时13分)从拜科努尔宇宙发射场由联盟型火箭发射升空秋山成为日本的第一个宇航员,也是世界上成为宇航员的第一名记者。秋山的夫人京子(41岁)在基地定睛注视发射,东京广播公司摄影记者菊地凉子(26岁)也(共24张PPT)3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新课导入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2015年,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都是被载入史册的大事件。那么,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让我们一起走进《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重点)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难点)把握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学习目标背景链接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诺贝尔奖的来源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他一生拥有多项专利发明,积累了巨额财富。他在逝世的前一年,立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奖的设置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五种奖项,将基金每年的利息分为五份,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上述领域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首届诺贝尔奖于1901年12月10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同时颁发。文体知识倒金字塔结构便于组织材料利于突出新闻特点方便读者阅读最重要事实次要事实再次要事实最次要事实导语主体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事实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它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程度依次写下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字词清单bānzhǔzhònɡpōshìzhuó读读写写多音字( )荷兰( )负荷荷héhè【记少余多法】赠予、送给是遗( ),其余情况是遗( )。wèiyí注意读第二声。颁发 遗嘱 建树 仲裁 巨额颇有 逝世 卓与“莲”相关、作姓氏及用于外来音译时,读hé;与“负担、背、扛、承受”之意相关时,读hè。以义辨音形近字裁( )仲裁栽( )栽树cáizāizhǔzhǔ量体裁(cái)衣,适时栽(zāi)木。【形旁辨字法】用口( )留遗嘱( ),目( )光集中为瞩( )目。词语集注仲裁建立的功绩。数量很大的(钱财)。颁发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建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巨额如国际仲裁、劳动仲裁。近义词:成就。颁发:对象多是勋章、奖状、证书或命令、指示、政策等。颁布:对象多是法令、条例等。再读新闻,试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考点概括新闻内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常见的考查形式](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个字)(2)请把下面一段文字改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个字)课文精讲[答题技法]1.摘取法。摘取新闻导语或中心句,然后根据字数限制等要求对其进行压缩,筛选出主要要素进行概括。2.提要法。(1)提取新闻的主体和事件,围绕“六要素”组合关键词。(2)突出事件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明确新闻要素后,找出新闻中“首次”“第一”等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信息。(3)组织语言答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字数限制要求。电头和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导语:概括了新闻主要内容,交代了颁奖机构、时间及颁奖对象等。电头通讯社:路透社地点:斯德哥尔摩时间:1901年12月10日学习任务单速读课文,把握消息要素,完成表格。何时何地何人何事_______________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________________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第2段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有关情况?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表现新闻事实的翔实。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是这则消息的重点。最后一段中,作者特别说明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有什么用意?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性。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诺贝尔奖一百多年以来形成的权威性,与这一制度保障关系密切。就当时而言,诺贝尔奖是首次颁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性。但如果明确写出,则需要大量文字(比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并非消息所能承担。因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又简洁。深入探究本则消息很值得初学写消息者参考效仿。请从写作方法和语言特点两方面,说说本则消息的主要特色。从写作方法来看,本文选取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属于标准的常规写法,非常注意信息的全面、准确、详尽,充分发挥了消息结构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尽管现在消息的写法已经相当多样化,但本文的写法仍占有基础和主流的地位。从语言特点来看,本文语言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特别是在可能涉及主观评价的地方,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严谨。比如介绍伦琴和范托夫的科学成就,用“发现”一词,而对文学奖得主普吕多姆诗歌创作水平的评价是“颇有建树”,很有分寸。(第1段)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导语(第2段)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第3段)明确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运作模式等(第4段)介绍奖金来源,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主体背景按重要性递减原则安排事实思维导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主旨归纳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及地点等内容,揭示了诺贝尔奖对于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赞扬了诺贝尔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拓展延伸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零的突破——莫言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起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作品中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再创辉煌——屠呦呦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屠呦呦也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其名“呦呦”源自《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进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科技组组长。疟疾是全球三大传染病之一,迄今受威胁人口达30余亿人。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终于将重点集中在中药青蒿上。她带领研究团队不断分析研究、改进提取方法,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1972年获得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生物碱成分抗疟的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说一说我国有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考点精讲版】.pptx 类文阅读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