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一定要争气【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 一定要争气【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4 一定要争气
1.认识“浙、县”等12个生字,会写“念、差”等11个字以及“山村、父亲”等15个词语。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他是怎样“争气”的。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定要争气”的含义。 4.借助重点词句感受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并激励自己继承和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1.了解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他是怎样“争气”的。 2.借助重点词句感受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并激励自己继承和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浙、县”等12个生字,会写“念、差”等11个字以及“山村、父亲”等15个词语。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一 介绍童第周,谈话导入 1.揭题质疑,介绍童第周:(板书课题)读课题,谁一定要争气?(课件出示童第周简介) 2.谈话导入: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看看课文围绕童第周“争气”写了哪几件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块二 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述了关于童第周的哪两件事。 2.师指名读:(1)指名读课文,订正读音。(2)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3)开展一字组多词活动。 3.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词义。 4.厘清文章的思路:(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写了关于童第周的哪两件事?(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 指导书写,扫清障碍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观察会写字,交流书写注意点。 2.重点指导易错字:“念”上部是“今”,不要多写一点;“考”被包围部分是“”,不要写成“与”;“退”被包围部分是“艮”,不是“良”。 3.理解词语:(1)学生观察、识记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了解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他是怎样“争气”的。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定要争气”的含义。 3.借助重点词句感受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并激励自己继承和发扬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上节课要求认写的词语)学生认写词语,运用词语造句。 2.请六位同学接龙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完后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生答,师相机出示段意。) 3.从课文中找到童第周两次想到“一定要争气”的句子读一读,带着“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一定要争气的?他是怎样争气的?”这两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板块二 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1)指生读第1自然段。(2)第1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交代背景,启示下文。) 2.学习第2自然段:(1)说说第2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2)找出带有“才”字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才”字的意思。(3)读句子回答问题。“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经过童第周再三请求,才同意他跟班再试读一个学期。”“再三”是什么意思?“请求”是什么意思?“再三请求”说明了什么?(渴望学习)(4)第二学期,童第周是怎么做的?(勤奋刻苦地学习。)(5)童第周是怎样勤奋刻苦地学习的?(①他每天天不亮,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看书;②他夜里在路灯下看书,被值班老师发现,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灯下学习。概括起来就是童第周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勤奋刻苦地学习。)(6)经过半年的努力,结果怎样?(成绩都赶了上来)(7)读读描写童第周内心活动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三要刻苦努力。) 3.总结学习第1~2自然段的学习思路:是谁争气他为什么要争气他是怎样争气的结果怎样体会“一定要争气”的含义。 板块三 学习第3~6自然段 1.学法迁移:(1)按照“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他是怎样争气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的思路,学生自学第3~6自然段。(2)读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教授要做一项实验,多年来没人能够做成。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童第周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勇于实践、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3)理解第二个“一定要争气”。这里所讲的“一定要争气”指的是为谁争气?(为中国人争气)(4)课文中两次写到“一定要争气”有什么不同?(在情感上第二次“争气”比第一次更深一步,第一次是为自己争气,第二次是为祖国、中国人争气,这体现的是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情感:你遇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争气”解决的? 成功之处:通过课题导入和课中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童第周的生平事迹,感受到他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通过朗读和带着问题默读,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一定要争气”的深层含义,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足之处:需要加强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通过更多生动的案例和情景模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争气”的内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