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课件 (共1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登高》课件 (共16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登高》
杜甫
熔铸一生血泪,吟就千古绝唱
悲的极致
第十一级 《登高》
基础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拓展目标
3.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漫游(三十五岁前)(712-745):
《望岳》
2、困守长安十年(三十五至四十四岁)(746-755):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赴奉先咏怀》---(批评时政讽刺权贵)
---(涉世不深)
3、战乱流离(陷贼与为官)(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756-759):
《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忧国忧民、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759-770):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因病魔缠身,走走停停,此时已滞留夔(kuí)州三年。
重阳佳节,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吟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吟咏感悟
自由诵读,找出诗眼

合作学习&15
1、首联和颔联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些景象的?
2、颈联中有八层悲,试着找出来分析。
3、尾联有何用意?艰难指什么?诗人苦恨(遗憾)的原因是什么?
4、找出本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作特点加结构特点)
答:诗句通过描写秋日里秋风瑟瑟、高天在上、猿猴哀鸣、水中陆地孤零、河岸白沙冷清、空中孤鸟徘徊盘旋的意象,(点出意象)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秋景图(总括图景)。②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③营造出一种高远萧索,凄清悲凉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孤独悲凉之感(作用:效果+情感)。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些景象的?
(思考提示:诗句里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给你什么感觉?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方法:①点出意象+总括画面+②表现手法+③表现效果+情感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些景象的?
(思考提示:诗句里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给你什么感觉?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方法提示:①点出意象+总括画面+②表现手法+③表达效果+情感
答案:①诗句通过描写无边原野上树叶枯黄纷飞、滚滚长江奔流而东的画面,落木枯黄就像人生之秋,长江奔流就像时光流逝。(点出意象)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又深邃悠远的落木长江图。(总括图面) ②诗人寓情于景,(表现手法)营造出一种雄浑壮观、宏阔深远又苍凉悲壮的氛围,表达诗人孤苦飘零、壮志未酬的痛苦沉郁之情和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作用:效果+情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
——系舟“万里”,漂泊地远
常作客
——常年如此,久旅也
作客
——异乡“作客”,羁旅他乡
百年
——年老迟暮

——孑然孤“独”
悲秋
——“悲哉秋之为气”,时之凄惨
多病
——体弱多病/多病体衰
登台
——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国事艰难,壮志难酬,久病戒酒,无处消愁!
“艰难”既指杜甫个人命运,又指国家命运,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国家动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杜甫遗憾的是,此时自己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
这句诗有何用意?艰难指什么?“苦恨”是遗憾之意,分析作者遗憾的原因。
“悲”字是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倍增新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登高》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诗人面对苍凉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情,诗人备尝穷困潦倒之苦,忧国忧民,使自己白发长满双鬓,再加上因病戒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当堂检测&3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 品 评 价
杜诗内容:忧国忧民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杜诗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感情基调:悲慨。
云天秋风
江水渚洲
状悲之广
言悲之多

写景
抒情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哀婉孤独
沉郁高昂
愁苦沉痛
忧愤无奈
仰望
俯视
无边落叶
不尽江水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