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素养评价数学试卷人教版一.选择题(共7小题)1.人在屋内远离窗户时,看到窗外的范围(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2.在计算125×88时,下面各式中错误的是( )A.(8×125)×11 B.125×(80+8)C.(125×8)×(11×8) D.125×(90﹣2)3.把20.6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的左边,原数就(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C.缩小到它的100倍 D.缩小到它的4.第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依次是5米、6米、8米,第二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依次是5米、8米、6米。这两个三角形( )A.形状相同,大小相等。B.形状不相同,大小相等。C.形状不相同,大小不相等。5.下表统计的是四(1)班6位篮球队成员的身高情况。估计一下,这6位篮球队成员的平均身高( )编号 1 2 3 4 5 6身高/厘米 142 140 137 152 146 135A.比135厘米矮 B.比152厘米高C.在135~152厘米之间 D.不能确定6.一个养殖场养鸡360只,鸭240只,鹅520只。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表示鹅的直条高13厘米,那么表示鸡的直条高( )厘米。A.12 B.14 C.9 D.67.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20张,一共是175元,5元的人民币有( )张.A.5 B.10 C.15二.填空题(共8小题)8.小雪有90元,小玲有78元,她们两人都想买一个哪吒手办,两人的钱合作一起正好够。小玲应还小雪 元。9.把89+7=96,100﹣96=4,840÷4=21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10.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或“=”。3.23 3.32 2140m 2.2km 68×99 68×100﹣686.06 6.006 780g 7.8kg 578﹣39+161 578﹣(39+161)11.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的和是125度,那么第三个角是 度.12.把4.5的数位上的数字调换位置后,比原数多了 个0.01.13.A、B、C、D四个同学,将他们的身高两两相加,得到6个数,并从低到高排列.第一个数是2.64,第二个数是2.7,第六个数是2.96.这四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米,最矮的同学与最高的同学身高相差 米.14.塘塘在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时,如果用6厘米高的直条表示24人,那么3厘米高的直条表示 人;如果要表示72人,那么直条的高度应该是 厘米。15.停车场有自行车和三轮车合计14辆,总共有34个轮子,自行车有 辆,三轮车有 辆。三.判断题(共9小题)16.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17.4×73×25=73×(4×25)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8.81.18中,两个“8”表示的意义相同。 19.三角形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三类. 20.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所以5.42+3.78=9.2. .21.“神八”升空是平移现象,“神八”绕地球飞行也是平移现象。 22.把 9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3个. .23.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灵活确定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24.教室里要挂彩色气球,四(1)班有13人吹气球。男生每人吹8个,女生每人吹7个,一共吹了100个气球。男生有4人,女生有9人。 四.计算题(共4小题)25.求近似数:12.97(精确到十分位)2.103(精确到百分位)100.1001(精确到千分位)99.954(精确到个位)26.竖式计算.15.78+2.45=33.4﹣9.48=13.1+120.95=100﹣19.2=27.脱式计算。(1)427÷7×12(2)18×48÷628.计算如图各未知角的度数。五.操作题(共2小题)29.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30.分别画出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图中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六.应用题(共9小题)31.三(5)班的39名同学准备去游乐园玩,每人玩一次旋转木马,带400元买门票够吗?3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不断增加,直播电商行业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群众带来极大便捷。双十一期间,某直播店铺新进了864件衣服,卖出514件后,剩下的平均装进7个箱子,每个箱子装多少件衣服?33.学校组织同学们成立了“郭明义志愿服务队”。一共分成25组,每一组有4名男生和8名女生,学校的“郭明义志愿服务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4.商场新进8箱玻璃杯,每箱120个。搬运时不小心打破了24个,剩下的每36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35.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和乙数相等,两个数的和是92.4,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36.一本笔记本9.2元,一个文具盒12.9元,小红各买了一个,需要付多少元?37.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38.公园的大船能坐6人,小船能坐4人,希望小学124名师生去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24条,正好坐满.他们租了大、小船各多少条?39.王青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5米,李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比王青家到学校的距离的11倍少5米,李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素养评价数学试卷人教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人在屋内远离窗户时,看到窗外的范围(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答案】B【分析】通过“近大远小”的规则,人在屋内远离窗户时,看到窗外的范围会变小。【解答】解:人在屋内远离窗户时,看到窗外的范围会变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2.在计算125×88时,下面各式中错误的是( )A.(8×125)×11 B.125×(80+8)C.(125×8)×(11×8) D.125×(90﹣2)【答案】C【分析】把88写成8×11,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或写成80+8,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或者写成90﹣2,但不能写成8×11×8.【解答】解:125×88=125×8×11=1000×11=11000125×88=125×(80+8)=125×80+125×8=10000+1000=11000(125×8)×(11×8)=1000×88=88000125×88=125×(90﹣2)故选:C.【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3.把20.6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的左边,原数就(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C.缩小到它的100倍 D.缩小到它的【答案】D【分析】根据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以此答题即可。【解答】解:把20.6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的左边,变成0.206,原数缩小到它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4.第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依次是5米、6米、8米,第二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依次是5米、8米、6米。这两个三角形( )A.形状相同,大小相等。B.形状不相同,大小相等。C.形状不相同,大小不相等。【答案】A【分析】三角形稳定性是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即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三角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可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一样,则这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因为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特性。5.下表统计的是四(1)班6位篮球队成员的身高情况。估计一下,这6位篮球队成员的平均身高( )编号 1 2 3 4 5 6身高/厘米 142 140 137 152 146 135A.比135厘米矮 B.比152厘米高C.在135~152厘米之间 D.不能确定【答案】C【分析】平均数应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据此解答。【解答】解:最小数为6号135厘米,最大数为4号152厘米,那么估计一下,这6位篮球队成员的平均身高在135~152厘米之间。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要熟练掌握。6.一个养殖场养鸡360只,鸭240只,鹅520只。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表示鹅的直条高13厘米,那么表示鸡的直条高( )厘米。A.12 B.14 C.9 D.6【答案】C【分析】用13厘米的直条表示520只,1厘米表示520÷13=40(只),360只里面有几个40只,就用几厘米长的直条表示360只。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60÷(520÷13)=360÷40=9(厘米)答:表示鸡的直条高9厘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绘制条形统计图知识,关键是明白1厘米表示多少只。7.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20张,一共是175元,5元的人民币有( )张.A.5 B.10 C.15【答案】A【分析】假设20张都是10元的,则币值一共是10×20=200(元),比实际多200﹣175=25(元),因为一张10元的比一张5元的币值多:10﹣5=5(元),则5元的有25÷5=5(张),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假设20张都是10元的,则5元的有:(10×20﹣175)÷(10﹣5),=25÷5,=5(张);答:5元的有5张.故选:A.【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二.填空题(共8小题)8.小雪有90元,小玲有78元,她们两人都想买一个哪吒手办,两人的钱合作一起正好够。小玲应还小雪 6 元。【答案】6。【分析】小雪有90元,小玲有78元,把他们的钱数相加,就是两个手办的价格和,再除以2,就是每个手办的价格,然后减去小玲的钱数,得出小玲缺了多少钱,这些钱就是应还给小雪的钱数。【解答】解:(90+78)÷2=168÷2=84(元)84﹣78=6(元)答:小玲应还小雪6元。故答案为:6。【点评】解决本题先求出两个手办的总价,进而求出每个手办的单价,也就是每人需要的钱数,再根据减法的意义求解。9.把89+7=96,100﹣96=4,840÷4=21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840÷[100﹣(89+7)]=210 。【答案】840÷[100﹣(89+7)]=21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从最后一个算式840÷4=210入手,4可以用算式100﹣96表示,96又可以用算式89+7表示。根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有加减和乘除时,要想先算加减,就要用括号将加减括起来。这道题中第一步要先算89+7,所以89+7要用小括号括起来,再算100减89加7的和,这里就要用到中括号。据此作答即可。【解答】解:把89+7=96,100﹣96=4,840÷4=21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840÷[100﹣(89+7)]=210。故答案为:840÷[100﹣(89+7)]=210。【点评】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加括号。10.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或“=”。3.23 < 3.32 2140m < 2.2km 68×99 = 68×100﹣686.06 > 6.006 780g < 7.8kg 578﹣39+161 > 578﹣(39+161)【答案】<,<,=,>,<,>。【分析】①④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以此类推;②1km=1000m,2.2km=2200m,2140<2200,所以2140m<2.2km;③根据乘法分配律解答即可;⑤1kg=1000g,7.8kg=7800g,780g<7800g,所以780g<7.8kg;⑥根据减法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3.23<3.32 2140m<2.2km 68×99=68×100﹣686.06>6.006 780g<7.8kg 578﹣39+161>578﹣(39+16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大小比较等知识,要求学生掌握。11.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的和是125度,那么第三个角是 55 度.【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内角和减去两个角的和,就是第三个角的度数,解答即可.【解答】解:180°﹣125°=55°答:第三个角是55度.故答案为:5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12.把4.5的数位上的数字调换位置后,比原数多了 90 个0.0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调换之后的数为:5.4,再用5.4减去4.5,看得数里有几个0.01即可.【解答】解:5.4﹣4.5=0.9,0.9里面有90个0.01.答:比原数多了90个0.01.故答案为:9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出两个数的差,再看差里有几个0.01组成即可.13.A、B、C、D四个同学,将他们的身高两两相加,得到6个数,并从低到高排列.第一个数是2.64,第二个数是2.7,第六个数是2.96.这四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1.4 米,最矮的同学与最高的同学身高相差 0.26 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从低到高排,可以看出,最低的两个相加是2.64,最高的两个相加2.96,平均身高就是:两个最高+两个最低再除以4,即(2.64+2.96)÷4=1.4米.第一个2.64,第二个2.7,说明第二矮的人与第三矮的人差距是2.7﹣2.64=0.06米,第六个与第一个的差2.96﹣2.64=0.32米,是最高的两个与最矮的两个的差,又已经知道第二高与第三高的差是0.06米,那么,最高与最矮的差距就是0.32﹣0.06=0.26米.【解答】解:(1)(2.64+2.96)÷4=5.6÷4=1.4(米)(2)(2.96﹣2.64)﹣(2.7﹣2.64)=0.32﹣0.06=0.26(米)答:这四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米,最矮的同学与最高的同学身高相差0.26米.故答案为:1.4,0.26.【点评】平均身高就是:平均身高=(两个最高+两个最低)÷4.14.塘塘在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时,如果用6厘米高的直条表示24人,那么3厘米高的直条表示 12 人;如果要表示72人,那么直条的高度应该是 18 厘米。【答案】12,18。【分析】根据单一量=总量÷数量,求出单一量,再根据总量=单一量×数量,再根据数量=总量÷单一量,即可解答。【解答】解:24÷6×3=4×3=12(人)72÷(24÷6)=72÷4=18(厘米)答:3厘米高的直条表示12人;如果要表示72人,那么直条的高度应该是18厘米。故答案为:12,1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有关计算,掌握单一量=总量÷数量,总量=单一量×数量,数量=总量÷单一量是解答关键。15.停车场有自行车和三轮车合计14辆,总共有34个轮子,自行车有 8 辆,三轮车有 6 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假设全是三轮车,则应是(3×14)个轮子,实际却是34个。这是因为有自行车导致的误差。用除法求出假设与实际相差的数量里面有多少个(3﹣2),就是有多少辆自行车。再用减法即可求出三轮车的数量。【解答】解:(3×14﹣34)÷(3﹣2)=8÷1=8(辆)14﹣8=6(辆)答:自行车有8辆,三轮车有6辆。故答案为:8,6。【点评】此题主要使用了假设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要熟练掌握。三.判断题(共9小题)16.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 【答案】√【分析】从上面看到的是一行两个正方形;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7.4×73×25=73×(4×25)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答案】×【分析】在4×73×25=73×(4×25)中,先把因数4和73交换位置,因此先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再把25与4结合,因此这里还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4×73×25=73×(4×25)这里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所以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掌握各种运算定律的特点,并能够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18.81.18中,两个“8”表示的意义相同。 × 【答案】×。【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数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该数位所对应的计数单位。【解答】解:81.18中第一个8在十位表示8个十;第二个8在百分位表示8个0.01,意义不同。因此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意义。19.三角形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三类.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分为两类:不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形式,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分为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不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三类”的说法是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角对三角形分类的方法: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0.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所以5.42+3.78=9.2.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①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②再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解答】解:5.42+3.78=9.2.故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去掉,所以5.42+3.78=9.2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小数加法,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21.“神八”升空是平移现象,“神八”绕地球飞行也是平移现象。 × 【答案】×【分析】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图形的平移运动;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神八”升空是 平移现象,“神八”绕地球飞行是旋转现象;故原题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移和旋转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22.把 9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3个.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题干是“分给3个小朋友”,而不是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不能用除法求解,无法确定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只有平均分时,把9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9÷3=3个.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缺少了“平均”两个字,说明不一定是平均分;每个小朋友不一定分3个;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常考的一种类型,注意数学语言的严谨性.23.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灵活确定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纸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若收集的数目比较大,可以用一格代表较大的数量;若收集的数目比较小,可以用一格代表较小的数量,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若收集的数目比较大,可以用一格代表较大的数量;若收集的数目比较小,可以用一格代表较小的数量,因此说可以根据数据的大小灵活确定一格代表几个单位.所以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明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及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教室里要挂彩色气球,四(1)班有13人吹气球。男生每人吹8个,女生每人吹7个,一共吹了100个气球。男生有4人,女生有9人。 × 【答案】×【分析】根据男、女生人数及每人吹气球的个数计算吹气球的总数,与题干数据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4×8+7×9=32+64=96(个)96≠10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关键是利用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计算吹气球的总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四.计算题(共4小题)25.求近似数:12.97(精确到十分位)2.103(精确到百分位)100.1001(精确到千分位)99.954(精确到个位)【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精确到十分位,即保留小数点后面第一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二位;精确到百分位,即保留小数点后面第二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精确到千分位,即保留小数点后面第三位,看小数点后面第四位;精确到个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利用“四舍五入”法分别解答即可.【解答】解:12.97(精确到十分位)≈13.02.103(精确到百分位)≈2.10100.1001(精确到千分位)≈100.10099.954(精确到个位)≈100故答案为:13.0,2.10,100.100,1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取值,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位数.26.竖式计算.15.78+2.45=33.4﹣9.48=13.1+120.95=100﹣19.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15.78+2.45=18.2333.4﹣9.48=23.9213.1+120.95=134.05100﹣19.2=80.08【点评】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7.脱式计算。(1)427÷7×12(2)18×48÷6【答案】(1)732;(2)144。【分析】(1)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先算乘法,再算除法。【解答】解:(1)427÷7×12=61×12=732(2)18×48÷6=864÷6=144【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28.计算如图各未知角的度数。【答案】96°,34°。【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即可解答。【解答】解:180°﹣35°﹣49°=145°﹣49°=96°180°﹣45°﹣101°=135°﹣101°=34°答:如图未知角的度数分别是96°、3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关键。五.操作题(共2小题)29.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答案】【分析】根据图示,数轴上0到1之间平均分成10份,所以一个小格表示0.1,据此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的认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30.分别画出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图中物体时看到的形状。【答案】【分析】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分别明确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图中物体时看到的形状,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六.应用题(共9小题)31.三(5)班的39名同学准备去游乐园玩,每人玩一次旋转木马,带400元买门票够吗?【答案】够了。【分析】根据题意,用同学的总人数乘门票的价格,求出一共需要付多少元,如果小于或等于400元则够,大于400元则不够。【解答】解:39×9=351(元)351<400答:带400元买门票够了。【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不断增加,直播电商行业逐渐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群众带来极大便捷。双十一期间,某直播店铺新进了864件衣服,卖出514件后,剩下的平均装进7个箱子,每个箱子装多少件衣服?【答案】50件。【分析】用店铺新进的衣服的件数减去卖出的件数,求出剩下的件数,再用剩下的件数除以箱子数,即可求出每个箱子装多少件衣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864﹣514=350(件)350÷7=50(件)答:每个箱子装50件衣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减法以及除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理清数量关系是关键。33.学校组织同学们成立了“郭明义志愿服务队”。一共分成25组,每一组有4名男生和8名女生,学校的“郭明义志愿服务队”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答案】300名。【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一组中的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组数=总人数,依此列式并根据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进行简算即可。乘法分配律的特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依此解答。【解答】解:(4+8)×25=4×25+8×25=100+200=300(名)答:学校的“郭明义志愿服务队”一共有300名同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34.商场新进8箱玻璃杯,每箱120个。搬运时不小心打破了24个,剩下的每36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答案】26盒。【分析】先用每箱玻璃杯的个数乘上8箱,求出玻璃杯的总个数,再减去打破的个数,求出剩下的个数,再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用剩下的个数除以36,即可求出可以装多少盒。【解答】解:(120×8﹣24)÷36=(960﹣24)÷36=936÷36=26(盒)答:可以装26盒。【点评】本题关键是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玻璃杯的个数,进而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进行求解。35.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和乙数相等,两个数的和是92.4,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此数就扩大了10倍,甲数是1份数,乙数就是10份数,再根据甲乙两数的和是92.4求出甲数,即可求出乙数.【解答】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10x,x+10x=92.411x=92.4x=8.410×8.4=84答:甲数是8.4,乙数是84.【点评】本题考查了和倍问题,得出乙数是甲数的10倍是解题的关键.36.一本笔记本9.2元,一个文具盒12.9元,小红各买了一个,需要付多少元?【答案】22.1元。【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用一个笔记本的价钱加上一个文具盒的价钱即可解答。【解答】解:9.2+12.9=22.1(元)答:需要付22.1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找出题中所给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37.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用32+38+50,求出四筐梨的总重量,再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32+38+50)÷4=120÷4=30(千克)答:平均每筐梨有30千克.【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求出四筐梨的总重量共多少千克是解题的关键.38.公园的大船能坐6人,小船能坐4人,希望小学124名师生去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24条,正好坐满.他们租了大、小船各多少条?【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假设全是小船,则有4×24=96(人),比实际少了124﹣96=28(人),而每条大船坐6人,少算了6﹣4=2人,所以大船有28÷2=14(条),那么小船有24﹣14=10(条);据此解答.【解答】解:假设全是小船,大船:(124﹣4×24)÷(6﹣4)=28÷2=14(条)小船:24﹣14=10(条);答:大船租了14条、小船租了10条.【点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往往用假设法解答,有些应用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问题时,可以假设要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相等,或假设它们为同一种量,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如果数量上出现矛盾,可适当调整,以求出正确的结果.39.王青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5米,李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比王青家到学校的距离的11倍少5米,李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答案】490米。【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王青家到学校的距离乘11,再减去5即可。【解答】解:45×11﹣5=495﹣5=490(米)答:李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90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乘法和加法意义的运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