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素养评价数学试卷人教版一.选择题(共6小题)1.被除数的中间有0,那么商的中间( )A.一定也有0 B.一定没有0C.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2.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85°,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3.奇思有6.9元,买了一支4.4元的钢笔和一块1.3元的橡皮擦,还剩( )元。A.2.5 B.0.2 C.1.24.五个人踢毽子,丽丽踢了39个,明明踢了28个,华华踢了10个,另外两个人踢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华华多.这五个人踢毽子的个数的平均数应( )A.大于10小于28 B.等于28C.大于28小于39 D.大于395.下面是某快递点一周寄出物品数量统计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1格代表多少件比较合适?(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数量(件) 260 200 1000 1300 550 330 400A.20 B.100 C.5006.笼子里鸡和兔共有10只,从下面数,共有34只脚,则鸡有( )只。A.6 B.3 C.7 D.5二.填空题(共9小题)7.如图表示 个 相加,用加法计算是 。用乘法计算是 或 。8.有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堆成一堆,从上往下看是图(1),从正面看是图(2),从左侧看是图(3),这堆木块共有 块。9.36×21=36×20+36=720+36=75652×31= ×30+ = + = 13×29=13×30﹣13=390﹣13=37733×29= ×30﹣ = ﹣ = 45×39+45= × = 10.在横线上填上“>”“<”或“=”。6 0.65 7.25 7.52 18分米 1.8米 0.7元 7分11.在三角形中,已知∠1=45°,∠2=55°,那么∠3= ,这是一个 三角形.12.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的和是8.6,被减数是 .13.四年级三个班参加了“我为环保做贡献”回收塑料瓶的活动,四(1)班、四(2)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6个,要想使三个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8个,则四(3)班要回收塑料瓶 个.14.塘塘在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时,如果用6厘米高的直条表示24人,那么3厘米高的直条表示 人;如果要表示72人,那么直条的高度应该是 厘米。15.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16个头,从下面数有44只脚。这个笼子里有 只鸡。三.判断题(共9小题)16.小明在计算970÷80时,根据商不变的规律,970÷80=97÷8,最后求出它的结果是12…1. .17.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每次只能看到3个面. .18.大于0.36而小于0.38的小数只有0.37。 19.用三根分别长4厘米、5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20.两个小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1.8,则差不变. 21.一个梯形平移后还是梯形,大小、形状和位置都没有改变。 22.小军去爬山,上山路程为4千米,每时行2.4km,下山时原路返回,每时行3.6km,小军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 23.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画出的直条越长,表示的数据就越大. 24.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鸡有5只,兔有4只。 四.计算题(共3小题)25.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5.69+7.81= ★20﹣5.56= 7.43﹣4.68+8.97=26.递等式计算。560+35×5﹣593 280÷35+12×75 54×(42﹣27)÷27 26×[224﹣(45+79)]27.求∠A的度数.五.操作题(共2小题)28.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钝角三角形.29.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左边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六.应用题(共10小题)30.学校买来和各28个,每个76元,每个24元,共花多少元?31.面包店推出促销活动。一种吐司面包“买五送一”。如果每袋吐司面包售价16元,买30袋这种面包要花多少钱?32.一只大象重2吨100千克,一只小熊重300千克,它们一共重多少千克?大象比小熊重多少千克?33.下面是超市里的水果价格表。名称 价格 苹果 5元/500克 梨 4元/500克 桃 8元/500克 菠萝 9元/500克(1)李阿姨买了1千克菠萝和500克梨,一共花了多少钱?(2)买500克桃的钱可以买多少千克梨?34.杨奶奶家有一块三角形菜地,其中最大角是最小角的4倍,另外一个角是60°,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多少度?35.“三山夹两盆”是指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一个特殊地形,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其中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天山的最高峰海拔为7.439千米,昆仑山最高峰海拔比天山大约高0.21千米,阿尔泰山最高峰海拔比天山最高峰海拔低3.065千米。昆仑山、阿尔泰山的最高峰海拔分别是多少千米?36.王丽下午放学后和妈妈一起去体育馆打羽毛球,开始打球时她从镜子里看到钟表上的时如图。打完羽毛球后她们坐地铁回家,回家途中用了15分钟。到家时,家里的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是19:55。王丽和妈妈打了多长时间羽毛球?37.3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加上第4名同学的体重后,平均体重增加2千克,第4名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8.在超市分拣区,同学们准备帮售货员解决分油的问题:有100kg油,要装在28个瓶子里(如图),并且每个瓶子都装满了。请问大、小油瓶各需要几个?39.奶奶养了一群羊和一群鹅,丽丽数了数,一共57个头,132只脚,奶奶一共养了多少只羊和多少只鹅?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素养评价数学试卷人教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被除数的中间有0,那么商的中间( )A.一定也有0 B.一定没有0C.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答案】C【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可知,被除数的中间有0,那么商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如果这个中间的0前面的数字组成的数能被除数整除,则商中间有0,如1505÷5=301,如果不能被除数整除,则应零上不商零,如1102÷2=551.【解答】解: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可知,被除数的中间有0,那么商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故选:C.【点评】整数的除法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2.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85°,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85°,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奇思有6.9元,买了一支4.4元的钢笔和一块1.3元的橡皮擦,还剩( )元。A.2.5 B.0.2 C.1.2【答案】C【分析】用4.4加上1.3,求出共花的钱数,用6.9减去共花的钱数,求出还剩的钱数。【解答】解:4.4+1.3=5.7(元)6.9﹣5.7=1.2(元)答:还剩1.2元。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列式解答。4.五个人踢毽子,丽丽踢了39个,明明踢了28个,华华踢了10个,另外两个人踢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华华多.这五个人踢毽子的个数的平均数应( )A.大于10小于28 B.等于28C.大于28小于39 D.大于39【答案】A【分析】已知丽丽踢了39个,明明踢了28个,华华踢了10个,另外两个人踢的个数比明明少、比华华多,由此可知,另外两人踢的个数比10个多,比28个少,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出丽丽、明明、华华三人踢的平均数,据此可以推断这五个人踢毽子的个数的平均数.【解答】解:由于另外两人踢的个数比10个多,比28个少,求出来的平均数一定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因此,选项B不正确;平均数也不会大于28个,选项C也不正确;平均数更不可能大于39,所以选项D不正确,根据排除法,只有选项A正确.所以这五个人踢毽子的个数的平均数应大于10小于28.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及应用.5.下面是某快递点一周寄出物品数量统计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1格代表多少件比较合适?(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数量(件) 260 200 1000 1300 550 330 400A.20 B.100 C.500【答案】B【分析】表格中最大的数是1300,最小的数是200,1300比200多1100,由此可知1格表示100件比较合适。【解答】解:1300﹣200=1100(件)所以1格代表100件比较合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所给数据合理选择标准制作统计图的应用。6.笼子里鸡和兔共有10只,从下面数,共有34只脚,则鸡有( )只。A.6 B.3 C.7 D.5【答案】B【分析】假设全是兔,则脚应该有10×4=40(只),比实际多40﹣34=6(只),因为每只兔比每只鸡多4﹣2=2(只)脚,所以鸡有(6÷2)只,据此求解即可。【解答】解:假设全是兔,则鸡的只数为:(10×4﹣34)÷2=6÷2=3(只)答:鸡有3只。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二.填空题(共9小题)7.如图表示 3 个 4 相加,用加法计算是 4+4+4=12 。用乘法计算是 3×4=12 或 4×3=12 。【答案】3,4,4+4+4=12,3×4=12,4×3=12。【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叫做乘法。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解答】解:上图表示3个4相加,用加法计算是4+4+4=12。用乘法计算是3×4=12或 4×3=12。故答案为:3,4,4+4+4=12,3×4=12,4×3=12。【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的认识及应用。8.有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堆成一堆,从上往下看是图(1),从正面看是图(2),从左侧看是图(3),这堆木块共有 10 块。【答案】10。【分析】结合已知条件:从上往下看是图(1),从正面看是图(2),从左侧看是图(3),推断并在从上往下看的图(1)中将正方体木块的个数标记出来。然后将这些数字相加即可。【解答】解:经分析得:从上往下看的图(1)中将正方体木块的个数标记如下:1+3+4+2=4+4+2=8+2=10(块)答:这堆木块共有10块。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将计数的个数反应到从上往下看到的图示中然后再计算即可。9.36×21=36×20+36=720+36=75652×31= 52 ×30+ 52 = 1560 + 52 = 1612 13×29=13×30﹣13=390﹣13=37733×29= 33 ×30﹣ 33 = 990 ﹣ 33 = 957 45×39+45= 45 × 40 = 1800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把31看作3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把29看作3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解答】解:(1)52×31=52×(30+1)=52×30+52=1560+52=1612;(2)33×29=33×(30﹣1)=33×30﹣33=990﹣33=957;(3)45×39+45=45×(39+1)=45×40=1800.故答案为:52,52,1560,52,1612;33,33,990,33,957;45,40,18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把一个因数看作两个数的和或差来简算.10.在横线上填上“>”“<”或“=”。6 > 0.657.25 < 7.5218分米 = 1.8米0.7元 > 7分【答案】>;<;=;>。【分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1米=10分米,1.8米=18分米;1元=10角,0.7元=7角,7角>7分。【解答】解:6>0.657.25<7.5218分米=1.8米0.7元>7分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及小数的大小比较。11.在三角形中,已知∠1=45°,∠2=55°,那么∠3= 80° ,这是一个 锐角 三角形.【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用180分别减去两个角的度数,即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进而依据三角形的分类方法,即可判断出这个三角形的类别.【解答】解:∠3=180°﹣45°﹣55°=80°又因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锐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一个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80°、锐角.【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分类方法.12.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的和是8.6,被减数是 4.3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被减数+减数+差=8.6,因为减数+差=被减数,所以就是被减数+被减数=8.6,用8.6除以2即可解答.【解答】解:8.6÷2=4.3答:被减数是4.3.故答案为:4.3.【点评】考查了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本题要把算式转化成2个被减数是解答的关键.13.四年级三个班参加了“我为环保做贡献”回收塑料瓶的活动,四(1)班、四(2)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6个,要想使三个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38个,则四(3)班要回收塑料瓶 42 个.【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用三个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的个数乘3,得出三个班共需回收的个数,四(1)班、四(2)班平均每班回收塑料瓶的个数乘2,得出四(1)班、四(2)班共回收的个数,再相减即可.【解答】解:38×3﹣36×2=114﹣72=42(个),答:四(3)班要回收塑料瓶42个.故答案为:42.【点评】本题考车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14.塘塘在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时,如果用6厘米高的直条表示24人,那么3厘米高的直条表示 12 人;如果要表示72人,那么直条的高度应该是 18 厘米。【答案】12,18。【分析】根据单一量=总量÷数量,求出单一量,再根据总量=单一量×数量,再根据数量=总量÷单一量,即可解答。【解答】解:24÷6×3=4×3=12(人)72÷(24÷6)=72÷4=18(厘米)答:3厘米高的直条表示12人;如果要表示72人,那么直条的高度应该是18厘米。故答案为:12,1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有关计算,掌握单一量=总量÷数量,总量=单一量×数量,数量=总量÷单一量是解答关键。15.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16个头,从下面数有44只脚。这个笼子里有 10 只鸡。【答案】10。【分析】假设笼子里都是兔子,那么就有16×4=64(只)脚,这样实际就比假设少了64﹣44=20(只)脚;因为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只)脚,然后用20除以2求得鸡的只数即可。【解答】解:(16×4﹣44)÷(4﹣2)=20÷2=10(只)答:这个笼子里有10只鸡。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三.判断题(共9小题)16.小明在计算970÷80时,根据商不变的规律,970÷80=97÷8,最后求出它的结果是12…1. × .【答案】×【分析】计算970÷80时,根据商不变的规律,970÷80=97÷8,是正确的,最后的值相同,都是12,但是由于除数的不同,导致商12相同,而余数不同,前者是10,后者是1;因此得解.【解答】解:970÷80=97÷8=12,970÷80=12…10,97÷8=12…1,所以“小明在计算970÷80时,根据商不变的规律,970÷80=97÷8,最后求出它的结是12…1”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正确理解商不变的规律和余数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7.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每次只能看到3个面.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在中小学的视图,是平行光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光线是平行光线,不是象我们眼睛一样的点光源,这样,就不会出现长方体的厚度比两眼间的距离小可以同时看到四个面的情况,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每次只能看到3个面;故答案为:√.【点评】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从数学上看,这个题目考查的是视图的知识,是基础题型.18.大于0.36而小于0.38的小数只有0.37。 × 【答案】×。【分析】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知,大于0.36而小于0.38的两位小数有0.37;大于0.36而小于0.38的三位小数有0.361、0.362……;大于0.36而小于0.38的四位小数有0.3611、0.3612……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大于0.36而小于0.38的一位小数只有0.37。大于0.36而小于0.38的小数有无数个。故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要求学生掌握。19.用三根分别长4厘米、5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4+5=9,所以分别长4厘米、5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0.两个小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1.8,则差不变.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1.8,差会不变,可以举一个例子进一步验证.【解答】解:如:5﹣1=4,被减数5增加1.8后是6.8,减数1增加1.8后是2.8,则差为:6.8﹣2.8=4;进一步说明: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1.8,差就不变.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差不变的规律: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减少一个相同的数,差就不变.21.一个梯形平移后还是梯形,大小、形状和位置都没有改变。 × 【答案】×【分析】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位置改变,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一个梯形平移后还是梯形,大小、形状没有改变,位置改变。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22.小军去爬山,上山路程为4千米,每时行2.4km,下山时原路返回,每时行3.6km,小军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 × 【答案】×【分析】首先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分别求出上山、下山各用多少小时,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往返的路程÷往返共有的时间,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4×2÷(4÷2.4+4÷3.6)=8÷()=8=8(千米/时)3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求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23.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画出的直条越长,表示的数据就越大.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数值大,绘制出的直条长,反之绘制的直条图短,因此,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画出的直条越长,表示的数据就越大.【解答】解: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画出的直条越长,表示的数据就越大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绘制方法,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就是能清楚地表示各数量的多少,多直条图长,反之直条图短.24.鸡兔同笼,有9个头,26条腿,鸡有5只,兔有4只。 √ 【答案】√【分析】假设都是鸡,利用计算的腿数与实际腿数的差除以每只兔子与鸡腿数的差,求兔子的只数,再求鸡的只数即可。【解答】解:(26﹣9×2)÷(4﹣2)=8÷2=4(只)9﹣4=5(只)所以鸡有5只,兔有4只,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四.计算题(共3小题)25.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5.69+7.81= ★20﹣5.56= 7.43﹣4.68+8.97=【答案】13.5,14.44,11.72。【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可以用“和﹣一个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验算加法,用“差+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验算减法。【解答】解:5.69+7.81=13.520﹣5.56=14.447.43﹣4.68+8.97=11.7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注意数位对齐。26.递等式计算。560+35×5﹣593280÷35+12×7554×(42﹣27)÷2726×[224﹣(45+79)]【答案】142;908;30;2600。【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2)同时算乘除法,再算加法;(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乘法,最后除法;(4)先算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解答】解:(1)560+35×5﹣593=560+175﹣593=735﹣593=142(2)280÷35+12×75=8+900=908(3)54×(42﹣27)÷27=54×15÷27=810÷27=30(4)26×[224﹣(45+79)]=26×[224﹣124]=26×100=2600【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27.求∠A的度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用180°减去∠B、∠C的度数,或减去∠B、∠C两角度数的和就是∠A的度数.【解答】解:如图∠A=180°﹣(∠B、∠C)=180°﹣(18°+17°)=180°﹣35°=145°答:∠A是145°.【点评】此题是考查三角形内和定理.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用180°减去已知的两角的度数就是要求的角的度数.五.操作题(共2小题)28.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钝角三角形.【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一个角大于90度,其余两个角是锐角作图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钝角三角形的特征作图的能力.29.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左边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答案】【分析】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所给几何体,从前面看到下面一行3个小正方形,上面1个居中;从右面看到一列2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到一行3个小正方形。根据所看到的形状做题即可。【解答】解:如图:【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六.应用题(共10小题)30.学校买来和各28个,每个76元,每个24元,共花多少元?【答案】2800元。【分析】首先求出篮球与足球单价和,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76+24)×28=100×28=2800(元)答:总共花2800元。【点评】此题考查带括号的表外乘加计算及应用。31.面包店推出促销活动。一种吐司面包“买五送一”。如果每袋吐司面包售价16元,买30袋这种面包要花多少钱?【答案】400元。【分析】本题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买5送1,即买5袋可以得到6袋,用30除以6求出需要买几个5袋,再乘5求出需要买几袋,最后乘每袋的售价即可。【解答】解:30÷(5+1)×5=30÷6×5=5×5=25(袋)25×16=400(元)答:买30袋这种面包要花400元。【点评】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一只大象重2吨100千克,一只小熊重300千克,它们一共重多少千克?大象比小熊重多少千克?【答案】2400千克;1800千克。【分析】1吨=1000千克,先统一单位,再利用加法和减法计算。【解答】解:2吨100千克=2100千克300+2100=2400(千克)2100﹣300=1800(千克)答:它们一共重2400千克,大象比小熊重1800千克。【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换算及加减法的应用。33.下面是超市里的水果价格表。名称 价格 苹果 5元/500克 梨 4元/500克 桃 8元/500克 菠萝 9元/500克(1)李阿姨买了1千克菠萝和500克梨,一共花了多少钱?(2)买500克桃的钱可以买多少千克梨?【答案】(1)22元;(2)1千克。【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1)1千克=1000克1000÷500=29×2+4=18+4=22(元)答:李阿姨买了1千克菠萝和500克梨,一共花了22元。(2)8÷(4×2)=8÷8=1(千克)答:买500克桃的钱可以买1千克梨。【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4.杨奶奶家有一块三角形菜地,其中最大角是最小角的4倍,另外一个角是60°,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多少度?【答案】24度。【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解答此题即可。【解答】解:(180﹣60)÷(1+4)=120÷5=24(度)答: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24度。【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5.“三山夹两盆”是指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一个特殊地形,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其中三山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天山的最高峰海拔为7.439千米,昆仑山最高峰海拔比天山大约高0.21千米,阿尔泰山最高峰海拔比天山最高峰海拔低3.065千米。昆仑山、阿尔泰山的最高峰海拔分别是多少千米?【答案】7.649千米,4.374千米。【分析】先用加法求出昆仑山的最高峰海拔,再用减法求出阿尔泰山的最高峰海拔。【解答】解:7.439+0.21=7.649(千米)7.439﹣3.065=4.374(千米)答:昆仑山的最高峰海拔是7.649千米,阿尔泰山的最高峰海拔是4.374千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6.王丽下午放学后和妈妈一起去体育馆打羽毛球,开始打球时她从镜子里看到钟表上的时如图。打完羽毛球后她们坐地铁回家,回家途中用了15分钟。到家时,家里的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是19:55。王丽和妈妈打了多长时间羽毛球?【答案】2小时5分钟。【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特征,镜中的景物与实际景物上下前后方向一致,左右方向相反,大小不变,且关于镜面对称,即可确定王丽与妈妈开始打羽毛球的时刻,再用她们打完羽毛球回到家的时刻减开始打羽毛球的时刻,再减回家途中所用的时间,就是王丽和妈妈打羽毛球的时间。【解答】解:如图开始打羽毛球时刻:17:3519时55分﹣17时35分﹣15分=2小时5分钟答:王丽和妈妈打了2小时5分钟羽毛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镜面对称原理弄清她们开始打羽毛球的时刻,再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解答。37.3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加上第4名同学的体重后,平均体重增加2千克,第4名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答案】43。【分析】首先用3名同学的平均体重乘3求出3名同学体重和,再求出加上第4名同学后的平均体重,用4名同学的体重和减去前3名同学体重和就是第4名同学的体重,据此列式解答。【解答】解:(35+2)×4﹣35×3=37×4﹣105=148﹣105=43(千克)答:第4名同学的体重是43千克。【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应用。38.在超市分拣区,同学们准备帮售货员解决分油的问题:有100kg油,要装在28个瓶子里(如图),并且每个瓶子都装满了。请问大、小油瓶各需要几个?【答案】18个,10个。【分析】假设都装到大瓶子里,则一共可以装(28×5)千克油,实际比假设少了(28×5﹣100)千克,一个小瓶比一个大瓶少装(5﹣1)千克油,所以小瓶有:(28×5﹣100)÷(5﹣1)=10(个),然后用28减去小瓶的数量就是大瓶的数量。据此解答。【解答】解:小瓶:(28×5﹣100)÷(5﹣1)=(140﹣100)÷4=40÷4=10(个)大瓶:28﹣10=18(个)答:大瓶需要18个,小瓶需要10个。【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39.奶奶养了一群羊和一群鹅,丽丽数了数,一共57个头,132只脚,奶奶一共养了多少只羊和多少只鹅?【答案】9只羊和48只鹅。【分析】假设全是羊,则脚的只数是57×4=228(只),这与实际脚的只数多了228﹣132=96(只),这是因为每只鸡羊比每只鹅多4﹣2=2(只)脚;据此用除法可求出鹅的只数,进而求出羊的只数。【解答】解:假设全是羊,则鹅的只数为:(57×4﹣132)÷(4﹣2)=96÷2=48(只)羊的只数为:57﹣48=9(只)答:奶奶一共养了9只羊和48只鹅。【点评】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