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第5章 制造技术与工程 综合评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第5章 制造技术与工程 综合评价(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5章 制造技术与工程 综合评价
参考答案及解析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河姆渡象牙蝶形器 B.良渚玉琮王
C.春秋伎乐铜屋 D.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
【答案】C
【解析】
A、象牙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B、玉石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C、春秋伎乐铜屋是一种青铜器,青铜是一种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D、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是由泥土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不合题意。
2.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铜料化为铜液,属于熔化现象
B.铜料化为铜液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C.铜液冷却成型过程中需要放热
D.模具中的铜液冷却成青铜器后质量不变
【答案】B
【解析】
AB、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在这一过程中,固态的铜料变为液态的铜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铜是晶体,铜料化为铜液过程中,熔化过程温度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液态铜倒入模具冷却成青铜器,是液态的铜凝固为固态,凝固放热,故C正确。
D、模具中的铜液冷却成青铜器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故D正确。
3. 以下哪项属于现代制造技术( )
A. 手工纺车 B. 数控机床 C. 水力织布机 D. 脚踏纺车
【答案】B
【解析】
A.手工纺车依赖人力和简单机械,属于传统手工制造技术。故A不符合题意;
B. 数控机床通过程序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故B符合题意;
C. 水力织布机虽利用自然能源,但属于传统机械制造,缺乏智能化和自动化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
D. 脚踏纺车与手工纺车类似,依赖人力驱动,属于古代纺织工具,故D不符合题意。
4. 我国古代纺织技术中,用于将纤维材料加工成纱线的工具是( )
A. 织布机 B. 纺车 C. 3D打印机 D. 纳米机器人
【答案】B
【解析】
A. 织布机用于将纱线织成布匹,而非加工纤维成纱线。故A不符合题意;
B. 纺车通过旋转抽丝工艺将棉花、麻等纤维加工成纱线。故B符合题意;
C. 3D打印机是现代智能制造设备,与古代纺织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 属于纳米制造技术,超出古代技术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
5. 以下哪项属于生物制造的范畴( )
A. 纳米电动机 B. 人工合成淀粉 C. 工业机器人 D. 数控机床
【答案】B
【解析】A.纳米电动机属于纳米制造技术。故A不符合题意;
B. 利用生物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属于生物制造,故B符合题意;
C. 工业属于智能制造或自动化技术,故C不符合题意;
D. 数控机床属于智能制造设备,与生物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6. 智能制造的核心特征是( )
A. 手工操作 B. 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 C. 高能耗 D. 依赖传统机械
【答案】B
【解析】A. 智能制造强调自动化,与手工操作矛盾。故A不符合题意;
B. 智能制造通过传感器、算法和机械执行实现自主运行,故B符合题意;
C. 智能制造更注重效率和节能。故C不符合题意;
D. 智能制造依赖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故D不符合题意。
7. 陶瓷与陶器的主要区别之一是( )
A. 使用黏土材料 B. 烧制温度不同 C. 是否需要施釉 D. 是否用于餐具
【答案】B
【解析】瓷器烧制温度为1200℃,陶器烧制温度为900℃,瓷器烧制温度高于陶器,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8.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下列技术中,为了满足人们“行”这一方面需求的是( )
A.纺织技术 B.建筑技术 C.通信技术 D.车船制造技术
【答案】C
【解析】车船制造技术,是为了满足人们“行”的需求。纺织技术、建筑技术、通信技术不是为了满足人们“行”的需求。
9. 如图所示,智能手表具有多种功能,普遍受到人们的喜欢。当你使用智能手表时,你直接使用的是( )
A.制造智能手表相关的科学知识
B.制造智能手表采用的技术手段
C.通信技术与工程制造的产品
D.制造智能手表的工艺流程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智能手表具有多种功能,普遍受到人们的喜欢。当你使用智能手表时,你直接使用的是通信技术与工程制造的产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10. 下列技术成果、应用负面效果以及对策中,对应正确且合理的是( )
A.塑料合成——白色污染——禁用塑料制品
B.汽车制造——交通事故——推荐步行
C.原子能利用——酸雨——植树造林
D.造纸术——森林过度砍伐——纸张回收利用
【答案】D
11. 如图所示的潘顿椅,外观时尚大方具有流畅大气的曲线美,符合人体工学。潘顿椅一次性加工成型,有强烈的雕塑感,颜色十分艳丽,将艺术和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下列材料最适合制作潘顿椅的是 (  )
A. 杉木板 B. 塑料 C. 形状记忆合金 D. 高碳钢
【答案】B
【解析】杉木板质地较软,难以一次性加工成型出具有强烈雕塑感且颜色艳丽的产品,A 选项不合适;塑料具有可塑性强、易加工成型、色彩丰富等特点,能够满足潘顿椅一次性加工成型、外观时尚、颜色艳丽的要求,B 选项正确;形状记忆合金主要用于需要形状记忆功能的场合,对于制作潘顿椅这种注重外观和人体工学的产品并非最适合,C 选项不合适;高碳钢硬度较大,加工难度高,且不具备塑料那样丰富的色彩和易加工成型的特性,D 选项不合适 。
12. 温州苍南碗窑已有 600 多年的传统制碗工艺,烧制碗、盘、杯、盏等陶瓷器皿,尤以青花瓷碗闻名。下列是瓷器制作工艺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制坯 B. 晒坯 C. 彩绘 D. 烧窑
【答案】D
【解析】制坯是将陶土制成一定形状,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 选项不符合;晒坯是通过晾晒使坯体水分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 选项不符合;彩绘是在坯体表面添加颜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 选项不符合;烧窑过程中,陶土中的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 选项符合。
13. 下列物体是使用塑料制成的是 (  )
A. 用金、银、铜等制作的奖牌 B. 用麻类纤维制作的毛绒玩具
C. 用新型钢材建造的 “鸟巢” D. 用聚氟乙烯制造的 “水立方” 外层膜
【答案】D
【解析】金、银、铜等制作的奖牌属于金属制品,A 选项错误;麻类纤维制作的毛绒玩具属于天然纤维制品,B 选项错误;新型钢材建造的 “鸟巢” 属于金属材料制品,C 选项错误;聚氟乙烯是塑料的一种,“水立方” 外层膜由聚氟乙烯制造,属于塑料制品,D 选项正确。
14.中国实现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是什么(  )
A.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B.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C.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D.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答案】C
【解析】我国实现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是: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15.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领先的技术领域(  )
A.轨道交通 B.芯片制造
C.通信装备 D.输变电装备
【答案】B
【解析】我国在全球领先的技术领域有:轨道交通、通信装备、输变电装备。其中芯片制造领域还需要不断的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 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点领域包括: 、 、 。需要攻克极紫外光刻机与光刻胶技术,依赖进口高纯度单晶叶片与热障涂层,受限于超精密抛光工艺和极小径铣刀。为实现“三步走”战略,到2035年需迈入制造强国前列,最终建成 。当前,
领域(如高铁)已实现国产化率超90%,其 技术(如复兴号列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推动了交通效率和产业链的升级。
【答案】芯片制造;航空发动机;扫描电子显微镜;世界领先的制造强国;轨道交通;牵引控制系统;【解析】芯片制造、航空发动机、扫描电子显微镜为“卡脖子”技术。 “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年
份是2035年,最终目标是成为世界领先的制造强国。中国高铁国产化率超90%,牵引控制系统
和复兴号列车是关键技术,推动了交通效率和产业链升级。
17.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塑料制品在制造时选用的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
(1)塑料雨衣 ;
(2)食品袋或包装袋 ;
(3)电器外壳 ;
(4)炒菜用的锅的手柄 。
【答案】(1)热塑性塑料(2)热塑性塑料(3)热固性塑料(4)热固性塑料
【解析】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会软化,在降温时会硬化。热固性塑料在制造时受热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硬化,成品在加热时不会软化,也不能被重新塑形。塑料雨衣、食品袋或包装袋都属于热塑性塑料;电器外壳、炒菜用的锅的手柄都属于热固性塑料。
18.《中国制造 2025》提出 “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 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 2035 年达到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 2045 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世界上亮丽的中国名片。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启动 “智慧城市” 建设,先进的技术设计产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1)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令人担忧,目前市场上有哪些预防近视的产品?各类产品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一款坐姿矫正器,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任意一方面,写出它的设计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如护眼光度笔、正姿护眼笔等。护眼光度笔:通过监测光线亮度,告知用户当前光线亮度是否适合于各种应用场景等。正姿护眼笔: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书写者姿势不对或低头时,与芯片配合控制机械装置将笔尖缩回,姿势正确后,笔尖伸出可以继续书写。(2) 该产品运用人体工程学、材料学等知识,采用塑料材质,遵循经济原则,可以节省成本;上面用硅胶铺垫,便于皮肤接触;下面固定在课桌上,可以调节高低,从而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解析】这道题是结合生活实际的简答题。(1) 根据对市场预防近视产品的了解进行回答,护眼光度笔利用光线监测功能,正姿护眼笔利用传感器和机械控制原理。(2) 从坐姿矫正器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分析,答案从材料节省成本、接触舒适性和高度调节功能阐述其预防近视的设计用意。
19.《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读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解决下面问题。
(1)据图可知,近五年(2017﹣2021)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     。
A.基本持平 B.有增有减 C.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
(2)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
A.家具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农副产品加工业 D.棉纺织工业
【答案】(1)D;(2)B。
20.葡萄的果皮上含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如图1为某兴趣小组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葡萄醋的实验流程图。
(1)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大量繁殖。
(2)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
(3)为延长葡萄醋的保质期,可以选择冷藏保存的方法。从防腐角度分析,原理是    。
【答案】(1)酵母菌;(2)丙;(3)低温能够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解析】
(1)酒精发酵是由酵母菌来完成的;
(2)在酿酒的过程中,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所以氧气浓度不断下降直至为0,对应甲曲线;二氧化碳在发酵一开始就会产生,并且随着发酵过程不断增多,所以乙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酒精是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产生的,并且浓度逐渐增大,所以丙曲线表示酒精的浓度变化;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丙;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低温会使它们的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减缓,从而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进而延长葡萄醋的保质期;当我们把葡萄醋进行冷藏保存时,低温环境对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
21.材料1: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
材料2:鞋成型的简单过程:借助模具裁剪鞋帮,鞋帮缝合,在鞋植上成型,把鞋底和鞋帮缝合起来。
材料3:沃林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改进了鞋的制作过程。根据沃林的设计,一双鞋子的鞋跟可以变换3个高度,在改变鞋跟高度的同时,保证了鞋帮和鞋底都一如既往的舒适。
(1)请说出鞋子满足了你的哪些需求。(列举两项)    。
(2)制造鞋子需要运用哪些技术?(列举两项)    。
(3)材料3体现了技术的哪些性质?(列举一项)    。
【答案】(1)保护脚部、装饰美观;(2)缝纫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3)创新性。
【解析】
(1)远古时代人类为了保护双脚出现了鞋,所以鞋子首先满足了保护脚部的需求;在现代生活中,不同款式的鞋子还具有装饰美观的作用,让人在外观上更加得体。所以答案可以为保护脚部、装饰美观。
(2)从材料2“借助模具裁剪鞋帮,鞋帮缝合,在鞋植上成型,把鞋底和鞋帮缝合起来”可知,制造鞋子需要用到缝纫技术来缝合鞋底和鞋帮;材料3提到“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改进了鞋的制作过程”,说明用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所以答案可以为缝纫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3)材料3中“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改进了鞋的制作过程,根据沃林的设计,一双鞋子的鞋跟可以变换3个高度,在改变鞋跟高度的同时,保证了鞋帮和鞋底都有一定特性”分析可知:这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通过新的设计和技术手段改进了鞋子的功能和制作过程,所以答案为创新性。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2.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大多数黄酒的酿造以糯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黄酒的制作过程如下:糯米洗净→浸泡→蒸熟→放凉→拌入酒曲→密封发酵→调配浓度→加热→冷却装瓶。
(1)将糯米浸泡的目的是为了给酒曲中的微生物提供     。
(2)酒精主要是由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在发酵过程中要保持密封的原因     。
(3)某酿酒厂在发酵过程中,每天跟踪分析发酵液指标,获得了如图曲线,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迅速增长;发酵后期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结合如图曲线分析其数量减少的原因     。(至少答出一条)
【答案】(1)营养物质。
(2)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3)酒精浓度太大抑制其生长繁殖(葡萄糖浓度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解析】
(1)酿酒的过程中将糯米浸泡是为了让糯米吸水膨胀,更容易被微生物发酵分解,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2)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酿酒必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只有没有氧气酵母菌才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
(3)分析曲线可知,0~96h内,酵母菌的数量曲线呈现上升趋势,所以数量一直在增加,发酵后期数量减少,原因可能是酒精浓度太大抑制其生长繁殖,也有可能是葡萄糖浓度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23.新型铸铁材料 —— 蠕墨铸铁:在高碳铁液中加入稀土合金,得到断口呈 “花斑” 状、石墨为蠕虫状的蠕墨铸铁 (又称蠕铁)。蠕铁是具有片状和球状石墨之间的过渡形态铸铁,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内部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蠕铁是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 (耐高温、强度大、断面敏感性小)、导热率高和抗氧化性能好的新型铸铁材料。蠕铁广泛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汽车制动零件、排气管等。国产蠕铁中的蠕化剂均含有稀土元素,如稀土硅铁镁合金、稀土硅钙合金等。国产蠕铁技术冲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助推我国发动机制造技术迈向世界领先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蠕墨铸铁从材料分类看属于_______(填 “有机合成” 或 “金属”) 材料。
(2) 蠕墨铸铁作为发动机材料主要是利用其独特的_______(填 “物理” 或 “化学”) 性质。
(3) 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的组成元素_______(填 “相同” 或 “不同”)。
(4) 要炼出含铁 90% 的生铁 100 吨,至少需要Fe2O3质量分数为 80% 的铁矿石_______吨。(计算结果取整数)
【答案】(1) 金属;(2) 物理;(3) 相同;(4) 161
【解析】(1) 蠕墨铸铁是铸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因为它主要成分是金属,具有金属的特性。
(2) 蠕墨铸铁用于发动机材料,利用的是其耐高温、强度大、断面敏感性小等力学性能,这些属于物理性质。
(3) 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组成元素相同,只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 根据铁元素质量守恒计算。生铁中含铁的质量为100t×90% = 90t。设需要Fe2O3质量分数为 80% 的铁矿石质量为x,Fe2O3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 70%,则x×80%×70% = 90t,解得x161t。
24. 瓷器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反映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的向往。
(1) 手工制作陶瓷的过程如图甲,在 “烧制” 时,将陶坯错落间隔放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 高岭土 [主要成分为Al2(Si2O5)(OH)n] 是制造陶瓷器的优良原料。经分析,其中铝、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n =________。
(3) 陶瓷烧制过程中,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后陶瓷上会暴出黑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烧制青花瓷的原料为黏土,某黏土的成分如表,其中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成分 二氧化硅 氧化铝 氧化铁 氧化镁 其他
质量分数(%) 69.51 14.15 2.55 1.31 12.48
(5) 青花瓷的 “翠色” 来源十分复杂,涉及窑炉内的CO和瓷器表面釉料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氧化亚铁,该过程体现了CO的还原性,此性质是CO的_______(填 “物理” 或 “化学”) 性质。
(6) 如图乙所示的窑炉能够控制窑内CO的含量,从而实现调节釉色的目的。为了提高窑体内CO的体积分数,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填字母)。
A. 相对增加空气鼓入 B. 相对增加燃料用量 C. 增大烟囱的排气量 D. 减小烟囱的排气量
(7) 现代工业对优质陶瓷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建筑陶瓷工业窑炉氨燃烧 (零碳燃料) 技术” 已应用于示范试产。用NH3做燃料相对于用木炭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答案】使陶坯受热均匀
【解析】在烧制陶瓷时,将陶坯错落间隔放置,这样可以让热量更好地传递到每个陶坯,使陶坯受热均匀,避免出现受热不均导致的烧制问题。
(2) 【答案】4
【解析】根据化学式Al2(Si2O5)(OH)n,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铝元素的质量为2×27 = 54,氧元素的质量为16×(5 + n)。已知铝、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通过计算可得n = 4。
(3) 【答案】在高温时,铁转化为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解析】铁在高温下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所以陶瓷烧制过程中,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烧制后陶瓷上会出现黑点。
(4) 【答案】SiO2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则是由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黏土成分中,SiO2由硅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硅是非金属元素,所以SiO2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属于金属氧化物。
(5) 【答案】化学
【解析】CO的还原性是在化学反应(CO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氧化亚铁)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6) 【答案】BD
【解析】相对增加空气鼓入,会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CO生成,A 选项错误;相对增加燃料用量,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会使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更多CO,B 选项正确;增大烟囱排气量会使CO排出增多,降低窑体内CO体积分数,C 选项错误;减小烟囱排气量,CO排出减少,可提高窑体内CO体积分数,D 选项正确。
(7) 【答案】不产生CO2,利于低碳经济
【解析】木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而NH3燃烧不产生CO2,对环境更友好,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这就是用NH3做燃料相对于用木炭做燃料的优点。
25.图1中的曾侯乙尊盘是战国时期盛酒礼器的巅峰之作,精美细腻的镂孔附饰,证实了在2 400年前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登峰造极。(酒的密度为,铁的密度为 )
图1 图2
小明想仿照失蜡法,铸造一个铁制容器,步骤如下:
第一步:产品设计与规划
(1)如图 2,铸造过程③将模具烧至蜡油流空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答案】熔化。
【解析】因为此过程是把蜡由固态加热至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2)将固态铁加热至液态,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是下图 中的_____________。
【答案】C。
【解析】铁是晶体,熔化前吸热升温,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全部熔化后吸热继续升温,C 选项符合该特点。
第二步:原料的采购与管理
小明对失蜡法中所用的蜡块进行了如图 3所示的测量。
图3
(1)小明用图4甲的方法测得蜡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 。
【答案】10。
【解析】 由图4甲可知,量筒上每 之间有10个小格,则量筒的分度值为,所以蜡块的体积 。
(2)使用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时,指针偏转情况如图 4 乙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将蜡块从水中取出后立刻放在天平的左盘,用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这样测得的蜡块的密度偏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左 大 蜡块表面沾有水,导致质量测量值偏大
【解析】 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的原则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图3乙中指针右偏,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将蜡块从水中取出后立刻放在天平的左盘,用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蜡块表面沾有水,造成质量的测量值偏大,体积的测量值是准确的,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这样测得的蜡块的密度偏大。
(3)改进方案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如图3丙所示,则蜡块的质量为 _______ 。
【答案】9
【解析】蜡块的质量 。
(4)请根据以上的数据,通过计算求出:
①蜡块的密度;
②用此蜡块做蜡模铸造铁制容器,至少需要购买的铁的质量。
【答案】 ① ②
【解析】 ①蜡块的密度为 ;②由题知,需要购买的铁的体积至少要等于蜡块的体积,即 ,所以需要购买的铁的质量至少为 。
第三步:质量控制与检验
(1)制成的铁制容器形状如图4甲,往容器中倒酒直至装满,容器和酒的总质量随酒的深度 变化的曲线如图4乙所示,求铁制容器的容积。
图4
【答案】
【解析】 由图4乙可知,容器中装满酒时酒的质量为 ,则铁制容器的容积为 。
(2)若制成的铁制容器内有空心的情况,则制成的产品算不合格。设计一个方案,检验制成的铁制容器是否合格。
【答案】见解析(合理即可)。
【解析】 用托盘天平测出制成的铁制容器的质量,如果质量小于 ,由 可知,铁制容器内有空心,那么制成的铁制容器不合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5章 制造技术与工程 综合评价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河姆渡象牙蝶形器 B.良渚玉琮王
C.春秋伎乐铜屋 D.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
2.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铜料化为铜液,属于熔化现象
B.铜料化为铜液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C.铜液冷却成型过程中需要放热
D.模具中的铜液冷却成青铜器后质量不变
3. 以下哪项属于现代制造技术( )
A. 手工纺车 B. 数控机床 C. 水力织布机 D. 脚踏纺车
4. 我国古代纺织技术中,用于将纤维材料加工成纱线的工具是( )
A. 织布机 B. 纺车 C. 3D打印机 D. 纳米机器人
5. 以下哪项属于生物制造的范畴( )
A. 纳米电动机 B. 人工合成淀粉 C. 工业机器人 D. 数控机床
6. 智能制造的核心特征是( )
A. 手工操作 B. 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 C. 高能耗 D. 依赖传统机械
7. 陶瓷与陶器的主要区别之一是( )
A. 使用黏土材料 B. 烧制温度不同 C. 是否需要施釉 D. 是否用于餐具
8.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下列技术中,为了满足人们“行”这一方面需求的是( )
A.纺织技术 B.建筑技术 C.通信技术 D.车船制造技术
9. 如图所示,智能手表具有多种功能,普遍受到人们的喜欢。当你使用智能手表时,你直接使用的是( )
A.制造智能手表相关的科学知识
B.制造智能手表采用的技术手段
C.通信技术与工程制造的产品
D.制造智能手表的工艺流程
10. 下列技术成果、应用负面效果以及对策中,对应正确且合理的是( )
A.塑料合成——白色污染——禁用塑料制品
B.汽车制造——交通事故——推荐步行
C.原子能利用——酸雨——植树造林
D.造纸术——森林过度砍伐——纸张回收利用
11. 如图所示的潘顿椅,外观时尚大方具有流畅大气的曲线美,符合人体工学。潘顿椅一次性加工成型,有强烈的雕塑感,颜色十分艳丽,将艺术和技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下列材料最适合制作潘顿椅的是 (  )
A. 杉木板 B. 塑料 C. 形状记忆合金 D. 高碳钢
12. 温州苍南碗窑已有 600 多年的传统制碗工艺,烧制碗、盘、杯、盏等陶瓷器皿,尤以青花瓷碗闻名。下列是瓷器制作工艺流程,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制坯 B. 晒坯 C. 彩绘 D. 烧窑
13. 下列物体是使用塑料制成的是 (  )
A. 用金、银、铜等制作的奖牌 B. 用麻类纤维制作的毛绒玩具
C. 用新型钢材建造的 “鸟巢” D. 用聚氟乙烯制造的 “水立方” 外层膜
14.中国实现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是什么(  )
A.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B.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C.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D.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15.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领先的技术领域(  )
A.轨道交通 B.芯片制造
C.通信装备 D.输变电装备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 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点领域包括: 、 、 。需要攻克极紫外光刻机与光刻胶技术,依赖进口高纯度单晶叶片与热障涂层,受限于超精密抛光工艺和极小径铣刀。为实现“三步走”战略,到2035年需迈入制造强国前列,最终建成 。当前,
领域(如高铁)已实现国产化率超90%,其 技术(如复兴号列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推动了交通效率和产业链的升级。
17.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塑料制品在制造时选用的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
(1)塑料雨衣 ;
(2)食品袋或包装袋 ;
(3)电器外壳 ;
(4)炒菜用的锅的手柄 。
18.《中国制造 2025》提出 “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 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 2035 年达到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 2045 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世界上亮丽的中国名片。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启动 “智慧城市” 建设,先进的技术设计产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1)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令人担忧,目前市场上有哪些预防近视的产品?各类产品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一款坐姿矫正器,请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任意一方面,写出它的设计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应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读2017﹣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及增速图,解决下面问题。
(1)据图可知,近五年(2017﹣2021)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     。
A.基本持平 B.有增有减 C.持续下降 D.持续上升
(2)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归功于我国积极发展     。
A.家具制造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农副产品加工业 D.棉纺织工业
20.葡萄的果皮上含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如图1为某兴趣小组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葡萄醋的实验流程图。
(1)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大量繁殖。
(2)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
(3)为延长葡萄醋的保质期,可以选择冷藏保存的方法。从防腐角度分析,原理是    。
21.材料1: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
材料2:鞋成型的简单过程:借助模具裁剪鞋帮,鞋帮缝合,在鞋植上成型,把鞋底和鞋帮缝合起来。
材料3:沃林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改进了鞋的制作过程。根据沃林的设计,一双鞋子的鞋跟可以变换3个高度,在改变鞋跟高度的同时,保证了鞋帮和鞋底都一如既往的舒适。
(1)请说出鞋子满足了你的哪些需求。(列举两项)    。
(2)制造鞋子需要运用哪些技术?(列举两项)    。
(3)材料3体现了技术的哪些性质?(列举一项)    。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2.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大多数黄酒的酿造以糯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黄酒的制作过程如下:糯米洗净→浸泡→蒸熟→放凉→拌入酒曲→密封发酵→调配浓度→加热→冷却装瓶。
(1)将糯米浸泡的目的是为了给酒曲中的微生物提供     。
(2)酒精主要是由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在发酵过程中要保持密封的原因     。
(3)某酿酒厂在发酵过程中,每天跟踪分析发酵液指标,获得了如图曲线,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迅速增长;发酵后期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结合如图曲线分析其数量减少的原因     。(至少答出一条)
23.新型铸铁材料 —— 蠕墨铸铁:在高碳铁液中加入稀土合金,得到断口呈 “花斑” 状、石墨为蠕虫状的蠕墨铸铁 (又称蠕铁)。蠕铁是具有片状和球状石墨之间的过渡形态铸铁,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内部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蠕铁是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 (耐高温、强度大、断面敏感性小)、导热率高和抗氧化性能好的新型铸铁材料。蠕铁广泛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汽车制动零件、排气管等。国产蠕铁中的蠕化剂均含有稀土元素,如稀土硅铁镁合金、稀土硅钙合金等。国产蠕铁技术冲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助推我国发动机制造技术迈向世界领先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蠕墨铸铁从材料分类看属于_______(填 “有机合成” 或 “金属”) 材料。
(2) 蠕墨铸铁作为发动机材料主要是利用其独特的_______(填 “物理” 或 “化学”) 性质。
(3) 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的组成元素_______(填 “相同” 或 “不同”)。
(4) 要炼出含铁 90% 的生铁 100 吨,至少需要Fe2O3质量分数为 80% 的铁矿石_______吨。(计算结果取整数)
24. 瓷器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反映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的向往。
(1) 手工制作陶瓷的过程如图甲,在 “烧制” 时,将陶坯错落间隔放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 高岭土 [主要成分为Al2(Si2O5)(OH)n] 是制造陶瓷器的优良原料。经分析,其中铝、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n =________。
(3) 陶瓷烧制过程中,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后陶瓷上会暴出黑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烧制青花瓷的原料为黏土,某黏土的成分如表,其中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成分 二氧化硅 氧化铝 氧化铁 氧化镁 其他
质量分数(%) 69.51 14.15 2.55 1.31 12.48
(5) 青花瓷的 “翠色” 来源十分复杂,涉及窑炉内的CO和瓷器表面釉料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氧化亚铁,该过程体现了CO的还原性,此性质是CO的_______(填 “物理” 或 “化学”) 性质。
(6) 如图乙所示的窑炉能够控制窑内CO的含量,从而实现调节釉色的目的。为了提高窑体内CO的体积分数,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填字母)。
A. 相对增加空气鼓入 B. 相对增加燃料用量
C. 增大烟囱的排气量 D. 减小烟囱的排气量
(7) 现代工业对优质陶瓷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建筑陶瓷工业窑炉氨燃烧 (零碳燃料) 技术” 已应用于示范试产。用NH3做燃料相对于用木炭做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图1中的曾侯乙尊盘是战国时期盛酒礼器的巅峰之作,精美细腻的镂孔附饰,证实了在2 400年前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登峰造极。(酒的密度为,铁的密度为 )
图1 图2
小明想仿照失蜡法,铸造一个铁制容器,步骤如下:
第一步:产品设计与规划
(1)如图 2,铸造过程③将模具烧至蜡油流空涉及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
(2)将固态铁加热至液态,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是下图 中的_____________。
第二步:原料的采购与管理
小明对失蜡法中所用的蜡块进行了如图 3所示的测量。
图3
(1)小明用图4甲的方法测得蜡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 。
(2)使用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时,指针偏转情况如图 4 乙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将蜡块从水中取出后立刻放在天平的左盘,用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这样测得的蜡块的密度偏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进方案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如图3丙所示,则蜡块的质量为 _______ 。
(4)请根据以上的数据,通过计算求出:
①蜡块的密度;
②用此蜡块做蜡模铸造铁制容器,至少需要购买的铁的质量。
第三步:质量控制与检验
(1)制成的铁制容器形状如图4甲,往容器中倒酒直至装满,容器和酒的总质量随酒的深度 变化的曲线如图4乙所示,求铁制容器的容积。
图4
(2)若制成的铁制容器内有空心的情况,则制成的产品算不合格。设计一个方案,检验制成的铁制容器是否合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