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社会历史的本质课件(共29张PPT+1个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社会历史的本质课件(共29张PPT+1个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子议题一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总议题:
探寻社会历史的本质是怎样的
子议题二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有怎样的关系?
0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01
相关链接:实践观点在马哲中具有重地位和作用: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
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
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P13
实践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全面阐述,强调劳动教育:“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场域众多、方式多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各方紧密结合、多渠道实施。
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对劳动教育高度重视?
人类的进化史:
古猿 猿人 新人 现代人
回忆:在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以及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什么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
温故知新
劳 动
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的重要性)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第二课 P19)
劳动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劳动即社会实践
你知道下面这些社会生活活动都属于哪个领域的活动吗?
政治活动
政治活动
文化活动
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现象有何共性
习近平主席发表七一讲话
到银行贷款买房或办厂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
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参加爱我中华演讲会
观看电影《长安三万里》
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文化活动
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
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精神文化领域
构成
衣食住行的生产等
党的二十大召开等
教育、科学、艺术等
知识小结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劳动创造了人,推动了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
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
科学实验活动
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
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
社会生活的文化领域
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构成
构成
构成
向无数劳动者致敬
0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02
1.含义:
7、毛泽东思想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2、中国梦
3、新型冠状病毒
4、治疗新冠的诊疗方案
5、制造工具的技术
6、制造工具的想法
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自然地理环境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五菱宏光迷你
判断:下列分别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延伸到社会历史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哲之前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表现:
(1)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2)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实质:把精神、或者一些神秘力量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决定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心的好坏,特别是帝王心术的好坏。他认为人的本心是一切社会现象的决定因素。
梁启超
朱熹
以往哲学为什么会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
人们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
(假象)
未追溯到产生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主观意志决定的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从而克服了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思想动机层面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之处
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61)
思考:为什么每个人画出的上帝都不同?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61)
2021
伤害不高但侮辱性极强、什么是快乐星球、
破防了、普通却自信
“内卷”“躺平”“芭比Q了”“yyds””摆烂””8023”
i人/e人、显眼包、特种兵旅游、多巴胺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022
2023
偷感很重、北京到底有谁在啊、没事哒没事哒、city不city
2024
网络热词的出现往往折射出一定的社会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6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贪污腐败、拜金主义、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但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的本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劳动的作用
实践的作用
含义
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本课小结
易错易混
1.凡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辨析:×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唯物主义即便在自然观上是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但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同步的。
辨析:×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辨析:×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
4.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辨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社会历史的本质
易错易混
5.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辨析:×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6.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辨析:×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并不是不起作用。
7.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辨析:× 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它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历史的本质
真题演练
——社会历史的本质
(2022·浙江·高考真题)在基诺族口耳相传的神话中,创世女神开天辟地、创造了人类后,便将一把茶籽撒在基诺山上让他们以种茶为生。从此,基诺人开始了栽培种植茶叶的历史。这表明( )
①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②神话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古代基诺人正确回答了世界本原问题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真题演练
——社会历史的本质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
③劳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人类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1.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近年来,广东某村在加强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通过文化长廊、村报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多种体育竞赛、村民美德评选等文体活动,鼓励村民奋勇争先,弘扬诚信、友善等美德。曾经的落后村一跃成为“中国十佳小康村”。这一华丽蜕变印证了(  )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④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先进的社会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十四五”时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承上启下、尤为关键。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添诸多变数,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编制“十四五”规划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破解难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证明,“五年规划”是引领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前进航标。编制“十四五”规划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
分析国家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哲学依据。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国家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要针对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我国发展特别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