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三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产生
认识
发展

政治认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科学精神:理解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公共参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法治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素养
学习重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利用双色笔圈画出如下知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
2.通读教材后,完成基础感知部分中的情景讨论,并作出标记。
   材料一: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政党的领导,这些工人运动都失败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运而生。
材料二:1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同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科学前提。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并对这一哲学的产生过程作出简要评价。
法国里昂
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
运动
德国西里西
亚工人起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在欧洲发生的三场工人阶级革命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政党,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在吸取以往的历史教训和工人阶级迫切的期待下,马克思主义哲学顺时而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黑格尔
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批判吸取”
(2)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生物有机体之间不是孤立的,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
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说明了整个生物界处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伪哲学总结自然现象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细胞学说
(3) 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
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
(4)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2)人民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4)历史意义:
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拓展:旧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系 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 同 点 世界的 本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或自然科学结构理论中的物质概念 物质
物质与 意识 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历史论 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 只强调解释世界 既强调解释世界,又强调改造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相同点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材料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世界;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与发展;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
材料二:长久以来,唯物主义往往受到形而上学的束缚(如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则常常被唯心主义所窒息(如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了这种束缚,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克服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科学,它激励着人们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争取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全部理论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材料四: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发展而发展的历史。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从内容上看)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解释周围世界;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解释社会存在和发展;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P13相关链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其他一切哲学的显著特征。
2、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有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黑格尔的辩证法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
批判地继承
马哲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辩证法
3.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唯物史观
英雄史观,英雄人物决定历史
唯心史观
群众史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观
4、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从作用上看)
科学性——正确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革命性——改变世界、指导人类解放,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他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依然闪耀着光辉灿烂的真理光芒,散发出永恒的思想魅力。
01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02
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03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04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05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小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理论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根据当时具体的实践经验而得出的理论,理论的发展不意味着先前理论的推翻,而是与时俱进的不断深化。
想一想: 理论的与时俱进是否意味着对旧理论的推翻?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的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1.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大理论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都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几者是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
含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精髓:实事求是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形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贡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最新理论成果---
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作用: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
阶级基础
自然科学前提
理论来源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时代发展
的必然产物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社会科学前提
统一以实践为基础

拓展:1、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区别 内涵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
科学性 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
发展 阶段 有许多门类、派别,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没有哲学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因为哲学发展到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新阶段,才使哲学重新焕发生机,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更正:在马哲产生后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巅峰
更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
更正: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马哲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其本质特征,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误区:
4.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哲的本质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否定了以往的旧哲学。
更正:从内容上看,马哲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不能说是对以往哲学的彻底否定,而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哲学。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
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
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表明( )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
B.马克思主义是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理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
课堂练习
D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无产阶级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无产阶级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无产阶级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能够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科学之科学”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