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5届高三考前模拟试卷(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5届高三考前模拟试卷(一)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届高三考前模拟试卷(一)
地理试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 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 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某航班由底特律直飞上海,当地时间(西五区)12月23日10时05分起飞,经过16小时15分后抵达上海。图1为底特律与上海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此次航线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飞机抵达上海时,北京时间约为
A.24日 2:20 B.25日 2:20 C.24日 15:20 D.25日 15:20
3.飞机途中穿过晨昏圈的次数为
A.0次 B.1次 C.2次 D.3次
嶂石岩地貌位于太行山,有丹崖、碧岭、奇峰、幽谷等独特的山岳景观。其上层为较坚硬的厚层石英砂岩,下层为较薄且较软的泥岩或泥质砂岩,这种岩性差异形成阶梯状陡崖和峰墙。图2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据此回答4~6题。
4.嶂石岩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A.沉积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变质岩
5.在两层陡崖之间的缓坡上植被覆盖率较高,其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6.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固结成岩一外力侵蚀一变质作用 B.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C.岩浆活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D.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活动
图3为北京时间某月25日5时亚洲部分地区天气简图。27日夜间到29日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据此回答 7~9题。
7.该月最可能是
A.1月 B.3月 C.5月 D.7月
8.此时戊地的天气特征最可能是
A.清风暖雨 B.雨雪交加 C.大风降温 D.浮尘飘扬
9.造成27日降温的天气系统可能位于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冰川冰是冰川上积累的雪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再结晶逐渐转变而成的冰。图4为2019年三个日期某冰川局部地区表面冰雪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0~12题。
10.图示区域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高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11.导致5月29 日干雪消融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光照强度 B.气温变化 C.降水分配 D.地形差异
12.相比其它两日,6月10日图示区域湿雪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
A.出现强降雪天气 B.湿雪受重力下滑崩塌
C.太阳辐射强度大 D.湿雪转化成干雪较多
图5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该山地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据此回答13~15题。
13.海拔2400~3000米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坡向
14.①可能为
A.草原 B.草甸 C.灌丛 D.落叶阔叶林
15.该山地属于我国
A.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草原与荒漠分界线
C.温带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分界线 D.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图6为吴越和南宋时期杭州城镇空间形态示意图。据此回答16~18题。
16.图示时期杭州内城的主要功能是
A.行政管理 B.经济活动 C.军事防御 D.宗教活动
17.与吴越时期相比,影响南宋时期杭州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行政规划 B.商贸发展 C.人口迁移 D.交通方式
18.推测杭州城镇空间形态在明清时期拓展的方向是
A.西北方 B.东北方 C.东方 D.南方
傈僳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三江并流区域,历史上经历过多次迁徙,选择依山而居、择林而住,形成了特色民居——垛木房,房屋选址通常选择山坡或山脚的地势相对较高处。图7为傈僳族迁徙方向示意图,图8为傈僳族垛木房景观图。据此回答19~21题。
19.傈族历史上多次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灾害多发 B.游牧狩猎 C.战乱威胁 D气候变迁
20.垛木房在房屋选址时须重点考虑
A.防潮防霉 B.光照充足 C.建材丰富 D.便于劳作
21.垛是指墙头向两侧突出的部分,设计此空间的主要功能是
A.遮蔽风雨 B.防御观察 C.休闲娱乐 D.晾晒物品
广西天峨龙滩特大桥,位于龙滩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首座跨径超600米的拱桥,整个建设周期仅为43个月。该大桥的建成标志着南丹至天峨两县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也结束了天峨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图9为南丹至天峨两县的高速公路示意图,图10为天峨龙滩特大桥的景观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天峨龙滩特大桥建设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是
A.地质条件好 B.环保压力小 C.劳动力充足 D.技术创新
23.布局南丹至天峨高速公路的重要意义是
A.加快南丹矿产开发 B.完善区域交通布局
C.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D.加强广西对外联系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巽他陆架位于南海以南的赤道区域,在第四纪冰期时大面积出露海平面以上,与周围岛屿连接成为一个相对于间冰期面积加倍的整块陆地,称其为巽他古陆。巽他陆架区域的海陆变化对古生物迁徙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图11为巽他古陆与现代岛屿、陆地的对比示意图。
(1)推测巽他古陆的形成原因。 (4分)
(2)从气候变化角度,分析巽他陆架的形成原因。 (4分)
(3)与现代岛屿、陆地相比,简述巽他古陆的河流水系特点。 (6分)
(4)分析自第四纪冰期以来巽他古陆海陆变化对现代岛屿区域动物演化的主要影响。 (4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应运而生。 “一地”指的是上海光明集团绿色发展基地(位于广德市与郎溪县交界处的白茅岭农场);“六县”包括江苏省溧阳市、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安徽省郎溪县、广德市。
材料二 图12为“一地六县”区位及其2024年人口、GDP与产业结构统计图。
(1)从产业结构角度,指出“六县”中升级潜力最大的县市并说明理由。 (4分)
(2)推测“六县”中浙江县市旅游业比重占比高的原因。 (4分)
(3)说明“一地”对促进“六县”绿色农业发展的作用。 (4分)
(4)为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阐述“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的发展措施。 (6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黄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与水资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发展原则。
材料二 图13为2001年、2019年黄河流域的生态脆弱等级分布图。
(1)描述黄河流域生态脆弱程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4分)
(2)分析黄河流域生态极度脆弱区形成的原因。 (6分)
(3)从“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角度,指出黄河中游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分)
(4)为促进流域协调发展,简述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治理中可采取的措施。 (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