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变化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中的氧气
B.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变红色
C.冰受热融化
D.品红在水中扩散
2.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中监测的物质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气密性
4.布洛芬(化学式为:)可缓减感冒引起的发热疼痛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洛芬中含有
B.布洛芬属于一种氧化物
C.布洛芬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33个原子
5.守护好一江碧水,共赴“美丽湖南”,2024年5月我省召开了省总河长会议。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总储水量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D.用活性炭净水可以除去所有杂质
6.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目的 探究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中CO2含量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7.利用羟基磷灰石作催化剂可帮助清除空气中的甲醛,反应的微观解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羟基磷灰石中磷元素显价
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大
C.反应前后的分子总数有变化
D.由氧原子数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与生成的个数比为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9.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忽略),实验时引燃红磷后便熄灭酒精灯。下列有关改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大约注射器的
C.实验结束后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
D.改进后的装置能减少测量误差,且对环境更友好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则物理变化也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是相对稳定结构,则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8
D.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负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1)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CH2O)可利用如下反应,图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框内补充D的微观模型图   。
②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Fe2+   ;H2O   。
1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填粒子符号)。
(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共有   种元素;D粒子处在第   周期。
②C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填字母) 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   。
③由A、B、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根据下图信息回答:
左框中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3.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化合价为   。
(2)①中反应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   。
(3)③中氩气(Ar)应作   ,起隔绝空气的作用;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属于   (填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
1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从图中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到的O2不纯的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15.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是学生必做实验。
(1)图1点燃氢气时,观察到烧杯内壁上出现   ,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2)图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测得V(a):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   (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三、计算题:(4分)
16.碳酸氢钠()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膨松剂。加热时发生反应:
(1)A的化学式为   。
(2)取一定质量的充分加热,测得产生的的质量为4.4g,则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工业制法;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2.【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3.【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5.【答案】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
6.【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7.【答案】A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8.【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均错误,故A答案错误;
B、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错误,故B答案错误;
C、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条件错误,故C答案错误;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答案正确;
故答案选:D。
【分析】A、根据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B、根据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分析;
C、根据铁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
D、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鉴别、推断;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 A、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A正确;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B错误;
C、实验结束后氧气消耗,试管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氮气,C正确;
D、改进后的装置防止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同时防止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规律和原则;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单质和化合物
11.【答案】(1) ; ;
(2)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
12.【答案】(1)Na+、Cl-
(2)五;三;E;最外层电子数相同;NaOH
(3)混合物;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13.【答案】(1)+4
(2)FeCl3
(3)保护气;2Mg+TiCl4Ti+2MgCl2;置换反应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4.【答案】(1)锥形瓶
(2)AC;
(3)没有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15.【答案】(1)水雾或水珠
(2);b、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16.【答案】(1)H2O
(2)设参加反应的NaHCO3的质量是x,
x=16.8g,
答:参加反应的NaHCO3的质量是16.8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8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0.0(0.0%)
主观题(占比) 8.0(100.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62.5%)
主观题(占比) 6(37.5%)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计算题:(4分) 1(6.3%) 0.0(0.0%)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0(62.5%) 0.0(0.0%)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5(31.3%) 8.0(10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12.5%)
2 容易 (87.5%)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单质和化合物 0.0(0.0%) 10
2 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0.0(0.0%) 10
3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0.0(0.0%) 3
4 氧气的工业制法 0.0(0.0%) 1
5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0.0(0.0%) 1,6
6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0.0(0.0%) 8,9
7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8.0(100.0%) 9,11,13,14,15
8 化学反应的实质 2.0(25.0%) 7,11
9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0.0(0.0%) 4,12
10 水的净化 0.0(0.0%) 5
11 保护水资源 0.0(0.0%) 5
12 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0.0(0.0%) 9
13 元素的概念 0.0(0.0%) 12
14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2.0(25.0%) 7,13
15 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0.0(0.0%) 1
16 药品的取用 0.0(0.0%) 3
17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0.0(0.0%) 1,10
18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2.0(25.0%) 7,11,12
19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2.0(25.0%) 14
20 金属的化学性质 0.0(0.0%) 8
21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0.0(0.0%) 16
22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0.0(0.0%) 4
23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0(25.0%) 13,16
24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0.0(0.0%) 4
25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0.0(0.0%) 2
26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2.0(25.0%) 11,12
27 电解水实验 2.0(25.0%) 5,15
28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0.0(0.0%) 10
29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0.0(0.0%) 6
30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0.0(0.0%) 7
31 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2.0(25.0%) 14
32 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2.0(25.0%) 3,14
33 硬水与软水 0.0(0.0%) 5
34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2.0(25.0%) 8,15
35 物质的鉴别、推断 0.0(0.0%) 9
36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0.0(0.0%) 6,8
37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0.0(0.0%)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