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学习目标梳理小说的情节。学习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手法,分析格里高尔的人物形象。自主梳理1.阅读“知识铺垫”,了解作者、背景、文学流派。2.迅速浏览课文,梳理课文情节及人物,完成学案148页表格。3.明确格里高尔的心理变化,分析人物形象,完成149页2题。时间:10分钟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现代派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现代派文学的核心特征和主要表现1. 反叛传统,实验创新:形式革新:打破线性叙事、全知视角、清晰的情节结构和圆满结局等现实主义传统。大量采用意识流、内心独白、多重视角、碎片化叙事、蒙太奇、拼贴等手法。语言实验: 挑战语言的常规用法,运用象征、隐喻、典故、悖论、反讽、陌生化等修辞手法,追求语言的密度、多义性和音乐性。有时甚至打破语法规则。2、关注内心世界与主观体验:意识流:*这是现代派最具标志性的手法之一(代表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它试图直接呈现人物头脑中流动的、非线性的、混杂着感觉、记忆、印象、思绪的意识活动。探索潜意识: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挖掘人物的潜意识动机、梦境、欲望和内心冲突。3. **主题上的异化与疏离:**个体的孤独与异化:在现代社会的庞大机器、官僚体制和战争阴影下,个体感到深刻的孤独、疏离、无力感和身份危机(如卡夫卡《变形记》《审判》《城堡》)。意义的丧失与荒诞感:*传统价值观(宗教、理性、进步等)崩塌,世界呈现出非理性、混乱和荒诞的本质(T.S.艾略特《荒原》、塞缪尔·贝克特早期作品)。时间观念的改变:*打破物理时间的线性束缚,强调心理时间、记忆与现在的交织(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城市生活的疏离感:现代都市既是背景,也是异化和孤独感的象征。4. 象征主义与神话运用:广泛使用复杂的象征体系,赋予普通事物深刻的哲学或心理含义。借用古代神话、宗教故事或文学经典作为框架或隐喻,来解读和批判现代经验(乔伊斯《尤利西斯》对应奥德赛,艾略特《荒原》融合大量神话与宗教典故)。5. 艺术自律性的强调:提出“为艺术而艺术”,认为艺术有其独立的价值和规律,不必服务于道德说教或社会改良等外在目的。形式本身即是内容的重要部分。合作探究1.讨论自主梳理的疑难问题。2.明确情节,统一表格答案。3.在书中找到心理变化的词语,研讨批注人物形象,完善149页2题答案。时间:10分钟成果展示1.自由展:合作交流的疑难问题。2.预设展:展台展示148页表格答案。口头展示格里高尔人物形象,149页2题答案。时间:10分钟点拨释疑1.点拨小说情节梳理2.点拨人物心理词语。3.明确人物形象,完善149页2题答案。时间:6分钟格里高尔突然“化虫”,不知所措的情况下仍然想努力起床上班。第一部分(1-13):第二部分(14-23):第三部分(24-29):公司协理找上门来,询问他没上班的理由。格里高尔“化虫”后,协理和家人们惊慌失措的反应。任务一:梳理文章脉络格里高尔变形家里亲人态度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惊慌同情逐步憎恨把他弄走线索:双线结构交互展开本文线索任务二:分析人物形象请你结合《变形记》的内容,制作格里高尔变形前后的人物卡片。活动一人生短如梦,人情薄似纱1.《变形记》写的是格里高尔由人变成虫的荒诞故事。阅读课文,为格里高尔填写一个人物“遭遇表”。姓名 格里高尔·萨姆沙 籍贯 不详 出生年月 不详,约为公元1900年前后 职业 ①家庭成员 ② 人物遭遇 一夜之间,人变成了虫 具体经过 开端 ③ 发展 父母敲门提醒→④_____________→公司协理来家→⑤_____________ →浑身解数开门 高潮 吓坏父母双亲,吓跑公司协理 结局 ⑥ 某公司旅行推销员父亲、母亲、妹妹醒来身变甲虫历尽艰难起床请求协理理解被父亲驱赶回房2.格里高尔在变形后有哪些心理变化?面对变为甲壳虫的他,他的家人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会这样?答案 (1)心理:①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艰辛的职业”,他为还清父债而苦干。②担心失业,他不顾自己下半身疼得死去活来,想拦住协理,谦卑地请求前来威逼自己的协理在老板面前说好话。③谦恭地恳求父亲,并尽快回到自己的房间,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2)家人反应:①父亲毫无耐心,只有厌恶。“握起拳头,露出一脸敌意”“像一头发狂的野兽似的发出啾啾声,毫不留情地逼着格里高尔回房间里去”“从后面给了他真正解救性的猛力一推”。②母亲难以接受现实,只有害怕,毫无关心。“随即倒了下去”“没命地往后逃离”“神不守舍地一屁股坐了下去”等。(3)原因:格里高尔原本是工作机器,现在没有了利用价值,成了家庭的负担和累赘。作者主要是使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的?有哪些表现形式?作者主要使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小说运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格里高尔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现象,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1、格里高尔是个怎样的形象?作为虫:厚重的壳、 腿多而细、外形丑陋、爬行慢、肚子大、身体僵硬、不能讲话、不堪重负、行动不便、不受控制作为人:忠厚、善良、忍耐、勤劳,忠于职守,很有责任感,爱家爱亲人,颇善解人意。即使变虫了,也不愿给亲人增添痛苦的一个小人物。同时向往自由、争取自由。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的异类。问题探究达标总结1.归纳人物形象的方法。2.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时间:2分钟学习目标赏析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理解小说反映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体会作品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自主梳理1. 分析“甲壳虫”这一形象的隐喻,完成149页3题。2.结合写作背景思考,分析原因,完成学案149页4题。3.理解真实与荒诞的手法,完成学案150页5题。时间:8分钟合作探究讨论自主梳理时的疑难问题。统一学案149页3题表格答案。结合背景分析原因,规范4题答案。结合之前的周测习题思考理解小说中的“真实”与“荒诞”,规范学案150页5题答案。时间:10分钟成果展示1.自由展:合作交流的疑难问题。2.预设展:展台展示149页表格答案。口头展示格里高尔变甲虫的原因,150页5题答案。时间:10分钟点拨释疑点拨格里高尔的变形有何典型意义。明确理解小说中的“真实”与“荒诞”的答题要点。时间:8分钟甲虫的特点 格里高尔的生存状态坚硬的甲 人际关系隔膜,自我封闭大身躯、多细足 ①行动困难 ②虫鸣 ③笨拙、卑贱 ④弱小 ⑤不堪生活重负难以主宰、把握自己的命运无法交流和沟通、封闭孤独自卑心理小人物、微不足道为什么作者一定要让格里高尔变为甲虫呢?思考:甲虫和格里高尔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形体特征和心理状态有怎样的关系?变形后:根据甲壳虫的特点,分析甲壳虫有哪些象征意义?“甲虫”的象征含义:“负重”“封闭”“孤独无助”“弱势”等内涵,呈现了西方人的现实生存困境。大身躯、小足:体现出格里高尔不堪生活重负。有“甲”:说明自我封闭,人际关系冷漠,是潜意识中防范心理的反映。模糊的语言:孤独无助,不被人理解。不受控制的动作:说明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控。(弱小、任人宰割)人物关系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协理冷漠金钱至上上司压榨任务三:探究原因,总结主题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形为虫?异化原因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工作辛苦,生活压力大。为父母还债,独自养家,家人的冷漠。受老板的气,备受压榨;友情淡泊,人际关系冷漠。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他在保险公司工作时,接触了许多因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这使他认识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下层人民越来越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著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和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拓展延伸结合背景,谈谈变形的仅仅是格里高尔吗?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还指当时社会上人们心理上的“变形”(人们变得冷漠)。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外在的,格里高尔虽变形为甲虫,他内心依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为家庭着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之情。而家人的“变形”是内在的,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反映了“人”的自私、冷漠与残忍。《变形记》揭示了脆弱而虚伪的亲情,势利而冷漠的社会。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总结主旨:卡夫卡通过人变成甲虫这一荒诞的情节,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冷漠乃至走向冷酷。从而揭示了人被残酷的社会所“异化”的主题。任务四:分析创作技巧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真实”是指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的具体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仅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荒诞手法的特征: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现实生活某些带本质性的问题。创作技巧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马克·吐温荒诞 格里高尔变虫、家人态度变化真实 甲虫的形象(细节描写)甲虫的心理活动真实(心理描写)家人态度变化映射的社会现实真实(语言、动作描写)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使读者感到主人公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因为这个故事框架中的人变成甲壳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格里高尔一夜之间由人变成巨大的甲壳虫,情节是荒诞的。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寄寓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生存状态。荒诞的情节表现真实的生活。用最荒诞的手法,写最现实的作品。荒诞与真实交织,作品的批判或歌颂力量会加倍。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博尔赫斯达标总结1.归纳小说的答题技巧与方法。2.总结本文的艺术手法。时间:2分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