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回顾描写洞庭湖的诗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味重点字词,体会古代诗词语言凝练而又意蕴丰富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感受本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
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朗读的体验中,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体会词中表现出的自然美与人格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感受作者的豪放词风。
姓名: 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
出生年份:1132年—1170年
籍贯: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职业: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个人经历: 张孝祥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作者简介
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派弹劾罢职。乾道二年八月,、他罢官北归,路过洞庭湖,写下这首著名词篇。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35岁。
路过洞庭湖的原因
正音朗读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qióng田三万顷qǐng,着zhuó我扁piān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chéng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yīng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jīn袖冷,稳泛沧cāng浪空阔。尽挹yì西江,细斟zhēn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xián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上阕
整体感知
重在写景,景中寓情
着重抒情,内心澄澈
下阕
这首词把重点放在抒发内心情怀上,突出描写了自我人格的高洁。
人物 时间 交通 原因
过洞庭的穿搭样貌 过洞庭时拍了哪些照片 (所见之景) 过洞庭时 的想法 过洞庭时
做了什么
张孝祥
近中秋
着我扁舟一叶
罢官北归,途经洞庭。
短发萧骚襟袖冷
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时间:
地点:
近中秋,秋天天高气爽
洞庭青草
更无一点风色(表现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
天气状况:
营造了风平浪静、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环境氛围。
上阕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手法
2.夸张:
1.比喻:
月光下洞庭湖皎洁的水面犹如玉镜、玉田。
三万顷,写洞庭湖水域广大,望不到边际。
一片如玉石般晶莹剔透的世界让人若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词人躁动不安的心灵变得恬然自适。
洞庭
浩淼开阔
玉鉴:玉镜,
琼田:玉田
细长如叶的小舟,象征隐逸江湖,远离官场。
3.对比:
洞庭湖广阔无边与扁舟一叶形成对比。
上阕
平静清澈的湖面像白玉磨成的镜子,像美玉铺成的田地,有三万顷那么宽阔,湖上只漂浮着我的一叶扁舟。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
①写景: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边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
手法
双关
借景抒情
②写人:洞庭湖面的阔大象征心胸襟怀的阔大,以湖水的澄澈透明表明自己的高洁正直。
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
上阕
明月光辉四射,银河和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上下下全都清明亮洁。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妙处”有怎样的内涵?为什么说难与君说?
①景象清疏淡远、湖水澄静宽广,月色皎洁,水天相印。这般犹如仙境,超凡物外的绝色之境是不能用言语完全形容出来的。
②作者泛舟湖上,内心澄澈空明如洞庭一般,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体验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③作者沉浮经历与此情此景所创生的微妙孤独之感也是难以言说的。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借此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为下片蓄势。
上阙小结
思-议
词人笔下的洞庭湖有何特点?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展现洞庭湖之景?请结合相关词句进行分析,并将下列表格填写出来。
写景诗句 洞庭特点 手法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风平浪静
秋高气爽
夸张
明净开阔
比喻、夸张、对比
波光粼粼
清澈明亮
双关、借景抒情
词人张孝祥,因遭馋毁而被罢官,北归经过洞庭湖时写下了这首词。请你通过对下阙的分析,体味作者的人格魅力。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①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空中,只能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在岭外一年左右的为官生涯中,自己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怀,不被人所理解,只能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
应思量在岭外一年左右的官场生活中,月光本就照耀陪伴,自己的心胸全部像冰雪一样明洁。
双关
②肝肺皆冰雪:词人胸襟像冰雪一样晶莹。(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尽管自己被免职,但仍光明磊落、内心澄澈、心无纤尘、胸怀坦荡的形象。
比喻
冰雪
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1.“短发萧骚”的细节描写表明作者年岁已高,壮志难酬,暗含凄凉惆怅之情。
现实中自己虽遭贬,变得萧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心胸开阔。
沉稳洒脱、心胸开阔、失意但不失志的形象。
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地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2.“冷”字意为清冷、寒凉。一语双关,“冷”字既是词人对秋夜气候的客观表述,月夜清冷,词人衣衫单薄,凉意顿生,也是因官场人情冷暖,内心有萧条冷落之感。
3.“稳”字意为安稳、稳当。一语双关,既指作者安稳地泛舟于浩渺的洞庭之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被免职的萧条冷落的情境下依然内心安稳。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此句是如何表现其豪放之特点的?请简要赏析。
①“尽”“万”这些副词的使用,要吸尽江水,要让万物作陪,产生了一种以我为主的豪迈之情。(炼字)
②意象宏大,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凸显豪放之气。
③想象奇特,使诗歌气魄宏大。“细斟北斗”为比喻,“万象为宾客”为想象,使诗歌气魄宏大。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比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
④采用夸张手法,“尽挹”为夸张,写出自己能一口吸尽西江水,以北斗大勺作酒器,表现了词人豪迈之情。
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地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此句是如何表现其豪放之特点的?请简要赏析。
①“扣舷独啸”通过直抒胸臆、动作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所积郁的狂啸当歌的豪情与乘风破浪的意志。
②“不知今夕何夕”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标志词人的情绪达到高潮,以至于词人已忘情于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与大自然交融之中。
超越时空,宠辱皆忘,物我相融,臻于至真、至善、至美的大化之境。
我尽情地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地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下阙着重抒情,意转激昂。写自己内心的澄澈。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下阙小结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
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景物的澄澈。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
“澄澈”
《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通过对洞庭湖夜月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洒脱磊落的胸襟,显示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主旨:
美在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湖月表里澄澈。
美在胸怀坦荡,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
美在境界高远,气魄豪迈,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赏人格之美
对比阅读
本词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写到洞庭湖,诗人抒发的感情一样吗?他们谁更贴近【洞庭湖】的“气质”。
对比阅读
杜诗作者由洞庭湖的壮阔恢宏,联想到自身病老之悲,进而抒发了对国家安危和时局动荡的忧思,有着心系天下的胸怀。
张词通过“悠然”“妙处”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而“肝肺皆冰雪”“稳泛”“独啸”则彰显了他磊落的胸怀和豪迈气概,以及虽受冷落却依然旷达的气度。
杜甫和张孝祥的胸怀和人格都体现出了洞庭湖的壮阔之感?你认为他们谁更适合【洞庭湖形象大使】呢?
我是杜甫,请大家投我一票!!!爱你们唷~
我张孝祥能不能出道就靠乡亲父老们啦~
高考衔接—情景式默写
(1)“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
更无一点风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自己在清冷的月色中泛舟,心志坚定,绝不动摇。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3)《念奴娇·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4)《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描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高考衔接—情景式默写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作为上片的结语,同时巧妙引出下片抒情,回顾岭海一年。
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6)《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三句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素月分辉 明河共映 表里俱澄澈
(7)“_______________”一句,以西江水为酒,极尽夸张之能事,凸显豪放之风。
尽挹西江
(8)苏轼《前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则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
不知今夕何夕
扣舷独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