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期末科学素养卷(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期末科学素养卷(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学年七年级下科学期末适应性测试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试题卷共11页,有4大题3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在大豆种子中,可以用碘液检测的营养物质及颜色变化分别是(  )
A.脂肪、变蓝色 B.淀粉、变蓝色
C.淀粉、变红棕色 D.脂肪、变红棕色
2.20年来,我国高质量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充足空间。它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下列关于中华秋沙鸭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殖方式为体外受精,卵生
B.坚硬外壳有助于保护卵
C.它是变温动物
D.复杂繁殖行为不利于提升鸟类后代成活率
3.如图所示,密封的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A. B. C. D.
4.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其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接种疫苗标志 C.新冠病毒D.二氧化碳分子
5.草莓的走茎是指从主植株上延伸出来的匍匐茎,可以用来产生新的草莓苗。利用草莓的走茎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 (  )
A.出芽生殖 B.营养繁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6.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下列哪一个实验在研究土壤中是否存在有机物(  )
A. B. C. D.
7.如图是家用电子驱蚊香,瓶中装有驱蚊药液。使用时接通电源加热,让药液气味充满房间,达到驱蚊效果。这是因为加热时药液分子的(  )
A.数量变多 B.质量变大 C.体积变大 D.运动变快
8.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其一生中呼吸器官有3种
B.乙图中的a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女性主要生殖器官
C.丙图中的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
D.丁图将多肉植物的叶插入土壤中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9.杭州卷胶耳首次在萧山区被发现。卷胶耳是一种真菌,通常只有空气湿度高的时候才会长出,其子实体微小能产生孢子,通过孢子繁殖。下列关于卷胶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卷胶耳没有细胞核
B.卷胶耳的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繁殖
C.卷胶耳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潮湿环境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10.为测量几种液体密度,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关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的大小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亚运会已经顺利举办,这是杭州在全世界的一次精彩亮相。下列有关运动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肌肉组织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B.人体保护组织可以预防外界细菌入侵
C.血液能够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属于输导组织
D.体育竞技只需要神经系统参与即能完成比赛
1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出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诗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高贵品质。而绍兴镜湖十里荷塘的荷花也将在2024年的夏天尽情绽放。请问以下哪种土壤适合荷花的生长(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各种土壤都适宜
13.现在有100粒子粒饱满的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种子播种在25℃、潮湿、贫瘠的土壤中,乙组种子播种在25℃、潮湿、富含养料的土壤中,除此之外,所有条件、措施相同,分别测定发芽率。则可能的结果是(  )
A.甲组发芽率明显高于乙组 B.乙组发芽率明显高于甲组
C.甲、乙两组发芽率差不多 D.根据所给条件无法判断
14.掐去尖端的茎还会年年长长吗?原因是什么?(  )
A.不会,茎尖的分生组织被去掉
B.不会,茎的细胞无法伸长
C.会,茎尖下端的细胞会恢复分裂能力
D.会,茎内各个部位都有分生组织
15.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我国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在母体内已经开始了呼吸运动
B.女性输卵管结扎后将不再产生月经
C.精子和卵细胞在子宫里结合形成受精卵
D.人进入青春期就逐渐具备生育能力,但不可随意怀孕生孩子,否则对身体伤害很大
16.下列数轴中描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氮的化合价
B.相对分子质量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
D.铁的质量分数
17.如图甲是一款3D打印笔,笔中装有塑料条,启动加热开关,塑料受热会逐渐变软变稀。挤出的液态塑料冷却后形成固定的形状。整个过程中塑料的温度变化如图乙,据此可知(  )
A.塑料是晶体,先熔化后凝固 B.塑料是晶体,先凝固后熔化
C.塑料是非晶体,先熔化后凝固 D.塑料是非晶体,先凝固后熔化
18.如图所示,在树木养育或古树保护中,常常会看到园艺师给树木“挂吊瓶”。当吊瓶中的各种物质随水进入茎内后,将其中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各个部位的结构是(  )
A.髓 B.皮层 C.筛管 D.导管
19.如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C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CuS B.Cu2S C.CuS2 D.Cu2S2
20.某新冠疫苗的主要成分为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辅料为磷酸氢二钠(Na2HPO4)、氯化钠、氢氧化铝等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不是生物
B.氯化钠中含有钠离子
C.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OH,其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磷酸氢二钠中Na、H、P、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1:1: 4
试题卷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21.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液氮;②硫酸铜溶液;③二氧化碳;④冰水混合物;⑤洁净的的空气;⑥铁丝;⑦氧化铜;⑧氖气。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
22. 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演示了奇妙“乒乓球”、又见陀螺等实验。
(1)奇妙“乒乓球”实验:用水袋挤出一个水球,将毛巾包在球拍表面,一挥拍,就可以像打乒乓球一样来回击打水球。太空中的水聚集成球状不散开,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
(2)又见陀螺实验:利用旋转的金属陀螺实现太空转身。金属陀螺从地球带到太空质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3.材料: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类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
被单独归类为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
(1)如图所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 (选填“出芽生殖”或“分裂生殖”)
(2)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少 (填写细胞结构)。
(3)根据材料可初步推测,与真菌亲缘关系更近的是 (选填“动物”或“植物”)。
24.电冰箱是常见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冷凝剂(沸点为)在蒸发器内汽化,蒸汽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中液化。
(1)冷凝器内的冷凝剂液化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2)冰箱冷冻室门上的密封条用久了易老化,气密性降低,外部空气进入室内,冷冻室的侧壁上就形成厚厚的箱。请解释这些霜的形成原因。  .
25.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
(1)图①是可以用来发面、酿酒的    ;(填名称)
(2)双歧杆菌常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它和上图中的    (填序号)属于同一类,与其他三种微生物相比,其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3)②与④是通过    繁殖后代的。
26.2023年神舟飞船载着中国宇航员搭乘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出差”期间,宇航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天宫课堂。
(1)如图甲,火箭发射塔下装有大量水可以避免发射塔被高温火焰熔化,当高温火焰喷出时,水发生汽化   大量的热;
(2)航天员在课堂上成功制作了一个水球(图乙),这说明液体内部分子间存在   ,促使液体表面收缩拉向内部,形成球体。
27.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选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8.每年4~5月份是月季花最繁盛时节,目前月季的繁殖主要是靠扦插。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月季扦插成活因素”的实验。环境条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0根/组,培养时间3周。请回答:
分组 扦插土壤 环境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
第一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
第二组 消毒 20-30 嫩枝 23
第三组 消毒 50-85 老枝 10
第四组 消毒 50-85 嫩枝 92
(1)四组实验中每组选取100根扦插枝条的原因是   。
(2)实验中将扦插的枝条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   。
(3)若要探究插条年龄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选择组别   。
29.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的口感都是很松软的,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孔,那么这些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来是酵母菌做的好事!针对“酵母菌在什么温度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这一问题,科学兴趣小组搜集到了以下器材,并设计了相关的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大小相同烧杯、刀、刻度尺、温度计、面粉、干酵母、热奶器、消水、冰箱、自动酸奶机、标签纸。
【实验方案】
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随意切成4小块。
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一格为20mL),然后盖上盖, 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签。
③为了容易方便控制温度,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冰箱 (设置到5℃)、室温(25℃)、自动酸奶机(设置到45℃) 和热奶器(设置到65℃) 中。
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
小科同学认为本实验在设计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___ _
改正实验设计后进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通过观察   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
(2)根据图1和图2现象的比较,兴趣小组得出结论:酵母菌在   ℃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3)细心的组员小科发现,“4号”烧杯中面团的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4)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认为上述实验存在不足之处————无法确定发酵的最适温度。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方案:   。
30.如图甲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金用两个相同的烧杯(图中用虚线形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1)如图甲,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填“①”或“②”)的高度,确保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并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温度。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吸收的热量较多。
(4)冬天,小金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   (选填“A”或“B”)。
31.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   为主。
(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B.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各种有害元素在0~30 cm层含量都低于30~60 cm层含量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   (写出一点即可)。
32.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对比和归纳,我们往往可以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请仔细阅读下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常见的几种离子 H+ Na+ Mg2+ OH﹣ Cl﹣ SO42﹣
对应元素及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 、 、O 、 、
所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酸 碱 盐
HCl、H2SO4 NaOH、Mg(OH)2 MgCl2、Na2SO4
(1) 由前两行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子所带的
   数相等.
(2)由后两行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通过元素或原子团的   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
(3)利用表中所给内容,请你写出硫酸钠的化学式   .
(4)根据硫酸亚铁的化学式FeSO4,可推出该物质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33题4分,34题6分,35题2分,36题4分,37题8分,共24分)
33.青田杨梅果大匀称,肉质细嫩、汁液丰富,俗称“乒乓杨梅”(如图甲)。杨梅的花期非常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如图乙);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请回答:
(1)根据杨梅花的特征推断,杨梅花属于:   (填“风媒花”或“虫媒花”);
(2)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   颗胚珠;
(3)杨梅果树的栽培通常用嫁接的方法,不用种子繁殖,其好处有   ;
34.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 Vc)就会患坏血病,哥伦布探险时的许多船员就因此死亡。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   。
(2)维生素C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3)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维生素C60毫克。
①60毫克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毫克
②若完全由此药物补给,则每天至少服用几片
35.据河姆渡遗址中的发现可知,我国水稻种植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但是一些近海区域,由于海水影响,并不利于水稻的种植。
(1)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它的根系与下图中   相似。
(2)近海地区不适合水稻生长,是因为根毛细胞中细胞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地土壤溶液浓度,会引起细胞失水。
36. 2024年11月4日凌晨, 神舟十八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从天宫实验舱带来的两万粒马铃薯种子经过催芽,迎来首个种植季。上图为马铃薯块茎与种子的实物图。
(1)马铃薯块茎作为常用食材,含有丰富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剖面滴上碘液,能观察到   。
(2)马铃薯种子中的   是新植物的幼体,种子萌发先萌发的部位是 ,
(3)通常情况下,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属于   (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37.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2)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分子是   。
(3)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含有),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4)建立模型是解决系统问题的常用方法。如图甲为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模型,其中5个“o”代表所有的蔗糖分子。往该溶液中加水使其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5%,稀释后溶液密度变小。在答题纸图乙中,补充完成稀释后的蔗糖溶液模型(要求画出液面和蔗糖分子分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B
21.【答案】②⑤;③④⑦;①⑥⑧
22.【答案】(1)引力
(2)不变
23.【答案】(1)出芽生殖
(2)叶绿体
(3)动物
24.【答案】(1)放热
(2)如果冰箱密封不严,外界空气进入冰箱内部,由于外界空气温度高于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所以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箱内壁会凝华为霜。
25.【答案】(1)酵母菌
(2)③;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3)孢子
26.【答案】(1)吸收
(2)引力
27.【答案】(1)乙
(2)A;B;D
28.【答案】(1)避免实验偶然性
(2)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
(3)3和4
29.【答案】(1)面团的体积
(2)45
(3)表层温度过高,将酵母菌杀死了
(4)设置在25-65℃之间温度间距更小的组别来进行实验
30.【答案】(1)②
(2)使液体受热均匀
(3)A
(4)A
31.【答案】(1)A(或有机物)
(2)C
(3)分类回收等
32.【答案】(1)电荷
(2)化合价
(3)Na2SO4
(4)Fe2+
33.【答案】(1)风媒花
(2)1
(3)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或繁殖速度较快)
34.【答案】(1)3:4:3
(2)碳
(3)解:① 60毫克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② 若完全由此药物补给,则每天至少服用片数:。
35.【答案】(1)B
(2)小于
36.【答案】(1)剖面(淀粉)变蓝
(2)胚,胚根
(3)无性
37.【答案】会;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