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通过品读诗句、合作探究掌握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3、通过朗读、利用注释、品读诗句掌握诗人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深刻内涵。
一、作者文常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散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江西诗派的黄庭坚并称苏黄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豪放词创始人
书法
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黄、米(芾)、蔡(襄)
绘画
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
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文艺全能状元
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讽议朝政,随后又摘取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
“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二、背景探寻
历经“乌台诗案”的东坡,入狱103天,九死一生,在黄庭坚等人力保之下,丢官去职,惨遭贬谪。
元丰五年,47岁的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两年有余,生活拮据而窘迫,“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政治亦不得志,虽任“团练副使”,实则不过是一个“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的闲职。游赤鼻矶,作词抒怀。
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美丽的错误”——三赤!
背景探寻
三、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词牌名。相传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悦耳,于是取为调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咏史怀古诗(词)。
成果展示&点拨拓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lěi)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fà)↘。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
诵读诗词
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冲洗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堆白雪。江山美丽如画,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给他,雄姿勃发。手拿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成灰烬。我在想象中游历了一番故国(三国)的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出了白发。人的一生真像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
译文
思考这首词上下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
所见:
所想:
浪、故垒、乱石、惊涛
千古风流人物、
一时多少豪杰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所忆:
公瑾雄姿英发、
从容破敌
所叹:
早生华发
1、哪些句子是集中描写赤壁景色的?
2、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打动了你?
3、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苏轼眼前的赤壁之景?
任务二:“临古地”,赏景、炼字、析手法。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写景与写人融合在一起,留下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大、淘: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
千古:长远的年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岩石散乱险怪
穿:山崖陡峭高耸
惊:江水猛烈强劲
拍:惊涛汹涌澎湃
卷:波涛惊心动魄
运用夸张、比喻、对偶、视听结合手法,描绘了一幅宏伟壮阔、气势磅礴的赤壁江山图。
本词的上片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赤壁景物有何特点?有什么用意?
所见:
大江、赤壁
乱石、惊涛
所想
淘尽风流人物
涌现多少豪杰
横槊赋诗的曹操
驰马射虎的孙权
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气势磅礴,雄奇壮阔
景为人物作铺垫
面对此景多感慨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江山如画” 承接上文对景色的描写,“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阕赞写周瑜作了铺垫。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诵读上片,讨论:
1、文中描写周瑜的语句是哪些?
2、苏轼笔下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题为“赤壁怀古”,赤壁之战中英雄辈出,为什么苏东坡单单怀周瑜呢?
任务三:“思古人”,析人物。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年轻有为、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风度翩翩、温文尔雅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从容不迫、指挥若定
1、文中描写周瑜的语句是哪些?
风流儒将、英雄周瑜
2、这幅画面描绘周瑜怎样的形象?
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33岁 45岁
境遇 美人相伴 被贬黄州
外貌 “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大都督 黄州团练副使
成就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怀古伤己:对比(用古人反衬自己),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和对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感慨。
3、为什么苏东坡单单怀周瑜呢?诵读下片,讨论完成表格:
周瑜:雄姿英发
春风得意
风流倜傥
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
诗人:人生如梦
仕途坎坷
命运多舛
年老无为
不胜嗟叹
自 比
“谈笑间”与“多情应笑我”的“笑”分别该怎么理解?
“谈笑间”的“笑”:体现周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容、自信、洒脱。
“多情应笑我”的“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
小组讨论:
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唯一的败笔,因为它流露出苏轼消极的情绪,你是如何理解的?
组员研讨,小组代表记录,整理,回答。
任务四:“抒己情”,品境界。
特别的精神世界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齐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苏轼为什么会感叹“人生如梦”呢?因为他想建功立业,但年华已逝,年近半百,这是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苦闷,也是人之常情。他是怎样排遣这种苦闷的呢?“一尊还酹江月”,向江月洒酒祭奠,向江月寻求安慰,在清风明月中找到了寄托,可以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洒脱!
这两句看似消极,可见他并没有真的消极,谪居漂泊中的苏轼实现仕途理想,愤懑无从派遣,积极求索之后,转向追求自我的超越和对心灵自由的坚守;纵观全词,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豁达胸襟。
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唯一的败笔,因为它流露出苏轼消极的情绪,你是如何理解的?
课文结构
咏赤壁
怀周瑜
感人生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写景
抒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 ”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
当堂检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 ”,以曹操军队的惨败衬托周瑜的军事才能。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两句,由对英雄的追慕转向对自身现实的嗟叹。
(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两句承上启下,将眼前实景过渡到对当年英雄将领周瑜的回忆。
(8)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写了“ ”的细节,烘托出周瑜“雄姿英发”的年轻将领形象,而自己“ ”,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9)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小乔初嫁了
早生华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小乔初嫁了
樯橹灰飞烟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