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推崇周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崇拜孙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仰慕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以诸葛亮自况)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易中天的《精彩品三国》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习目标基础目标:1、掌握诗中重点词语的含义,炼字技巧,同时能熟练地背诵并默写整首诗;2、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学习本课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拓展目标:3、感受并学习伟人的博大胸襟,了解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自主学习(10分钟)1、作者简介;2、诗歌体裁;3、建安风骨;4、创作背景;5、朗读课文,根据翻译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并做好标记;自主学习(10分钟)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要接》。作为文学家:精通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风格苍劲悲凉。《蒿里行》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短歌行》反映个人政治抱负,《观沧海》写景,《龟虽寿》抒情诗……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 唱和,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人物评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奸臣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周瑜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裴松之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唐太宗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易中天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写作背景《短歌行》作于曹操大败赤壁之战后。当年曹操已经53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83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他在赤壁之战中失利。题解:什么叫短歌?《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诗歌体裁诗歌体裁关于“歌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乐府的别称: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建安文学”指汉末建安至魏初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高。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语言刚健有力,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被后人尊为典范。内容或反映社会的动乱,或抒发渴望祖国统一及个人建功立业的抱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建安风骨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ìjīnwèiyōusèduōmòqiānqìzābǔ合作学习(12分钟)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运用哪种修辞?意在说明什么?2、联系上下文分析“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句中的“忧”的原因是什么?3、“对酒当歌...唯有杜康”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青青子衿...鼓瑟吹笙”多出用典,各有什么用意?5、概述本层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成果展示(12分钟)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运用哪种修辞?意在说明什么?明确:比喻,诗人把人生比作朝露,使人生的短暂具体可感,意在说明韶华易逝,要及时建功立业。成果展示(10分钟)2、联系上下文分析“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句中的“忧”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这首诗第一句说“对酒当歌”,对酒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所以这儿的“忧”是忧人生之短,而且短得就像朝露。和许多古人一样,诗人在忧愁的时候也举酒,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成果展示(10分钟)3、“对酒当歌...唯有杜康”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明确:艺术手法: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借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情感:作者感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成果展示(10分钟)4、“青青子衿...鼓瑟吹笙”多处用典,各有什么用意?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从而表达了自己念念不忘贤才的一片真情。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原句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曹操借用这些诗句,表达了自已礼遇贤才的态度,意在告诉贤才们,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成果展示(10分钟)4、后文还有哪里用典,有什么用意?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一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原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无论治国还是治学,都应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度。曹操化用这几句,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等。比兴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又如何解决?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当堂检测(3分钟)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听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3.《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的唯有美酒的诗句是:明确: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