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雪孩子【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 雪孩子【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 雪孩子
1.认识“柴、堆”等15个生字,会写“要、伙”等8个字,会写“空地、伙伴”等9个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3.朗读比较两组句子,体会如何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具体。4.根据故事的结尾展开想象,写一写小白兔看到雪孩子变成白云后会想些什么。1.朗读比较两组句子,体会如何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具体。2.根据故事的结尾展开想象,写一写小白兔看到雪孩子变成白云后会想些什么。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认识“柴、堆”等15个生字,会写“伙、伴、得、谁、物、汽”6个字。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学习课文第1~6自然段,通过朗读体会雪孩子的可爱和小白兔的快乐。板块一 复习导入,引导质疑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知道了雾是水的一种形态。你们看,水会变魔法,他又变成了什么呢?(课件出示野外大雪的场景)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们最想干什么?(堆雪人、打雪仗)2.读课题,质疑:(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梳理有意思的问题)3.思考:雪孩子是怎么来的?发生了什么事情?雪孩子最后会怎么样?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教师检查自读效果,相机正音。2.再读课文,利用填空梳理课文内容。(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并挖空。)板块三 再读课文,多样识字1.(课件出示: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读好停顿。2.随文识字。(课件出示带有本课会认字的句子)(1)多样识记:①利用熟字加偏旁或形声字特点识记“烧、哎、浑、淋”。②字理溯源识记“柴”。(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知道“柴”与树木有关。强调读准翘舌音。③结合生活经验识记“旺”。④近义词识记“渐”:渐渐——慢慢。⑤形近字、同音字辨一辨“谁—堆”“哇—娃”“晒—洒”“闭—闲”等。⑥组词识字。(2)把生字藏到词语和句子里面认读。板块四 图文结合,体会快乐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情景。(1)图中的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干什么?他们玩得怎么样?(指名读文段,其余学生画出相关句子。)(2)(出示句子: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引导学生体会小白兔开心的心情,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语气。(3)想象:小白兔面对雪孩子,它可能还会做什么?(给雪孩子讲故事、给雪孩子打扮等)2.(出示儿歌:下雪了,堆雪人,雪孩子,小白兔,跳跳舞,唱唱歌,一起玩耍真快乐!)读儿歌,感受快乐。板块五 指导书写,巩固基础1.(出示“伙、伴、得、谁、物、汽”)引导发现这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横画多的字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关注哪一横最长,哪一横最短。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交流这6个字的写法:“伙”右边“火”的撇和捺要对称;“伴”右部的“半”要沿着长竖左右对称;“得”右部的“日”要写扁;“谁”右边的“隹”撇起笔于竖中线上端右侧,撇尖伸向言字旁,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第四横较前三横略长;“物”右边“勿”的三撇需平行,横折钩的起笔位置在田字格中心点;“汽”右部“气”的横画要平行且均匀,最后一笔的横斜钩要自然流畅。3.学生描红,临写,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巩固本课生字,会写“要、闭”2个字。2.品读课文第7~14自然段,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3.朗读比较两组句子,体会如何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具体。4.根据故事的结尾展开想象,写一写小白兔看到雪孩子变成白云后会想些什么。板块一 品读课文,感悟勇敢1.默读课文,思考: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呢?雪孩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2.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出示句子。(1)(出示句子: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①雪孩子看到当时的情景,心里是怎么想的?②指导朗读,体会雪孩子当时的心理。(2)(出示句子: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找出句子中的动词,读一读,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雪孩子?(勇敢的雪孩子)(3)(出示句子: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雪孩子冒着危险救小白兔,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不顾一切的雪孩子;奋不顾身的雪孩子。)(4)(出示第8~9自然段)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善良,指导朗读。3.默读课文第9~14自然段,讲讲故事的结果。(1)学生默读后,让学生试着用“最后……”说说自己默读后脑海中浮现的画面。(2)指导学生朗读第11~12自然段:①抓住“激动”,读出兔妈妈的感激之情。②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激动”,文中是指谁激动了?③说一说生活中让你激动的时刻。板块二 想象说话,生动表达1.借助插图,大胆想象。(1)(出示图片:小白兔站在水淋淋的雪孩子旁边)大火扑灭了,已经水淋淋的雪孩子会怎么样呢?(2)回顾课文《我是什么》,引导学生感知水蒸发变成水汽上升到空中变成云的过程。(3)(出示第14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雪孩子的变化。2.对比朗读,生动表达。(1)(出示课后习题中的两组句子)学生对比读两组句子。说一说每组中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根据学生交流小结:把水汽写成“很轻很轻的水汽”,把白云写成“美丽的白云”,这样更能体现它们的特点,语言更生动,朗读时更有画面感。(2)指导朗读:我们在读的时候,怎么读出这种画面感呢?(关键词重读,音调拉长。)(3)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子也用了这样的写法,引导学生找出这样的词。(呛人的烟、烫人的火)3.边看插图边写一写: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回来后他会怎么说?怎么做?(2)写完后,全班交流。板块三 指导写字,规范书写1.(出示“要、闭”)观察字形特点。2.教师范写并指导:“要”的上部注意与“西”区分,下部的“女”要写得扁平一些;“闭”书写时要遵循“先外后内”的原则。3.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的“三个一”。投影讲评,再指导练习书写。我在本次教学中,采用多元方法识字,创设情境助力理解,读写结合培养能力。但也有不足,朗读技巧指导欠深入,学生主体体现不足,小组合作参与不均且自主探究受限,教学时间把控欠佳,识字环节耗时久致后续仓促。后续我将强化朗读指导,优化小组合作突出学生主体,精细预设,精准把控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