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作与例文1.读例文,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1.学习例文,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借鉴课文和例文的观察方法,继续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板块一 出示图片,揭示主题 1.引导观察图片。 (1)(出示教材第69页的配图)引导:图片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是乡村还是城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同桌互相说一说,并给画面中的场景取名。(乡村秋日归鸟图) 2.(出示两幅课外配图)揭示主题:是呀,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就是这样丰富有趣,五彩缤纷。你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手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板块二 明确要求,拓宽思路 1.自读问题,提取要点。 要点:把你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写下来。引导:写什么内容?什么情况下的观察会“印象最深”?提示:观察时,你对某事物产生了喜爱之情,或事物某一方面引起了你的好奇心,引发了你的思考,激起你连续观察的兴趣的,往往就是“印象最深”的。 2.引导回忆,交流“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 3.师小结:你们眼中的世界真是丰富有趣,五彩缤纷!今天我们就来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物写下来,好不好? 板块三 聚焦难点,例文引路 1.了解习作难点,明察学情。 (1)引导: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成文章,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结合“初试身手”的情况谈一谈。 (2)提示:要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出来,并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确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更加细致的观察,需要我们把观察所得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现在我们来看看例文,从中获得启发。 2.出示例文,发现方法。 (1)快速阅读《我家的小狗》,学习细致观察动物。 ①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王子”的淘气可爱。请结合批注,用笔画出“王子”淘气可爱的具体表现,仿照批注的形式,跟同桌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②“王子”什么时候叫得最欢?什么时候哼哼叫?什么时候汪汪叫?③提示: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小狗的叫声中藏有这么多秘密,是因为他仔细观察了小狗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观察时还用心猜测了小狗的心思,加入了自己的想法。④结合课文、例文讨论:如何细致观察动物并将观察所得写出来? 总结:观察动物,要观察它的外形,特别是与众不同的部分;另外还要观察它的活动,观察它的连续性动作,发现有趣的事;多感官参与观察,在看到、听到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把观察对象写得更清楚、更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2)运用方法,试写观察动物的习作片段。 ①出示一名同学写的习作。议一议,评一评,哪些地方观察得细致?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 ②引导运用方法修改。(是否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了观察?是否列举了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3)快速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学习细致观察植物。 ①根据课后表格和批注,完成《我爱故乡的杨梅》的阅读。 ②对比阅读:《金色的草地》和《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的对象都是植物,两篇文章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都观察了事物的变化。前者观察了草地不同时间颜色的变化;后者观察了杨梅在成熟过程中,其外形、颜色和味道的变化。 不同点:前者侧重观察情景的变化;后者侧重观察杨梅成熟前后颜色、味道的变化与作者的感受。 ③谈启发:读了这两篇文章,你觉得应该怎样细致观察植物? (4)运用方法,试写观察植物的习作片段。 ①(出示一名同学写的习作)议一议,评一评,哪些地方观察得细致?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 ②引导修改。对照《我爱故乡的杨梅》,你觉得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 ③观察时有没有融进自己的想法? 板块四 选择内容,独立习作 1.布置习作任务。读读自己的观察记录单,选择自己最想写的内容进行习作。可以写观察的动物、植物,还可以写某一处场景的变化,写的时候还可以加入自己当时的想法。 2.学生完成习作。第2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观察时的感受,体验观察的乐趣。 板块一 出示习作评价单,指导评价 1.回顾观察方法,明确要求。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主题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的习作,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细致观察的?又是怎样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的? (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要点。明确任务:这节课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修改习作,一是是否调动了多感官参与观察,观察是否细致;二是观察时是否注意了事物的变化;三是观察时是否融进了自己的想法;四是是否把观察到的内容有序地写下来了。 2.出示习作评价清单,指导评价。 板块二 聚焦“观察方法”,分享优秀习作 1.课件出示优秀习作。 2.让这篇习作的作者说说自己的观察方法。 3.其余学生参照习作评价单,交流: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建议? 板块三 修改习作,完善习作 1.学生对照习作评价单和上面的优秀习作,想想哪些地方的观察还不够细致,修改自己的习作。 2.同桌互评,合作修改。 3.全班交流,分享观点。 模板:他(她)观察的是……,我认为他(她)……方面的观察很细致。我的建议是…… 板块四 回顾梳理,分享心得 1.教师总结学生近段时间的观察情况。 2.分享观察心得。 观察时要细致一些,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也可以用嘴尝一尝。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3.分享表达心得。把观察到的内容有序地写下来,用一个自然段写清楚观察到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 4.教师总结:同学们不仅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会记录美的笔。你们用自己的笔,展现了世界的缤纷多彩。让我们继续观察这个缤纷的世界,用笔写出更多的精彩。 我在上次“初试身手”的反馈中了解了学情,知道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技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在这次的教学中,我选择了例文中有用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利用《我家的小狗》中作者发现小狗不同叫声的秘密,指导学生观察动物时要仔细观察它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还要用心猜测动物的心思,加入自己的想法。利用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勾连课文《金色的草地》,进行对比教学,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细致观察植物的变化。在例文学习中梳理出细致观察事物的一般方法——多感官参与观察,观察时注意事物的变化,观察时融入自己的想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