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开盒挂人你听说过吗?近日,一名13岁未成年人在网上对一位孕妇C女士“开盒”的事件冲上热搜!起因竟然是C女士评论了某韩国明星的行程,引起了粉丝们的不满,一名未成年人粉丝对C女士“开盒挂人”,公开曝光了C女士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致使C女士被迫销号退网。这不仅是一场“开盒”风波,更是一场饭圈乱象的集中爆发,当以爱之名变为以爱施暴,其中涉及哪些法律问题?保护人身权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二框—从开盒风波到饭圈乱象,勿要以爱之名行伤害之事目录总议题:从“开盒挂人”观“饭圈乱象”—民法典如何保护人身权?分议题1:为“爱”开盒挂人,正当吗?分议题2:为“爱”重拳出击,合理吗?分议题3:为“爱”恶意修图,恰当吗?分议题4:离“爱”更近一点,可以吗?01为“爱”开盒挂人,正当吗?被开盒者们都经历了些什么?C女士:疯狂谩骂 波及家人辱骂如汹涌潮水般袭来,部分丧失理智的粉丝从C女士微博里捕捉到“妊娠反应”“婚姻矛盾”等内容,发出“一尸两命”“孩子畸形”的诅咒。骚扰电话、辱骂短信纷至沓来,就连她的丈夫也未能幸免。被开盒者们都经历了些什么?其他开盒事件受害者公布照片心理伤害收到化学品...议学任务选择角色卡:全班同学分为三组,一组选择一个角色卡完成任务。被开盒者心理描述:试想如果你是被开盒者,你会有何感受?为什么?正义网友行为分析:这些开盒者太可恶了!我要“惩恶扬善”!对他们实施“反开盒”行为!法律顾问在线出题:开盒者想要维权,被开盒者的行为侵害了开盒者的什么权利?请你说出你知道的法律依据。角色解答被开盒者(情感维度):安全感崩塌、恐惧、影响正常生活...只有关于人格和身份方面的权利得到保护,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正义网友(实践维度):“反开盒”与“开盒”在法律定性层面并无本质差异,均涉嫌违法。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角色解答隐私公布疯狂谩骂公布照片心理伤害化学品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健康权生命权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法律顾问(法理维度)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第1002条 第1004条 第1018条 第1024条 第1032条 议学成果(1)原因: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2)要求: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3)种类: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1.法律保护人身权 P8702为“爱”重拳出击,合理吗?观饭圈互撕知情人说“有的人去骂竞争对手粉丝,不停地进行人身攻击,造成他人精神上会受到影响。还有知情人说“我记得有一次特别严重的,就是双方粉丝之间线上大家互相谩骂,其中一个说直接线下见,然后就真的线下见,打架了。”议学任务1.法眼起底粉圈互撕从线上的精神攻击到线下的身体伤害,有人被攻击到抑郁,有人因打架送进医院。请你法眼分析以上行为,填写下列报告。“互撕”侵权分析报告(1)行为分析:①不仅是饭圈行为,更是违法侵权行为,侵犯他人 权利:②扰乱社会风气,造成社会秩序 ;(2)反“互撕”侵权倡议:首先:我们要珍视自己的 ;其次:我们要尊重和关爱他人的 ;最后:如遇互撕侵权,我建议 。生命和健康混乱生命和健康生命和健康截屏取证;平台投诉;报警处理;提起诉讼议学任务2.生命健康守护计划在下列情境中,我们怎样做到关爱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议学成果(1)原因: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2)要求:①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②我们要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2.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P8703为“爱”恶意修图,恰当吗?看恶意修图在饭圈摩擦中,P图也是常见的手段,一些粉丝对部分公众人物的图片进行丑化、更有甚者将其照片P成遗照。据新闻报道,2024年8月就有用户将某公众人物的照片P成遗照公开用作网络平台头像。2025年2月6日某公众人物起诉P其遗照的网络用户。议学任务1.辨析:P图中的法律边界同学1:这很明显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同学2:我觉得未必吧,第一他是使用的公开照片;第二他并未以营利为目的;第三P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好的就不是侵犯,恶意就是侵犯?你如何看待同学2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依据无论是不是公开照片,无论营利与否,丑化、污损他人的照片均属于侵犯肖像权。2.追问:肖像权之全面解读①那关于此人面部的绘画或者雕塑属于该人的肖像权吗?②如果新闻报道背景中出现我的脸,需要经过我同意吗?③通缉令上采用犯罪嫌疑人照片属于侵犯肖像权吗?④老师为了课堂教学的需要,使用著名科学家已公开的肖像, 需要经过科学家同意吗?请你观看视频后进行以上问题解答。属于不需要不属于不需要议学成果(1)肖像的内涵: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2)肖像权的内容:我们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3)侵犯肖像权的行为:①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②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法律保护肖像权 P87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情形04离“爱”更近一点,可以吗?论“全面入侵”在饭圈中,一些极端的“狂热粉丝”,通过跟踪个人生活、盗用个人手机号、微信号进行骚扰等一系列极端方式入侵公众人物生活。甚至还有的非法侵入其个人房间,到其家里打扰其家人等。议学任务这些公众人物在哪些方面的隐私被“狂热粉丝”侵犯?(1)评公众人物之隐私盗用手机号码跟踪个人生活非法入侵住所私密活动私密空间私密信息隐私的内涵进行电话骚扰私人生活安宁议学任务(2)拒做数字时代“透明人”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人的隐私都可能被“窥探”。请小组探讨后填写隐私保护卡。①你的日常隐私保护小妙招。②国家和社会保障个人隐私的措施。隐私保护卡个人社交平台不发布隐私信息丢弃快递盒前撕毁或涂抹收件人信息安装App时关闭非必要权限入住酒店时检查可疑物品个人:法律法规完善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净网”专项行动,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严打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安全宣传活动国家和社会:③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来保护隐私权有何意义?议学成果(1)隐私的内涵: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2)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意义:①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对个人)②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对社会)4.法律保护隐私权 P88当以爱之名变为以爱施暴,民法典为公民筑起抵御人身权侵害的法律屏障。“爱”绝非践踏他人权利的借口,相信在法治的护航下,狂热终将沉淀为理性回归,流量必将奔涌成善意长河!思维导图保护人身权法律保护人身权原因要求种类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原因要求法律保护肖像权内涵内容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法律保护隐私权内涵意义课后实践查阅人民法院发布的“饭圈”互掐典型案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1.案情简要2.判决结果3.法条依据4.个人感悟05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这是因为( )①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②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能够有尊严地生活③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④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对人身权重要性的认识,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随堂练习2.人身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在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下列各项中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的有( )①小张擅自用小林的头像制作表情包②某企业没有为员工小赵缴纳养老金③钱某匿名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小陈完成学业④小刘假冒小齐的姓名到某大学上学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小张的做法侵犯了小林的肖像权,①符合题意。小刘假冒小齐的姓名侵犯了小齐的姓名权,④符合题意。②中的侵权行为不属于侵犯人身权的范畴,排除。③没有体现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排除。D随堂练习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这说明( )A.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隐私权B.国家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C.公民的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D.禁止非法侵入公民的合法住宅解析:民法典保护个人信息,说明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隐私权,A符合题意。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A随堂练习4.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自然人最根本的人身权。下列现象属于侵害自然人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是 ( )A.饲养的宠物咬伤行人B.父母为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偷看孩子的日记C.给同学起带有侮辱性的绰号D.超市保安擅自对其怀疑的顾客进行搜身检查解析:饲养的宠物咬伤行人,侵害了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A符合题意。父母为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偷看孩子的日记,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B不符合题意。给同学起带有侮辱性的绰号,侵犯了同学的名誉权,C不符合题意。超市保安擅自对其怀疑的顾客进行搜身检查,侵犯了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权,D不符合题意。A随堂练习5.(2022广西柳州中考)下面漫画《法律保障》说明( )A①公民需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收集个人信息③国家为个人信息保护构筑法律保障④公民个人信息权不再受到侵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漫画中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法律保护,这说明公民需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国家为个人信息保护构筑法律保障,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不再受到侵害”说法绝对,④错误。随堂练习6.【尊重维护隐私 享受现代文明】针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隐私信息被泄露和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某校七年级(1)班决定召开一次以“尊重和保护隐私权”为主题的班会。现在班主任把组织主题班会的任务交给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为主题班会设计一条标语。(2)在“举事例”环节,有同学准备列举身边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你认为他(她)会列举什么现象 (至少两个)(3)在“辩论赛”环节,部分同学对“查看好朋友手机信息是否合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解析:(1)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人人有责。(2)如:偷看他人日记、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打听和传播他人私生活等。(3)不合法。法律保护和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