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树兰中学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2025.6.12)(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树兰中学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2025.6.12)(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2025.6.12 树兰)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C-12 Fe-56 K-39 I-127 Mn-55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的示意
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其一生中呼吸器官有 3 种
B.乙图中的 a 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也是女性主要生殖器官
C.丙图中的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
D.丁图将多肉植物的叶插入土壤中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2.聚吡咯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常被用作脑机接口技术中的电极材料。聚吡咯是由吡咯单体
(C4H5N)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下列关于吡咯单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咯单体由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 B.吡咯单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吡咯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7 D.吡咯单体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4:5:1
3.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
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
体分子( )
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
4.《参考消息》5 月 5 日报道,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
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正确的是( )
A.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一定是根尖的伸长区
B.“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C.“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D.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CO2和 O2
5.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大。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叶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养料和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爆炸了是化学变化
C.吃食物时,牙齿咀嚼、肠胃蠕动等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D.面粉与水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物是化学变化
6.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所示,则
CO2经过( )
A.压缩机后温度降低 B.冷凝器后内能增大
C.膨胀阀后分子间距减小 D.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第 1页(共 8页)
7.概念图常用于表述各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下列概念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为某植物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甲枝条具有顶端优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B.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展
C.甲枝条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D.乙枝条的措施在园林绿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9.锰酸钾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 K2MnO4,呈墨绿色或灰黑色正交晶体,640℃时分解,其水溶液呈墨绿
色或深绿色,这是锰酸根( 2 4 )的特征颜色。主要用于油脂、纤维、皮革的漂白,以及消毒、照相材
料和氧化剂等。关于 K2MnO4这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锰酸钾由 4 种元素组成 B.锰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6 价 D.锰酸钾由 2 个钾原子、1个锰原子和 4个氧原子构成
10.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 ”、“ ”和“ ”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11.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小烧杯内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
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砂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小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 100℃、油温
300℃、砂温 600℃,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关系为( )
A.t 甲>t 乙>t 丙
B.t 甲=t 乙=t 丙
C.t 甲<t 乙=t 丙
D.t 甲<t 乙<t 丙
12.如图所示是一种陶瓷制作工艺流程图。关于该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修坯与校坯的时序是可颠倒的
B.干燥与装窑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
C.施釉与釉料制备的工序是并行工序
D.浆料制备与模具制作的工序是串行工序
第 2页(共 8页)
13.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下进行膨大发育,砂粒
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较多的是( )
A. B. C. D.
14.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的容器,氧气瓶抗压能力强,不易变形。当瓶中氧气逐渐消耗的过程中,下
列图像合理的是( )
A. B. C. D.
15.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苗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
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之比如图所示(实验前各种离子浓度均为 100%)。
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钙、镁元素大
B.与番茄比,水稻对硅元素需要量大,对钙元素需要量小
C.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
16.(7分)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符号“6Cu”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2)CO2中 2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填化学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
(4)3 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5)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_____
(6)氩气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7)13 号元素和 9 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17.(3 分)
(1)如图甲,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
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选填“上升”或“下降”) 形成气流,气
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2)如图乙是一根环形管,内注满水,内有一只乒乓球。若在 A 处加热,则乒乓球会向 (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运动。
(3)根据以上原理,我们在长途运输海鲜时,将冰块放置在海鲜的 (选填“上方”或“下
方”),有利于食物的保鲜。
第 3页(共 8页)
18.(6 分)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登上月球背面,成为
世界首个着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此后,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
星向世界展现了首张月背的完整风貌。图为月背全景图的局部,可以看
到月面充满了奇异而荒凉的壮美。其实看似荒凉的月球矿产资源极为丰
富。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 5 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
(1)科学研究发现,月球上富含铁的同位素:Fe﹣57(一个原子内质子
数与中子数之和为 57)和 Fe﹣54,已知铁元素为 26 号元素,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Fe﹣57 和 Fe﹣54 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B.Fe﹣57 和 Fe﹣54 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
C.Fe﹣57 和 Fe﹣54 均属于铁元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地球上的铁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 Fe2O3、Fe3O4两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
素的质量比为 ;某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且其它成分不含铁)探明含铁量为 11.2%,
则氧化铁含量为 (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19.(6分)图甲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第 15min 时该物质处于 (填状态)。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
(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 ,冰水混合
物的温度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20.(6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 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
元素。
2 3
【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H2O)、重水( H2O)和超重水( H2O)。
2 3
【材料三】一个氘( H)原子中有 1个质子和 1 个中子;一个氚原子( H)中有 1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
3 3
【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 H2O)中的氚( H)元素会发生β
﹣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
2 3
(1)水(H2O)、重水( H2O) 和超重水( H2O)中共有 种元素。
3
(2)超重水(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
(3)当核废水中的氚( 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 (填元素符号)。
21.(6 分)(1)小金利用厚度均匀的合金板(厚度为 1 厘米),制作了个无盖的不漏水
的盒子。成品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 1600 克。合金板的密度为 千克/米。
(2)小金在测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测了三组液体的体积及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数据,
记录如表所示。
组数 1 2 3
3
液体的体积 V/厘米 5 10 15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m/克 1606 1612 1618
3
当倒入的液体体积为 60 厘米 时,液体的质量为 克。
2 ﹣3 3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底面积均为 0.01m ,甲容器内盛有体积为 3×10 m 的水,乙容
3 3
器内盛有深度为 0.35m 的酒精(已知ρ酒精=0.8×10 kg/m ):则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kg;
3
若要使甲、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应该从甲容器内抽出 cm 的液体。
第 4页(共 8页)
三、实验探究题(5 小题,共 24 分)
22.(6 分)实验探究法。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 20ml 的清水和 20ml 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 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 A、B、C 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 5
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步骤四: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周围溶液浓度(%)
清水 5%的食盐水 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ml) 19.5 22.6 24.4
据实验回答问题:
(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你指出来: 。
(2)通过 A组和 B 组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萝卜细胞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
(3)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之外,也可以通过测量 的变
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吸水。
23.(3 分)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是否受酸碱性影响呢?科学兴趣小组找来面包,探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酸碱
性的关系.在 A、B、C 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酸液、蒸馏水、碱液,分别放入一块等大的面包.
(1)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如表是兴趣小组观察后记录的细菌数,“+”的多少表示细菌数量的多少.
培养皿 A(酸液) B(蒸馏水) C(碱液)
细菌数目 ++ +++++ +
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细菌的生长繁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成员中有人提出,是不是所有的细菌都适合在中性环境中生长呢?他们通过查资料获得甲、
乙、丙三种细菌与酸碱性的关系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备注:pH 的大小代表液体不
同的酸碱度。pH=7 的液体呈中性,pH>7 的液体呈碱性,pH<7 的液体呈酸性)
A.甲细菌的对酸碱性的适应范围最广
B.乙、丙两种细菌在中性环境中不能生长
C.乙细菌适合在碱性环境中生活
D.不同细菌生活环境对酸碱性的要求是不同的
24.(5 分)小孙被朋友家里盛开的杜鹃花(俗名映山红)所吸引,于是在网上购买了杜鹃花的种子,打算
在家里的阳台上种植。但是杜鹃花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自然萌发率很低。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的条件,
小孙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 5页(共 8页)
(1)比较第 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湿沙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2)为进一步探究仅有湿沙条件是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小孙增设了第 4 组实验,第 4 组实验的预处
理是与湿沙混合,常温保存 60 天;若第 4 组实验种子几乎不萌发,综合上述信息,得出的结论
是 。
(3)小孙还发现,有一株杜鹃花上居然开出了 3 种不同颜色的花。这是园艺工人用嫁接的方式培育的
杜鹃花,用营养繁殖的好处是 。
(4)杜鹃是一种只产蛋,不孵蛋的特殊鸟类,杜鹃花者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关于杜鹃和杜鹃花结构
层次上的最大差异是 。
25.(4 分)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
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
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的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
设?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
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 20mL,
小明加了 1 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 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
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是 。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 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准确/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
26.(6 分)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某同学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这两种材料分
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
化的情况。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除了控制烧瓶大小、水的质量、初始温度和环境因素相同外,还需控制
的变量有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按照计划操作,该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5 50 47 … 21 20
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28 … 20 20
分析两组水水温的变化,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水在降温时是有规律的,根据水在降温时的规律,时间为 30min 时,棉
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A.46℃ B.43℃ C.39℃ D.35℃
第 6页(共 8页)
四、综合题(5 小题,共 32 分)
27.(6 分) 2021 年 9 月,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如图
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个数比为 。
(2)3.2 克有机物 X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克。
(3)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 (填字母)。
A.缓解粮食危机 B.缓解温室效应 C.节省耕地资源
28.纯水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
解速度。小灵为研究影响电解水速度的因素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实验编号 温度/℃ 时间/s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mL
① 15 60 2% 22.2
② 15 60 5% 33.1
③ 30 60 2% 26.0
④ 30 60 5% V
(水的电解信息: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会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小灵应在_________(填“阴”或“阳”)极端收集氢气;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
反映电解水速度的快慢。
(2)对比①③或②④的结果,则 V的值可能是 。
A.20.1 B.25.3 C.28.2 D.36.9
(3)小灵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发现每组实验氢气的产生速度总是越来越快,请结合以上探究结果推测
其中可能得两个原因 :① ;② 。
29.(6 分)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初中学
过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含碘量 30mg/kg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在碘酸钾中,K:I:O 的质量比是 。
(2)规定,成年人每天最少需要 0.15mg 碘,相当于每天需要碘盐 g。
(3)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 。
第 7页(共 8页)
30.(5 分)(1)图甲示黄豆种子的结构图,图乙示黄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图,图丙示黄豆受精过程
示意图,图丁示豆荚和黄豆的形成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或字母, 上填文字):
①萁即豆茎(大豆植物的茎),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图丁中的 F)由图图丙[ ]
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
②汁即豆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 ]_______,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有机物,
我们常吃的黄豆芽主要部分指图乙的[ ]_______,发育来的。
(2)如图所示是对果树进行环割树皮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果树的韧皮部位于树皮中)
①在 A、B 处环割前后,该枝条的水分运输(或蒸腾作用)并没有受到影响,原因是 。
②该枝条环割后,果实甲和乙的生长情况有何不同 。
31.(6分)2022 年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亚运场馆正在有序的施工建设。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
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为 3.96 千克的某空心砖,规格如图所示,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
3/5。求:
(1)该砖块材料的实心部分体积。
(2)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3)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