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分层作业(统编版)12.低碳生活每一天(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分层作业(统编版)12.低碳生活每一天(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分层作业(统编版)
12.低碳生活每一天
瞭望塔
基础回顾
一、填空题。
1.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_____________混乱异常,加剧了_____________、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
2.地球变暖不仅与大量排放的“_____________”有关,还与人类对_____________的过度砍伐有关。
3.人们常常把“_____________”的排放称为“碳排放”。
4.碳补偿是指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等方式把这些碳排放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
5.只有每个人自愿地过_____________的生活,才能形成人类与自然界_____________的生态文明环境。
二、判断题。
1.地球“发烧”与大气中逐年增加的“温室气体”有关。( )
2.增加绿地面积也是缓解碳排放的手段,所以我们要参加“爱绿护绿”活动。( )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氧气。( )
4.我们可以通过植树种草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
5.“温室气体”排放是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
6.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能省电,也可以保护你的电脑。( )
7.冰箱内存放物品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
8.周末小红和妈妈开车去奶奶家,她们觉得这样做是低碳生活。( )
9.所谓倡导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就是倡导人们趁着春天,田野都变绿了,这时候出来游玩。( )
10.同学们都出去,上体育课,教室里的灯不用关,反正一会儿还要回来上课。( )
三、选择题。
1.小娟请同学到家里喝茶,为了保护环境,最好用( )。
A.一次性纸杯
B.一次性塑料杯
C.玻璃杯
D.一次性塑料碗
2.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
A.坐公交车上学
B.少买不必要的衣服
C.多使用一次性碗筷
D.刷牙时把水龙头关上,节约用水
3.下列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是( )。
A.植树造林
B.焚烧杂草
C.燃放烟花
D.砍伐树木
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
①冰山融化 ②部分地区干旱程度加剧 ③海平面上升,沿海陆地面积缩小
④有些地区冰雹、暴雨等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面哪种做法是低碳生活方式 ( )
A.爸爸开车去奶奶家
B.吃饭时选择“光盘行动”
C.一天到晚开空调
D.丢弃用了一半的作业本
6.关于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变化既与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
②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③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④气候的变化就是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没有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的变化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种树能保护环境
B.我们在打印时可以双面打印
C.一次性牙刷更好
D.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8.许多城市全面启动“无烟囱”城市创建工作,陆续拆除城内所有的大烟囱,其主要原因是( )。
A.烟囱影响市容市貌
B.为了让市民更暖和
C.为了减少环境污染
D.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9.下列不属于地球“发烧”的症状的是( )。
A.气象台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B.因连续40摄氏度高温天气,高速路旁的一块广告牌发生了自燃
C.天气持续高温,近几年一到夏天就闹电荒
D.夏天变得没有那么热了,冬天的温度也降低了
10.“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氢气
11.( )不是地球气温升高带来的后果。
A.冰山融化
B.地震
C.洪涝灾害频发
D.台风加剧
12.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上升了( )摄氏度。
A.1.25
B.0.41
C.0.45
D.0.85
13.家居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计算公式为:耗电度数(度)×0.785。如果你们家十一月份用了210度电,那么制造的碳排放大约是( )。
A.156千克
B.165千克
C.1600千克
D.145千克
14.下列属于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的是( )。
①喜欢点外卖
②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③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能力延伸
四、简答题。
1.日常生活中,全球变暖、地球“发烧”表现在哪里
2.有同学说:“夏天出现高温天气,我们在家里开空调就能解决了。”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五、材料分析题。
1.为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自2013年起,我国将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步行、骑车、坐公交车慢慢成为民众较为普遍的出行方式。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全国低碳日”。
2.看下图,想一想,在家里,你能为减少碳排放做些什么
3.全球变暖,或称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而其所造成的效应称之为全球变暖效应。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在人类近代历史中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的来源不同,精确度和可靠性也参差不齐,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中,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一直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的仪器记录,当年的记录很少考虑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但是根据仪器记录,1860~1900年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自1979 年开始,陆地温度上升幅度约为海洋温度上升幅度的一倍(陆地温度_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9℃)。1979年,人类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发现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2000 年之后,多方组织对过去1000年的全球温度进行了研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讨论后发现,自1979 年开始的气候转变的过程十分清晰。此外,其他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世纪初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0.6℃;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气温上升约0.2℃~0.3℃;在20世纪,全球变暖的程度更超过在过去400~600年中任何一段时间。
(1)气候变暖会造成哪些危害 请列举3个。
(2)请分析气候变暖的原因。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请写出4条。
参考答案
一、
1.气候 洪涝 2.温室气体 树木 3.温室气体 4.直接 间接 植树 5.绿色低碳
和谐共生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1.C 2.C 3.A 4.D 5.B 6.A 7.C 8.C 9.D 10.A 11.B 12.D 13.B 14.C
四、
1.①停电次数增多。 ②汽车自燃。 ③冬天越来越暖和。④中暑的人越来越多。
2.不对。夏天温度过高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开空调会制造更多的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形成恶性循环。
五、
1.①让人们了解低碳生活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践行低碳生活。②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减缓温室效应,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节约用电,不需要常开的电器要及时关闭,同时将电源插头拔下。
3.(1)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带来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
(2)气候变暖与大气中逐年增加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关,地球变暖是人类活动产生过量“温室气体”导致的。另外,人类过度砍伐森林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3)出门乘坐公交车;节约水电;尽量不用一次性用品;多植树。
一个月用这么多度电,这要产生多少碳排放量呀
一月份用了350度电,制造了大约275千克碳排放。
家里的电器一开,就会耗电,产生碳排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