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长宁区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4大题,19小题。
2.所有答案写在答卷指定位置,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24分)
(一)默写与运用(10分)
1.
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v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
知困,
。(《虽有嘉希》)
4,再过十多天就将迎来暑假,小新同学想到很快就能回老家探望许久不见的爷爷奶奶,就兴奋得翻来
覆去睡不着。这番情境,恰可借《关雎》中“」
”两句加以形容。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9题(14分)
甲小石潭记(节进)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
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嵫,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
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
袁枚
登山大半,飞派雷震,从空而下。派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
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①,可偃仰②,可放笔砚,可瀹茗③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
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④与之对枰⑤。于是水声、棋声、松声、乌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
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⑤人籁⑦,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注释:①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②偃仰:俯仰。③瀹茗:煮茶。④霞裳:袁枚
初二语文试卷共6页第1页
的学生。
⑤对枰:下棋。
⑥天籁:自然界的声音。⑦人籁:人发出的声音。
5.甲文作者柳宗元,字
。(1分)
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不可久居
A.停留
B.居住
C.积储
D.安置
(2)不图观瀑之娱
A、图谋
B.料到
C.绘画
D.墓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浮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通过描写声响衬托环境幽静。
B.
都用移步换景串联起整篇文章。
C.都结合远近景物表现内心感受。
D.都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主旨。
9.分别为甲乙两文选择最恰当的情感变化示意图,并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6分)



时间
时间
时间



图①
图②
图③
二、现代文(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水灵灵地”:叠音表达增添生动感
①在《咬文嚼字》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中,“水灵灵地”的新用法引起了关注。这一新
用法出自一位女歌手在展示照片时说的话:“我就这么水灵灵地在中间”随后,网友纷纷效仿,将
“水灵灵地”与各类词语搭配,形容某种行为生动、鲜活或值得称道、引人关注等,使用语境逐渐扩大。
例如,“她就这么水灵灵地走来了”“水灵灵地换了新头像”…
②汉语中这种ABB式形容词是由单音节形容词A加叠音后缀BB构成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称其
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之所以称之为“生动形式”,是因为这类形容词通过重叠、加缀等方式具有
了更强的描绘性,也更能体现人的主观性。例如,“你瞧她,圆润润、红扑扑的苹果脸蛋更红了,加上
那身穿戴,更显得漂亮。”这句话通过两个形容词重叠的方式“圆润润”“红扑扑”,让读者仿佛真切
初二语文试卷共6页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