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北京顺义初二(下)期末
语 文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5月10日“2024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正式启动。作为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品牌博览会”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我国品牌发展新成就。你所在的小组对展会中的人工智能产品展开专项调查,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部分 采访目的
为期5天的“2024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世博展览馆落下①帷幕。活动期间参观者②络绎不绝。我国在高端化、绿色化、数智化领域所取得的品牌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令人③目不暇接。本次采访旨在全面了解中国“人工智能”品牌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挖掘品牌故事和文化价值,推广优秀品牌,推动品牌建设深入发展,增强人们的国家品牌意识。
1. 对文段中词语的理解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品牌”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pǐn pái,是消费者对某类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识程度,和“名牌”意思相同。
B. ①处“帷幕”的“帷”字使用不当,幕布通常都是纺织品,所以应该用“维幕”。
C. ②处“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这里指参观者很多,用词恰当。
D. ③处“目不暇接”的“暇”字使用不当,“目不暇接”指的是“美好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所以应该将“暇”改为“暇”。
第二部分 采访记录
小组同学记录了以下受访者的感受。
【甲】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能力太强了!真是太神奇了!
【乙】我目睹了一场精彩的现场表演。一台人形机器人以惊人的灵活性与观众进行舞蹈互动,一台高精度微创医疗机器人可实现精细操作,透过它仿佛能够看到远程手术技术的崭新未来,还有一台机器人书法家,挥笔如神,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进行了完美融合。
【丙】这不仅是一场面向全球的品牌盛宴,更是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诠释。这场展览塑造了中国品牌的崭新形象与强大实力。
2. 【乙】记录中画波浪线的标点使用不当,你认为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逗号 句号 句号 B. 逗号 逗号 句号
C. 冒号 分号 句号 D. 冒号 分号 分号
3. 【丙】记录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有问题,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
修改:______
第三部分 特别观察
现场一台能快速还原三阶魔方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展者的眼球。据了解,这款机器人是机器视觉和轨迹算法等技术的融合之作,它能够通过视觉相机识别各个面的颜色排列,并将信息返还至视觉系统加以处理,计算快速还原魔方的最优路径,再通过双臂协同操作,一步步匹配颜色还原魔方。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均得到了持续拓展。如今,中国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已占据重要地位,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看到三阶魔方机器人的惊人表现,几个小记者记录了自己的感受。根据文中画线句内容,下列使用修辞手法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三阶魔方机器人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杂技演员,手中玩转着复杂的魔方,每一步都精准无误,迅速且优雅,将混乱的色块重新组合成完美的六面同色,展现出惊人的技艺。
B. 三阶魔方机器人就像一个舞者,优雅地舞动着每一根手指,每一次转动都仿佛是在轻盈地跳跃。它精确地规划着每一个舞步,舞出色彩一致的精美造型。
C. 三阶魔方机器人就像一个忙碌的厨师在翻炒巨大的炒勺,尽管看起来手忙脚乱,却试图将一堆复杂的食材(魔方块)巧妙地组合成一盘美味的佳肴(六面同色)。
D. 三阶魔方机器人宛如一位魔法大师,在瞬息之间,将杂乱的魔方色块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重新排列组合,其动作之迅捷,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第四部分 采访总结
在全球化竞争中,智造升级是国家产业经济向上的支点。近些年来,“中国智造”日益迸发出强劲潜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4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5.4%,占比在持续提升中。 ,它们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领导者,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这些品牌能继续引领我们探索未知,创造更多让人惊叹的奇迹。
在未来的道路上,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人工智能如何继续改变世界。
5. 根据语境,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若不是有赖于无数企业深入高技术制造领域的共同努力,怎么会取得亮眼的成绩?
B. 亮眼的成绩难道不是有赖于无数企业深入高技术制造领域的共同努力吗?
C. 是无数企业深入高技术制造领域的共同努力才取得这些亮眼的成绩啊!
D. 亮眼的成绩有赖于无数企业深入高技术制造领域的共同努力。
6. 你们小组准备根据采访总结刊发一则通讯,请选择节奏匀称、表达准确的题目( )
A. 科技创新步履不停 中国智造行稳致远
B. 品牌自主迫在眉睫 大国制造美名远扬
C. 魔方机器人显威风 智能时代快步走来
D. 名扬海外中国品牌 人工智能走向未来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共5分)
7. 默写,完成下面小题。
(1)窈窕淑女,______。(《诗经·关雎》)
(2)______,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3)《北冥有鱼》中刻画“鹏”“徙于南冥”高飞向上气势的语句是:______。
(4)班刊要编辑一期“古诗中的花”诗集,请你提供两句带“花”的古诗(本试卷内诗句除外):______,______。
(二)(共6分)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自叙______①、群童抢茅、秋雨漏屋等一系列痛苦事件,并随事件呈现其内心从痛惜到______②,再到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历程,最后由己及人,直抒胸臆。
9. 有人评价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三)(共7分)
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明修栈道 年久失修 修旧利废 讲信修睦
B. 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外户而不闭 温故知新
C. 言而无信 讲信修睦 背信弃义 无信不立
D. 天下为公 四海为家 叹为观止 见义勇为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道”是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标准。
B. “大同”社会属于全体成员,管理者必须由德才兼备的成员竞争产生。
C. 文中画直线的排比句,描述了“大同”社会各个群体都能安居乐业的愿景。
D. 文中画曲线的对举句内容与现实社会作对比,突显“大同”社会的和平与安定。
材料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材料三
老①吾老,以及②人之老;幼③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④于寡妻,至⑤于兄弟,以御⑥于家邦。”
(节选自《孟子》)
注:①老:尊敬。②以及:从而推广到。③幼:爱护。④刑:同“型”,做典范、榜样。⑤至:到,到送。⑥御,治理
12. 根据《大道之行也》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礼记》中描述的“大同”社会,本质特点是“①_____”。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拥有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美好自然环境、②______等,甚至人与人之间能达到《孟子》中描绘的“③______”状态,这样的社会就是人们追寻的理想社会。
三、名著阅读(5分)
13.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以上材料是某位同学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摘抄的笔记,请你结合书中保尔一生的经历,简要说明你对这段摘抄的理解。(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共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24年元旦期间,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城乡居民出游意愿强烈,数据显示,2024年 。居民旅游氛围浓厚,冰雪节、音乐节、演唱会,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②元旦期间,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为2024年互联网新晋“顶流”。这“泼天的富贵”让各地文旅部门紧随其后,纷纷开始“整活”。一时间,主打听劝的“讨好型市场”成了各地文旅宣传的流量密码。无论是召开座谈会提醒宾馆酒店珍惜“出圈”机遇,不要盲目调整价格,还是在各类旅游纠纷过后的实诚处理方案,都体现出当地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
③事实上,哈尔滨的爆火也并非单纯依靠“听劝式”的服务,背后还有其独特的冰雪旅游资源基础。作为中国冰雪资源、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第一大省,黑龙江省始终走在冰雪经济发展前列。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冰雪资源,黑龙江省加快建设现代冰雪产业体系,多措并举构建“冰雪+”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冰天雪地”加速变成“金山银山”,为当地旅游事业蓄力。
材料二
①据文旅部网站5月13日消息,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联合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下称《计划》)。其中提出,到2027年,智慧旅游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智慧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智慧旅游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智慧旅游服务和体验更加便利舒适。
②一些文旅部门迅速抓住这一机会,积极打造以智慧旅游为代表的新业态,重构旅游空间和场景,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也提升了当地旅游发展的层次、质量和综合效益。在浙江省博物馆“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沉浸式数字展”现场,借助数字技术,古代女性图像在四周若隐若现,游客置身其间,仿佛与古代女性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展馆内,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变幻的屏幕,时而模仿古代女性的动作姿态,时而发出阵阵惊叹。“通过展览,我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女性的生命群像,内心很受触动。”广州游客戴女士说。
材料三
①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的客流数据分析显示,游客更偏爱有“国潮”元素的景区,在热门博物馆流连“打卡”,观文物看新展,感受厚重历史底蕴;在古城古镇悠闲漫步,欣赏传统建筑,感悟国风韵味;在非遗集市互动体验,了解传统工艺,体会匠人的匠心与坚守。
②陕西省西安市深挖优秀传统文化,《长安十二时辰》《寻梦·芙蓉里》等演出为大家带来了全新的国潮体验;“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等互动演出爆火“出圈”。西安出新出彩的文旅项目,不仅受到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这些“新中式”旅游热潮,将传统与现代交织,形成独特的“国潮”元素,激活游客的消费意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14. 根据图表信息,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文意表达完整。
15.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黑龙江省在冰雪资源、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经济方面,都是中国第一大省。
B. 一些文旅部门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文旅新业态,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C. 在浙江省博物馆,游客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感受中国古代女性特有的美。
D. 西安文旅深挖优秀传统文化,掀起“新中式”旅游热潮。
16.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出激活文旅消费的途径有______①、____② 、______③。
(二)(共11分)
阅读《榆林的春》,完成下面小题。
榆林的春
赵准
①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虽然已是春分时节,但此地的春却还扭捏徘徊,让人捉摸不定。明明阳光灿烂、暖和的好天气,突然,一阵风刮来,又倒春寒了。你得关好门窗,拉开被子,风终日地呼呼着,夜间有时还吹起哨呢。听说倒春寒不止一两次,风会一直吹到五月份。
②我决定去找找这欲来还休的春天。
③小区枯黄的草坪里,终于钻出零零星星的叶芽,虽说小而少,但给人以希望和鼓舞。补栽的紫叶李隐隐冒出绿芽,不由你不担心它在倒春寒中又退了回去,光秃秃的枝丫裸露风中。榆叶梅也不示弱,刚暴出的花芽预示着日后会花繁叶茂。说来也怪,称得上树的竟没有一片叶。红花也要绿叶扶,绿叶最养眼。该来的总会来,哪怕迟些,我信。
④突然,“嗨嗨嗨”,南邻高新二中操场传来一阵阵喊声,我转身上楼,打开窗户俯瞰,“咚咚咚、叭叭叭”,生龙活虎的鼓阵好壮观啊!足有上千的学生,人系一面腰鼓,鼓阵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前忽后,整齐划一。槌把上的红飘带上下飞舞,鼓声伴着喊声、喇叭声,震耳欲聋。那张弛有度的活力、气势,听着像安塞腰鼓,但又不全像。那是安塞鼓和榆林鼓的结合,是该校的创新项目。有特色啊,我不禁喃喃自语,只觉青春气息扑面而来,似乎找到了榆林的春。
⑤我决意去公园转转。
⑥车子自南往北,就近上长城路,路伴水流,溯流而上。
⑦在高新区一处路口,吹着黄色喇叭的连翘金灿灿的,近处干枯的水蜡枝还没缓过苗来,脚下欢快的流水大了、急了。
⑧车子来到榆溪河公园入口的停车场,抬头间,一组花岗岩群雕吸住了眼球,身披老羊皮袄的唢呐手挺胸仰背,高擎唢呐,吹着《信天游》《走西口》,还是什么调调?一圈羊儿似听似看又似蹦地那么围着。迎面而来的,有骑马的、坐驼的、步行的、乘牛拉车的,其衣着打扮有汉、蒙、回、维等民族,行装简单,有提兜背篓的,有手持乐器的,他们是走亲访友,还是经商行医?不,我终于悟出了雕塑者的本意,在这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会对接的地区,这不正反映了各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定位、彰显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吗?
⑨回转身,围在垂柳间的榆溪河公园一览无余。好大一片水面,北不见头,南不见尾,仿佛一片蓝天掉落人间!一位曾参与公园建设的游客说,“原来榆溪河是一处脏乱差的水边湿地,榆林人硬是下了大气力,用了好几年给整治出来了!”公园太大了,夹岸的树墙似围非围,随处可入,树墙以垂柳居多。一群水鸟从面前掠过,鸟儿或南或北,忽东忽西,即便落在水面觅食,也只在公园里盘旋表演,愣是没有一只飞出园子的。显然,它们是公园的主人,公园是鸟儿的福地,它们与游人同乐,似乎无视游人的存在。
⑩“这是什么鸟?”我问。“是遗鸥,由于近年来我们榆林周边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世界濒临灭绝的珍禽遗鸥来这里繁殖。”当地人说。
如果说,榆林因水而有灵性,那么,榆溪河公园则因鸟而有生机。公园大致位于市区中心,犹如榆林的一叶肺,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那么,占公园主体的水泊,是公园碧绿深邃的眼睛,还是榆林宁静淡泊的心志?我说不清。总之,天设地造的溪水尤显珍贵难得,如同血脉之于人体。
我随手掬了一把溪水,清清的,凉凉的,“好美呀!”
自审足力不济,我朝着鸟群挥挥手,作别榆林的春。
(选自赵准的作品)
17.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那里的春扭捏徘徊,让人捉摸不定。于是作者决定去寻春,在小区他看到努力生长的花草,感受到______①;在高新二中他看到______②,感受到榆林的青春气息;在公园停车场他看到一组花岗岩群雕,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在公园里他看到______③,由衷感叹榆林春天的生机。
18. 结合语境分析第③段中“该来的总会来,哪怕迟些,我信”这句话的含义。
19. 请简析第④段画线语句是如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榆林高新二中腰鼓表演场面的。
20. 文章的标题是“榆林的春”,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简要说明可否将题目改为“春到榆林”。
(三)(共7分)
阅读下面演讲词,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②青春是多么靓丽的一个词汇,它象征着初生的太阳,象征着未来和希望。青春的我们在最美的年华邂逅了最好的时代。
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从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从开拓奋进的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的决胜进军,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千秋家国血未冷”,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承载对党和人民的责任与使命。
④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点燃“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之火。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不断奋起,历经苦难百炼成钢,归根结底在于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如此,万里长征、雪山草地、绵延五岭、高高乌蒙,在毛泽东同志笔下不过是“泥丸”“细浪”;正因如此,“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在深学笃行中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两个确立”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决捍卫者。
⑤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永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之气。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不贪高官厚禄,不慕荣华富贵,才能使党的旗帜永不变色,永不变质。新时代青年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更需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真正顶得上,靠得住,信得过!
⑥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之举。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挺起脊梁,昂首阔步,用担当的“铁肩膀”,挑起更重的“千钧担”。在石油大会战中,凭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冲天干劲,石油工人埋头苦干,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在脱贫攻坚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正是这昂扬的斗志,不断激励着我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⑦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荒废的。“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韶华,勇毅前行。青春正逢盛世,奋斗恰当其时!
21. 你认为这篇演讲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______。
22. 根据演讲词全文内容,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有力的论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B. 第④段中列举毛泽东笔下“泥丸”“细浪”,是告诉青年人要有艰定的理想信念。
C. 第⑥段画线句子概述在脱贫攻坚中艰苦奋斗的群体来激励我们要信念坚定。
D. 作者在④⑤⑥段从点燃信念之火、永葆廉洁之气、要有奋斗之举三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
23. 演讲词特别着力语言锤炼,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为此常用短句,善于修辞,锤炼“金句”。请你任选一点举例说明这篇文章体现了演讲词语言的什么特点。
五、作文(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24.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字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5. 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书的海洋里,我们可能都有过奇妙旅行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会观赏到别样风光,也会有很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思。
请你选择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点或心灵追寻之处,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可写实,可写虚。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字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1. C
2. D
3. 示例:这场展览彰显了中国品牌的崭新形象和强大实力。
4. C
5. D
6. A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共5分)
7. ①. 君子好逑(寤寐求之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任选其一即可) ②. 日光下澈 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④. 示例:曲径通幽处 ⑤. 禅房花木深
(二)(共6分)
8. ①. 秋风破茅 ②. 焦灼、无奈
9. 示例: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可见诗人从自身不幸遭遇出发,经历了复杂而痛苦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因这种痛苦之后的思考推己及人,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将内心的最真实期盼直接呼告出来。从“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窥见诗人多年来追求的爱国、爱民的理想,由此我们看到这样一位有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的诗人。
(三)(共7分)
10. C
11. B
12. ①. 示例:天下为公 ②. 和谐的社会生活 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参考译文:
《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出门可以不用关门,这叫做理想社会。
材料二: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材料三:
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三、名著阅读(5分)
13. 示例:保尔从一个懵懂少年到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历经了战争的洗礼、伤病的折磨。但他对“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事业的忠诚与奉献不变。即使在身体瘫痪、双目失明的绝境中,他仍以笔为武器,继续战斗,实现了精神的重生。这段话不仅是保尔人生的自我评价,也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激励,提醒我们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为更高的理想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共7分)
14. 2024年元旦假期的全国旅游市场,与前两年同期相比,有大幅提升。
15. A
16. ①. 提升服务意识。 ②. 打造智慧旅游服务。 ③. 增加国潮元素或打造新中式旅游项目。
(二)(共11分)
17. ①. 榆林春不可阻挡的力量 ②. 千人鼓阵的壮观场面 ③. 自由自在的水鸟遗鸥
18. 示例:这句话的含义:作者相信榆林的树一定会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长出绿叶,表达了作者对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19. 示例:作者先从大处着眼,写上千学生整齐划一的动作,连用节奏短促的四字词语构成的短句式,表现出腰鼓表演的铿锵有力的壮观场景,然后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抓住鼓槌上的上下飞舞的红飘带和震耳欲聋的鼓声、喊声、喇叭声这些典型的细节进行描写,使腰鼓表演的壮观场面变得具体而生动起来。
20. 不能换,文章既写了榆林自然的春天,又写了榆林人的青春气息、美好的民族大团结以及榆林生态环境的崭新变化等象征意义上的榆林春。题目榆林的春可以概括这虚实两层内容。而“春到榆林”不能概括榆林人的青春气息和民族大团结这两个内容。所以不能换。
(三)(共7分)
21. 示例:我们要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22. C
23. 示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句话化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金句,强调青年人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使演讲者的观点表达更加有力,使人信服,容易产生共鸣。
五、作文(40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