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独立作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独立作业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独立作业试卷
1.(2024三下·常山期末)展示书法艺术,用楷书抄写,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2.(2024三下·常山期末)走进汉字馆,小记者对馆长进行了采访,请根据语境完成采访稿。
采访问题: 馆长,您好!我是红领巾小记者,您能简要谈谈您是怎么看待中华文化的吗? 馆长: 中华文化lì shǐ   悠久、内涵丰富,藏着许多绚烂多彩的瑰宝。文字chéng xiàn   着华夏的zhì huì   ,诗词bō dòng   着文化的底蕴,四大名著liú tǎng   着传统思想的guāng máng   ,四大发明让我们gǎn tàn   与文明的xiāng yù   。无论是什么xíng shì   ,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次téng fēi   。
3.(2024三下·常山期末)走入汉字馆,辨一辨,选出字形、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懒散(sàn) 使劲(jìn) 配和 洒落
B.累(lěi)加 瞭(liào)望 倒映 将近
C.夹(jiá)心 横(hén)跨 纪录 行进
4.(2024三下·常山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弟弟说他能跑得快,但和参加县运动会的运动员比,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B.李响在开满荷花的池塘边又画了一棵盛开的梅花,可谓是画龙点晴了。
C.妹妹哇哇大哭,说给她打预防针的护士阿姨是“害人精”。
5.(2024三下·常山期末)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B.《漏》是一则神话故事,主要讲述叫“漏”的怪物吓跑了老虎和贼。
C.冰心的作品充满对大自然的赞美,对母爱的歌颂,如她的小说集《繁星》。
(2024三下·常山期末)按课文内容填空。
6.诗中有画。《惠崇春江晚景》中的“   ,   ”让我们看到桃花开了,鸭子戏水的春日场景;《滁州西涧》“   ,   ”让我们听到了黄鹂鸟婉转动听的叫声。
7.文中有景。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   ,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8.书中悟道。遇到不确定的传闻,我们会告诫自己“   ,   ”。我们要正视缺点,正如《左传》中,“   ?   ,善莫大焉。”
9.(2024三下·常山期末)文学馆开展了“读书分享会”,请按要求分享你的读书成果。
我读过的课外寓言故事是《   》,这则故事出自《   》这本书。这则故事使我明白一个道理:   。
(2024三下·常山期末)为了进一步感受文化魅力,三(1)班计划于6月28日上午9点,去衢州市博物馆参观。
10.根据上述信息,请帮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则通知。请全体同学准时到校门口集合,乘车前往博物馆参观。
11.请结合李红的心情,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
李红   ,   :“太好了,我们可以去参观博物馆了!”
12.参观博物馆时,小明正在大声喧哗,作为同学你会怎样劝他呢?
13.下文是李红参观博物馆的笔记,有四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衢州市博物馆是一坐集历史、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贵的宝贵文物展示了衢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多方面地。博物馆庄重宏伟,招引了众多游客。
(2024三下·常山期末)我没有钓住那条鱼
①我这一生,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然而,我经常会想起来,是第一次跟叔叔去钓鱼。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叔叔带我去钓鱼。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鱼线。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没想到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失望极了。
②过了许久,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线,并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 叔叔 我掉转头 欣喜若狂地喊道 我钓住了一条
③“还没有哩。”叔叔____地说。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磷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掉线上的鱼钩也不见了。我____,快到手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
④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____地对我说:“记住!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住了鱼。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⑤我没有钓住那条鱼,可我收获了一条“更大的鱼”。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我就____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
14.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意味深长 ②情不自禁 ③慢条斯理 ④功亏一篑
15.给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16.默读短文,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事情 心情
开始 扯出一团水草    
过了许久        
接着     沮丧
17.句子,联系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①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磷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
这句话把   比作   ,写出了   。
②我没有钓住那条鱼,可我收获了一条“更大的鱼”。
“那条鱼”指的是   ,“更大的鱼”指的是   。
18.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找下来。它的含义是(  )
A.鱼儿还没有上岸就吹嘘钓住了鱼,是会被别人嘲笑的。
B.等鱼儿钓上岸,再吹嘘也不迟。
C.在事情办成之前不要急着大吹大擂,即使办成了也不必居功自傲。
19.(2024三下·常山期末)文化之旅结束,你一定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你亲手做过的小实验,你发挥想象编的有趣故事,你身边富有特点的人……选择一个话题和大家分享吧!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抄写句子要把句子中每个字写正确。“深厚”的“厚”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子”;“传统”的“统”是绞丝旁,右边是“充”;“国”是全包围结构,里面是“玉”;“根”是木字旁,右边是“艮”;
故答案为: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确,写上标点符号。同时注意写完之后认真核对和检查,不要掉字、添字。
2.【答案】历史;呈现;智慧;拨动;流淌;光芒;感叹;相遇;形式;腾飞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历史”的“历”里面是“力”;“呈现”的“现”是王字旁,右边是“见”;“智慧”的“慧”下面是心字底;“拨动”的“拨”是提手旁,右边是“发”;“流淌”都是三点水,左右结构;“光芒”的“芒”是草字头,下面是“亡”;“感叹”的“感”下面是心字底;“相遇”的“遇”是走之旁,里面是“禺”;“形式”的“形”右边是三撇;“腾飞”的“腾”是月字旁,右边下面是“马”;
故答案为:历史;呈现;智慧;拨动;流淌;光芒;感叹;相遇;形式;腾飞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3.【答案】B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 选项:“懒散(sàn)” 错误,应为 “sǎn”“配和” 应为 “配合”;
B 选项“累(lěi)加”“瞭(liào)望”(登高远望,读 liào)均正确,“倒映”“将近” 书写无误;
C 选项:“夹(jiá)心”应为 “jiā”,“夹” 表示双层时读 jiá,如 “夹袄”;表示中间放东西时读 jiā,如 “夹心”;“横(hén)跨” 应为 “héng”,“横” 表示横向时读 héng;“纪录”应为 “记录”;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加点字读音和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4.【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 选项:“相提并论” 指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弟弟与专业运动员实力差距大,使用恰当。
B 选项:“画龙点睛” 比喻关键处使内容更生动,而李响在荷花池边画梅花属于内容不合理,并非 “点睛”,应为 “画蛇添足”,这项中词语使用不恰当。
C 选项:“害人精” 是孩子对不喜欢的人的称呼,符合妹妹因害怕打针而抱怨的语境,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词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5.【答案】A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重要节日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知识,A 选项: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 4 月 5 日前后)→端午节(五月初五)→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九月初九),表述正确。
B 选项:《漏》是一则民间故事,而非神话故事。故事中 “漏” 指屋顶漏雨,并非怪物,老虎和贼因误解 “漏” 的含义而惊慌逃走,表述错误。
C 选项:冰心的《繁星》是诗集,而非小说集,其作品确实充满对自然、母爱的歌颂,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传统节日时间、课文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答案】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7.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梨黄
8.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孰能无过;过而能改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作答,答案要标准规范,书写要正确。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意思是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故答案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7.结合课文《火烧云》,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梨黄这些颜色天空都有。书写把句子内容写规范,把每个字写正确。
故答案为: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梨黄
8.结合“遇到不确定的传闻”应该选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意思是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故答案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孰能无过?过而能改
9.【答案】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有些人因能力不足,做不成事,却借口说时机未成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知识点】故事分享
【解析】【分析】结合自己阅读的课外寓言故事,结合寓言故事内容以及说明的道理,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有些人因能力不足,做不成事,却借口说时机未成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点评】题目考查对寓言故事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答案】10. 通 知 三(1)班全体同学请于6月28日上午9点,准时在校门口集合,乘车前往博物馆参观。
班主任 王老师
6月27日
11.一下子跳起来;高兴地说
12.小明,请不要大声喧哗。这样会影响别人参观的,也是不文明的一种表现。
13.衢州市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贵的文物展示了衢州悠久的历史和多方面的文化。博物馆庄重宏伟,吸引了众多游客。
【知识点】修改病句;劝告慰勉;人物动作描写;人物神态描写;通知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10.结合题目中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关键信息,结合“通知”的格式,进行正确作答。
11.结合“太好了,我们可以去参观博物馆了!”的句意,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李红激动的心情,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一下子跳起来,高兴地说
12.参观博物馆要遵守参观要求,自觉排队,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结合相关要求,对小明进行劝说,语气要委婉。
故答案为:小明,请不要大声喧哗。这样会影响别人参观的,也是不文明的一种表现。
13.结合句子表述,“一坐”描述“博物馆”用词不当,应该改为 “一座”,用改正号将 “坐” 改为 “座”。“珍贵的宝贵文物”中“珍贵” 与 “宝贵” 重复,删去 “宝贵”,用删除号删去 “宝贵”。“文化多方面地” 调整为 “多方面的文化”,用对调号调整词序。“招引”描述“游客”词语运用不当,应该改为 “吸引”,用改正号将 “招引” 改为 “吸引”。
故答案为:衢州市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贵的文物展示了衢州悠久的历史和多方面的文化。博物馆庄重宏伟,吸引了众多游客。
【答案】14.③④①②
15.“叔叔!” 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
16.失望;钓住一条小鱼;欣喜若狂;小鱼脱钩逃走
17.小鱼;箭;小鱼脱钩逃跑的动作很迅速;脱钩逃跑的小鱼;从钓鱼和叔叔的话中得到的启示: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
18.C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还没有哩。”叔叔____地说。这句应选“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我____,快到手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这句应选“功亏一篑”,比喻事情最后由于松劲或缺少条件而没有成功;“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____地对我说”结合后面叔叔说的话,应该选择“意味深长”,意思是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我就____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这句应选“情不自禁”,指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故答案为:③④①②
15.“叔叔”这句是“我”说的话,应该在前面用前引号,后面用感叹号和后引号;“我掉转头”后面用逗号,表示简短停顿;“欣喜若狂地喊道”后面用冒号和前引号,“我钓住了一条”这句后面用感叹号和后引号,表达出“我”兴奋的心情。
故答案为:“叔叔!” 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
16.结合短文内容,开始,“我”扯出一团水草,感到失望极了;过了许久,我钓住一条小鱼,“我”欣喜若狂;接着小鱼逃走了,“我”分外沮丧;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失望;钓住一条小鱼;欣喜若狂;小鱼脱钩逃走;
17.“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磷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这句把“小鱼”比作“箭”,写出了小鱼脱钩逃跑的动作很迅速;结合上下文,文中的“那条鱼”指的是脱钩逃跑的小鱼;“更大的鱼”指的是从钓鱼和叔叔的话中得到的启示: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结合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小鱼;箭;小鱼脱钩逃跑的动作很迅速;脱钩逃跑的小鱼;从钓鱼和叔叔的话中得到的启示: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
18.结合文中故事,“我”从钓鱼的经历以及叔叔的话中获得了启示: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阅读各项,结合课文中句子,应该选择C项;
故答案为:C
19.【答案】 会 “跳舞” 的盐粒 “快来看!盐粒在跳舞呢!” 周末的实验室里,我举着玻璃杯兴奋地喊。这个神奇的现象,源自上周科学课老师布置的 “声音的秘密” 小实验。
实验前,我先准备了透明玻璃杯、保鲜膜和一勺盐。当保鲜膜蒙住杯口时,我忍不住用手指弹了弹,只见薄膜轻轻颤动,却没什么特别。直到撒上盐粒,奇迹发生了 —— 我对着杯口 “啊啊” 发声,细小的盐粒立刻蹦跳起来,像在透明舞台上跳踢踏舞。我加大音量,盐粒跳得更高了,有的甚至蹦到半空又落下,在保鲜膜上划出沙沙的痕迹。
“这是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爸爸在一旁解释,“你发出的声音引起空气振动,带动保鲜膜振动,盐粒就跟着‘跳舞’啦!” 我似懂非懂,又拿来音叉敲响,这次盐粒跳得更有节奏,仿佛在跟着旋律指挥。原来,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振动频率,声音越大,振动幅度越强,盐粒就跳得越欢。
看着跳动的盐粒,我忽然想起童话里的魔法音乐会 —— 或许每个音符都有看不见的翅膀,平时藏在空气里,遇到盐粒这样的 “小精灵”,就忍不住现形了。这个实验不仅让我看见声音的模样,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科学与想象的大门。现在每当我吃盐时,都会想起那些在保鲜膜上蹦跶的小颗粒,它们好像在提醒我:生活中藏着许多奇妙的振动,只要用心倾听,连一粒盐都能跳出最动人的舞蹈。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比较宽泛,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印象深刻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表述作答,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会跳舞的盐粒”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和爸爸一起做小实验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独立作业试卷
1.(2024三下·常山期末)展示书法艺术,用楷书抄写,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答案】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抄写句子要把句子中每个字写正确。“深厚”的“厚”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子”;“传统”的“统”是绞丝旁,右边是“充”;“国”是全包围结构,里面是“玉”;“根”是木字旁,右边是“艮”;
故答案为: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确,写上标点符号。同时注意写完之后认真核对和检查,不要掉字、添字。
2.(2024三下·常山期末)走进汉字馆,小记者对馆长进行了采访,请根据语境完成采访稿。
采访问题: 馆长,您好!我是红领巾小记者,您能简要谈谈您是怎么看待中华文化的吗? 馆长: 中华文化lì shǐ   悠久、内涵丰富,藏着许多绚烂多彩的瑰宝。文字chéng xiàn   着华夏的zhì huì   ,诗词bō dòng   着文化的底蕴,四大名著liú tǎng   着传统思想的guāng máng   ,四大发明让我们gǎn tàn   与文明的xiāng yù   。无论是什么xíng shì   ,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次téng fēi   。
【答案】历史;呈现;智慧;拨动;流淌;光芒;感叹;相遇;形式;腾飞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历史”的“历”里面是“力”;“呈现”的“现”是王字旁,右边是“见”;“智慧”的“慧”下面是心字底;“拨动”的“拨”是提手旁,右边是“发”;“流淌”都是三点水,左右结构;“光芒”的“芒”是草字头,下面是“亡”;“感叹”的“感”下面是心字底;“相遇”的“遇”是走之旁,里面是“禺”;“形式”的“形”右边是三撇;“腾飞”的“腾”是月字旁,右边下面是“马”;
故答案为:历史;呈现;智慧;拨动;流淌;光芒;感叹;相遇;形式;腾飞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3.(2024三下·常山期末)走入汉字馆,辨一辨,选出字形、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懒散(sàn) 使劲(jìn) 配和 洒落
B.累(lěi)加 瞭(liào)望 倒映 将近
C.夹(jiá)心 横(hén)跨 纪录 行进
【答案】B
【知识点】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 选项:“懒散(sàn)” 错误,应为 “sǎn”“配和” 应为 “配合”;
B 选项“累(lěi)加”“瞭(liào)望”(登高远望,读 liào)均正确,“倒映”“将近” 书写无误;
C 选项:“夹(jiá)心”应为 “jiā”,“夹” 表示双层时读 jiá,如 “夹袄”;表示中间放东西时读 jiā,如 “夹心”;“横(hén)跨” 应为 “héng”,“横” 表示横向时读 héng;“纪录”应为 “记录”;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加点字读音和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4.(2024三下·常山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弟弟说他能跑得快,但和参加县运动会的运动员比,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B.李响在开满荷花的池塘边又画了一棵盛开的梅花,可谓是画龙点晴了。
C.妹妹哇哇大哭,说给她打预防针的护士阿姨是“害人精”。
【答案】B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 选项:“相提并论” 指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弟弟与专业运动员实力差距大,使用恰当。
B 选项:“画龙点睛” 比喻关键处使内容更生动,而李响在荷花池边画梅花属于内容不合理,并非 “点睛”,应为 “画蛇添足”,这项中词语使用不恰当。
C 选项:“害人精” 是孩子对不喜欢的人的称呼,符合妹妹因害怕打针而抱怨的语境,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词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
5.(2024三下·常山期末)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B.《漏》是一则神话故事,主要讲述叫“漏”的怪物吓跑了老虎和贼。
C.冰心的作品充满对大自然的赞美,对母爱的歌颂,如她的小说集《繁星》。
【答案】A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作者作品;重要节日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知识,A 选项: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 4 月 5 日前后)→端午节(五月初五)→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九月初九),表述正确。
B 选项:《漏》是一则民间故事,而非神话故事。故事中 “漏” 指屋顶漏雨,并非怪物,老虎和贼因误解 “漏” 的含义而惊慌逃走,表述错误。
C 选项:冰心的《繁星》是诗集,而非小说集,其作品确实充满对自然、母爱的歌颂,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传统节日时间、课文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2024三下·常山期末)按课文内容填空。
6.诗中有画。《惠崇春江晚景》中的“   ,   ”让我们看到桃花开了,鸭子戏水的春日场景;《滁州西涧》“   ,   ”让我们听到了黄鹂鸟婉转动听的叫声。
7.文中有景。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   ,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8.书中悟道。遇到不确定的传闻,我们会告诫自己“   ,   ”。我们要正视缺点,正如《左传》中,“   ?   ,善莫大焉。”
【答案】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7.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梨黄
8.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孰能无过;过而能改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点评】题目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作答,答案要标准规范,书写要正确。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意思是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故答案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7.结合课文《火烧云》,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梨黄这些颜色天空都有。书写把句子内容写规范,把每个字写正确。
故答案为:金灿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梨黄
8.结合“遇到不确定的传闻”应该选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意思是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故答案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孰能无过?过而能改
9.(2024三下·常山期末)文学馆开展了“读书分享会”,请按要求分享你的读书成果。
我读过的课外寓言故事是《   》,这则故事出自《   》这本书。这则故事使我明白一个道理:   。
【答案】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有些人因能力不足,做不成事,却借口说时机未成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知识点】故事分享
【解析】【分析】结合自己阅读的课外寓言故事,结合寓言故事内容以及说明的道理,进行表述作答。
故答案为:狐狸和葡萄;伊索寓言;有些人因能力不足,做不成事,却借口说时机未成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点评】题目考查对寓言故事相关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2024三下·常山期末)为了进一步感受文化魅力,三(1)班计划于6月28日上午9点,去衢州市博物馆参观。
10.根据上述信息,请帮班主任王老师写一则通知。请全体同学准时到校门口集合,乘车前往博物馆参观。
11.请结合李红的心情,在横线上填上表示动作和神态的词语。
李红   ,   :“太好了,我们可以去参观博物馆了!”
12.参观博物馆时,小明正在大声喧哗,作为同学你会怎样劝他呢?
13.下文是李红参观博物馆的笔记,有四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衢州市博物馆是一坐集历史、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贵的宝贵文物展示了衢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多方面地。博物馆庄重宏伟,招引了众多游客。
【答案】10. 通 知 三(1)班全体同学请于6月28日上午9点,准时在校门口集合,乘车前往博物馆参观。
班主任 王老师
6月27日
11.一下子跳起来;高兴地说
12.小明,请不要大声喧哗。这样会影响别人参观的,也是不文明的一种表现。
13.衢州市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贵的文物展示了衢州悠久的历史和多方面的文化。博物馆庄重宏伟,吸引了众多游客。
【知识点】修改病句;劝告慰勉;人物动作描写;人物神态描写;通知
【解析】【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10.结合题目中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关键信息,结合“通知”的格式,进行正确作答。
11.结合“太好了,我们可以去参观博物馆了!”的句意,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李红激动的心情,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一下子跳起来,高兴地说
12.参观博物馆要遵守参观要求,自觉排队,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结合相关要求,对小明进行劝说,语气要委婉。
故答案为:小明,请不要大声喧哗。这样会影响别人参观的,也是不文明的一种表现。
13.结合句子表述,“一坐”描述“博物馆”用词不当,应该改为 “一座”,用改正号将 “坐” 改为 “座”。“珍贵的宝贵文物”中“珍贵” 与 “宝贵” 重复,删去 “宝贵”,用删除号删去 “宝贵”。“文化多方面地” 调整为 “多方面的文化”,用对调号调整词序。“招引”描述“游客”词语运用不当,应该改为 “吸引”,用改正号将 “招引” 改为 “吸引”。
故答案为:衢州市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珍贵的文物展示了衢州悠久的历史和多方面的文化。博物馆庄重宏伟,吸引了众多游客。
(2024三下·常山期末)我没有钓住那条鱼
①我这一生,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然而,我经常会想起来,是第一次跟叔叔去钓鱼。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叔叔带我去钓鱼。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鱼线。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没想到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失望极了。
②过了许久,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拽我的钓线,并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鱼,在璀璨的阳光下活蹦乱跳。 叔叔 我掉转头 欣喜若狂地喊道 我钓住了一条
③“还没有哩。”叔叔____地说。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磷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掉线上的鱼钩也不见了。我____,快到手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
④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____地对我说:“记住!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住了鱼。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⑤我没有钓住那条鱼,可我收获了一条“更大的鱼”。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我就____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
14.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意味深长 ②情不自禁 ③慢条斯理 ④功亏一篑
15.给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16.默读短文,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事情 心情
开始 扯出一团水草    
过了许久        
接着     沮丧
17.句子,联系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①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磷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
这句话把   比作   ,写出了   。
②我没有钓住那条鱼,可我收获了一条“更大的鱼”。
“那条鱼”指的是   ,“更大的鱼”指的是   。
18.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找下来。它的含义是(  )
A.鱼儿还没有上岸就吹嘘钓住了鱼,是会被别人嘲笑的。
B.等鱼儿钓上岸,再吹嘘也不迟。
C.在事情办成之前不要急着大吹大擂,即使办成了也不必居功自傲。
【答案】14.③④①②
15.“叔叔!” 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
16.失望;钓住一条小鱼;欣喜若狂;小鱼脱钩逃走
17.小鱼;箭;小鱼脱钩逃跑的动作很迅速;脱钩逃跑的小鱼;从钓鱼和叔叔的话中得到的启示: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
18.C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还没有哩。”叔叔____地说。这句应选“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我____,快到手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这句应选“功亏一篑”,比喻事情最后由于松劲或缺少条件而没有成功;“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____地对我说”结合后面叔叔说的话,应该选择“意味深长”,意思是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时,我就____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这句应选“情不自禁”,指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故答案为:③④①②
15.“叔叔”这句是“我”说的话,应该在前面用前引号,后面用感叹号和后引号;“我掉转头”后面用逗号,表示简短停顿;“欣喜若狂地喊道”后面用冒号和前引号,“我钓住了一条”这句后面用感叹号和后引号,表达出“我”兴奋的心情。
故答案为:“叔叔!” 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
16.结合短文内容,开始,“我”扯出一团水草,感到失望极了;过了许久,我钓住一条小鱼,“我”欣喜若狂;接着小鱼逃走了,“我”分外沮丧;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失望;钓住一条小鱼;欣喜若狂;小鱼脱钩逃走;
17.“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磷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这句把“小鱼”比作“箭”,写出了小鱼脱钩逃跑的动作很迅速;结合上下文,文中的“那条鱼”指的是脱钩逃跑的小鱼;“更大的鱼”指的是从钓鱼和叔叔的话中得到的启示: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结合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小鱼;箭;小鱼脱钩逃跑的动作很迅速;脱钩逃跑的小鱼;从钓鱼和叔叔的话中得到的启示: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
18.结合文中故事,“我”从钓鱼的经历以及叔叔的话中获得了启示: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阅读各项,结合课文中句子,应该选择C项;
故答案为:C
19.(2024三下·常山期末)文化之旅结束,你一定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你亲手做过的小实验,你发挥想象编的有趣故事,你身边富有特点的人……选择一个话题和大家分享吧!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答案】 会 “跳舞” 的盐粒 “快来看!盐粒在跳舞呢!” 周末的实验室里,我举着玻璃杯兴奋地喊。这个神奇的现象,源自上周科学课老师布置的 “声音的秘密” 小实验。
实验前,我先准备了透明玻璃杯、保鲜膜和一勺盐。当保鲜膜蒙住杯口时,我忍不住用手指弹了弹,只见薄膜轻轻颤动,却没什么特别。直到撒上盐粒,奇迹发生了 —— 我对着杯口 “啊啊” 发声,细小的盐粒立刻蹦跳起来,像在透明舞台上跳踢踏舞。我加大音量,盐粒跳得更高了,有的甚至蹦到半空又落下,在保鲜膜上划出沙沙的痕迹。
“这是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爸爸在一旁解释,“你发出的声音引起空气振动,带动保鲜膜振动,盐粒就跟着‘跳舞’啦!” 我似懂非懂,又拿来音叉敲响,这次盐粒跳得更有节奏,仿佛在跟着旋律指挥。原来,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振动频率,声音越大,振动幅度越强,盐粒就跳得越欢。
看着跳动的盐粒,我忽然想起童话里的魔法音乐会 —— 或许每个音符都有看不见的翅膀,平时藏在空气里,遇到盐粒这样的 “小精灵”,就忍不住现形了。这个实验不仅让我看见声音的模样,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科学与想象的大门。现在每当我吃盐时,都会想起那些在保鲜膜上蹦跶的小颗粒,它们好像在提醒我:生活中藏着许多奇妙的振动,只要用心倾听,连一粒盐都能跳出最动人的舞蹈。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比较宽泛,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择印象深刻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表述作答,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会跳舞的盐粒”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和爸爸一起做小实验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