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重点专题突破: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重点专题突破: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重点专题突破:名篇名句默写-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1.(2024五下·富阳期末)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品赏诗词中的家国之情与道德之光。
王昌龄在《从军行》中以“   ,   ”的豪迈词句,展现了战士们誓死报国的英勇气概;陆游则迎着秋晓的凉意,替金统治地区的百姓喊出了“   ,   ”的遗憾。
人们常会吟诵《论语》的“   ,   ”,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借《朱子语录》“人有耻,   ”,表达对道德底线的坚守;还以“   ,不可同世而立”提醒说话做事不能自相矛盾。
2.(2024五下·南川期末)根据提示,写句子,完成填空。
(1)边塞诗悲壮苍凉,其中写青海风光的诗句是“   ,   ”;写戍边将士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   ”;
(2)古人写诗常常“借月抒怀”,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你也来写一写吧:
①   ;
②   。
(3)快放暑假了,妈妈跟我约法三章。她说咸菜烧豆腐——   。
我只有和往年一样首先参加奥赛培训才能选择其他培训活动。这不是    吗?(填歇后语)
3.(2023五下·霸州期末)根据自己的积累填空。
(1)母爱是伟大的:《游子吟》中,寄托了孩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的诗句是“   ,报得三春晖”。朋友情是真挚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   ”和《凉州词》中“   ”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黄河气势雄伟。
(3)我们能够从古诗中了解到古代乡村中的儿童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童孙未解供耕织,   ”表现出儿童热爱劳动的品格;《村晚》中“   ,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
(4)“   ,孤城遥望玉门关”描绘了边塞的辽阔景象;“   ,子规声里雨如烟”展现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风光。
(5)君子和小人为人的不同是“君子   ,小人   ”,前者心胸开阔,后者患得患失。
(6)文言文《自相矛盾》告诫我们的道理是   ;《杨氏之子》中,杨氏之子的回答“   ”既表现出应有的礼貌,又能让孔君平无言以对。
4.(2023五下·涿州期末) 根据自己的积累填空。
(1)夫不可陷之   ,不可同时而立。
(2)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
诗句中虽然没有一个“忙”字,却写出了乡村的农忙情景。
(3)“三万里河东入海,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赞美了黄河与华山。
(4)未闻孔雀是    。
(5)王昌龄写的《从军行》一诗中,最能表现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决心的诗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 ”
5.(2023五下·竹山期末)根据积累填空。
(1)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表现了戍边将士的崇高精神。将士们身经百战,仍心怀“   ,   ”的报国之志。
(2)人要怀有同情之心,正如《孟子》里所讲的“恻隐之心,   ”。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后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还乡路线:从   穿过巫峡,再顺流而下到襄阳,去往   方向。这两句准确地反映出诗人此时   的心情。
(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5)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用“   ,   ”两句诗,巧妙地把对朋友的深情融入景色描写之中。
6.(2023五下·番禺期末)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古代有许多充满灵气的孩子。有“   ,彩丝穿取当银钲”的“稚子”;有“童孙未解供耕织,   ”的“童孙”;有“牧童归去横牛背,   ”的“牧童”;也有应声说出“未闻孔雀是    ”的“杨氏之子”。父母常常会引用《左传》中的“   ,   ”来教育孩子不能做坏事;引用《论语》中的“   ,   ”来教育孩子要当君子,不当小人。
(2023五下·武都期末)经典诗词默写。
7.   ,仁之端也。(《孟子》)
8.   ,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 《乡村四月》)
9.黄河远上白云间,   。 (唐 王之涣)
10.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唐 李白)
11.白日放歌须纵酒,   。 (唐 杜甫)
12.   ,时鸣春涧中。(王维 《鸟鸣涧》)
13.谁言寸草心,   。 (孟郊 《游子吟》)
14.(2023五下·沧州期末)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古往今来,人们常借诗句来表达爱国之情。爱国是王昌龄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黄沙百战穿金甲,   ;爱国是陆游的殷殷呼号:   ,南望王师又一年;爱国更是杜甫听闻官军收复失地后的欣喜若狂:   ,漫卷诗书喜欲狂。
(2)不同的古诗描绘的景色不同。《鸟鸣涧》中“   ,   ”两句以动写静,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中春夜图;《乡村四月》中“绿遍山原白满川,   ”两句描绘了 幅色彩鲜明的江南农村初夏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中“昼出耘田夜绩麻,   ”两句描绘了一幅夏季农忙时节的热闹图景。
(3)人间最美是真情。母爱的伟大让人歌颂,《游子吟》中,孟郊用“   ,   ”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朋友之间的情谊让人感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用“   ,唯见长江天际流”将深情融入美景中,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唯美画面,展现了浓浓的友情。
15.(2023五下·礼泉月考)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
(1)或曰:“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自相矛盾》)
(2)为设果,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杨氏之子》)
(3)在王昌龄心中,爱国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的誓言;在陆游心中,爱国是“遗民泪尽胡尘里,   ”的迫切;杜甫则以“白日放歌须纵酒,   ”表达家乡被收复后的无比欣喜。
16.(2023五下·峡江期末)填补下列古诗句的空白。
(1)   ,时鸣春涧中。
(2)孤帆远影碧空尽,   。
(3)   ,报得三春晖。
(4)羌笛何须怨杨柳,   。
(5)古诗中表现童真童趣的诗句很多,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诗人欣喜的句子是: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德不孤;必有邻;则能有所不为;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2.【答案】(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有言(盐)在先;外甥打灯笼;一照旧(舅)
3.【答案】(1)谁言寸草心;孤帆远影碧空尽
(2)三万里河东入海;黄河远上白云间
(3)也傍桑阴学种瓜;牧童归去横牛背
(4)青海长云暗雪山;绿遍山原白满川
(5)坦荡荡;长戚戚
(6)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答案】(1)盾与无不陷之矛
(2)昼出耘田夜绩麻;夜半桑阴学种瓜
(3)五千仞岳上摩天
(4)夫子家禽
(5)不破楼兰终不还
5.【答案】(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仁之端也
(3)巴峡;洛阳;喜悦、迫切
(4)不可同世而立
(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答案】稚子金盆脱晓冰;也傍桑阴学种瓜;短笛无腔信口吹;夫子家禽;多行不义;必自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答案】7.恻隐之心
8.绿遍山原白满川
9.一片孤城万仞山
10.故人西辞黄鹤楼;唯见长江天际流
11.青春作伴好还乡
12.月出惊山鸟
13.报得三春晖
14.【答案】(1)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却看妻子愁何在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子规声里雨如烟;村庄儿女各当家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孤帆远影碧空尽
15.【答案】(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2)果有杨梅;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不破楼兰终不还;南望王师又一年;青春作伴好还乡
16.【答案】(1)月出惊山鸟
(2)唯见长江天际流
(3)谁言寸草心
(4)春风不度玉门关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