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1.(2022三下·龙泉期末)要让蚕宝宝吃饱吃好,喂养的桑叶最好是(  )。
A.不新鲜的桑叶
B.湿的桑叶
C.没有水渍的新鲜桑叶
【答案】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A:不新鲜的桑叶,营养价值不高,会让蚕宝宝没有食欲。B:湿的桑叶容易使蚕宝宝生病。C:没有水渍的新鲜桑叶,含有充足的水分、蛋白质和维生素;满足了蚕宝宝饮食需求。
因此正确选项:C
2.(2022三下·龙泉期末)刚产下的蚕卵一般是(  )。
A.黑色 B.淡黄色 C.白色
【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A:黑色是4天后胚胎发育完成的颜色;
B:淡黄色或黄色是刚产下的颜色;
C:白色是1~2天的颜色;
因此正确选项:B
3.(2022三下·龙泉期末)一天中,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最短的是(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答案】B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A:上午,太阳从东方升起,高度角逐渐增大;影子由长变短,方向指向西方。
B:正午,太阳到达最高位置,高角度达到90度;影子是最短,方向指向正北。
C:下午,太阳向西落下,高角度逐渐缩小;影子由短变长,方向指向东方。
因此,正确选项:B
4.(2022三下·龙泉期末)蚕宝宝的足有(  )。
A.5对 B.6对 C.8对
【答案】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 蚕宝宝(幼虫期)的足分为胸足、腹足和尾足 。
胸足:位于胸部前 3 节,共 3 对,结构较硬,末端有爪。
腹足:位于腹部第 3~6 节,共 4 对,呈肉质状,末端有吸盘。
尾足:位于腹部最后 1 节(第 10 节),共 1 对,形态与腹足相似。
总数计算:3 对胸足 + 4 对腹足 + 1 对尾足 = 8 对足。
5.(2022三下·龙泉期末)下列关于蚕蛹和蚕蛾身体结构连线,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蚕蛹;蚕蛾
【解析】【分析】A:可能将蚕蛹的 “尾角” 与蚕蛾的 “触角” 混淆。
B:蚕蛹的腹部翅芽对蚕蛾的翅膀;蚕蛹胸足对蚕蛾胸足;蚕蛹腹足对应蚕蛾的腹足。
C:可能将蚕蛹的 “翅膀雏形” 与蚕蛾的 “胸足” 错误对应。
因此,正确选项:B
6.(2022三下·龙泉期末)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
A.球形的 B.平面的 C.方的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A: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三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B:地球是平面只是传统认识。
C:地球是方的只是猜想,没有实践证明。
因此,正确选项A。
7.(2022三下·龙泉期末)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点是(  )。
A.身上有毛 B.卵生 C.吃母乳长大
【答案】C
【知识点】卵生;胎生;猫
【解析】【分析】A:身上有毛,不能说明所有有毛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如鸟类是卵生的动物。
B:卵生的,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
C:吃着母乳长大,像猫和狗这样的动物直接生下胎儿叫胎生;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
因此,正确选项:C
8.(2022三下·龙泉期末)下列仪器用来计量时间的是(  )。
A.日晷(guǐ) B.指南针 C.温度计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指南针;日晷
【解析】【分析】A:日晷,日晷是古代计时工具;
B:指南针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来辨别方向;
C: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或环境温度。
因此,正确选项:A
9.(2022三下·龙泉期末)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缺到圆 B.由圆到缺 C.由缺到圆再到缺
【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A:农历上半(初一到十五)月相变化规律是由缺到圆;
B:农历下半月(十六到三十)月相变化规律是由圆到缺;
C: 由缺到圆再到缺 ;这个月相体现了一个完整的一个月月相的变化。
因此正确答案:A
10.(2022三下·龙泉期末)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当天晚上的月相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A:图中左边暗,右边亮;是下弦月;
B:图中左边亮,右边暗;是上弦月;
C:图中是满月,农历八月十五;
正确选项:C
11.(2022三下·龙泉期末)汽车的雨刮器工作时的运动形式是(  )。
A.摆动 B.振动 C.转动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A:摆动, 绕固定点做往复弧线运动 ;如雨刷器。
B:振动, 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 。
C:转动, 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 。
正确选项:C
12.(2022三下·龙泉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
A.伴星 B.卫星 C.彗星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A:伴星, 相互环绕共同质心的恒星 ;
B:卫星, 环绕地球运行的天然天体;
C:彗星, 由冰、尘埃和岩石组成的天体;
正确选项:B
13.(2022三下·龙泉期末)在教室里,小明在小红的东方3米处,那么小红在小明的(  )。
A.东方3米处 B.西方3米处 C.西方6米处
【答案】B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辨别物体的方向
【解析】【分析】两人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熟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别方向。在教室里,小明在小红的东方3米处,那么小红在小明相反方向西方3米处。
正确选项:B
14.(2022三下·龙泉期末)下列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小风车一样的是(  )。
A.车窗玻璃 B.秒针 C.注射器活塞
【答案】B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A:车窗玻璃,升级沿直线运动;是平移。
B:秒针, 围绕钟表中心轴做圆周运动,与小风车同属转动。
C:注射器活塞, 推拉时沿筒身直线运动,属于平移或往复直线运动。
正确选项:B
15.(2022三下·龙泉期末)如图,桌上的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C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小球在桌面上冲出后,由于惯性会保持水平运动趋势;同时在重力作用下,竖直方向会向下的加速度。在重力和速度下,小球冲出桌面不会出现甲和乙两中情况。
正确选项:C
16.(2022三下·龙泉期末)电梯在上升的过程中,电梯中的人相对于大楼是(  )。
A.运动的 B.静止的 C.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 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运动。
电梯上升过程中,以大楼为参照物,电梯是运动的;以电梯为参照物,人和电梯同步运动,位置不变,人是静止的。
正确选项:A
17.(2022三下·龙泉期末)各种各样的运动。
小科正在研究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如图。
(1)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把物体放在斜面下端
B.把物体放在斜面上端,用力一推
C.把物体放在斜面上端,轻轻放开
(2)将图中斜面的左端加高,小球的运动速度会(  )。
A.变慢 B.变快 C.不变
(3)把立方体木块和小球放在同一个斜面上,木块静止不动,小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影响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因素是(  )。
A.斜面的高度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放置方法
(4)我们看到公交车缓缓驶进公交车站台,从站台的角度看,公交车是   的,停在路边的汽车是   的,坐在路边等车的人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5)请将以下运动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盘旋的老鹰 ②苹果自由落地 ③垂直电梯④抛铅球 ⑤荡秋千的人 ⑥摩天轮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答案】(1)C
(2)B
(3)B
(4)运动;静止;静止
(5)②③;①④⑤⑥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1) A:把物体放在斜面下端 ,可能物体重力不足无法运动进行研究。B:把物体放在斜面上端,用力一推 ;外力干扰不符合自然运动。 C:把物体放在斜面上端,轻轻放开 ;符合实验要求,能客观反映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现象。正确选项:C
(2) 斜面的左端加高,小球的运动速度会变快;斜面越高,物体斜面运动越快;则反之。正确选项:B
(3) 把立方体木块和小球放在同一个斜面上,木块静止不动,小球却滚了下来 。说明不同形状的物体运动产生的摩擦力不一样,立方体的接触面大摩擦力增大;球形接触面小摩擦力小。正确选项:B
(4) 公交车缓缓驶进公交车站台,从站台的角度看 。从不同的参照物来看,物体相对的运动情况不同。相对站牌来看,运动的公交车是运动;公交车和路边汽车都在行使是静止;坐在路边的人相对站台时静止的。
正确答案:第1空 运动 第2空 静止 第3空静止
(5)直线运动:竖直升降(垂直电梯)、竖直向下(苹果自由落地)等;
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盘旋的老鹰)、抛物线轨迹(抛铅球)、圆弧轨迹(荡秋千的人)、圆周轨迹(摩天轮)等。
正确选项:
第1空、②③
第2空、①④⑤⑥
18.(2022三下·龙泉期末)探索过山车。
(1)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时,下列步骤首先要做的是____。
A.设计 B.制作 C.评价
(2)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时,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轨道路线只有曲线没有直线
B.设计“断口”,让过山车飞出轨道
C.路线重叠时,下层的路线用虚线表示
(3)在搭建过程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先从“过山车”的起点开始搭建
B.不按设计图随意搭建
C.组长搭建,其他人围观
(4)测试“过山车”时:可以用   判断方向,用   测量距离。(填“方向盘”或“软尺”)
(5)表1是两个小组“过山车”运动的测量数据。
表1
比较两个小组“过山车”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比   。(填“速度”或“距离”)
(6)比较两个小组的“过山车”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组更快 B.第二组更快 C.两组一样快
(7)要让“过山车”运动更快,下列改进轨道的方法可行的是(  )。
A.降低起点,升高终点
B.升高起点,降低终点
C.起点、终点升高相同高度
【答案】(1)A
(2)C
(3)A
(4)方向盘;软尺
(5)距离
(6)B
(7)B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1) 工程实践中,任何项目均需遵循 “设计→制作→评价” 。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
(2)A:设计只有曲线没有直线,不符合设计要求。B:设计“断口”,能让过山车飞出轨道;存在安全隐患。C:路线重叠时,下层的路线用虚线表示;设计层次分明,方面后面制作过山车。正确选项:C
(3) 在搭建过程中 , 先从“过山车”的起点开始搭建 ;要按照设计图搭建;搭建过程中要进行合理分工。正确选项:A
(4)这题考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测试过山车时应准备材料:方向盘判断方向,软尺测量距离。
(5)从图表对比,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越远速度越快。正确答案:距离
(6)比较两个小组的“过山车”运动情况,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远的第二组更快。正确选项:B
(7)要让“过山车”运动更快;可以升高起点,降低终点 。斜面越高,运动速度越快。正确选项:B
19.(2022三下·龙泉期末)蚕的一生。
(1)蚕的生命是从图中   号开始的(填序号);图中②阶段叫   。图中③阶段叫   。图中④阶段叫   。
(2)刚孵化出来的蚕跟蚂蚁很像,称之为   。蚕宝宝有几天好像睡着了,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   。蚕宝宝长出新皮,蜕下旧皮,这种现象称   。
A.眠 B.蚁蚕 C.蜕皮
(3)蚕吐丝结茧是为了(  )。
A.织网捕食 B.保护蛹 C.纺织丝绸
(4)请你在图中标注蚕蛾各部分的名称。
(5)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蚕蛾相似的是(  )。
A.蜘蛛 B.蝙蝠 C.蚂蚁
【答案】(1)①;幼虫;蛹(蚕绢);成虫
(2)B;A;C
(3)B
(4)(从上到下)头.胸.腹
(5)C
【知识点】蚕蛹;蚕蛾;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对课堂图片内容的积累: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2)这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刚孵化出来的蚕像蚂蚁,称之为蚁蚕;蚕宝宝生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不吃不动叫做眠;蚕宝宝长出新皮,蜕下旧皮叫做蜕皮。
(3)这题考查学生对蚕吐丝的了解; 当五龄幼虫生长到一定阶段,身体会变得透明,食欲减退,不再进食桑叶,停止活动,开始寻找地方吐丝;蚕吐丝结茧是为了保护蛹。
(4)这题考查学生是否对蚕蛾身体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学会从上到下进行依次写出各部分的名称:头、胸、腹
(5)会观察对比不同动物的形态结构:A:蜘蛛,有四对足,无翅膀;B:蝙蝠,哺乳动物,跟昆虫完全不同;C:蚂蚁,有头胸腹,是昆虫。
20.(2022三下·龙泉期末)蚕的研究。
(1)蚕卵太小,为了更好地观察蚕卵,我们通常会借助的工具是   (填“放大镜”或“剪刀”)。观察后发现蚕卵的形状是   (填“扁圆形”或“球形”)。
(2)蚕宝宝身上的小黑点是用来(  )。
A.呼吸的 B.吃食物的 C.爬行的
(3)图中   蚕蛾是雌蚕蛾。(填“甲”或“乙”)
(4)蚕在幼虫时期要蜕4次皮,在茧里一般要蜕(  )次皮。
A.2 B.3 C.4
(5)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  )。
A.0℃ B.25℃ C.35℃
【答案】(1)放大镜;肩圆形
(2)A
(3)甲
(4)A
(5)B
【知识点】观察蚕卵;蚕蛾;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1)考察学生会使用工具观察蚕卵,说出蚕卵的形状。放大镜的可以观察蚕卵的颜色、纹理;剪刀无法用来观察蚕卵。观察后看到蚕卵的形状是扁圆形。
(2) 这些小黑点称为 “气门”,是昆虫呼吸系统的开口,分布在蚕宝宝身体两侧(胸部和腹部),共有 9 对。
(3)会区分雌蚕蛾和雄蚕蛾
雌蚕蛾:体型较大,腹部肥胖、饱满,末端钝圆,翅膀相对短小(因腹部占比大)。
雄蚕蛾:体型较小,腹部瘦长,末端稍尖,翅膀相对宽大,身体更灵活。
(4) 从蚁蚕到五龄幼虫,共蜕 4 次皮,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 ;五龄幼虫吐丝结茧后,在茧内经历蛹期,期间会进行 2 次蜕皮。
(5)最适合孵化温度大约是25 ℃ ;温度过高导致蚕卵孵化率过低,温度过低导致蚕卵死亡。
21.(2022三下·龙泉期末)影子的秘密。
小科想研究影子是如何变化的,他找来了手电筒、木圆柱和白纸。
(1)图中白纸是   ,木圆柱是   ,手电筒是   。
A.光源 B.遮挡物 C.屏
(2)下列方法能使木圆柱的影子变大的是(  )。
A.木圆柱保持不动,手电筒向上移动
B.手电筒保持不动,圆柱体向上移动
C.手电筒保持不动,圆柱体向下移动
(3)此时白纸上出现的影子的形状是   。如果木圆柱侧面对着手电筒,那么影子的形状是   。(填“圆形”或“长方形”)
(4)要使影子出现在物体的右边,手电筒要照在物体的   。影子与手电筒的方向总是   。
(5)小科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会变化,是因为   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答案】(1)C;B;A
(2)B
(3)圆形;长方形
(4)左边;相反
(5)太阳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光源:手电筒发光,为影子提供光线;遮挡物:木圆柱会阻挡手电筒发出的光,在屏幕上形成影子;屏:白纸用于承接影子,把影子呈现在屏幕上。
(2)影子大小与遮挡物到光源、遮挡物到屏的距离相关。
A: 木圆柱保持不动,手电筒向上移动 ;影子大小不变。
B: 手电筒保持不动,圆柱体向上移动 ;影子变大。
C: 手电筒保持不动,圆柱体向下移动 ;影子会变小。
(3)当木圆柱的正面是圆形,当手电筒光垂直照射时,影子形状与正面一致为圆形。 木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 侧视时近似长方形,当光线照射侧面时,影子呈现长方形 。
(4)这题考查学生掌握: 影子方向的规律:影子的位置与光源方向相反 。如果影子在右侧,光源在左侧。
(5)考察学生对太阳与影子关系的理解。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从东向西移动,光线入射方向随之改变。
22.(2022三下·龙泉期末)地球的研究。
科学课上同学们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大小。下表是各小组的汇总表,根据表格回答下题:
(1)本实验材料除了地图和记号笔之外,还需要用到(  )。
A.透明计算纸 B.透明白纸 C.尺子
(2)用数格子的方法计量陆地面积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先按一定的依据为每一格的陆地面积计量
B.一行一行地统计陆地面积
C.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应该计为海洋面积
(3)表格里“ ”的数据应该是(  )。
A.30 B.70 C.110
(4)统计结果存在明显错误的小组是第   组。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
(5)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相对于太阳和月球,下列只属于地球才具备的特点是   、   、   。
①有充足的空气 ②表面有许多环形山 ③是一个球体④表面被大量水覆盖⑤会发光发热 ⑥生活着大量的动物和植物
【答案】(1)A
(2)C
(3)B
(4)六;上下数据位置填错
(5)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6)①;④;⑥
【知识点】地球仪;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1)数格子法测量面积时,需将带有均匀方格的透明计算纸覆盖在地图上,通过统计陆地和海洋所占格子数来比较面积。透明计算纸的方格是计量的基本单位,而透明白纸无法直接用于计数,尺子与数格子的核心操作无关。正确选项:A
(2)统计时可以按一定依据为每一格的陆地面积计算,也可以一行一行的统计陆地面积。因此。A、B说法正确。南极洲是陆地,不是海洋;C说法错误。
(3)因为 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 71%,陆地约占 29%;所以表格里“ ”的数据应该70。
(4)结合本课知识点,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约占29%。可以判断出第六组数据上下行填错。
(5)要求学生学会通过统计表,得出结论。根据知识点,地球上海洋面约占 71%,陆地约占 29%
得出结论: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
(6)这题考查学生对太阳、地球和月球各自具备的特点;地球是一个具有空气,有生命,有海洋和陆地的球体。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没有空气和生命体;太阳是会发光发热的球体。因此,地球具备的特点: ①④⑥
23.(2022三下·龙泉期末)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小科测量了不同的小球在同个轨道上的运动时间,数据如下表。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的运动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我选择的数据
红色小球 5 6 5 5
绿色小球 6 7 7
(1)测量小球运动时间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填“秒表”或“软尺”)
(2)测量小球运动时间时,运动距离   相同。(填“不要”或“要”)
(3)同一种小球测量三次的主要原因是(  )。
A.熟练用秒表
B.减少实验误差
C.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做
(4)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形式是   。(填“滚动”或“滑动”)
(5)表格中的“ ”处应选择的数据是(  )。
A.4 B.7 C.8
(6)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
A.红色小球运动快 B.绿色小球运动快 C.两个小球一样快
(7)实验中操作员放小球和计时员按压秒表开始的时间应该是   的(填“同时”或“不同时”)。
【答案】(1)秒表
(2)要
(3)B
(4)滚动
(5)B
(6)A
(7)同时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1)在相同距离内,记录时间的快慢可以使用秒表的计算时间。秒表是计量时间的工具;软尺是用来测量距离的工具。
(2)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首先要在相同距离内进行才能比较出红色小球和绿色小球的运动速度的快慢。
(3)在科学实验,单次测量可能受到偶然因素;三次测量主要减少误差。
(4)小球的形状是原形,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因此,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5)表格中的“ ”处应选择的数据7;因为在多次测量中,通常采用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众数)来确保测量结果。
(6) 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红色小球运动快 。因为红色小球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比绿色小球的时间短。
(7)在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的运动快慢; 实验中操作员放小球和计时员按压秒表同时开始,才能确保小球从起点出发的瞬间开始计时;比较出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24.(2022三下·龙泉期末)动物的繁殖。
(1)请在图中将熟鸡蛋各部分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2)蛋黄上的小白点是   ,它可能会发育成一只小鸡。
(3)下列动物的卵,没有硬壳的是(  )。
A.鸽子蛋 B.蚕卵 C.鸡蛋
(4)小鸡从鸡蛋中孵化出来大约需要(  )天。
A.21 B.28 C.56
(5)像鸡这样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   ;像小猫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   ,熊猫的繁殖方式是   。(填“胎生”或“卵生”)
(6)下列动物属于鸟类的是(  )。
A.鸡 B.蚕蛾 C.蜻蜓
【答案】(1)①连气室②连卵白 ③连卵黄 ④连卵壳
(2)胚
(3)B
(4)A
(5)卵生;胎生;胎生
(6)A
【知识点】卵生;胎生;猫
【解析】【分析】(1)这题是课本图片知识点的积累,会把所学的知识以连线的方式检验学生是否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 正确连线:①连气室②连卵白 ③连卵黄 ④连卵壳
(2)知识点考查学生掌握鸡蛋的结构与功能;蛋黄的小白点是胚盘(简称“胚”),是受精卵分裂形成的胚胎初始结构。
(3)动物的卵可分为有硬壳和无硬壳;鸽子蛋、鸡蛋属于有硬壳;蚕卵是无硬壳。
(4) 鸡的发育周期有胚胎发育速度决定,一般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小鸡从鸡蛋中孵化出来大约需要21天。
(5)这题是课本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卵生是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胎生是动物胚胎在母体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成熟后直接产出胎儿,需要乳汁喂养。哺乳动物一般都是胎生;卵生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熊猫是胎生动物。
(6)A:鸡是鸟类;B:蚕蛾是昆虫;C:蜻蜓是昆虫。
25.(2022三下·龙泉期末)月球的研究
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大小会差不多呢 小科找来
一些材料进行研究。(如图)
(1)图中的小圆纸片模拟   ,大圆纸片模拟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2)实验时(如图),当大小圆纸片距离相同时,观察到更大的是   圆纸片;当大圆纸片较近,小圆纸片较远时,观察到更大的是   圆纸片(填“小”或“大”)。
(3)通过实验,小科知道月球和太阳看上去一样大,是因为月球离地球更   。(填“远”或“近”)
(4)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小科找来一些材料进行模拟实验(如图)。小球模拟   ,小球撞击沙盘模拟   ,沙盘里的“坑”模拟   。
A.环形山 B.陨石 C.陨石撞击月球
(5)小科发现,小球越大,“坑”的直径越   。(填“小”或“大”)
(6)通过模拟实验,小科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最有可能是由于(  )形成的。
A.陨石撞击 B.火山喷发 C.月球地震
【答案】(1)B;C
(2)大;大
(3)近
(4)B;C;A
(5)大
(6)A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1) 太阳系中太阳是恒星,体积远大于月球和地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体积最小。实验中用大小圆纸片模拟天体。小圆对应体积最小的月球,大圆对应体积最大的太阳,地球未在实验中体现。(2)距离相同是视觉规律:物体实际大小决定视觉大小,大圆纸片实际面积更大;距离相同时,人眼观察到的视觉大小与实际大小一致,因此纸片看起来更大。
(3) 天体大小是由距离决定;月球和太阳看上去一样大,是因为太阳离地球很远,月球离地球更近。
(4)实验通过实物模拟还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小球代表宇宙中撞击月球的陨石、小行星等天体;小球撞击沙盘模拟陨石以高速撞击月球表面的过程;沙盘的坑则对应月球表面因撞击形成的环形山。 (5)当物体比较大时,撞击形成的坑越大;也就是小球越大,“坑”的直径越大;则反之。
(6)A:实验用小球撞击沙盘形成的“坑”,模拟了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环形山的说法。
B:火山喷发形成地形通常为火山口,与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环形山的形态不同。
C:月球地震会影响地质断裂有裂痕或裂缝,但跟环形山形成不同。
1 / 1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1.(2022三下·龙泉期末)要让蚕宝宝吃饱吃好,喂养的桑叶最好是(  )。
A.不新鲜的桑叶
B.湿的桑叶
C.没有水渍的新鲜桑叶
2.(2022三下·龙泉期末)刚产下的蚕卵一般是(  )。
A.黑色 B.淡黄色 C.白色
3.(2022三下·龙泉期末)一天中,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最短的是(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4.(2022三下·龙泉期末)蚕宝宝的足有(  )。
A.5对 B.6对 C.8对
5.(2022三下·龙泉期末)下列关于蚕蛹和蚕蛾身体结构连线,正确的是(  )。
A. B. C.
6.(2022三下·龙泉期末)航海家麦哲伦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
A.球形的 B.平面的 C.方的
7.(2022三下·龙泉期末)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点是(  )。
A.身上有毛 B.卵生 C.吃母乳长大
8.(2022三下·龙泉期末)下列仪器用来计量时间的是(  )。
A.日晷(guǐ) B.指南针 C.温度计
9.(2022三下·龙泉期末)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缺到圆 B.由圆到缺 C.由缺到圆再到缺
10.(2022三下·龙泉期末)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当天晚上的月相是(  )。
A. B. C.
11.(2022三下·龙泉期末)汽车的雨刮器工作时的运动形式是(  )。
A.摆动 B.振动 C.转动
12.(2022三下·龙泉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  )。
A.伴星 B.卫星 C.彗星
13.(2022三下·龙泉期末)在教室里,小明在小红的东方3米处,那么小红在小明的(  )。
A.东方3米处 B.西方3米处 C.西方6米处
14.(2022三下·龙泉期末)下列物体的运动形式与小风车一样的是(  )。
A.车窗玻璃 B.秒针 C.注射器活塞
15.(2022三下·龙泉期末)如图,桌上的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16.(2022三下·龙泉期末)电梯在上升的过程中,电梯中的人相对于大楼是(  )。
A.运动的 B.静止的 C.无法确定
17.(2022三下·龙泉期末)各种各样的运动。
小科正在研究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如图。
(1)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把物体放在斜面下端
B.把物体放在斜面上端,用力一推
C.把物体放在斜面上端,轻轻放开
(2)将图中斜面的左端加高,小球的运动速度会(  )。
A.变慢 B.变快 C.不变
(3)把立方体木块和小球放在同一个斜面上,木块静止不动,小球却滚了下来。这说明影响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因素是(  )。
A.斜面的高度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放置方法
(4)我们看到公交车缓缓驶进公交车站台,从站台的角度看,公交车是   的,停在路边的汽车是   的,坐在路边等车的人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5)请将以下运动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盘旋的老鹰 ②苹果自由落地 ③垂直电梯④抛铅球 ⑤荡秋千的人 ⑥摩天轮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18.(2022三下·龙泉期末)探索过山车。
(1)在设计和搭建“过山车”时,下列步骤首先要做的是____。
A.设计 B.制作 C.评价
(2)设计“过山车”轨道路线时,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轨道路线只有曲线没有直线
B.设计“断口”,让过山车飞出轨道
C.路线重叠时,下层的路线用虚线表示
(3)在搭建过程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先从“过山车”的起点开始搭建
B.不按设计图随意搭建
C.组长搭建,其他人围观
(4)测试“过山车”时:可以用   判断方向,用   测量距离。(填“方向盘”或“软尺”)
(5)表1是两个小组“过山车”运动的测量数据。
表1
比较两个小组“过山车”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比   。(填“速度”或“距离”)
(6)比较两个小组的“过山车”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组更快 B.第二组更快 C.两组一样快
(7)要让“过山车”运动更快,下列改进轨道的方法可行的是(  )。
A.降低起点,升高终点
B.升高起点,降低终点
C.起点、终点升高相同高度
19.(2022三下·龙泉期末)蚕的一生。
(1)蚕的生命是从图中   号开始的(填序号);图中②阶段叫   。图中③阶段叫   。图中④阶段叫   。
(2)刚孵化出来的蚕跟蚂蚁很像,称之为   。蚕宝宝有几天好像睡着了,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   。蚕宝宝长出新皮,蜕下旧皮,这种现象称   。
A.眠 B.蚁蚕 C.蜕皮
(3)蚕吐丝结茧是为了(  )。
A.织网捕食 B.保护蛹 C.纺织丝绸
(4)请你在图中标注蚕蛾各部分的名称。
(5)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蚕蛾相似的是(  )。
A.蜘蛛 B.蝙蝠 C.蚂蚁
20.(2022三下·龙泉期末)蚕的研究。
(1)蚕卵太小,为了更好地观察蚕卵,我们通常会借助的工具是   (填“放大镜”或“剪刀”)。观察后发现蚕卵的形状是   (填“扁圆形”或“球形”)。
(2)蚕宝宝身上的小黑点是用来(  )。
A.呼吸的 B.吃食物的 C.爬行的
(3)图中   蚕蛾是雌蚕蛾。(填“甲”或“乙”)
(4)蚕在幼虫时期要蜕4次皮,在茧里一般要蜕(  )次皮。
A.2 B.3 C.4
(5)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  )。
A.0℃ B.25℃ C.35℃
21.(2022三下·龙泉期末)影子的秘密。
小科想研究影子是如何变化的,他找来了手电筒、木圆柱和白纸。
(1)图中白纸是   ,木圆柱是   ,手电筒是   。
A.光源 B.遮挡物 C.屏
(2)下列方法能使木圆柱的影子变大的是(  )。
A.木圆柱保持不动,手电筒向上移动
B.手电筒保持不动,圆柱体向上移动
C.手电筒保持不动,圆柱体向下移动
(3)此时白纸上出现的影子的形状是   。如果木圆柱侧面对着手电筒,那么影子的形状是   。(填“圆形”或“长方形”)
(4)要使影子出现在物体的右边,手电筒要照在物体的   。影子与手电筒的方向总是   。
(5)小科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会变化,是因为   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2.(2022三下·龙泉期末)地球的研究。
科学课上同学们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大小。下表是各小组的汇总表,根据表格回答下题:
(1)本实验材料除了地图和记号笔之外,还需要用到(  )。
A.透明计算纸 B.透明白纸 C.尺子
(2)用数格子的方法计量陆地面积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先按一定的依据为每一格的陆地面积计量
B.一行一行地统计陆地面积
C.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应该计为海洋面积
(3)表格里“ ”的数据应该是(  )。
A.30 B.70 C.110
(4)统计结果存在明显错误的小组是第   组。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
(5)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相对于太阳和月球,下列只属于地球才具备的特点是   、   、   。
①有充足的空气 ②表面有许多环形山 ③是一个球体④表面被大量水覆盖⑤会发光发热 ⑥生活着大量的动物和植物
23.(2022三下·龙泉期末)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小科测量了不同的小球在同个轨道上的运动时间,数据如下表。
小球名称 不同小球的运动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我选择的数据
红色小球 5 6 5 5
绿色小球 6 7 7
(1)测量小球运动时间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填“秒表”或“软尺”)
(2)测量小球运动时间时,运动距离   相同。(填“不要”或“要”)
(3)同一种小球测量三次的主要原因是(  )。
A.熟练用秒表
B.减少实验误差
C.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做
(4)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形式是   。(填“滚动”或“滑动”)
(5)表格中的“ ”处应选择的数据是(  )。
A.4 B.7 C.8
(6)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
A.红色小球运动快 B.绿色小球运动快 C.两个小球一样快
(7)实验中操作员放小球和计时员按压秒表开始的时间应该是   的(填“同时”或“不同时”)。
24.(2022三下·龙泉期末)动物的繁殖。
(1)请在图中将熟鸡蛋各部分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2)蛋黄上的小白点是   ,它可能会发育成一只小鸡。
(3)下列动物的卵,没有硬壳的是(  )。
A.鸽子蛋 B.蚕卵 C.鸡蛋
(4)小鸡从鸡蛋中孵化出来大约需要(  )天。
A.21 B.28 C.56
(5)像鸡这样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   ;像小猫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繁殖方式叫   ,熊猫的繁殖方式是   。(填“胎生”或“卵生”)
(6)下列动物属于鸟类的是(  )。
A.鸡 B.蚕蛾 C.蜻蜓
25.(2022三下·龙泉期末)月球的研究
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大小会差不多呢 小科找来
一些材料进行研究。(如图)
(1)图中的小圆纸片模拟   ,大圆纸片模拟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2)实验时(如图),当大小圆纸片距离相同时,观察到更大的是   圆纸片;当大圆纸片较近,小圆纸片较远时,观察到更大的是   圆纸片(填“小”或“大”)。
(3)通过实验,小科知道月球和太阳看上去一样大,是因为月球离地球更   。(填“远”或“近”)
(4)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小科找来一些材料进行模拟实验(如图)。小球模拟   ,小球撞击沙盘模拟   ,沙盘里的“坑”模拟   。
A.环形山 B.陨石 C.陨石撞击月球
(5)小科发现,小球越大,“坑”的直径越   。(填“小”或“大”)
(6)通过模拟实验,小科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最有可能是由于(  )形成的。
A.陨石撞击 B.火山喷发 C.月球地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A:不新鲜的桑叶,营养价值不高,会让蚕宝宝没有食欲。B:湿的桑叶容易使蚕宝宝生病。C:没有水渍的新鲜桑叶,含有充足的水分、蛋白质和维生素;满足了蚕宝宝饮食需求。
因此正确选项:C
2.【答案】B
【知识点】观察蚕卵
【解析】【分析】A:黑色是4天后胚胎发育完成的颜色;
B:淡黄色或黄色是刚产下的颜色;
C:白色是1~2天的颜色;
因此正确选项:B
3.【答案】B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A:上午,太阳从东方升起,高度角逐渐增大;影子由长变短,方向指向西方。
B:正午,太阳到达最高位置,高角度达到90度;影子是最短,方向指向正北。
C:下午,太阳向西落下,高角度逐渐缩小;影子由短变长,方向指向东方。
因此,正确选项:B
4.【答案】C
【知识点】蚕的幼虫的习性
【解析】【分析】 蚕宝宝(幼虫期)的足分为胸足、腹足和尾足 。
胸足:位于胸部前 3 节,共 3 对,结构较硬,末端有爪。
腹足:位于腹部第 3~6 节,共 4 对,呈肉质状,末端有吸盘。
尾足:位于腹部最后 1 节(第 10 节),共 1 对,形态与腹足相似。
总数计算:3 对胸足 + 4 对腹足 + 1 对尾足 = 8 对足。
5.【答案】B
【知识点】蚕蛹;蚕蛾
【解析】【分析】A:可能将蚕蛹的 “尾角” 与蚕蛾的 “触角” 混淆。
B:蚕蛹的腹部翅芽对蚕蛾的翅膀;蚕蛹胸足对蚕蛾胸足;蚕蛹腹足对应蚕蛾的腹足。
C:可能将蚕蛹的 “翅膀雏形” 与蚕蛾的 “胸足” 错误对应。
因此,正确选项:B
6.【答案】A
【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
【解析】【分析】A: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三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B:地球是平面只是传统认识。
C:地球是方的只是猜想,没有实践证明。
因此,正确选项A。
7.【答案】C
【知识点】卵生;胎生;猫
【解析】【分析】A:身上有毛,不能说明所有有毛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如鸟类是卵生的动物。
B:卵生的,像蚕和鸡这样,产卵繁殖后代;
C:吃着母乳长大,像猫和狗这样的动物直接生下胎儿叫胎生;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
因此,正确选项:C
8.【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指南针;日晷
【解析】【分析】A:日晷,日晷是古代计时工具;
B:指南针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来辨别方向;
C: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或环境温度。
因此,正确选项:A
9.【答案】A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A:农历上半(初一到十五)月相变化规律是由缺到圆;
B:农历下半月(十六到三十)月相变化规律是由圆到缺;
C: 由缺到圆再到缺 ;这个月相体现了一个完整的一个月月相的变化。
因此正确答案:A
10.【答案】C
【知识点】月相
【解析】【分析】A:图中左边暗,右边亮;是下弦月;
B:图中左边亮,右边暗;是上弦月;
C:图中是满月,农历八月十五;
正确选项:C
11.【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A:摆动, 绕固定点做往复弧线运动 ;如雨刷器。
B:振动, 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 。
C:转动, 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 。
正确选项:C
12.【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A:伴星, 相互环绕共同质心的恒星 ;
B:卫星, 环绕地球运行的天然天体;
C:彗星, 由冰、尘埃和岩石组成的天体;
正确选项:B
13.【答案】B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辨别物体的方向
【解析】【分析】两人静止不动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熟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辨别方向。在教室里,小明在小红的东方3米处,那么小红在小明相反方向西方3米处。
正确选项:B
14.【答案】B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A:车窗玻璃,升级沿直线运动;是平移。
B:秒针, 围绕钟表中心轴做圆周运动,与小风车同属转动。
C:注射器活塞, 推拉时沿筒身直线运动,属于平移或往复直线运动。
正确选项:B
15.【答案】C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小球在桌面上冲出后,由于惯性会保持水平运动趋势;同时在重力作用下,竖直方向会向下的加速度。在重力和速度下,小球冲出桌面不会出现甲和乙两中情况。
正确选项:C
16.【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
【解析】【分析】 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运动。
电梯上升过程中,以大楼为参照物,电梯是运动的;以电梯为参照物,人和电梯同步运动,位置不变,人是静止的。
正确选项:A
17.【答案】(1)C
(2)B
(3)B
(4)运动;静止;静止
(5)②③;①④⑤⑥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解析】【分析】(1) A:把物体放在斜面下端 ,可能物体重力不足无法运动进行研究。B:把物体放在斜面上端,用力一推 ;外力干扰不符合自然运动。 C:把物体放在斜面上端,轻轻放开 ;符合实验要求,能客观反映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现象。正确选项:C
(2) 斜面的左端加高,小球的运动速度会变快;斜面越高,物体斜面运动越快;则反之。正确选项:B
(3) 把立方体木块和小球放在同一个斜面上,木块静止不动,小球却滚了下来 。说明不同形状的物体运动产生的摩擦力不一样,立方体的接触面大摩擦力增大;球形接触面小摩擦力小。正确选项:B
(4) 公交车缓缓驶进公交车站台,从站台的角度看 。从不同的参照物来看,物体相对的运动情况不同。相对站牌来看,运动的公交车是运动;公交车和路边汽车都在行使是静止;坐在路边的人相对站台时静止的。
正确答案:第1空 运动 第2空 静止 第3空静止
(5)直线运动:竖直升降(垂直电梯)、竖直向下(苹果自由落地)等;
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盘旋的老鹰)、抛物线轨迹(抛铅球)、圆弧轨迹(荡秋千的人)、圆周轨迹(摩天轮)等。
正确选项:
第1空、②③
第2空、①④⑤⑥
18.【答案】(1)A
(2)C
(3)A
(4)方向盘;软尺
(5)距离
(6)B
(7)B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1) 工程实践中,任何项目均需遵循 “设计→制作→评价” 。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
(2)A:设计只有曲线没有直线,不符合设计要求。B:设计“断口”,能让过山车飞出轨道;存在安全隐患。C:路线重叠时,下层的路线用虚线表示;设计层次分明,方面后面制作过山车。正确选项:C
(3) 在搭建过程中 , 先从“过山车”的起点开始搭建 ;要按照设计图搭建;搭建过程中要进行合理分工。正确选项:A
(4)这题考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测试过山车时应准备材料:方向盘判断方向,软尺测量距离。
(5)从图表对比,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越远速度越快。正确答案:距离
(6)比较两个小组的“过山车”运动情况,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远的第二组更快。正确选项:B
(7)要让“过山车”运动更快;可以升高起点,降低终点 。斜面越高,运动速度越快。正确选项:B
19.【答案】(1)①;幼虫;蛹(蚕绢);成虫
(2)B;A;C
(3)B
(4)(从上到下)头.胸.腹
(5)C
【知识点】蚕蛹;蚕蛾;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对课堂图片内容的积累: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2)这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刚孵化出来的蚕像蚂蚁,称之为蚁蚕;蚕宝宝生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不吃不动叫做眠;蚕宝宝长出新皮,蜕下旧皮叫做蜕皮。
(3)这题考查学生对蚕吐丝的了解; 当五龄幼虫生长到一定阶段,身体会变得透明,食欲减退,不再进食桑叶,停止活动,开始寻找地方吐丝;蚕吐丝结茧是为了保护蛹。
(4)这题考查学生是否对蚕蛾身体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学会从上到下进行依次写出各部分的名称:头、胸、腹
(5)会观察对比不同动物的形态结构:A:蜘蛛,有四对足,无翅膀;B:蝙蝠,哺乳动物,跟昆虫完全不同;C:蚂蚁,有头胸腹,是昆虫。
20.【答案】(1)放大镜;肩圆形
(2)A
(3)甲
(4)A
(5)B
【知识点】观察蚕卵;蚕蛾;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1)考察学生会使用工具观察蚕卵,说出蚕卵的形状。放大镜的可以观察蚕卵的颜色、纹理;剪刀无法用来观察蚕卵。观察后看到蚕卵的形状是扁圆形。
(2) 这些小黑点称为 “气门”,是昆虫呼吸系统的开口,分布在蚕宝宝身体两侧(胸部和腹部),共有 9 对。
(3)会区分雌蚕蛾和雄蚕蛾
雌蚕蛾:体型较大,腹部肥胖、饱满,末端钝圆,翅膀相对短小(因腹部占比大)。
雄蚕蛾:体型较小,腹部瘦长,末端稍尖,翅膀相对宽大,身体更灵活。
(4) 从蚁蚕到五龄幼虫,共蜕 4 次皮,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 ;五龄幼虫吐丝结茧后,在茧内经历蛹期,期间会进行 2 次蜕皮。
(5)最适合孵化温度大约是25 ℃ ;温度过高导致蚕卵孵化率过低,温度过低导致蚕卵死亡。
21.【答案】(1)C;B;A
(2)B
(3)圆形;长方形
(4)左边;相反
(5)太阳
【知识点】影子
【解析】【分析】(1)光源:手电筒发光,为影子提供光线;遮挡物:木圆柱会阻挡手电筒发出的光,在屏幕上形成影子;屏:白纸用于承接影子,把影子呈现在屏幕上。
(2)影子大小与遮挡物到光源、遮挡物到屏的距离相关。
A: 木圆柱保持不动,手电筒向上移动 ;影子大小不变。
B: 手电筒保持不动,圆柱体向上移动 ;影子变大。
C: 手电筒保持不动,圆柱体向下移动 ;影子会变小。
(3)当木圆柱的正面是圆形,当手电筒光垂直照射时,影子形状与正面一致为圆形。 木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 侧视时近似长方形,当光线照射侧面时,影子呈现长方形 。
(4)这题考查学生掌握: 影子方向的规律:影子的位置与光源方向相反 。如果影子在右侧,光源在左侧。
(5)考察学生对太阳与影子关系的理解。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从东向西移动,光线入射方向随之改变。
22.【答案】(1)A
(2)C
(3)B
(4)六;上下数据位置填错
(5)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6)①;④;⑥
【知识点】地球仪;地球主题海报
【解析】【分析】(1)数格子法测量面积时,需将带有均匀方格的透明计算纸覆盖在地图上,通过统计陆地和海洋所占格子数来比较面积。透明计算纸的方格是计量的基本单位,而透明白纸无法直接用于计数,尺子与数格子的核心操作无关。正确选项:A
(2)统计时可以按一定依据为每一格的陆地面积计算,也可以一行一行的统计陆地面积。因此。A、B说法正确。南极洲是陆地,不是海洋;C说法错误。
(3)因为 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 71%,陆地约占 29%;所以表格里“ ”的数据应该70。
(4)结合本课知识点,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约占29%。可以判断出第六组数据上下行填错。
(5)要求学生学会通过统计表,得出结论。根据知识点,地球上海洋面约占 71%,陆地约占 29%
得出结论: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
(6)这题考查学生对太阳、地球和月球各自具备的特点;地球是一个具有空气,有生命,有海洋和陆地的球体。
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没有空气和生命体;太阳是会发光发热的球体。因此,地球具备的特点: ①④⑥
23.【答案】(1)秒表
(2)要
(3)B
(4)滚动
(5)B
(6)A
(7)同时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
【解析】【分析】(1)在相同距离内,记录时间的快慢可以使用秒表的计算时间。秒表是计量时间的工具;软尺是用来测量距离的工具。
(2)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首先要在相同距离内进行才能比较出红色小球和绿色小球的运动速度的快慢。
(3)在科学实验,单次测量可能受到偶然因素;三次测量主要减少误差。
(4)小球的形状是原形,它的运动方式是滚动;因此,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形式是滚动。
(5)表格中的“ ”处应选择的数据7;因为在多次测量中,通常采用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众数)来确保测量结果。
(6) 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红色小球运动快 。因为红色小球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比绿色小球的时间短。
(7)在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的运动快慢; 实验中操作员放小球和计时员按压秒表同时开始,才能确保小球从起点出发的瞬间开始计时;比较出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24.【答案】(1)①连气室②连卵白 ③连卵黄 ④连卵壳
(2)胚
(3)B
(4)A
(5)卵生;胎生;胎生
(6)A
【知识点】卵生;胎生;猫
【解析】【分析】(1)这题是课本图片知识点的积累,会把所学的知识以连线的方式检验学生是否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 正确连线:①连气室②连卵白 ③连卵黄 ④连卵壳
(2)知识点考查学生掌握鸡蛋的结构与功能;蛋黄的小白点是胚盘(简称“胚”),是受精卵分裂形成的胚胎初始结构。
(3)动物的卵可分为有硬壳和无硬壳;鸽子蛋、鸡蛋属于有硬壳;蚕卵是无硬壳。
(4) 鸡的发育周期有胚胎发育速度决定,一般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小鸡从鸡蛋中孵化出来大约需要21天。
(5)这题是课本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卵生是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胎生是动物胚胎在母体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成熟后直接产出胎儿,需要乳汁喂养。哺乳动物一般都是胎生;卵生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熊猫是胎生动物。
(6)A:鸡是鸟类;B:蚕蛾是昆虫;C:蜻蜓是昆虫。
25.【答案】(1)B;C
(2)大;大
(3)近
(4)B;C;A
(5)大
(6)A
【知识点】月球的特征
【解析】【分析】(1) 太阳系中太阳是恒星,体积远大于月球和地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体积最小。实验中用大小圆纸片模拟天体。小圆对应体积最小的月球,大圆对应体积最大的太阳,地球未在实验中体现。(2)距离相同是视觉规律:物体实际大小决定视觉大小,大圆纸片实际面积更大;距离相同时,人眼观察到的视觉大小与实际大小一致,因此纸片看起来更大。
(3) 天体大小是由距离决定;月球和太阳看上去一样大,是因为太阳离地球很远,月球离地球更近。
(4)实验通过实物模拟还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小球代表宇宙中撞击月球的陨石、小行星等天体;小球撞击沙盘模拟陨石以高速撞击月球表面的过程;沙盘的坑则对应月球表面因撞击形成的环形山。 (5)当物体比较大时,撞击形成的坑越大;也就是小球越大,“坑”的直径越大;则反之。
(6)A:实验用小球撞击沙盘形成的“坑”,模拟了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环形山的说法。
B:火山喷发形成地形通常为火山口,与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环形山的形态不同。
C:月球地震会影响地质断裂有裂痕或裂缝,但跟环形山形成不同。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