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浊流(zhú) 苍茫(máng) 躁热(zào) 翻来覆去(fù)
B.竹竿(gān) 照例(lì) 非难(nàn) 矫揉造作(zuò)
C.应酬(yìng) 称职(chèng) 褪色(tuì) 眼花撩乱(liáo)
D.琐屑(suǒ) 飘逸(piāo) 笼统(lóng) 天崖海角(yá)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因太在意结果而_________了过程。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总是不断地_________着一份又一份责任,追寻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如果我们总是过分关注结果,而将过程中的每一天都当成一种煎熬的话,那就未免_________了。静心享受当下的每一天,积极对待生活的每一天,这_________是生活的本质。
A.漠视 履行 喧宾夺主 就 B.忽视 施行 喧宾夺主 就
C.忽视 履行 本末倒置 才 D.漠视 施行 本末倒置 才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描写春天的古诗中,我最喜欢韩愈的“二月初惊见草芽。”②这是惊人的对春天的发现,写尽了春天的勇气和蓬勃。③春天是生命核子大爆炸的时期,巨大的生命能量无穷无尽地散发出来,勃发之力势不可当。
A.第①句中的标点使用有误,应将句号移至后引号的外面。
B.第②句中有语病,应将“惊人的”与“对春天的”互换位置。
C.“勇气和蓬勃”“势不可当”分别是并列短语和主谓短语。
D.第③句中,“巨大的”“无穷无尽地”是定语,“出来”是补语。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都是尊称。
B.散文《济南的冬天》《背影》和话剧《茶馆》都是老舍的作品。
C.《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文章都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D.《红星照耀中国》《红岩》两部纪实作品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
二、名著阅读
5.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说:“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请从下列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概括相关情节印证这个观点。
备选名著:①《骆驼祥子》 ②《简·爱》
三、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文歌写。
(1)关关雎鸠, 。(《关雎》)
(2)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看着一页页撕落的日历,我不禁想起孔子的那句话:“ , 。”感慨唯有抓紧时间学习,方能不负时光,抵达理想的彼岸。(《〈论语〉十二章》)
四、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黄鹤楼 唐·贾岛高槛危檐①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②树将微。 定知羽客③无因见,空使舍情对落晖。
【注释】①危檐:高耸的楼檐。②南浦:地名,在武昌城南的江边。③羽客:指传说中的仙人。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虚实结合,先虚写传说再实写眼前之景;乙诗首联直接实写楼高檐危、水天相接的景象。
B.甲诗的颈联描绘了一个明丽的画面:晴空下,汉阳平野中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长势茂盛。
C.乙诗颈联描绘了一个清新的画面:水中倒映出汉阳城的一半,晚烟渐渐弥散开来,江边的树木都枯萎了。
D.甲诗尾联中的“愁”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乙诗尾联中的“空”“落晖”等词语,蕴含着诗人落寞与惆怅的心境。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①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①,卜居西城之隅。数椽不饰绿树成林绮蔬盈圃。钩帘缓步,开卷放歌,琴尊潇洒,素交是叶②。尔遐尝言:“高林受③日,宽庭受月。短墙受山,花夜受酒。闲日受书,云烟草树受诗句。”余谓非尔遐清适,不能受此六种。
②然余尝笑人眼目不开,辄浪谈泉石,桎梏簪裾④,彼实无所自树乃尔。夫能自树者,寄淡于浓,处繁以静。但得一种清虚简远,则浓繁之地,皆我用得,马头尘宁复能溷我⑤?
(节选自张鼐《题尔遐园居序》,有删减)
【注释】①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尔遐,人名;治行,政绩和品行;柱下,官名。②素交是叶(xié):情谊纯洁的朋友交往融洽。③受:指欣赏。④桎簪裾:指被官场的礼节束缚。⑤马头尘宁复能溷我:马头尘,代指尘世的喧嚣:溷(hùn),混浊。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B.无丝竹之乱耳 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C.开卷放歌 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D.然余尝笑人眼目不开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9.把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谓非尔遐清适,不能受此六种。
10.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数 椽 不 饰 绿 树 成 林 绮 蔬 盈 圃
11.甲、乙两文的相同点是:内容上都描绘了 、 。不同点是:甲文开篇即运用类比手法,点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住屋的人品德高尚;乙文则在尾段运用 手法,点明屋主人不被尘世喧嚣所浸染是因为“ ”(用原文回答)。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生成式AI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种,能创造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代码等多种类型的内容。这项技术全面超越了传统软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各行业、各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现阶段的生成式AI技术还不完善,有时会产生错误或虚假的信息,这种情况被称为“AI幻觉”。应对“AI幻觉”,我们要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
【材料二】
①现阶段,生成式AI主要通过用户提供的“提示词”来生成内容。想要AI生成高质量的内容,离不开输入高质量的提示词。如果使用者知识、能力水平欠缺,AI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②未来已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既要发挥生成式AI的强大优势,又要避免陷入技术依赖的泥沼,要让AI成为学习的“助手”,而非无法离手的“拐杖”。
(节选自《AI时代,该怎样看待学习?》,有删改)
【材料三】
①“引经据典”是AI最擅长的,也正是我最不擅长的。壁如,我想写一篇有关“古诗中的桃花”的文章,只要把需求直接交给AI,几秒钟工夫,一份诗单便呈现在屏幕上。
②那么,我们的背诵积累,是不是就没有价值了呢?少年时背诵的《道德经》,如今已大都忘却,但那些未被遗忘的七零八碎的语句却不时在我脑海里晃荡、碰撞,偶尔迸发出创作的灵感。而那些记忆更丰富的人,迸发出的灵感一定也更为频繁而响亮。灵感永远偏爱脑子里有东西的人,也让我们说出AI不会说的话、写出AI不会写的文。
(节选自《何惧AI“掉书袋”》,有删改)
【材料四】
①近日,复旦大学发布的《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被网友称为AI使用“史上最严禁令”。
②生成式AI技术在文献检索、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高效辅助工具的作用,为学术研究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部分学生为了走捷径,直接用AI生成论文,这种学术不端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术诚信。
③学习的过程,是刷新认知、重塑自我的过程。倘若一味依赖AI技术,就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④目前,不少高校已经有了“AI率”检测工具,如果“AI率”超出了限定值,论文将无法通过。
⑤复旦大学发布的AI使用“史上最严禁令”并非是对AI技术的否定,而是对其应用的一种理性规范,旨在平衡好AI应用与教育创新之间的关系。
(节选自《高校发布“史上最严禁令”,AI合理使用“边界”在哪儿?》,有删改)
12.对上述材料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成式AI能创造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代码等多种类型的内容。
B.我们要发挥生成式AI的强大优势,让它成为我们无法离手的“拐杖”。
C.生成式AI在文献检索、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发挥着高效辅助工具的作用。
D.复旦大学发布AI使用“史上最严禁令”,旨在平衡好AI应用与教育创新之间的关系。
13.班级将举办一场题为“AI已来,我们是否仍须努力学习”的辩论赛。请依据前三则材料的内容,补全下面的“总结陈词卡”。
总结陈词卡尊敬的主席、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及各位观众: 综上所述,我方始终坚持的观点是: 。因为无论是 ,还是提供高质量的提示词、 ,都需要我们不断地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知识水平、提升综合能力,从而在AI的助力下抵达远方。 谢谢大家!
14.小语的表姐正在某大学就读,迟迟没有完成毕业论文,就想用AI直接生成论文。请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帮小语梳理出三条劝阻表姐的依据。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猫眼
①这天傍晚,十来年一直没露面的雪花不知怎么了,突然飘下来,如鹅毛、若棉花,一夜的功夫,山川、树木、道路、房屋,都被老天爷捂在了洁白的棉被下面。
②李卫国起得早,先去敲了扶贫队队员部的宿舍门,又匆忙走出村委会办公楼,抱了一捆稻草回屋,开始编草绳。草绳从他手心里不断生长着,李卫国心里的事也越想越多:这么厚的积雪,行车不安全,得封路;还得入户去查看水表有没有冻坏;还有那几户孤寡老人,这么冷的天,别冻着了……
③草草地吃完早饭,八位扶贫队队员准备出发。李卫国给每人发了两根草绳,要他们绑到鞋子上防滑。
④在村口立上封路的牌子后,一行人向各自包保组进发。很快,山坡上那洁白的被面印出好几道长长的暗花。
⑤包保组里多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李卫国和妻子孙茜仔细地查看着每一家房前屋后,记录下被雪压坏的房子、猪舍、牛图,被冻裂的水管、水表…
⑥一圈检查下来,已近中午。李卫国和孙茜回村委会给队员们煮午饭。一路上,看着在凝冻结冰的山路上疲于赶路的孙茜,想着县城里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李卫国不禁心生愧意。
⑦李卫国和孙茜的家在距此几百里之外的县城,当初两人同时被抽调下乡扶贫,家里就留下六十八岁一瘸一拐的婆和两岁的儿子贝贝。即使一百个放心不下,两人还是义无反顾地接受了任务。
⑧“李书记,孙医生,蔡大娘滑倒了,腿不能动了,给你们打电话、发微信都没信号。”两人刚到村委会,便听到刘强他们几个在后面喊道。
⑨扶贫队驻村后,给村里换了大功率变压器,改造了线路,还给每家每户安装了宽带网络,唯一还没解决好的就是手机经常没信号。
⑩天气依然很冷,八个队员却大汗淋漓。一点钟,队员们返回到蔡大娘家。
蔡大娘躺在竹床上,右腿肿得厚厚的。路面凝冻,不能通车,只能先把蔡大娘抬到村委会再想办法用车子送去县里。没有担架,只能用木梯子代替。刘强与其他几个人在梯子上绑了一床被子,一个枕头。一切准备就绪,已经下午两点多。几个人抬着蔡大娘蜗牛一样在雪地里爬行,脚底是厚厚的凝冻的积雪。眼看天就要黑了,李卫国一行人终于把蔡大娘平安抬到了村委会。镇长安排由李卫国和孙茜随车送蔡大娘去县城,也算给他们一个回家的机会,夫妻俩已经几个月没回家看母亲和孩子了。
李卫国他们往蔡大娘家赶的时候,婆和贝贝已经吃过午饭。婆抱着贝贝靠在沙发上,炉火暖暖的,婆渐渐地睡着了。门外传来说话声,贝贝从婆怀里溜下来,抱了个塑料凳放到门前,爬上去,踮着脚尖透过猫眼①往外看。因为腿脚不好,婆不敢带贝贝外出,只能天天把贝贝关在家里,门上的猫眼便成了满足贝贝好奇心的通道。说话的是住在对门的母女俩。贝贝知道小女娃叫苗苗,苗苗的妈妈叫丽丽阿姨。贝贝看到苗苗戴着一顶挂着一个小绒球的帽子,牵着阿姨的手一步一跳地走向楼梯。贝贝突然想起自己也有一顶那样的帽子,他爬下凳子,去房间里找,抬头看到房间里挂着的相框,相片是他戴着那顶帽子,爸爸抱着他,妈妈在旁边开心地笑。
贝贝打开衣柜找帽子,飞快地把衣服扒拉出来,地上铺满了,就是不见那个长着长尾巴的帽子。贝贝抬起头,眼巴巴地看着墙上相片里的那顶红帽子,还有爸爸和妈妈。
晚上七点多,越野车停在县医院门口。办好住院手续,孙茜才想起婆婆下午打来电话,可是刚接通就没了信号,也不知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孙茜赶忙掏出手机给婆婆回电话。
电话一接通,就听到婆婆的哭声:“茜啊,你可打电话回来了,贝贝,他脑壳砸破了。现在在县医院呢。”
孙茜慌忙喊上李卫国往外科跑。一进病房,就看到贝贝的头上和手上缠得像木乃伊。
[A]孙莤的眼里瞬间汪满了泪水。
“贝贝踩着凳子用晾衣杆去够你们三口的照片,没想到相框掉下来正砸在头上,人也从凳子上摔下来,手上扎到了玻璃碴。多亏碰到了丽丽,要不我们现在也到不了医院。”[B]婆婆哭着,一个劲儿怪自己。
“妈,不怪您,是我们让您受累了。”孙茜一边安慰着婆婆,一边擦着眼泪。说话间,丽丽一手牵着苗苗,一手拎着饭盒进了病房。
“来,快吃饭。我给贝贝熬了鸡汤。”
“谢谢你,丽丽。这次多亏了你。”
“谢什么,远亲不如近邻嘛。对了,我刚买了个监控,你先拿回家安上,以后就可以在手机里看到他们婆孙俩了。”[C]孙茜接过摄像头,抱着丽丽,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第二天,李卫国又回村去了,孙茜留在医院照顾蔡大娘,贝贝是外伤,不需要住院。
家里的监控已经安装好,婆对贝贝说:“以后,妈妈和爸爸就可以从这个‘猫眼’里看见贝贝了。”贝贝站在摄像头下面,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头顶的新“猫眼”。
(文/幺京,选自《民族文学》,有删改)
【注释】①猫眼:俗称门镜。
15.本文的情节双线并行,在“县医院”交织,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概括小说情节,补全下面框架图。
16.简析本文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17.请分别简析文中[A][B][C]三句中人物流泪的原因。
18.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本文最后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19.本文也如一枚小小的“猫眼”,透过它,你看到了人世间哪些美好的品质?请依据本文内容概括出三种。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摩天大厦的专属“定风丹”
①在我们的印象中,“随风摆动”这个词好像跟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摩天大厦毫不相关。事实上,只要风力足够大,大厦也会被吹动。
②数据显示,在地面风速为5米/秒时,90米高度的风速能达到15米/秒;到了300-400米,风速可能超过30米/秒,相当于11级风。在如此强劲的风力下,摩天大厦也会“随风摆动”,如果摆动幅度过大,就可能造成墙体开裂甚至坍塌。
③为了让摩天大厦“安定”下来,人们想了不少办法,其一就是在大厦内部安装阻尼器。阻尼是一种物理现象,根据这种物理现象做成的阻尼器,在摩天大厦内部发挥着阻碍大厦摆动的作用。
④2024年9月,随着台风“贝碧嘉”的猛烈袭击,我国多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强风骤雨。然而,在这样的极端天气条件下,上海中心大厦成功“硬刚”了这次最大风力达到14级的台风,靠的就是人们为它量身定制的“定风丹”——安装在大厦125层的千吨级“慧眼”阻尼器。“慧眼”阻尼器由12根长达25米的钢索吊在大厦内部,重达1000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阻尼器。当台风来临,大厦发生摆动时,“慧眼”阻尼器会朝着相反的方向摆动庞大的身体,从而消减大厦的晃动。
⑤除了安装阻尼器,人们还想了一些其他办法来减小摩天大厦的摆动,让其更平稳地立干地面上,比如改变摩天大厦的“外貌”。
⑥实验表明,矩形截面靠近边缘处的风力比中部风力更大,采用更接近流线型的截面,有利于减小边缘处的风力。为此,有不少摩天大厦由传统的矩形形状换成了圆形、椭圆形等形状。因为越高的地方风力越大,所以也有一些摩天大厦对大厦顶部做了针对性设计,比如将大厦顶部设计得又尖又细,或者将顶部设计成镂空的。除了这两种改变受力情况的办法,还有一些摩天大厦采用螺旋状的外形,通过改变风的方向来改善大厦的受力情况。
⑦摩天大厦是人类科技快速发展的代表性产物之一。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摩天大厦能够变得更加稳定,在台风、暴雨等灾害出现时,成为人们可以信赖的避风港。
(文/林宽雨,选自《科学大众》,有删减)
20.阅读本文①-⑥段,补全下面语句,完成内容梳理。
本文①②段说明了 ,③-⑥段介绍了两种让摩天大厦“安定”下来的方法:其一是安装阻尼器,其二是 。
21.简析本文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22.分析本文第⑥段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3.小语为了给同学们直观地呈现阻尼器是如何阻碍大厦摆动的,画了一幅示意图(见图)。请依据本文内容判定他画的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七、作文
24.按要求作文。
请以“童心”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但不得超出所给字格。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5.等,是一种激励、一种修养、一种沉淀……不等,是一种勇气、一种突破、一种奔赴……
请以“等”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但不得超出所给字格。④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示例1:《骆驼祥子》中,对于有梦想的祥子来说,辛苦拉车是件快乐的事;而对于梦想逐渐破灭的祥子来说,拉车则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
示例2:《简·爱》中,当简·爱问到了罗切斯特身边时,面对着罗切斯特的伤残,简·爱并没有感到痛苦,而是感受到彼此平等、信任的幸福与快乐。(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6. 在河之洲 马作的卢飞快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后不见来者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7.C
8.D 9.(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我认为如果不是尔遐内心宁静闲适,是不能欣赏到这六种雅趣的。 10.数椽不饰/绿树成林/绮蔬盈圃 11. 居住环境 日常生活 对比 (但得一种)清虚简远
12.B 13. AI已来,我们仍须努力学习 应对“AI幻觉” 激发创作灵感 14.用AI生成论文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会严重破坏学术诚信;倘若一味依赖AI技术,会逐渐丧失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目前已有了“AI率”检测工具,如果“AI率”超出了限定值,论文将无法通过。
15.(1)李卫国等扶贫队队员(封路)查看包保组各家的雪后受损情况,送蔡大娘就医(2)贝贝回家养伤,婆家安装好监控 16.描写了天降大雪的情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下文扶贫队查看雪情等情节做铺垫。 17.[A]孙茜心疼受伤的贝贝[B]婆婆自责没照顾好贝贝[C]孙茜被丽丽的热心相助感动 18.动作、神态描写,用“盯”“一眨不眨”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贝贝看新“猫限”时专注的样子,表现了贝贝对父母的想念。 19.无私奉献 尽职尽责 助人为乐
20. 摩天大厦在强风下会发生摆动及摆动可能带来的危害 改变摩天大厦的“外貌” 21.从时间上限定,说明到现在为止,“慧眼”阻尼器是世界上最重的阻尼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22.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对摩天大厦顶部进行针对性设计的方法。 23.正确。示意图准确地呈现了阻尼器阻碍大厦摆动的过程;大厦发生摆动时,阻尼器会朝着相反的方向摆动,从而消减大厦的晃动。
24.参考范文
童心
喜刷刷,喜刷刷,喜的怎么能是“刷刷”,喜的应是童心依旧,高中生们的童心依旧。
班里买的“美人蕉”死了,留下空空的花池,散着点点的石子。不知是谁将它们一一捡出,聚拢着人们,清起了桌面,玩起了抓石子。
不久,抓石子就在班里流行开来,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听石子的磕磕撞撞声,不禁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我。多么乐观,多么快乐,像石子般频频打出精彩的火花。还真没想到,身处高中的我竟还能有这种感觉。在留有暗香的心灵深处,我不断地发掘着潜藏的宝藏,那童年的记忆令我发狂,我总是在梦中寻找那种感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谁可想到那种快乐就在被书山掩埋的某个角落。只要有星星之火,就可以有燎原之势。
不知是老班的反对,还是其他的原因,总是到嗒嗒作响盛世之时,老班突然夹书走入,石子声没了,移凳声多了,说话声小了,嘻笑声沸了。其实何必太在意呢?岂说童心有过?唉,童心无过!岂说劳逸结合有过?sure,无过,无过!
石子们,有的碎了,碎成了我们深深的酒窝。桌子上,有的划了,划出了我们永恒的笑靥。笑脸中,阴郁散了,散成了我们的童心依旧。谁说蓝色的云只能落下忧郁的泪;谁说近夜的黄昏只能留下血色残阳的伤痛;又有谁说高中的我们只能在题海中挣扎,永远,留不下痕迹。
童心是岁月藏在心底的糖,甜而不腻,让我们在繁重的课业里依然能看见星光。当我们用粉笔在走廊画出跳房子的格子,当我们把草稿纸折成纸飞机抛向窗外,当我们在课间操时偷偷比划出卡通人物的手势,那些被大人称作“幼稚”的瞬间,恰是青春最鲜活的注脚。
愿我们永远别让世俗的尘埃蒙住双眼,始终相信石子碰撞的清脆声响里,藏着永不褪色的童年;相信即便身处高楼,也能在抬头仰望时,看见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
25.例文:
等一朵花开
记得去年春天,我在花市买回一盆茉莉。卖花的老人说:“这花娇贵,得耐心等。”我却不以为然,天天浇水施肥,巴不得它立刻开花。结果不到两周,茉莉的叶子就蔫黄了。我懊恼地把它丢在阳台角落,不再理会。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发现角落里那盆茉莉竟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原来在我忽视的日子里,它一直在默默生长。我忽然明白,有些事急不得,就像这盆茉莉,需要的不是我的催促,而是时间的馈赠。
我开始学着等待。每天清晨,我会在茉莉前驻足片刻,观察它的变化。起初,它长得极慢,几乎看不出差别。渐渐地,我发现叶片变得更加油亮,枝干也愈发挺拔。这种等待不再是煎熬,而是一种期待,一种与生命对话的过程。
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我被一阵清香唤醒。阳台上,茉莉开出了第一朵花,洁白的花瓣在晨光中微微颤动。那一刻,我体会到了等待的馈赠。原来等待不是虚度光阴,而是给生命成长的时间。
这让我想起学校里的书法课。起初我总想着一蹴而就,结果字迹潦草。老师告诉我:“写字如养花,要静心等待笔墨在纸上自然流淌。”我试着放慢速度,感受每一笔的力道。渐渐地,我的字有了筋骨,也懂得了书法中“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等待教会我的不仅是耐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就像农人等待庄稼成熟,画家等待灵感降临,科学家等待实验结果。这些等待中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生命节奏的理解。
如今,每当我看见阳台上盛开的茉莉,就会想起那个急于求成的自己。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事物需要等待:等待一个梦想的实现,等待一段友情的沉淀,等待一次成长的蜕变。这些等待不是虚度,而是生命必经的历程。
等一朵花开,需要时间;等一个梦想成真,需要坚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学会等待或许是我们最该修习的功课。因为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等待的路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