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定心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情境任务·参加校园活动(共7小题,计24分) 学校举办“‘语’你同行,‘文’行致远”主题语文节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品语言·辑文字】学校“野草”文学社以“阅读点亮人生”为主题推出了新一期校刊,以下是刊首语中的文字,请你作为编辑,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读书,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从古老的经史子集到现代的各类学术著作,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通过阅读,人们可以汲取先人的思想精华,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风貌。阅读,能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在疲惫时找到慰藉。在历史书籍里,目睹王朝的兴衰更叠,感受时代的风云变换;于文学作品中,品味人间百态,体会细腻的情感,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 1.请确认刊首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1)汲取(A. jí B. xī)( ) (2)慰藉(A. jí B. jiè)( ) 2.校对刊首语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 (1)兴衰更叠__ (2)风云变换__ 【抒情韵·展诗文】九年级举办了以“寄情山水”为主题的诗文品读会,负责记录的小秦同学遗漏了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3.寄情山水,或抒发内心之情,或寄托高远之志,或阐发哲理之思。范仲淹的(1)“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既描绘了崇山峻岭中,山衔落日、孤城紧闭的景象,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欧阳修借(2)“人知从太守游而_________”(《醉翁亭记》)巧妙表露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贺敬之的(3)“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回延安》)运用比兴手法,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与眷恋;杜甫用(4)“_________,_________”(《望岳》)展现自己终将登顶泰山,俯视天下的雄心壮志;王安石的(5)“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暗含只有站得更高,才能超越眼前的局限,洞察事物真相的哲理。(11分) 【尚文化·评板报】八年级举行了以“文化+科技”为主题的“最美板报”评比活动,下面是八年级(1)班板报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将其中的问题修改完善。 ①文化之美,浸润人心;科技之光,照亮未来。②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和科技的每一次融合,都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引擎。③文化和科技融合,不仅是为文化发展插上科技翅膀,也不仅是为科技发展注入文化元素,二者融合不是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④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让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确保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 4.请提取板报第②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板报第③句中有两个语句排序混乱,请将它们按正确的次序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深刻的“化学融合” B.简单的“物理反应” 6.板报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读书·乐分享】为了进一步加强“书香校园建设”,语文节系列活动还设置了读书交流会环节,请你参与。 7.交流会上,甲乙两组同学就以下两个观点展开讨论。请你选择一组观点,结合对应名著的具体内容,撰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心得,要求逻辑清晰,论据充分。(3分) 甲组观点:《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西游记》这类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名著,充满想象与探索精神,更能启迪读者突破现实局限。 乙组观点:《可爱的中国》《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这类立足现实的经典,饱含真实的家国情怀与奋斗故事,更能激励读者直面当下困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品读文化·书写人文新章(共13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7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 【材料一】近年来,陕西文创市场新意频出,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爆款频现,文创消费有效延伸了文旅产业链,展现出蓬勃生机与巨大市场潜力,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使城市形象更加鲜明。 在大唐不夜城文创店,烤“馍”、剁“肉”、夹“馍”、浇上“汤汁”……“绒馍馍”互动情景式的销售方式为购买者提供了满满的情绪价值。去年以来,西安文创产品“绒馍馍”成为线上线下的香饽饽,深受年轻人喜爱。第一批“绒馍馍”系列文创产品自去年6月起售卖,至今已卖出10万余单,其中一部分远销海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文创企业580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链营收185.5亿元,同比增长6%。文创“小产品”正在成为文旅领域“大产业”,为陕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摘编自《陕西文创演绎无限精彩》,2025.3.8《陕西日报》) 【材料二】公交车上,有人掏出一块“把子肉”刷卡就能乘车,地铁站里,有乘客手持一枚玉玺“盖章”就能进站……这些精致的文创产品已经成为交通卡届的新“顶流”。有网友开玩笑称,刷玉玺还能听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语音提醒。 2019年5月26日,人民日报微博账号展示了西安新推出的“玉玺”地铁卡,立刻吸引了一 众网友的关注。据介绍,西安推出的玉玺形状的交通卡是长安通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文 创产品,以西汉皇后之玺为原型缩小比例打造。 据了解,这枚“玉玺”卡,除了具备普通长安通卡的一切功能外,还可在全国包括北京、上 海、天津等225个城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摘编自《文创交通卡受欢迎》,2024.12.29“北青网”) 【材料三】 (摘编自《2024年文创行业报告》) 【材料四】文化创意产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是当今数字化时代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个性化、智能化产品的需求增加,人工智能技术正日益渗透到文化创 意领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创新和个性化的 机会。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兴趣, 以此为基础开发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人工智能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扮演着智能创作和 创新媒介的角色。传统的文化创意产业往往需要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人工智能的出现 为文化创意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思路。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 效益。文化创意产业往往涉及大量的内容创作、版权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环节,而人工智能可以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然而,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考验。首先是技术应用的难 题。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但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具体应用还面临技术限制和挑 战。其次是版权和伦理问题。在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品中,涉及版权归属和创作者权益保护 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思考人工智能是否应该有其独特的版权。因此,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文化创 意产业融合发展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保护知识产权和创作者权益,合理 平衡人工智能的创造力与人类艺术创造的边界。 (摘编自《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文创产品设计》,2024.10.24“光明网”)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陕西代表性文创“绒馍馍”至今已卖出10万余单,还远销海外,文创产品成为推动陕西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产业。B.长安通和陕历博共同推出的玉玺交通卡,以西汉皇后之玺为原型1:1打造,还搭载了独特的语音提醒,创意满满。 C.2024年文创行业报告显示,文创产品的消费者以00后、90后居多,且大部分的消费集中在500元以内的消费区间。 D.目前,人工智能和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面临着技术限制和挑战,这一困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9.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工智能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机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假如你是一名文创产品设计师,计划设计一款以陕西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请结合材料,仿照示例,补充产品亮点。(3分) 示例: 亮点①独特的互动体验。借鉴“绒馍馍”的互动情景式销售方式,增强产品趣味性和体验感,为购买者提供情绪价值。 亮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亮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亮点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1分) 艺 魂 马金章 ①黎阳城东郊有个泥塑村,名为杨玘屯。村里近千户人家,几乎家家做泥活儿,人人会捏泥咕咕。泥咕咕是村里人对泥塑的俗称。 ②村里泥活儿玩出名堂的人不少,而玩出大名堂的当属泥塑王————王蓝田。 ③泥塑王四五岁就开始跟着爹玩泥巴,捏了八十多年泥咕咕。制作泥咕咕要先和泥。小蓝田刚会爬时,见爹和泥,就爬进泥巴里打滚儿,滚成个泥巴猴。 ④捏泥咕咕,有道工艺:扎哨孔。爹扎哨孔,每扎一个,小蓝田就试吹一下。爹看着捏好的泥咕咕被他玩变了形,伸出泥手打他一掌,他不仅不哭,还拿起爹扎哨孔的圆棒棒,往一个泥胎上扎。扎过,小嘴凑近一吹,竟呜呜地响起来。 ⑤屯里的泥塑艺人,农忙时田里耕作,农闲时居家捏咕咕,到了正月,拿到黎阳城的庙会上去卖。 ⑥庙会长达一个月,大街上整天人挨人,人挤人,特别是正月十六这天,三四十家社火在庙会上争相表演,城里更是人山人海,热闹得掀翻天。 ⑦四五岁的小蓝田,跟着爹娘在庙会上卖泥咕咕。一支表演《目莲僧救母》的社火队过来了。他看到大头和尚和大头刘二翠很像爹捏的大头乖乖人儿。俩大头乖乖欢欢喜喜、打打闹闹很好看,挺好玩,他游鱼一样在人群中穿行,跟随这支社火队观看起来。 ⑧不见了儿子,娘担心得哭起来:“这么多人,去哪儿找娃呀?” ⑨爹显得很平静:“你照看摊子,我去找。”说着,拿起一个泥咕咕就走。 ⑩爹顺着街,跟着人流吹起了泥咕咕。 呜呜————呜呜———— 小蓝田循着泥咕咕A._____________的声音,挤到了爹面前。 爹将儿子扯进怀:“爹可找到你了。” 儿子脖子一梗,头一扬:“是我找到了爹。” “爹要不吹哨子,你能找到我?” “那是我的哨子找到了我。” “说啥?” “哨子是我扎的,声音和别家的不一样。” 爹在他头上拍一掌:“小犟驴。” 小犟驴正式跟爹学捏泥咕咕了。 泥哨有两个孔,一个吹孔,一个发音孔。吹孔的气流灌入另一个孔中发音。吹孔和发音孔的距离远近、角度大小、深浅差别的不同,会使泥咕咕发出或浑厚或清脆的声音。小蓝田依据泥咕咕的大小、样式,选取两孔合适处落棒扎孔,旋转打磨。 爹捏的泥活儿中,大多是鼠、牛、虎、兔等动物。 他问爹,咋专爱捏这些动物呢? “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人有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不同动物,代表人的不同属相。” “那燕子呢?燕子不是属相啊。” “爹喜欢燕子呗。” 着色时,爹嘱咐:“多施黑”。 “为啥?” “黑是正色。” “黑咋是正色?红色、绿色不是更亮眼吗?” “反正,老辈人都这么说。” 后来,他上了学。 他跑安阳殷墟,去濮阳二帝陵,他醒悟了:玄鸟生商。泥咕咕中的燕子和古老的传说有关。颛顼、帝喾被称为黑帝,难怪泥咕咕艺人将黑色称为正色。老家代代泥塑艺人手里捏的泥咕咕,还大有来头呢。 从此,蓝田更爱捏泥咕咕了。一团泥巴,到了他手里,搓搓、捏捏、揉揉;再点点、扎扎、戳戳、捅捅,就成了一件灵物。不管是捏动物还是塑人物,他不求形象,琢磨神似。 渐渐地,泥塑王成了王蓝田的名号。 泥塑王的作品,成了抢手货。他儿子和孙子开个网店,网上接订单,网上销售,不用到庙会上零卖了。 那天,儿子和爹商量,将泥咕咕命名为“蓝田泥坊”。 “为啥?” “打您的牌子。每个泥咕咕,都盖上您的印。一定好销,还能卖高价。” 泥塑王摇头。 儿子说:“木刻匾额都制好了。” 两个孙子便将匾额抬到爷爷跟前。牌匾雕刻精美,字是一位书法大师题的“蓝田泥坊”。 泥塑王看儿孙们一个心思,对儿子说:“想打你爹的幌子也中,但得答应爹俩条件。” 儿子脸上露出喜色:“哪俩条件?” “一是这牌匾,眼下不能挂。啥时你爹闭眼了,才能挂。” 儿子点头。 “二是即便那时挂了这牌子,泥咕咕上,也不能盖我的印。要盖,盖你们自个儿的。” 儿子吸口长气,嗯一声。 那天,泥塑王佝偻着腰,坐在小椅子上捏泥咕咕。捏着捏着,感到有点儿累,便闭上眼,想歇一会儿再捏。可他再没睁开眼。 泥塑王下葬那天,儿子将家中父亲捏的所有泥咕咕都拿了出来,分发给了前来送葬的人。 呜呜————呜呜——— 泥咕咕B.__的呜呜声响彻田野,响彻长空。 那些泥咕咕都被摔碎,陪伴主人入了泥土。 泥塑王去世不久,省城一位酷爱他作品的收藏家,将泥塑王的一套十二生肖泥咕咕以260万的价格,拍卖成交。 那天,王学锋坐在爹生前坐的那把小椅子上捏泥咕咕,邻居跑来,告诉了他这个天大的消息。 学锋听了,淡淡一笑。他右手里的印章,稳稳落在左手中的泥咕咕背部。 印章内,是三个阳刻的篆体字:王学锋。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3年第3期,有删改) 11.从“小蓝田”到“泥塑王”,王蓝田经历了怎样的技艺精进之路?请根据小说内容,完善下面的表格。(5分) 12.请结合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依据小说第 段中有关泥咕咕的声音特点的描述,在文中A、B两处填上恰当的声音特点,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A.小蓝田循着泥咕咕__的声音,挤到了爹面前。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泥咕咕__的呜呜声响彻田野,响彻长空。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爹寻找小蓝田的情节中,爹“扯”“拍”小蓝田的动作,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杨玘屯举办“民间传统技艺杰出匠人”评选活动,你准备推荐泥塑文化的优秀传承人王蓝田参选。请结合文章内容,以“品质+事迹”的形式,为王蓝田撰写一段推荐语。(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章以“艺魂”为题,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探究“魂”的深层意蕴。(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年五十,乃始仕州郡。迁东莱太守,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开产业,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延光二年,震为上相,抗直方②以临权枉③,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 (节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有改动) 【注释】①桓郁:与后文“王密”均为人名。②抗直方:坦率正直。③权枉:有权势而行为不正的人。 15.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全都相同一项是( )(2分) A.乃始仕州郡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密愧而出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C.故旧长者或欲令开产业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D.可谓怀王臣之节 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遗之,不亦厚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杨震有“关西孔子”之称,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链接资料,说说这位东汉名臣和孔子在品质上有何相同之处。(任答两点即可)(2分) 链接资料: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4分)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9.诗词诵读课上,你把“莫笑”与“足”两个词设计为重音,同学不明白你这样做的意图,请向他解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诗人微妙的心理活动,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创意表达·捕捉灵感火花(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 “潮”,有新潮;时髦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潮”各抒已见: 小语:于绿茵场上,奔跑、传球、射门,展现体育竞技的魅力,这就是“潮”。 小西:在实验室中,调试仪器、记录数据、反复验证,这就是“潮”。 小秦:手执画笔,挥洒色彩,用艺术诠释个性与情感,这就是“潮”。 小文:在志愿活动里,帮扶弱者、奉献爱心,用行动传递正能量,这就是“潮”。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写一篇演讲稿;也可以模拟一场辩论赛,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情境任务·参加校园活动(共7小题,计24分) 1. (1)A (2)B 2. (1)迭 (2)幻 3.(1)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亲山亲水有亲人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融合成为引擎。5. B A 6.示例:在“方向”后加上“前进”。(或:将“发展”移至“方向”后) 7.示例一:我选择甲组。我认为,奇幻冒险名著更能启迪读者突破现实局限。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艇长凭借超凡的智慧与勇气,驾驶“鹦鹉螺”号在神秘海底世界纵横驰骋,穿越珊瑚王国、勇闯南极冰川,他对未知的无畏探索,为我们树立了挑战极限的榜样。《格列佛游记》里,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等国度的奇遇,打破了常规认知,让我们明白世界广阔无垠,不应被现实的有限视野束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跨越艰难险阻,凭借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抵达西天取得真经,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现实中披荆斩棘,突破重重困境,去追寻更高远的目标。 示例二:我选择乙组。我认为,立足现实的经典更能激发读者直面当下困境。《可爱的中国》里,方志敏虽身处牢狱,却怀揣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以赤诚之心号召人们为建设可爱的中国而奋斗,他坚定的信念与爱国情怀,给予我们直面困境的力量。《艾青诗选》中,艾青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抒发对土地的眷恋、对光明的渴望,在民族危亡时刻鼓舞着人们奋勇抗争,让我们懂得困境中希望与坚守的珍贵。《革命烈士诗抄》收录了烈士们在残酷斗争中留下的绝笔,他们为了理想与信仰舍生取义,其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在当下困境中坚守初心、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品读文化·书写人文新章(共13小题,计46分) 8. C 9.①提供创新和个性化机会,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兴趣,开发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②人工智能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扮演着智能创作和创新媒介的角色,为文化创意带来新的创作方式和思路。③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益,在内容创作、版权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环节,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式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 10.示例:②兼具实用性和文化性。参考“玉玺”交通卡,在还原文物细节的同时赋予其实用功能,增强实用性。③迎合年轻化的审美。参考【材料三】的年龄分布数据,购买文创产品的90后、00后占比较高,采用潮流、新颖的设计风格,融入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吸引年轻消费群体。④亲民的价格定位。参考【材料三】的消费区间数据,消费集中在100~500元,控制成本,设置合理的价格,提高产品性价比,从而提升产品销量。⑤明确的法规保障。遵循【材料四】提到的文创领域应用的版权规范,确保产品创作过程中版权归属清晰,保障创作者权益,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11.(1)自幼痴迷,初显天赋之才 (2)初学 (3)探寻渊源,领悟文化之魂 12.(1)A.清脆 理由:A处声音是在嘈杂热闹、人潮拥挤的庙会上发出的,清脆的声音更具穿透力,能在人群中快速引起小蓝田的注意,便于他循着声音找到爹。 B.浑厚 理由:B处声音出现在泥塑王下葬时,此时营造的是一种庄重、深沉的氛围,浑厚的声音更能体现出人们对泥塑王离世的沉痛悼念以及对其一生坚守泥塑技艺的敬重。 (2)①“扯”表现出爹在找到儿子后,内心的焦急、担忧瞬间化为欣喜与激动。②“拍”看似是责备,实则是爹对儿子机灵、有主见的欣慰和赞赏,体现了他对儿子的关爱。 13.按照“品质+事迹”的形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得4分;符合推荐语的要求,得1分。共5分。示例:王蓝田是泥塑文化的优秀传承人,他热爱泥塑,执着专注。从四五岁玩泥巴开始,捏了八十多年泥咕咕,对泥咕咕的热爱贯穿一生,尽显他对技艺的执着。他技艺精湛,追求神似。能将泥巴变成灵物,制作泥咕咕时,依据其大小、样式精准扎孔,使泥咕咕发出不同声音,且在捏塑时不求形象但求神似,可见其技艺高超。他坚守传统,注重传承。面对儿孙将泥塑商业化的提议,他要求死后再挂牌且泥咕咕盖儿孙印章,希望儿孙凭借自身实力传承技艺,展现他对传统技艺和匠心的坚守与传承。 14.(本题分层赋分。答到第一层级,得1分;答到第二层级,得3分;答到第三层级,得5分。共5分。)第一层级1分:技艺之魂。泥咕咕制作工艺精细复杂,如泥哨吹孔与发音孔的处理、造型多为动物等独特技艺,是其魅力所在,构成“艺魂”的基础。第二层级3分:文化之魂。泥咕咕的动物形象关联十二生肖,燕子形象则与古老传说“玄鸟生商”相关,黑色被视为正色也有其文化渊源,这些文化元素赋予泥咕咕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民族文化,是“艺魂”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层级5分:精神之魂。王蓝田一生痴迷泥咕咕制作,面对儿孙将泥咕咕商业化的建议,他不为所动,希望儿孙凭自身实力传承技艺,其对技艺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专注执着、淡泊名利的匠人精神,是“艺魂”的核心。 15.(1)提拔,推举 (2)拜见 (3)以 为先(或:把 放在前面) (4)① 16. C 17.(1)(曾)向太常桓郁习学《欧阳尚书》。( 关键词“受”翻译正确,得1分;倒装句翻译正确,得1分。计2分。)(2)把这个名声遗留给他们,不也很丰厚吗! (关键词“遗”翻译正确,得1分;反问句翻译正确,得1 分。计2 分。共4分。)18.示例一:博学多才。杨震“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这与“博学而笃志”中体现的孔子对博学的追求一致。 示例二:重视道德。杨震为人廉洁正直,面对贿赂坚决拒绝,这和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道德操守一致。 示例三:不慕名利。杨震不接受私下拜见,不追求财富产业。这与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相似。 示例四:坚守志向。杨震一生坚守自我,不听从他人建议置办产业积累财富,这与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品质一致。 (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共2分。)19.①重读“莫笑”,能突出山西村人的好客、淳朴;②重读“足”,能突出山西村人的热情、慷慨。 (每点1分。共2分。)20.蕴含了诗人从迷茫、疑虑到惊喜、豁然开朗的心理转变,更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出心理转变,得1分;答出积极乐观,得1分。共2分)三、创意表达·捕捉灵感火花(50分) 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